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0.68 MB
- 文档页数:77
稻谷的分类,基础质量指标,测定稻谷水分含量的意义和方法稻谷,指的是没除去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的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的稻亚种。
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谷类含蛋白质在8-12%间,因谷粒外层蛋白质较里层的含量高,脂肪含量较少,约2%,含碳水化物不仅量多(约70-80%),而且大部分是淀粉。
无机盐的含量为1.5%左右,在其中主要是磷和钙。
此外,还富含较多的镁。
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在其中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较多。
一、稻谷的分类1.早籼稻谷: 是一种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2.晚籼稻谷: 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粒较多。
3.籼糯稻谷: 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4.粳稻谷: 粳稻籽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
5.粳糯稻: 比较容易煮烂,熟透之后的粘性会比较高带着明显的甜味.二、稻谷的基础质量指标:I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1.出糙率:1级≥79%,2级≥77%,3级≥75%,4级≥73%,5级≥71%,等外〈71%2.整精米率:1级≥50%,2级≥47%,3级≥44%,4级≥41%,5级≥38%3.杂质含量≤1%4.黄粒米含量≤1%5.谷外糙米含量≤2%6.互混率≤5%II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1.出糙率:1级≥81%,2级≥79%,3级≥77%,4级≥75%,5级≥73%,等外〈73%2.整精米率:1级≥61%,2级≥58%,3级≥55%,4级≥52%,5级≥49%3.杂质含量≤1%4.黄粒米含量≤1%5.谷外糙米含量≤2%6.互混率≤5%三、稻谷的水分含量标准1.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水分≤13.5%2.粳稻谷、粳糯稻谷水分≤14.5%四、控制稻谷水分含量的意义1.稻谷中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总称为水分。
籼米
原料介绍籼米系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
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横断面呈扁圆形,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根据稻谷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
早籼米米粒宽厚而较短,呈粉白色,腹白大,粉质多,质地脆弱易碎,粘性小于晚籼米,质量较差。
晚籼米米粒细长而稍扁平,组织细密,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较小,硬质粒多,油性较大,质量较好。
籼米是我国出产最多的一种稻米,以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为主要产区。
营养分析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
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煮成稀粥调养食用;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食物相克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
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制作指导1. 籼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
早籼稻期货介绍早籼稻简介稻谷,俗称水稻,是我国大宗粮食品种,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籽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
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稻作期的不同,稻谷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
早稻几乎是单一的籼稻,即早籼稻。
因此,早籼稻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谷,也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作物。
早籼稻可以分为普通早籼稻(常规)和优质早籼稻。
普通早籼稻一般用于储备,而个体加工企业则以加工优质早籼稻为主。
优质早籼稻做配米比例也较大。
普通早籼稻和优质早籼稻主要根据粒型和腹白区分。
据调研,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的优质率估计为15%、28%和76%。
现货中,早籼稻还可以分为长粒型和短粒型两种。
它们的用途不同,价格也不同,短粒型主要做米粉,长粒型主要做口粮,现货市场将两者分开收购和储藏。
一般认为长粒产量:短粒产量=6:4。
早籼稻期货合约介绍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早籼稻期货标准合约早籼稻的供给与需求(一)我国早籼稻种植面积及产量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1998年以来,我国稻谷种植面积约2800~3200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30%;稻谷产量在1.8~2亿吨(折合大米1.26~1.4亿吨,出米率按70%),占粮食产量的36%~40%。
我国稻谷以籼稻为主,2007年早籼稻和中晚籼稻产量共1.3249亿吨,占稻谷产量的71%。
2005-2008年,我国早籼稻产量分别为3,187万吨、3,187万吨、3,152万吨和3,158万吨。
2007年,早籼稻面积占稻谷种植面积不足20%,产量占稻谷产量的17%。
(二)我国早籼稻种植区域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其中Ⅰ、Ⅱ、Ⅲ通称为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93.6%,主要品种为籼稻。
Ⅳ、Ⅴ、Ⅵ通称为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6.4%,主要品种为粳稻。
我国稻作区分布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0.40%我国稻谷种植以南方为主,南方稻作区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93.6%,其中长江流域(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7%。
第二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
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
幼苗期是指秧田期内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和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
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
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
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
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在一定面积内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
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
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
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
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
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
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
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
早籼稻实地调研报告来源:大陆期货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7日14:20 作者:第一部分早籼稻的基础知识一、稻米的类型1。
我们日常吃的米,主要有两种:籼米和粳米。
籼米和粳米分别由籼稻谷和粳稻谷脱壳而成。
籼米通常中长粒型(拉长5.8~7.3mm),南方米大多为籼米。
粳米通常短圆粒型(粒长4.6~5.5mm),北方米通常都是。
长江流域籼粳稻都有栽培。
2。
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种的两个亚种。
目前在全世界,除非洲少数地方外,种植的稻都为亚洲栽培稻。
籼稻适宜生长于高温、强光和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耐寒性弱。
籼稻的叶片较宽,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谷粒细长,稍扁平,成熟时易落粒;出米率低,粘性小,胀性大。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
粳稻耐寒性较强,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地生长。
粳稻的叶片较窄,色浓绿,分蘖力较弱,谷粒短圆,稍宽厚,成熟时不易落粒;出米率高,粘性较强,胀性小。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等的高地、太湖地区,以及华北、西北、东北等温带地区和台湾省。
3。
我国市场上籼米和粳米通常有一些白色部分,称为垩白。
垩白影响外观,但与食味关系不大。
4。
除普通的籼米、粳米外,还有一种米,叫糯米,米色乳白,米粒以短圆粒型为主,也有长粒型,通常不用来做饭,而是做汤圆等的原料。
糯米由糯稻谷脱壳而成。
糯稻的主要特点是其米粘性强,淀粉几乎都为支链淀粉。
糯稻有籼糯和粳糯之分。
非糯的米称粘米,非糯的稻称粘稻。
5。
香米是指自身含有香味物质,其香味强度超过人对香味的识别阈,在蒸煮或生熟品尝过程中,能够逸出或散发令人敏感香味的稻米。
香米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售价也比一般优质米要高出一倍左右,其代表品种是Basmati,出产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地区。
6。
杂交米是杂交稻稻谷脱壳的米。
杂交稻分为籼型杂交稻和粳型杂交稻。
籼型杂交稻碾制的米为杂交籼米,粳型杂交稻碾制的米叫杂交粳米。
杂交米与常规米外观上较难区分,食味各有偏好。
杂交稻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水稻品种间通过异花授粉杂交产生的种子基因型杂合的一类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强的杂种优势,产量较基因型纯合的常规稻要高,但后代不能留种。
早籼稻双季双直播栽培技术早籼稻双季双直播栽培技术,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双季双直播的方式栽培早籼稻。
下面将介绍一下这种栽培技术的具体内容。
双季指的是一年内种植两季作物的意思,双直播则是指在同一田地内,同时播种两种不同的作物。
早籼稻双季双直播栽培技术的核心就是在主气候适宜的早春种植早籼稻,同时种植一种留茬作物,并在早稻收割后直接在同一田地内种植晚季农作物。
早春是早稻播种的最佳时机,一般为3月中下旬。
早稻在播种前需要进行耕作和灌溉的准备工作。
要彻底翻耕田地,将种植前的残留物清理干净,保证田地平整。
然后,进行水田的灌溉,让水分充分渗透到土壤中。
接下来,在土壤湿润,水分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早稻的播种。
在早春播种早稻的还要同步播种留茬作物。
留茬作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常见的留茬作物有水稻、高粱、油菜等。
播种留茬作物的方式可以选择直播或者移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早稻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上旬可收割。
收割后,可以开展中耕和追肥工作,以促进地力恢复和后茬作物的生长。
为了保证后茬作物的生长,还需要控制杂草的生长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晚季作物一般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丰产优质品种,如晚稻、蔬菜等。
在8月中旬至9月初的时间段内,可以进行晚季作物的播种或者移栽。
播种或移栽前需要进行水田的灌溉和整地工作,确保土壤湿润和平整。
晚季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到10月中下旬才能收割。
在生长期间,要加强管理,及时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性。
通过早籼稻双季双直播栽培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田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栽培技术对种植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和经验,因此在实施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学习。
早籼稻双季双直播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合理的作物组合和种植管理,可以实现高产、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教您认识籼米、粳米、糯米籼(xiān)米系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
米粒细长形或长椭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横断面呈扁圆形,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根据稻谷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
早籼米米粒宽厚而较短,呈粉白色,腹白大,粉质多,质地脆弱易碎,粘性小于晚籼米,质量较差。
晚籼米米粒细长而稍扁平,组织细密,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较小,硬质粒多,油性较大,质量较好。
泰国香米、丝苗米、中国香米、猫牙米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煮成稀粥调养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籼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
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粳(jing)米粳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它的样子是圆圆短短的,吃起来的口感软硬适中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粒少),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粒多)。
梗米也叫“蓬莱米”,口感软硬适中,我们一般吃饭用的米就是梗米了。
常见的有珍珠米、水晶米、东北大米等。
粳米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抗肿瘤。
粳米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少量B族维生素及乙酸、琥珀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单糖,是滋补保健的食疗佳品。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
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
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
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制成的。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
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