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42.93 KB
- 文档页数:15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一在教師裏永遠也學到真正的土地植物原理,必須要走到田地中去,參加實習,才能在實習中得到植物成長的原理。
作為一名植物病理專業學生,在實驗室的學習永遠不能完全的瞭解植物,必須要走進田地,開始工作!在為期四天的實習中,我感受到農民才是真正的農業專家。
書本上知識再正確,真正運用到現實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這點為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深入基層、踏實苦幹打下了良好基礎。
我們必須要心中有農民,要對農民負責,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理論聯繫實際,將我們的所學知識真正的回饋給社會、回饋人民。
一、實習目的:本次教學實習是《植物病理學》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教學實習,掌握幾種重要作物病害症狀的特點及病原物形態特徵,瞭解病情調查、病害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病原的鑒定以及病害的田間診斷調查研究的常規方法,提高學生診斷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二、實習地點:1、山農大南校區實驗田2、徂徠山林場三、實習時間:201x年5月30日——5月31日;6月6日——6月7日四、實習內容:(一)實驗室裏辨真偽6月7日,大家在實驗室裏對採集的到植物病害材料進行了整理、分類。
對實習中不知道的病害材料進行了鏡檢。
在標本製作過程中,對於含水量少的標本,我們組採集隨采隨壓制,保持了標本的原形;對於含水量多的標本,我們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後,再進行了壓制;同時,我們對有些標本進行了可適當加工,如標本的莖過粗或葉子過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壓制,防止標本因受壓不勻,或葉片重疊而變形。
有些全株性的標本,將標本折成適當形狀後再壓制。
在前期標本材料整理過程中,為避免壓制的標本變形,並使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易被標本紙吸收,標本夾好後,我們用繩子將標本夾捆緊,放到乾燥通風處。
每天勤換標本紙,使標本儘快乾燥,以保持原有色澤,並避免發黴變質。
乾燥後的標本移動時我們始終十分小心,以防破碎。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起因、病因、发展及其控制的学科。
作为一个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生,我有幸参与了本学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课程。
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多种植物病害的检测、诊断和防治方法。
在与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实习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植物病害的分类、病原体的基本性质、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等。
通过课堂学习,我对植物病害的形成原理和传播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室的实践环节中,我们学习了多种植物病害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检测。
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PCR的技术,通过检测植物体或组织中的特定基因序列,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的DNA。
这项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体。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采集了植物标本,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孵育等方法,确定病害的类型和病因。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观了当地的植物病害防治示范基地。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一些实际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例如,对于真菌性病害,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病毒性病害,可以通过清除病毒感染的植物和使用抗病毒防治剂来控制病情发展;对于细菌性病害,可以采取消毒和定植无病植株等方式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害类型和环境条件进行。
实习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田间实习。
我们在不同的农田中观察了多种植物病害的发生情况,并与农民进行了交流。
这一部分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威胁,也意识到了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对于实际生产的重要性。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他们在实践中控制病害的方法和经验,这对我将来的研究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植物病理学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害对人类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近期,我有幸在某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植物病理学实习。
这个实习经历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植物疾病的发生、防治和管理,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我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理学在农业保障方面的重要性。
植物病害不仅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安全和生活质量。
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我了解到了许多常见植物病害,如白粉病、霉病、大斑病等,以及它们的危害程度和传播方式。
这些知识让我更加意识到,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田生态平衡,我们需要加强对植物病害的预防和控制。
其次,在实习中,我接触了许多常用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通过实验室的操作和实地采样,我学会了许多重要的技能,如病丝检测、病原鉴定、菌株培养等。
这些实际操作不仅加深了我对植物病理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耐心。
同时,通过参与一些病理学调查和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刻认识到掌握并运用现代植物病理学知识和技术是解决植物病害问题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植物病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比如,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鉴定病原体,研发具有抗病性的新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了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如基因测序、作物基因组学等,这些都给植物病理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在实习中,我也充分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困难和挑战。
植物病理学研究需要长期观察和持久的努力,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耐心。
同时,科研工作也需要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通过与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作,从而使研究工作更加高效和顺利。
总的来说,这次植物病理学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植物病理学的实习生,我深切感受到了植物病害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
在接触实践之前,我并不清楚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许多诊断与防治技能。
首先,实习期间我感受最深的是植物病害的普及和严重性。
我们经常听到“树上长虫”、“猖獗的小麦病害”等报道,这些不仅仅是新闻中的噱头,而是真真正正发生在大多数人视线已经看不到的田野里。
在实习过程中,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病害,比如葡萄的黑腐病、柑桔的黄龙病、玉米的锈病等等。
这些病害一旦发生,会给农民的收成带来很大影响,有些情况下甚至引发严重的灾害。
其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受感染的植物进行分析、化验以及研究,我们可以掌握病害的特点,进而采取措施予以防治。
对于病害的防治,我认为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提前考虑病害的防治措施,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增加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守护好植物生长的每一个阶段,认真加强病害的监测防范,提高防治能力和效果。
此外,实习还让我体会到了耐心和细心的重要性。
植物病害的诊断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分析病害症状,并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病因,诊断出对应的病害。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不断改进。
我们还应该重视个别差异,注重每一份作业的细节,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防治能力。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意识到病害防治的巨大重要性。
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植物病理学专才,为保障国家的农业生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习报告】大学生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植物病理学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让我对植物病理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一、实习目的植物病理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具体时间实习地点:具体地点三、实习内容(一)病害症状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多种植物病害的症状。
例如,小麦的锈病,叶片上出现了黄色、橙色的锈孢子堆;水稻的稻瘟病,在叶片上形成了褐色的病斑;果树的炭疽病,果实上出现了黑色的凹陷斑点等。
通过仔细观察病害的症状,我们能够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二)病原物形态观察为了确定病害的病原物,我们进行了病原物的形态观察。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病原真菌的孢子、菌丝,病原细菌的形态,以及病毒的粒体等。
例如,在观察小麦锈病的病原物时,我们看到了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它们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为病害的准确诊断提供了依据。
(三)病害调查与统计我们还参与了病害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在田间,我们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选取了不同的地块和植株,对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通过统计病害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等指标,我们能够了解病害的发生程度和分布规律,为病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四)病害防治措施在了解了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后,我们学习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物理防治如清除病株残体、高温消毒等;化学防治则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农药的合理使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使用芽孢杆菌防治土传病害等。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5篇精选案例植物病理实习心得1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采集各类植物,并做好记录;2、记录各种植物的科目、种名和主要特征;3、制作植物标本;4、对植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在顺溪的实习是充实的、饱满的,我们更愿意把这次的实习当做是班级的集体旅行。
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一桌菜,大家全副武装走同一条路。
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一起干的事情,提供给我们这些喜欢蜗居在寝室的90后一次集体之旅,给我们一个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绝好机会。
我们这一行也证明了这一点。
还记得第一天到达目的地时我们的欣喜之情,想到将要在这里住上5天,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下午采标本遇到下雨天,大家相互帮助,你采集我撑伞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感情。
大家围坐在一起,人手一本植物志,为鉴定植物抓耳挠腮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执着。
压制标本时,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那是怎样的一份认真。
是的,是这次实习,我们发现了很多周围同学们的可爱;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一个团队相处的不容易;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力量的大无穷。
认植物考试是残酷的,面对我们这些连和植物混个眼熟都很难的孩子们,让我们短时间认上100多种植物,这是怎样的一个巨大挑战。
但是我们撑过来了,还过的如此顺利。
那是我们共同上山采回来的标本,这是我们共同准备的复习资料,这是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对一株植物深入剖析。
当大家都认识它时,我们齐声欢呼,让有人不认识时,竭力帮助。
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我们这个温暖的家庭。
当越进蚂蝗山,我们很忐忑,但是因为我们的相互鼓励,我们成功将蚂蝗战死沙场,而我们全身而退。
当跨出浙江省,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用双腿证明了走出一个省的奇迹。
在感受大自然的魔力的同时,我们自豪的细数着这些天所认识的植物,细数知识带给我们的力量。
实习是对大自然的探索,是对知识的探索,是对团队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和昆虫、病虫害相遇,我们和理论知识相识,我们和团队成员相知。
时光荏苒,转眼间,植物病理学实习已经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植物病害的发生、传播、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植物病理学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此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一些感想。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以前在课堂上,我们只是通过文字、图片了解植物病害,而实习让我有机会亲自走进田间地头,观察病害发生的环境,采集病害标本,进行病害诊断。
通过亲身体验,我对植物病害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农业基地,了解了不同作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我认识到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我也了解到防治病害的方法有很多,如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病害发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这对我们今后从事植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团队协作与沟通实习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在采集病害标本、制作玻片等环节,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四、对农业生产的关注通过实习,我对农业生产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在田间地头,我看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面对病虫害时的无奈。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五、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
面对一些复杂的病害,我无法准确判断其种类和危害程度。
这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善于与同行交流,共同进步。
六、对未来的展望实习结束后,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够在植物病理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篇一: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谢辉、何艺郡目录一、前言--------------------------------------------------------3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3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19 六、参考文献-------------------------------------------------20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一、前言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
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
为巩固和印证所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习目的与意义(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习内容与方法(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一、实验目的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谈起。
关于病理实习心得5篇a;通过对各类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初步鉴定,使学生加深对各类病害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类型,熟练的掌握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藏技术与方法,学会初步的病原物鉴定方法,为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奠定科学的基础。
下面就是带来的病理实习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病理实习心得1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一、病害标本NO1.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10:20 标本描述:名称:番茄--晚疫病病原物:鞭毛菌疫霉属真菌 De Bary症状:颜色为褐色。
在番茄的叶部、茎部和果实上都发现有。
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向中部发展。
NO2.采集地点:郑州市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石楠--叶枯病病原物:半知菌门,匍柄霉属Keissl)症状:叶片的边缘为黄色或黑色的斑点或斑块。
NO3.采集地点:郑州三区标本描述:名称:紫薇--白粉病病原物:南方钩丝壳菌,核菌纲,白粉菌目症状:在嫩叶梢上发生。
感病的叶片稍卷曲,上面有层白粉覆盖。
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的为一片。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4.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30标本描述:名称:碧桃--穿孔病病原物:核果穿孔尾孢菌。
属丝孢纲,丛梗孢目症状:病株叶片上有红褐色的小斑。
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NO5.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辣椒--褐斑病病原物:辣椒尾孢,半知菌门症状:患病严重的,整个叶片变软,呈褐色,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黄色小点。
不太严重的,叶片上为近圆形的病斑,患病部位稍稍隆起。
NO6.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标本描述:名称:南瓜--花叶病病原物:由南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表面有黄色的斑点和深浅相同的斑驳的花纹。
叶片凹凸不平,茎部像是腐烂似的,顶叶出现收缩情况。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7.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13:0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病毒病病原物:由花生黄花叶病毒引起症状:叶子呈现黄色的花叶,病状严重时为黑色。
【实习报告】大学生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病理学这门学科,我参加了一次为期X周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实习的地点是具体实习地点,这是一个拥有丰富植物资源和多样生态环境的地方,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在实习的初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熟悉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工具。
指导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各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制作和观察植物病理切片。
通过实际操作,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病变组织的特征。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田间调查和样本采集。
在田间,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叶片的颜色、形态,茎干的粗细、有无病斑等。
对于有病害症状的植株,要准确地记录其位置、病害类型和严重程度,并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这让我明白了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及时发现和诊断病害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中,我们对采集回来的样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是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如组织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等,我们尝试确定引起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种类。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因为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病害的致病性测定。
将分离得到的病原物接种到健康的植物上,观察其发病情况,以验证病原物与病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植物病害发生的机制,也让我意识到植物病理学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例如,在病原物的分离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污染,实验结果不理想。
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及时调整了实验方法,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会了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冷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植物病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植物病害的发生不仅仅是由病原物引起的,还与植物的自身抗性、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本次植物病理学实习,我有幸能够进入大棚、田地参与实际工作,深刻体会到了植物病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工作总结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工作:1. 巡视大棚和田地,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病害种类及流行趋势。
2. 病害诊断,通过观察植物症状、病原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判断确诊病害种类。
3. 病害防治,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合理的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
4. 植物栽培和管理,包括肥料的施用、灌溉、剪枝等工作。
在以上工作中,我不仅学到了相关植物病理学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刻认识到病害防治不是单纯的使用化学农药,而是要结合植物生长环境、生长状态、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防治。
二、心得体会1. 瞭解植物病害种类及其对植物危害的重要性植物病害种类繁多,不同病害对植物的危害也不同,而且病害种类会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我们要经常观察田间地头和大棚中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常见病虫害的症状,以及病菌、虫害的特征和传播途径,针对不同病害提出针对性方案,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2.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时是一种常用手段,但是不良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防治方案应该是科学防治的必经之路。
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害防治,要根据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病害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并严格使用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3. 加强病害防治意识,对植物进行全方位管理通过参与实习期间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害的预防和防治不是单纯的使用治疗方式,而是要结合植物生长条件、生长状态、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科学防治,加强病害防治意识。
要加强对植物的全方位管理,不仅包括肥料的施用、灌溉、剪枝等工作,还包括植物选址、种植同一种植物的数量、品种植物间的距离离等因素。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一」转眼间,一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回忆起来,实习的日子还记忆犹新,而我们也收益颇丰。
三次的外出实习令我们大开眼界。
在教室里永远也学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必须要走到田地中去,参加实习,才能在实习中得到真正的充实。
而这些外出实习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
从病害常发生的环境,采集病害的方法,压制植株标本到实验室里的病害的鉴别,还有标本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每一步我们都在亲自实践,每一环节我们也都有不同的体会。
而最深的感受就在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实践里面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课本的东西是别人总结的,一种病害它的特征它的危害单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几张图片并不能令我们学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实践,自己亲眼的观察,亲自的采摘,亲自的总结,才会令我们印象深刻,令学习更加深入。
另外,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专业知识很多还不及当地农民,令我们羞愧的同时,这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
我们学习的任务就是将来要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结合,并不时地去请教老师,请教农民朋友,并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次实习我们都感到很充实,但外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我们所认识的病害种类也十分有限,这一点我们也感到十分的遗憾,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进入山区或其他地方的农田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另有一点遗憾并且很惭愧的是在外出实习中发生的一点小意外,坐公交车这件事情也使我们受到了文老师的批评和教导,这使我们十分的惭愧,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行为并没有体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质也将自己的安全于不顾。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严重的缺点,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也会牢牢记于心中,今后不会在做出类似鲁莽的行为,在自己今后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保持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品质。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我在植物病理学实习期间,参加了实验室实验,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处理,以及对病害样品进行了检测和诊断。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和重要性,也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实验中,我主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以及抗病性试验。
我先是从不同的感染植物上取样,并经过多次培养和筛选,最终获得了纯化的病原菌。
在此过程中,我掌握了多种无菌培养技术和有效防止污染的方法。
在鉴定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确认。
我还进行了抗病性试验,评估了不同植物品种对病害的抗性程度,以便为今后的育种和防病工作提供参考。
二、田间调查和处理在田间调查和处理中,我与同事一起对不同农作物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调查。
我们通过观察植株的病征、采集病害样品并进行分类鉴定,最终确定了病害的种类和致病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处理过程中,我运用了不同的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和植物品种的特性,制定了个性化的处理方案。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和农具,以及注意安全和环保。
三、病害样品的检测和诊断在病害样品的检测和诊断方面,我运用了多种方法。
我首先对植物的病征进行了观察,包括病斑的形态、颜色和位置等,通过这些基本信息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
接着,我对病害样品进行了常规的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在细胞器和组织上进一步鉴定了病害的种类和致病因素。
最后,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检测,以便更精准地确认病原菌的种类和亲缘关系。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植物病理学实习,我深入学习了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技能,体验了科学实验和田间工作的乐趣,提高了我的科研和综合素养。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解决植物病害问题做出贡献。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5篇精选案例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phytopathology)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一门应用学科。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植物病理实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1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采集各类植物,并做好记录;2、记录各种植物的科目、种名和主要特征;3、制作植物标本;4、对植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在顺溪的实习是充实的、饱满的,我们更愿意把这次的实习当做是班级的集体旅行。
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一桌菜,大家全副武装走同一条路。
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一起干的事情,提供给我们这些喜欢蜗居在寝室的90后一次集体之旅,给我们一个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绝好机会。
我们这一行也证明了这一点。
还记得第一天到达目的地时我们的欣喜之情,想到将要在这里住上5天,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下午采标本遇到下雨天,大家相互帮助,你采集我撑伞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感情。
大家围坐在一起,人手一本植物志,为鉴定植物抓耳挠腮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执着。
压制标本时,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那是怎样的一份认真。
是的,是这次实习,我们发现了很多周围同学们的可爱;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一个团队相处的不容易;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力量的大无穷。
认植物考试是残酷的,面对我们这些连和植物混个眼熟都很难的孩子们,让我们短时间认上100多种植物,这是怎样的一个巨大挑战。
但是我们撑过来了,还过的如此顺利。
那是我们共同上山采回来的标本,这是我们共同准备的复习资料,这是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对一株植物深入剖析。
当大家都认识它时,我们齐声欢呼,让有人不认识时,竭力帮助。
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我们这个温暖的家庭。
当越进蚂蝗山,我们很忐忑,但是因为我们的相互鼓励,我们成功将蚂蝗战死沙场,而我们全身而退。
当跨出浙江省,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用双腿证明了走出一个省的奇迹。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第一篇: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一、实习目的与意义:1.巩固所学植物病理学的理论知识;2.通过观察鉴定,认识学校周边地区主要作物病害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病特点;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第一天,对小麦沙土地病害做了调查,小麦沙土地的主要病害有全蚀病和线虫病。
主要对小麦线虫病做了调查掌握了其发病部位、特征等一系列症状及其发病特点,如何进行防治等内容,并进行了标本采集。
2.第二天,对小麦病害标本进行鉴定和制作,并到菜区进行病害观察,对黄瓜病害做了主要调查主要有褐斑病、白粉病和霜霉病,调查其病害出现原因及其相关问题,并进行标本采集。
3.对学校附近的麦田进行病害调查,对病株进行采集并五点取样,调查其发病率。
4.第四天,对各种小麦病害和葫芦科植物蔬菜病害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发病特点、规律、季节、为害情况等。
5.主要对小麦天剑病害进行调查,并进一步生成调查报告,对本次实习作出总结。
三、实习总结:实习时间是短暂的,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植物病害的发生情况以及如何去防治这些病害巩固了我们所学的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并了解了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自身的能力缺点进行了检验,这有助于我们以后得学习和工作使我们在未来不断进步。
田间的实习,是我们了解到只懂得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切身去观察去实践,才能很好滴掌握知识,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增强自身能力。
另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就无形之中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实习,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集体的重要性,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才能有更大收获。
第二篇: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实习时间:一周实习地点:河南农业大学校区及三区,毛庄,森林公园及浮戏山实习目的:学习实地认识各种植物病害并采集标本,学习制作标本的方法,学习用不同的培养基培养真菌和细菌,学习制作玻片并观察玻片来判断病原物是什么。
《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实习总结《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实习总结《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保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病原学、病理学和病害防治学等分支学科,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所处的地位相当重要。
该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部分。
理论讲授和实验共80学时,4学分,安排在大二第2个学期(总第4学期)进行;教学实习单独列出,作为一门课程,2周(10个工作日,约70学时),1学分,安排在大三第1个学期(总第5学期)进行。
本次实习的学生班级为植保2000级2个班,共67人。
实习时间为20xx年9月16日至25日(2周,10个工作日);实习地点为实验室、学校内农场及附近乡村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番禺区黄阁镇);实习内容11项;实习指导教师9名。
学生实习成绩最高为93分,最低为82分。
具体分数分布见表1。
从上表数字可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80~89之间,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实习的内容掌握较好,达到了实习目的。
与往届一样,这次实习,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
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通过实习,同学们在植物病害调查、培养基的制作与灭菌、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线虫的分离技术、病毒的稀释限点和致死温度的测定、真菌玻片标本制作技术、植物病害标本鉴定和腊叶标本制作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巩固和印证了所学的植物病理理论知识,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很好实习效果。
本次实习在总结上次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上一届11项实习内容,设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另外,在真菌玻片标本制作技术方面,根据以往的教学实习经验,本次实习我们作了调整,仅给每位学生布置制作3块真菌玻片的作业,但对质量提高了要求,凡未达到要求的玻片不准进行封片上缴,在学生完成作业前教师先把好第一关,这样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量增加了,但由于有了这一措施,学生的每一件作业的质量都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D我是一名植物病理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后,我深刻感触到了植物病理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的必要性。
在这里,我将谈谈我在实习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实习让我对植物病原体有了深入了解。
通过实习,我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以及它们对不同种类的植物所造成的影响。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不同的诊断方法鉴定病害的原因,并能够选择最合适的控制方法,以帮助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
其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和田间,我学习了大量的实践技能,包括如何操作显微镜、制备培养基、采样和处理植物材料,以及如何进行病害鉴定和诊断。
重点是,这些技能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
此外,实习还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与其他实习生和教师密切合作,分享经验和知识,以确保实验和野外调查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种团队工作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协调各自的任务、分享资源和互相支持,提高效率和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最后,实习对于我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更有了深入的认识,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因此,我更加坚定了未来追求植物病理学专业发展的决心,也更加清晰了我所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技能和方向。
总之,这次植物病理学实习是我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经历。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植物病理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的必要性,也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给予我了实践技能和知识,也启示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和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篇一、引言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学科。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学生的植物病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植物病理学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1. 植物病害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植物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
2. 植物病理学教学现状目前,我国高校植物病理学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这使得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病害诊断能力。
3.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植物病理学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病害发生规律,提高病害诊断和防治能力。
三、实践内容1. 病害标本采集与鉴定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到田间采集病害标本。
学生通过观察病害症状、采集病样,初步了解病害种类和发生规律。
随后,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病害标本的鉴定,使学生掌握病害鉴定方法。
2. 病原菌分离与培养在实验室,学生学习了病原菌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通过操作,学生掌握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技术,为后续的病害研究奠定了基础。
3. 病害诊断与防治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了病害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等。
同时,指导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介绍了病害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4. 病害调查与监测学生分组进行田间病害调查,了解病害发生规律、危害程度等。
通过调查,学生掌握了病害监测的基本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践体会1.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病害诊断和防治能力。
2.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病害调查和监测,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一、实习内容本次植物病理学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菌株分离鉴定和培养2. 病害样品的采集和处理3. 病害的鉴定与诊断4.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5. 生物防治的方法和应用6. 植物病害危害评估7. 土壤和水分环境的分析二、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从病害的植物组织中分离并鉴定病原菌,并且能够将其培养出来,给我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病原菌的结构、基因、生长、发生与侵染规律等相关知识。
在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病害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对病害鉴定和诊断的重要性。
通过实习和老师的指导,我掌握了正确采集病害样品的方法,以及不同病害样品的处理方法,如处理叶片、干枯枝条、根系等病害组织等。
在实习中,我学习并掌握了不同类型农药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要求、使用量等,比如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根据病害性质和植被特点合理选择农药,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在实习中,我了解并掌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防治方法和应用,包括生物制剂、微生物防治、生物控制等等。
生物防治尤其注重的是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出发,更好地解决病害问题。
在实习中,我学习并熟悉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害危害评估方法,包括有关植物病害危害评估的法规、标准和指南等。
了解如何进行病害危害评估对于预测病害的危害程度、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以及对决策的效果评估都非常重要。
6. 掌握了水文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并掌握了有关水文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监测环境水质、水温、水位、水库和水利工程等诸多方面。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病理学实习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植物病害防治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我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认识到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今后更好地从事植物保护、助力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背景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传播及其防治的科学。
为了加深对植物病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农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病理学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同学们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防治及标本制作等基本技能。
二、实习目的1. 加深对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植物病害的认识。
2. 培养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防治及标本制作等基本技能。
3. 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4. 增强同学们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实地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了解了当地主要农作物及病害发生情况。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我们进行了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鉴定等实验操作,掌握了相关技能。
3. 案例分析:针对不同作物病害,我们分析了病因、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提高了对植物病害的综合分析能力。
4. 田间调查:在田间,我们进行了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了解了病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植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鉴定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宽知识面:通过参观实验基地、田间调查等,我们了解了当地主要农作物及病害发生情况,拓宽了知识面。
5. 培养科学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注重观察、分析、总结,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篇一: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谢辉、何艺郡目录一、前言--------------------------------------------------------3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3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19 六、参考文献-------------------------------------------------20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一、前言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
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
为巩固和印证所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习目的与意义(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习内容与方法(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一、实验目的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谈起。
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病害研究和实验的基本建设工作,植病标本的采取和制作是植保人员必须掌握的的基本技术之一。
通过本次标本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二、实验步骤(一)标本采集1、外出实习地点 (1)华农大农场(2)华农大增城宁西基地 (3)广州白云区蔬菜地2、采集方式与标本采集要求(1)直接从病害植株以手、刀、剪刀提取病样。
(2)症状应具有典型性。
标本应有典型的病状和病症,最好有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症状。
这样才能使标本起到帮助人们正确识别病害的作用。
(3)真菌病害标本应采集有子实体的。
对于真菌病害来说,鉴定病原物是正确诊断病害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求真菌病害标本必须有病菌的子实体。
(4)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
如果一份标本上同时有几种病害,就会混淆视线,影响鉴定,这样就没有适用价值。
(5)采集时应进行必要的记载,以辅助标本不足。
记载的内容应包括: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姓名等。
(6)寄主的鉴定也很重要,有些病害如锈病,不知道寄主是无法鉴定的。
对于不认识的寄主植物。
应将寄主鉴定所必需的部分,如枝、叶、花及果实等部分都采集齐全。
(7)适于干制的标本,应随采随压于标本夹中,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水稻、小麦的叶片,最好立即夹在厚书本中,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8)柔软多汁或腐烂的标本,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然后置于标本箱中,以免污染和挤坏标本,妨碍鉴定。
(10)黑白粉病、锈病、霜霉类标本等由于病菌孢子极易散落,所以采集时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后,再置于采集夹中或采集箱中,以免混杂妨碍鉴定。
(11)每种标本采集的数量不宜过少,以便在制作和应用中留有余地。
(二)标本制作1本实验采取干制法制作腊叶标本。
2基本原理:利用标本纸快速把病样标本脱水,并加压把标本压成美观的平面标本。
干燥愈快愈能保持标本原有的色泽。
3操作:(1)把适于压制的病样如植物的茎、叶以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整形后分层压在标本夹中,放一层标本纸(每层3-4张)放一层标本,每个标本夹的总厚度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用绳子将标本夹压紧。
(2)每隔一至两天就打开标本夹检查标本纸的干湿程度,及时更换较湿的标本纸。
在第一次换纸时,同时将标本整形,使其达到既美观又便于观察的要求。
(3)将完全干燥的病样标本用透明胶、双面胶等固定在白纸上,纸张右下角写上标签(标签内容依次为寄主名称、病害名称、病原物中文名及拉丁文学名、采集地点、采集人姓名、采集日期、)(三)实验结果1、制作了丝瓜霜霉病、玉米小斑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玉米黑粉病、茶轮斑病、竹黑痣病、玫瑰黑斑病、稻曲病的标本。
(见图1-1,1-2)图1-1篇二: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实习科目:植物病理学实习时间:指导老师:学院:班级:组员:目录一、实习目的??????????????? 2二、实习地点及时间???????????? 2法?????????????? 21.野外调查 (2)2.室内整理 (2)四、实习结果??????????????? 31.主要林木病害 (3)1)毛竹斑枯病 (3)2)竹竿基腐病 (3)3)灰霉病 (4)4)桂花叶枯病 (4)5)桂花叶斑病 (5)6)紫薇白粉病 (5)7)梨锈病 (5)8)桃树穿孔病 (6)9)月季灰霉病 (7)10)葡萄霜霉病 (7)11)葡萄叶斑病 (7)12)烟煤病 (8)2. 标准地调查结果…………………………………… 8 1)2)3)4)油茶软腐病............................................. 9 梨锈病................................................... 9 葡萄白腐病.............................................9 葡萄霜霉病 (10)五、主要病害图示????????????? 10得??????????????? 11一、实习目的为了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我们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的教学实习,我们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得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并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实习地点: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金钟桥村大围之珠实习时间:2012年7月三.内容及方法本次实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野外调查和室内整理,病害调查方法主要分为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
我们在此次实习中以标准地调查为主。
1. 野外调查(1)调查地点:金钟桥村大围之珠农庄前面的葡萄园还有附近不远的小山坡(2)调查方法:标准地调查,划定调查范围,再对这片地的植株生病情况作详细的记录,根据标准表格算出这片标准地的病情指数2. 室内整理室内整理包括标本的识别与制作,鉴定所采集的标本,对几中严重的病害进行描述,并制作常见的病害标本。
四、实习结果1.主要林木病害 1).毛竹斑枯病叶斑枯病是毛竹营林建设中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病害,轻者竹叶局部失绿形成枯斑,重者竹叶卷曲、脱落,竹梢枯死,出笋量急剧减少。
2).竹竿基腐病病竹秆基部的第三到第五节的竹壁上首先出现,初为黄褐色到紫褐色的点状小斑,星状或条状分布。
这时因竹秆基部有笋箨包裹,不易被发觉。
这些小病斑迅速向上扩展,并相互联合成为条状或块状大斑。
受到侵染的竹肉组织变为浅褐色,向上扩展的速度远比外壁上的病斑为快。
当病斑一旦到达竹节处,则迅速横向发展,使竹节整圈或大部变为褐色,并以此竹节为基点,大幅度地沿着竹秆内的输导组织向上扩展,同时从竹秆内部逐渐向外壁蔓延。
在竹秆上可以看到从竹节上发展的块状或条状的云纹斑,颜色初为黑褐色,后转变为淡褐色。
病斑中部凹陷或有纵向皱纹,表面出现泪状液滴或白色粘液,干后留下白色粉状物,竹节处更为明显。
这些粉状物不易用手指揩掉。
3).灰霉病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
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
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4).桂花叶枯病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
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
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篇三: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姓名:学号: 2011年级专业班级:11植物保护安检1班2013年10月目录一前言:目的与意义 (1)二实习内容与方法 (1)三实习结果与分析……………………………………………………………………………1 1 实习地点概述 (1)2 农作物病害采集及鉴定统计 (2)豆科作物病害…………………………………………………………………2 水稻病害………………………………………………………………………4 旱粮作物病害………………………………………………………………4 香蕉病害………………………………………………………………………6 其他果树病害 (8)茄科和葫芦科病害 (9)油料作物病害........................................................................14 甘蔗病害.................................................................................14 花卉病害.................................................................................16 蔬菜病害.................................................................................20 其他病害.................................................................................25 发病症状 (26)3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37 四收获与体会....................................................................................................40 五问题与建议....................................................................................................41 六主要参考文献 (41)一、前言:目的与意义1、巩固《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2、进一步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特别是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技能;3、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镜检等,学会诊断本地区主要植物病害,学会病害调查的基本方法;4、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