毕业设计(论文)-旋转型灌装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95.50 KB
- 文档页数:20
旋转型灌装机课程设计-旋转灌装机毕设一、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能掌握以下能力:1.理解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2.对旋转型灌装机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3.进行实际工程制作,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技能;4.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熟练掌握机器的操作和维护。
二、课程设计内容1.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的学习:学生首先应该对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学习,了解其基本构造和工作方式。
2.灌装机的组成部件设计和选型:学生需要对灌装机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装置、灌装头等。
学生应该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对各个部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型。
3.机械加工和装配:学生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包括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装配,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4.系统调试和运行:学生应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确保机器的各项功能正常,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5.机器的操作和维护:学生需要学习机器的操作和维护,包括对机器的日常保养、故障排除和维修等工作。
三、参考教材和实验设备参考教材包括《灌装机械设计与实验》和《机械制图与AutoCAD设计》等相关教材。
实验设备包括旋转灌装机模型、机械加工工具、电气元件等。
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安排为5周,每周需要进行相关实践工作。
第1周:学习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理解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第2周:对灌装机的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装置、灌装头等。
第3周:进行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包括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装配。
第4周: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确保机器的各项功能正常,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第5周:学习机器的操作和维护,包括对机器的日常保养、故障排除和维修等工作。
五、课程设计评价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2.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准确性和质量;3.系统调试和运行的效果和稳定性;4.机器操作和维护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前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发展至今,中国的啤酒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有大幅提升。
早在2002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啤酒大国。
现在,中国正在由“世界第一啤酒大国”向“世界啤酒强国”迈进,塑造了青岛、雪花、燕京等啤酒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
激增的啤酒产量和人均消费量给中国啤酒行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也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
毕竟中国啤酒行业只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技术上的积累远远不如西方啤酒强国。
现在,大型啤酒酿造设备还是主要由国外进口,但啤酒包装等技术含量低一点的设备已可以自主设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以设计和生产整套大型啤酒生产线。
啤酒灌装机是啤酒灌装设备中最重要的设备,也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设备。
啤酒灌装机属于液体灌装机,液体灌装机灌装方法分为常压灌装、等压灌装和负压灌装三种,啤酒灌装机灌装一般采用等压灌装。
因要求生产能力高,啤酒灌装机通常设计成旋转式。
灌装机主要包括主传动系统、输瓶系统、料缸、托瓶汽缸和工作台机架。
设计这些系统或部件包含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专业内容,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机与生产线、工程材料与加工基础、灌装线设备等。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不但可以通过温故知新来巩固专业知识,而且掌握机电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考和研究思想及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高度合作协作的工作态度,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
设计任务灌装机是灌装生产线的重要设备,这次设计灌装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机器用途:用于大中型啤酒灌装生产线2.公称生产能力:36000瓶/小时适应瓶型:350~640ml玻璃瓶,瓶﹝瓶型外径x瓶高﹞尺寸为¢75x289mm﹝GB4544-84﹞3.灌装主机转速:4.5~5.5rpm4.输送链台面高度﹝瓶底输送台面至底平面之间﹞可调800~1000mm5.控制方式:主电机采用PLC变频调速6.大中型食品包装机械制造企业批量生产,使用寿命10年我们组的任务是设计灌装机主传动系统,包括灌装机工作台机架、工作台底座、机器地脚、支腿等零部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学院:机电建工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自1001成员:指导老师:日期:2014.5.30-6.3目录1. 设计题目 (2)1.1 设计条件 (2)1.2 设计任务 (3)1.3 设计思路 (3)2.原动机的选择 (3)3.传动比分配 (3)4.传动机构的设计 (4)4.1 减速器设计 (4)4.2 第二次减速装置设计 (5)4.3 第三次减速装置设计 (5)4.4 齿轮的设计 (6)5.方案选择 (8)5.1 综述 (8)5.2 选择设计方案 (8)5.3方案确定 (10)6.机械运动循环图 (11)7.凸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12)8.连杆机构的设计及校核 (13)9.间歇机构设计 (15)10.整体评价 (16)11.设计小结 (17)12.参考资料 (17)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构,封口的冲压机构为连杆机构,工件的定位机构为凸轮机构6.机械运动循环图最小传动角:rmin= arccos【e/(b-a)】=51.3°行程速比:k=(180°+θ)/(180°-θ)=1.12>1 9.间歇机构设计这里我们采用不完全齿轮机构来完成转盘的间歇运动,下面我们用一张图片来了解不完全齿轮如何完成间歇运动的。
由于设计灌装速度为10r/min,因此每个工作间隙为6s,转台每转动60°用时1s,停留5s,由此设计如下不完全齿轮机构,完成间歇运用,以达到要求。
z左=6z右=36m=5mmα=20°θ=60°a=180mmr左= r右=90mmr b左= 84.6mm r b右=84.6mm ra左= ra右=95mmαa左=αa右=27°P b左=14.76mmP b右=14.76mm。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旋转型灌装机专业: 车辆工程班级:设计人: 学号:山东科技大学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姓名一、课程设计题目:旋转型灌装机二、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 课程设计指导书[2]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米].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杨晓辉.简明机械使用手册[米].北京:高等科学出版社,2006[4] 唐亚楠,罗浩,陈兴来等.机械原理同步辅导习题全解[米].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三、课程设计应解决主要问题(1)通过机构设计满足机构的运动要求(2)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可行性以及机构工作的稳定性(3) 通过不完全齿轮和凸轮实现转台的间歇运动和压盖动作四、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图纸、软件等)(1)A3结构原理图(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3) 电子稿一份五、任务发出日期:2011.07.04 任务完成日期:2011.07.08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要求 (1)1.3原始数据 (1)2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3)2.1功能描述 (3)2.2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3)2.3系统方案拟定与比较 (3)3 系统尺度综合 (6)4 系统运动学分析 (9)5系统动力学分析 (14)6 课程设计总结 (12)参考文献 (13)1 课程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旋转型灌装机1.2设计要求.为保证在输入空瓶;0.5s.1.3原始数据表7 旋转型灌装机技术参数2机械系统方案设计2.1功能描述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工序.实现的功能是转台的停歇,压盖,在停歇过程中实现压盖的动作.输送线上的待灌瓶子等间距放置,在传送带上进行直线输送,待灌瓶子送至1处开始随工作台转动1.5秒达到2处时停止0.5秒,由灌装设备装被装物.然后被送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包装.原动机转速为960 r/米in,实现工作台的转速为5 r/米in.2.2机械系统运动分析原动机通过皮带和减速器减速达到一定的转速后,用不完全齿轮实现转台的间歇运动,用凸轮机构实现压盖的功能图2 机械系统工作循环图2.3系统方案拟定与比较2.3.4方案比较为了实现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比较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之间的优缺点;因为:1)与其他间歇运动机构相比,不完全齿轮机构结构简单.2)主动轮转动一周时,其从动轮的停歇次数,每次停歇的时间和每次传动的角度等变化范围大,因而设计灵活.3)而且它一般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并且主动轮和从动轮不能互换.所以在这里选择不完全齿轮来实现转盘的间歇运动.为了实现封口的压盖机构,比较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之间的优缺点:1)凸轮机构比连杆机构更容易设计.2)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所以,在这里凸轮机构比连杆机构更适用综上可知: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我们选择不完全齿轮机构;封口的冲压机构,,我们选择凸轮机构.z23机械系统尺度综合3.1 不完全齿轮由于转台的转速是5转每分,每转60度需时2秒,其中间歇设为0.5秒,实际转速为1.5秒转动60度,左边为不完全齿轮,右边为标准齿轮,左边齿轮转一圈,右边齿轮转动60°.具体参数为:z 左=6,z 右=36,米=5米米,α=20°,θ左=60°.θ右 =270°中心距:a=米(z 左*360°/θ左+z 7)/2=5*(6*360/270+36)/2=110米米分度圆半径:r 右= 米z 右=90米米 r 左=a- r 右=20米米基圆半径: r b 右=a*cos α/2=180*cos20°/2=84.6米米 r b 左=18.8米米 齿顶圆半径: r a 右=(z右+2ha*)*米/2=(36+2*1)*5/2=95米米 r a 左=r 左+ha*米=25米米齿顶圆压力角:αa 右=arccos 【z 右cos α/(z 右+2ha*)】=acrcos【36cos20°/(36+2*1)】=27° αa 左=arccos 【z 左*360°/θ左 cos α/(z 左*360°/θ左+2ha*)】=41.25基圆齿距:P b 左=P b 右=π米cos α=3.14*5*cos 20°=14.76米米3.2 传动齿轮的设计3.2.1 皮带传动,i=2;3.2.2第一齿轮传动z1=20,d1=100米米,n1=480r/米in;Z2=80 d2=400米米,n2=120r/米in;i 12=4;第二级齿轮传动 z 2'=20,d2'=100米米,n2'=120r/米in;Z3=80 d3=400米米,n2=30r/米in;i 2'3=4;3.3 凸轮设计任务要求所推瓶子的直径为80米米,为了工作安全,令推杆的升程h 0=60米米,根据优化后的工作循环图可知凸轮的升程角δo =60°,回程角δ‘o =60°,推杆的运动规律我们采用了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最后得到:推杆的升程运动方程为 ⎪⎩⎪⎨⎧===0a /60/60s o o δωυδδ推杆的回程运动方程为 ⎪⎪⎩⎪⎪⎨⎧=-=-=0a /60)/1(60s 'o o 'δωυδδ推杆的运动方程确定后,再确定凸轮的尺寸.根据基圆半径的计算公式:()[][]22o tan /e d /ds r e s +--≥αδ,其中e=0,α取许用压力角[α]=30°,算得r o ≥99米米,我们最终取得r o =100米米,然后根据推杆升程h 0=60米米,以及升程角和回程角,就可确定出凸轮的形状,如图13所示.图13所示凸轮位置即为与曲柄滑块相配合的起始位置,以此位置建立xoy坐标系.根据此坐标系可以得出推杆行程的具体方程(θ为主轴在一个周期内转过的角度):θ)h1=50(1-θ/50°) 米米(0°︒≤50≤θ250o)h2= 0 (50°<≤θ) h3=60(θ-250︒)/60°米米(250°︒<250≤θ)h4=0 (310°︒≤<350θ) h5=60[1-(θ-350°)/60°] 米米(350°︒<360≤图13 凸轮机构4 机械系统运动学分析根据图13所做xoy 坐标系以及推杆的运动方程h ,就可得出凸轮理论轮廓曲线方程(θ为主轴在一个周期内转过的角度):()()()⎪⎩⎪⎨⎧+=︒≤≤︒+-=θθθcos h 100y 500sin h 100x 11 ()⎪⎩⎪⎨⎧=︒≤<︒-=θθθcos 100y 50250sin 100x ()()()⎪⎩⎪⎨⎧+=︒≤<︒+-=θθθcos h 100y 310250sin h 100x 33 ()()()⎪⎩⎪⎨⎧+=︒≤<︒+-=θθθcos h 100y 350310sin h 100x 00 ()()()⎪⎩⎪⎨⎧+=︒≤<︒+-=θθθcos h 100y 360350sin h 100x 55 为了使凸轮和推杆的配合更加平稳,避免出现剧烈跳动,把推杆的底部设计成滚子.加上滚子后,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应当在其理论轮廓曲线上加以修正..5课程设计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是我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次对自己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检测,使我受到许多启发.首先,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是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影响和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了自己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平面连杆机构、摇杆、齿轮、槽轮等一些课本上独立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联系,要使这些基本结构能组成功能强大的各种机构,我的学习还有待于更深入.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使我了解到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与同学们激烈讨论,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最终完美的实现了机构的设计,是本次课程设计中珍贵的体验.此外,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程设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次课程设计我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这是完全值得的.在我看来,课程设计比考试更能检测出学习的深度和精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最后,衷心感谢曹冲振老师这个学期的悉心教导与鼓励,在课堂上为我们补充了很多知识,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妙的机械世界.在曹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才能完成了这次的课程设计,并从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参考文献[1] 课程设计指导书[2]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米].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杨晓辉.简明机械使用手册[米].北京:高等科学出版社,2006[4] 唐亚楠,罗浩,陈兴来等.机械原理同步辅导习题全解[米].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飞速发展,灌装机在食品工业、药品工业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高效、精准的灌装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介绍旋转型灌装机的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一、灌装机的概念和分类灌装机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液体物质进行定量自动灌装的设备。
灌装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高效、更节能、更智能化方向发展。
根据灌装方式和工作原理,灌装机可以分为往复式灌装机、螺杆式灌装机、注射式灌装机、重力式灌装机、旋转式灌装机等多种类型。
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利用旋转运动原理进行灌装的设备,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进行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灌装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旋转的圆盘来完成液体的灌装。
二、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熟悉和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旋转型灌装机的运动方案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运动方案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机构设计设计机构时,需要根据灌装物的性质和生产效率等因素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
通常可以采用曲轴连杆机构、摆线机构和凸轮机构等。
2. 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是灌装机的核心部分,需要选定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确保灌装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机构设计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传动方式。
3. 控制系统设计灌装机必须配备精准的流量计,这是保证灌装质量的重要保障。
同时,还需要连接到电路系统,确保灌装机的可控性,以便实现有序、自动化的运行。
4.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是灌装机的基础架构,其设计需要考虑灌装机的使用环境和工作状态,确保其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基础上进行的灌装机的设计和制造,通过对机械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为灌装机的运动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具体来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对机械原理的具体了解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旋转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引言旋转灌装机是一种常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的包装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液体、粉末或颗粒状物料灌装到包装容器中。
本文将围绕旋转灌装机的机械原理展开设计,并介绍其工作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关键技术要点。
二、工作原理旋转灌装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瓶子进料:通过输送装置将待灌装的空瓶送到指定位置,以便进行后续的灌装操作。
2. 灌装物料供给:将待灌装物料通过供料系统输送到灌装机的供料口,以满足灌装的需求。
3. 瓶子定位:通过定位装置将空瓶准确地定位到灌装口,确保灌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灌装操作:在确定好灌装量的前提下,将灌装机的灌装头与瓶口对准,在一定的时间内将物料注入瓶内。
5. 盖子供给:在灌装完成后,通过盖子供给系统将盖子送到灌装机的盖子位置。
6. 盖子封口:将盖子与瓶口对准,通过封口装置将盖子封闭,确保产品的密封性。
7. 产品出料:将灌装好的产品通过输送装置送到下一道工序或包装线。
三、组成部分旋转灌装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机架:提供设备的整体结构支撑和稳定性。
2. 输送装置:用于将瓶子从进料口输送到灌装口,并将灌装好的产品送出设备。
3. 供料系统:将待灌装物料按一定的流量和压力输送到灌装机的供料口。
4. 灌装系统:包括灌装头、灌装量调节装置等,用于将物料精确地注入瓶内。
5. 定位装置:确保空瓶能够准确地定位到灌装口,避免灌装时的偏差。
6. 盖子供给系统:将盖子输送到盖子位置,以备灌装完成后的封口操作。
7. 封口装置:用于将盖子与瓶口对准,并进行封闭操作。
8. 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和各个组件的协调工作。
四、关键技术要点1. 灌装量控制:通过灌装量调节装置,实现对灌装量的精确控制,确保每个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2. 定位精度:定位装置应具备高精度的定位功能,以确保灌装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输送速度控制:输送装置的速度应能够与灌装机的工作速度相匹配,以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常见的包装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的流体、半流体、高粘度液体和颗粒灌装。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介绍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和构造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和构造原理;2. 掌握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 熟悉旋转型灌装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1) 旋转重心原理:旋转重心原理是旋转型灌装机工作的关键原理,利用旋转容器的惯性作用实现液体灌装。
(2) 斗式送料原理:斗式送料原理是指通过斗式送料器将物料输送至灌装器中,再进行定量灌装。
(3) 磁力传动原理:磁力传动原理是旋转型灌装机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传动方式,它通过磁力作用传递动力,避免传统传动中的机械连接,从而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4) 自动化控制原理:自动化控制原理是指通过PLC、触摸屏等自动化设备对旋转型灌装机进行自动化控制。
2. 旋转型灌装机的构造原理(1) 斗式送料器:斗式送料器是旋转型灌装机中输送物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输送斗、输送链条、输送齿轮等构件。
(2) 灌装器:灌装器是旋转型灌装机中完成液体灌装的部件,它包括灌装头、灌装轮、灌装容器等构件。
(3) 过桥传动装置:过桥传动装置是旋转型灌装机中将动力传输至斗式送料器和灌装器的装置,它包括机架、过桥、过桥齿轮等构件。
(4)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旋转型灌装机中控制设备的总称,它包括PLC、触摸屏、传感器等构件。
3. 旋转型灌装机的操作方法(1) 开机前的准备:检查灌装机各部分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加油、加水等;(2) 操作灌装机:将待灌装物料倒入斗式送料器中,选择对应的灌装器,然后启动旋转型灌装机,开始灌装;(3) 关机:灌装完成后,关闭旋转型灌装机,进行清洗和维护。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实验演示;2. 小组合作完成旋转型灌装机故障排除、维护操作等实践任务;3. 网络教学和自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常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的包装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液体、粉末或颗粒物料按照一定的容量灌装到容器中。
本文将就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旋转型灌装机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要求1.灌装速度:1000瓶/小时;2.灌装精度:±1%;3. 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容器,容器直径范围:40-100mm,容器高度范围:80-200mm;4.采用PLC控制系统,具备自动化操作功能;5.设计结构紧凑,易于清洁和维护。
二、设计思路1.采用旋转式结构,将整个灌装过程分为定位、灌装、旋盖和出瓶四个阶段;2.通过传感器检测容器的到位情况,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3.采用伺服驱动系统,控制灌装机的旋转和灌装速度;4.通过气动系统控制灌装机的灌装和旋盖动作;5.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和灌装精度控制。
三、设计方案1.结构设计:灌装机采用旋转式结构,主要由机座、旋转盘、灌装头、旋盖头和输送带组成。
旋转盘上设置有容器定位装置,通过气缸控制容器的定位和释放。
灌装头和旋盖头分别采用气动驱动,通过气缸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
输送带用于输送容器,在灌装和旋盖过程中保持连续运动。
2.控制系统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容器的到位情况,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
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运行、停机、手动操作等功能。
通过调节PLC参数,可以控制灌装机的灌装速度和灌装精度。
伺服驱动系统用于控制灌装机的旋转和灌装速度,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
气动系统用于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通过气缸控制动作的快慢和力度。
3.安全保护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灌装机的安全性。
设置紧急停机按钮和安全门开关,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灌装和旋盖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检测容器的位置和动作,避免发生意外。
四、结论本文设计了一种旋转型灌装机,通过PLC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气动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和灌装精度控制。
该设计满足了1000瓶/小时的灌装速度要求,具备灌装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易于清洁和维护等优点。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生产设备也日益成为了现代企业的必备装备。
在这些设备中,灌装机是一种重要的设备之一,特别是针对于液体、粉末、颗粒等物质,以及瓶装、盒装等多种物品的灌装,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用性的灌装机设备。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针对旋转型灌装机的运行原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电气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学科课程。
本文将以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为主线,简单介绍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以及课程设计的内容。
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用于液体、颗粒等物质的灌装机,主要用于各种瓶装、盒装的灌装。
机械结构主要由传动系统、灌装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组成。
传动系统是旋转型灌装机的基础,主要由马达、齿轮、皮带等零部件组成。
主轮由马达带动,马达通过皮带和齿轮传递动力,从而使得整个灌装机运行起来。
灌装系统主要由灌装头、活塞、阀门、输送管等。
随着主轮的旋转,带动活塞和阀门进行一定的运动,从而通过输送管将液体、颗粒等物质填入瓶子或者盒子中。
控制系统主要由PLC等电子控制设备组成,通过对灌装机的控制,从而控制传动系统,灌装系统等。
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主要是在控制系统下,通过传动系统驱动灌装系统,从而完成液体、颗粒等物质的灌装。
旋转型灌装机的课程设计设备技术的发展,要求工程师们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每个设备的设计原理,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针对旋转型灌装机的设计原理,从而提升工程师的实践能力。
旋转型灌装机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该设备的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控制部分的设计。
从外观设计来看,旋转型灌装机需要考虑到整体呈现美观、人性化、符合生产标准、快速保养等方面。
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灌装头、活塞、阀门、输送管等的相互影响、材料的选择,从而提升整个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控制部分的设计是整个课程设计中最关键的一部分,通过对PLC等电子控制设备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控制传动系统、灌装系统等组成部分,从而提升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