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太守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 格式:docx
- 大小:39.30 KB
- 文档页数:2
古诗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翻译赏析《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
其古诗全文如下: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桌,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前言】《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这首词是南宋朱敦儒由吴越飘零至江西的途中所作,表达了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位爱国文人志士对国家今昔变幻的悲愤之情。
【注释】(1)凌渡去:乘风破浪而去。
凌,渡,逾越。
(2)略为:稍微,形容时间短暂。
(3)吴山:泛指江南之山。
(4)留顾:停留瞻望。
(5)水府:星官名。
谓天将下雨。
(6)神女:指传说中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
(7)九江:诸水汇流而成的大江。
九,极言其多。
长江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故曰九江。
(8)北客:北方南来之人,作者自称,因其家在洛阳,故曰北客。
(9)翩然:指舟行迅疾如飞。
(10)伊嵩:伊水与嵩山,均在河南境内。
(11)巢由:巢父、许由,都是古代的隐士。
(12)南柯梦:唐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谓: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国王以女妻之,任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与敌战败,公主亦死,被遣回。
醒后见槐树南枝下有一蚁穴,即梦中所历。
后人因称为“南柯梦”。
(13)逮:就。
(14)如许:如此。
(15)妖氛:凶气。
指金兵。
(16)白羽:白羽扇,古代儒将常挥白羽扇,指挥作战。
(17)孙郎:指三国东吴末帝孙皓。
晋武帝司马炎派王浚造大船东下伐吴,吴军以铁锁、铁链横截长江,企图阻挡晋军前进。
晋军用火烧毁铁锁,长驱东下,攻破金陵,孙皓被迫出降。
这三句以晋灭东吴比喻金兵宋,暗喻目前形势危急,不能再蹈“孙郎”的覆辙。
(18)桂桌:船桨的美称,此代指船。
(19)梁父:即《梁父吟》,一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
《笠翁对韵》原文及翻译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注释】【参商】参,参星,居西方。
商,商星,亦称为辰星,居东方。
参星与商星位在东西两方,此出彼没,故以参商比喻彼此隔绝,不得相见。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戍旅】以兵卒防守边疆。
如:戍守。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腊屐】晋阮孚喜爱木屐,时常擦洗涂腊。
典出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比喻痴迷某物。
如:他集邮成癖,好比阮孚腊屐,乐在其中。
【梅子雨】中国南部五月至七月﹑日本南部六月及七月初所下的雨,因正值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
亦称为霉雨﹑黄梅雨。
【朔雪】北方的雪。
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之三: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唐˙戴叔伦˙吊畅当诗: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风愁老故山薇。
【叆叇ㄞˋㄉㄞˋ】云多而昏暗的样子。
晋˙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唐˙郑谷˙入阁诗:寿山晴叆叇,颢气暖连延。
【牖ㄧㄡˇ】窗户。
书经˙顾命:牖间南向,数重篾席。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清暑殿】:宫殿名,在洛阳宫中有清暑殿。
【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锦绣万花谷˙卷一˙引东方朔˙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其二:东篱半世蹉跎⑼,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⑽。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⑾,孟光台我待学他⑿。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⒀,也避风波。
注释⑴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⑹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
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
后韩信果被害。
⑺“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⑼东篱:作者自称。
⑽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⑾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
少与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一、何为唐宋传奇是指我国唐宋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二、唐宋传奇的内容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如《莺莺传》;强调侠义精神的《谢小娥传》、《无双传》;讲述人生哲理的《枕中记》等等。
唐代的传奇故事多半是虚构的,因此很容易发挥文人的想象力,编造情节故事,创造生动鲜明的人物角色;而宋代传奇则较多记实的故事,它独特的写作手法,是过渡到明清文言小说的重要桥梁。
一、唐传奇的繁荣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
唐传奇出现。
“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唐人小说,不可不熟。
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
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 (宋洪迈?《唐人说荟》例言引)。
二、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唐传奇的繁荣具有历史的、社会的原因1.城市生活的娱乐需要唐朝统一中国以后,长期来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发展。
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在这类大城市中,民间的“说话”(讲故事)艺术应运而生。
佛教的“变文”也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
文士间流行“说话”风气,其“说话”艺术又很细致,是促使唐传奇大量产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唐代科举取士,重视文学。
传奇以叙事为主,文体近于野史,中间常穿插诗歌韵语,结尾缀以小段议论,即所谓“文备众体”。
唐代后期传奇专集产生颇多,大约同唐代科举考试前的“行卷”、“温卷”风尚有关。
3.佛道两教的影响。
两教经典和文艺作品,如变文、壁画等对一部分唐传奇(主要是神怪一类作品)的题材、构思以至细致的描绘有一定影响。
4.唐传奇作者的主观原因。
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虚构曲折情节,注意语言华美,富于文采与意想,从而取得了突出的文学成就。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认为“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
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注:已嫁妇女归母家后不再回夫家,叫大归。
读书文言文及翻译关于读书文言文及翻译(通用7篇)读书最大的乐趣就是从中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里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美丽风景的描写,鲜为人知的秘密与故事,中外风土人情的讲述,对奥秘的探索,还有一个个催人奋发向上,给人鼓励的感人事迹。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读书文言文及翻译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读书文言文及翻译篇1孙权劝学宋代:司马光撰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从《南柯太守传》谈“南柯一梦”的警世意义摘要:《南柯太守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这篇传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淳于棼的“南柯一梦”。
这个梦虽然看上去荒诞不经,其实却具有极强的警世意义。
而从梦的内容层面与艺术层面入手,则能予以更好的解读。
关键词:内容层面艺术层面警世意义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这篇传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淳于棼的“南柯一梦”:淳于棼梦入大槐安国,招为驸马,出为郡守,荣耀无比,后兵败妻亡,遭国王疑忌而遣归。
一梦醒来,才发现适才所游之处原为屋旁古槐下一蚁穴。
其警世意义,可以从内容及艺术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内容层面由梦中之幻可见唐代士人难以割舍的高门情结。
文中有如下内容:淳于棼梦中娶大槐安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并在其妻帮助下成为南柯太守,由此走上权力的巅峰。
此内容折射的正是唐朝士人的高门情结。
唐律规定:“人各有耦,色类须同。
良贱既疏,何宜相配。
”此种法律规定,不仅强化了世族在婚姻上的门第观念,而且从客观上也强化了人们对高门的崇尚之情。
当然,唐代士人对高门的执著追求,除了受世风影响外,更多的还是出于一种功利性的目的。
《隋唐佳话》中记载:“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和五姓女联姻能够获得巨大利益,不仅可提高士人身价,满足其虚荣心,而且可以成为他们进身的阶梯。
由此可知,淳于棼因娶妻而发迹的情节看似荒诞,实则反映了唐代士人攀附高门的心态。
再者,由梦中之幻可见唐代士人在男女交往中所持有的轻浮的游戏心态。
文中提到在淳于棼婚礼上,一女子曾说了淳于棼的两件旧事:一是她和女伴在禅智寺观看婆罗门舞时,淳于棼对其“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二是她到孝感寺听经时,淳于棼除了殷勤地“或问吾氏,或访吾里”外,还始终“情意恋恋,瞩盼不舍”。
这一内容则折射了唐代士人在男女交往中所持有的轻浮的游戏心态。
唐时,国家的安定、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收并蓄使得社会风气较之前大为开放。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经典童话《南柯太守传》故事梗概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经典童话《南柯太守传》故事梗概及赏析【导语】:(唐)李公佐〔梗概〕吴楚一带有个游侠豪士淳于棼,他的宅院南边有一棵大古槐。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1、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作品原文【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⑴,刘兴西蜀⑴,梦说南柯⑴。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⑴,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⑴;醉了由他⑴!其二:东篱半世蹉跎⑴,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⑴。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⑴,孟光台我待学他⑴。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⑴,也避风波。
[1]解释⑴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⑴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⑴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⑴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⑴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⑴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
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
后韩信果被害。
⑴“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⑴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⑴东篱:自称。
⑴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⑴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
少与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⑴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
后来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隐居,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
全世以“举案齐眉”喻夫妻相敬相爱。
台:台盘,盛食物的器皿。
此指孟光的食案。
⑴倒大:大、绝大。
《陶庵梦忆 - 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陶庵梦忆 - 序明·张岱原文: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米长>,仇甘旨也。
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译文: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
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变成了可怕的野人。
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
我写了哀悼自己的诗,每每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然而存米的瓶子里常常是空的,不能生火做饭。
我这才懂得伯夷、叔齐竟直饿死,(说他们)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在饥饿之余,我还喜欢写些文章。
因此想到以前生长在王、谢这样的家庭里,很享受过豪华的生活,现在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用竹笠作为头的报应,用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暖柔软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
《陶庵梦忆序》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原文:陶庵梦忆序张岱〔明代〕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译文: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
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变成了可怕的野人。
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
我写了《自挽诗》,每每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然而存米的瓶子里常常是空的,不能生火做饭。
我这才懂得伯夷、叔齐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饥饿之余,我喜欢舞文弄墨。
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在王、谢这样的家庭里,很享受过豪华的生活,现在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用竹笠作为头的报应,用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暖柔软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
笠翁对韵原文与翻译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注释】【参商】参,参星,居西方。
商,商星,亦称为辰星,居东方。
参星与商星位在东西两方,此出彼没,故以参商比喻彼此隔绝,不得相见。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戍旅】以兵卒防守边疆。
如:戍守。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腊屐】晋阮孚喜爱木屐,时常擦洗涂腊。
典出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比喻痴迷某物。
如:他集邮成癖,好比阮孚腊屐,乐在其中。
【梅子雨】中国南部五月至七月﹑日本南部六月及七月初所下的雨,因正值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
亦称为霉雨﹑黄梅雨。
【朔雪】北方的雪。
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之三: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唐˙戴叔伦˙吊畅当诗: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风愁老故山薇。
【叆叇ㄞˋㄉㄞˋ】云多而昏暗的样子。
晋˙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唐˙郑谷˙入阁诗:寿山晴叆叇,颢气暖连延。
【牖ㄧㄡˇ】窗户。
书经˙顾命:牖间南向,数重篾席。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清暑殿】:宫殿名,在洛阳宫中有清暑殿。
【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锦绣万花谷˙卷一˙引东方朔˙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
《南柯太守传》中翻译的不可译性“养豪客”的“豪客”,原文翻译成“豪侠义士”,英文翻译成“dashing young man”,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斥逐落魄”的“落魄”,原文翻译成“放浪不拘”,英文翻译成“in his disappointment”,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的“十里”,原文翻译成“十里”,英文翻译成“three miles”,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淳于生日与群豪”的“群豪”,原文翻译成“豪侠义士”,英文翻译成“companion”,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就枕”原文翻译成“解下头巾枕在头下”,英文翻译成“took off his cap”,把古代人的头巾翻译成帽子,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槐安国王”的“槐安”,翻译成“Ashendon”,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生不觉下榻整衣”的“榻”,原文翻译成“床”,英文翻译成“couch”,长沙发,而古代是没有沙发的,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青油小车”翻译成“a small green carriage”,没有翻译出“油”,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不绝于路”的“路”,原文翻译成“路”,译文翻译成“highway”,而古代并没有高速公路,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令且息东华馆”的“东华馆”,原文翻译成“东华宫”,译文翻译成“the East Hostel”,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几案茵褥”原文翻译成“几案上铺着彩绣的垫子”,译文翻译成“table and rugs”,“几案”并不是单纯的“桌子”,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帘帷餚膳”的“帘帷”原文翻译成“窗帷”,译文翻译成“screens”,“屏风”不能指“窗帷”,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右相且至”的“右相”原文翻译成“右丞相”,译文翻译成“the prime minister”——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簪朱华冠”的“华”,原文译为“华贵的”,译文译为“bright”——“明亮的鲜明的”,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冠”,原文译为“王冠”,译文译为“cap”,“盖、帽子”,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南柯一梦的典故柯一梦,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出自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在槐树下睡觉,梦到自己到了大槐安国,娶公主为妻,任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
后遭国王疑忌,被遣还乡。
醒后发现大槐安国是槐树下的蚁穴。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成语“南柯一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也泛指一场梦。
成语出处: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累日,(王)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废,欲借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
”……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数声,生遂发悟如初。
见家之僮仆拥篲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来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
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
……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提炼出成语“南柯一梦”。
成语故事:相传,唐代有个读书人叫淳于棼,特别喜欢喝酒,不拘小节。
他家院子南边的墙外长着一株古槐,生得枝繁叶茂。
有一天,淳于棼和朋友们在槐树下喝酒,喝得大醉,被两个朋友扶进屋去,躺下休息,两个朋友则坐课外讲堂在一旁洗脚。
朦朦胧胧之中,淳于棼看见有两位紫衣使者走了进来,邀请他到槐安国去做客。
于是他随使者出了门,登上车,一会儿就进入了一个洞穴。
顿时,晴天丽日、山川旷野、城郭村庄尽在眼前,就好像来到一个新的世界。
淳于棼进了王宫,见到了槐安国的国王。
国王与他亲切交谈,表现出很欣赏他才干的样子。
不久,国王任命他为“南柯太守”,并且把公主嫁给了他。
淳于棼很快就成了那个国家的显贵,权倾朝野。
他在槐安国做了三十年大官,政绩突出,很受百姓拥戴,国王也很器重他。
这时,他已有五男二女,生活过得十分美满。
不料,檀萝国突然入侵,国王令他领兵出征。
由于他不懂军事,仓促应战,被檀萝国军队打得大败而逃。
回来之后,他发现妻子已经去世,国王也不再信任他了,后来还罢免了他的官职,将他软禁一段时间后,又把他遣送回了老家……至此,淳于棼才惊醒过来,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鸣机夜课图记翻译6篇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土,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
忠贤闻之,恚甚。
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
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
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
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
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奸语谢之。
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皆答曰:“岂惟君父,二祖十宗实式冯焉。
诸生奉明公教,万一异日立朝,不幸遇此等事,决当以死争之。
明公奈何教人谄邪?”巡按御史。
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众方环听如堵,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堂,或匿厕中,皆战粟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
巡抚幕中诸将率骑卒至,或拔刃胁众。
众益怒,将夺刃刃一鹭,奋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始稍定。
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复数为温言辟之,众乃解去。
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是日也,他官旗之浙者,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市人复群殴之,走焚其舟,投橐装于水,官旗皆泅水以免。
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
越八日,公竟就逮。
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杀狱中。
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杖戍马信等七人,又黜诸生王节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
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
南柯太守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原文阅读: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
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累巨产,养豪客。
曾以武艺补淮
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
所居宅南有大古
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
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
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
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
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
余将抹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
王遣小臣致命奉邀。
”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
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
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
使者即驱入穴中。
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
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
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
于路。
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
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
题曰:“大槐安国”。
执门者趋拜奔走。
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
”因前导而去。
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
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
生心甚自悦。
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
有一
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
右相曰:“寡君不以敝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
”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
”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
行可百步,入朱门。
矛戟
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
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
生私心悦之,
不敢前问。
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
见一人长大端严,居王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
生战傈,不敢仰视。
左右侍者令生拜。
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
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
”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
王曰:“且就宾字,续造仪式。
”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
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没虏中,不知存亡;将谓父北
蕃交逊,而致兹事。
心甚迷惑,不知其由。
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咸备。
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
或称下仙子,若是者数辈,皆侍从数十。
冠翠凤冠,衣金霞帔,彩碧金钿,目不可视。
遨
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
风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
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巳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观石延舞《婆罗门》。
吾与诸女坐北
牖石榻上。
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
吾与穷英妹结绛巾,挂于
竹枝上,君独不忆念之乎?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
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含水犀盒子一枚,时君亦在讲筵中,于师处请钗、
盒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
顾余辈曰:‘人之与物,皆非世间所有。
’或问吾氏,或访
吾里,吾亦不答。
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
之!”群女曰:“不意今日与君为眷属!”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
”中一人与生且故。
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田曰:“然。
”生前,执手叙旧久之。
生谓曰:“子何以居此?”子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
”生复
问曰:“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
职为司隶,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
”言笑甚欢。
俄传声曰:“驸马可进矣。
”三子取剑佩冕服,更衣之。
子华曰:“不意今
日获睹盛礼,无以相忘也。
”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凄悲,非人间之所
闻听。
有执烛引导者,亦数十。
左右见金翠步障,彩碧玲珑,不断数里。
生端坐车中,心
意恍惚,甚不自安。
田子华数言笑以解之。
向者群女姑娣,各乘凤翼辇,亦往来其间。
至
一门,号“修仪宫”。
群仙姑娣亦纷然在侧,令生降车辇拜,揖让升降,一如人间。
撤障去扇,见一女子,云号“金枝公主”。
年可十四五,俨若神仙。
交欢之礼,颇亦明显。
生自尔
情义日洽,荣耀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于王者。
王命生与群僚备武卫,大猎于国西灵龟山。
山阜峻秀,川泽广远,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不畜之。
师徒大获,竟夕
而还。
生因他日,启王曰:“臣顷结好之曰,大王云奉臣父之命。
臣父顷佐边将,用
兵失利,陷没胡中。
尔来绝书信十七八岁矣。
王既知所在,臣请一往拜觐。
”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绝。
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
”遂命妻致馈贺之礼,一以遣之。
数夕还答。
生验书本意,皆父平生之迹。
书中忆念教诲,情意委曲,皆如昔年。
复问
生亲戚存亡,闾里兴废。
复言道路乖远,风烟阻绝。
词意悲苦,言语哀伤,又不令生来觐,云:“岁在丁丑,当与汝相见。
”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
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
思为政乎?”生曰:“我放荡不习政事。
”妻曰:“卿但为之,余当奉赞。
”妻遂白于王。
累日,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废,欲藉卿才,可曲屈之。
便与小女同行。
”生敦授教命。
王遂敕有司备太守行李。
因出金玉、锦绣、箱奁、仆妾、车马,列于广衢,以饯公主
之行。
生少游侠,曾不敢有望,至是甚悦。
因上表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