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分布及分布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30
1.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2.垂直海水温度分布规律1. 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指的是海洋表面的水温分布情况。
海水温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变化、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海洋环流等。
一般来说,表层海水温度在不同地区和季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赤道附近的热带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相对较高,通常在25摄氏度以上。
这是由于赤道地区受到直射太阳光的强烈加热,海水受热后温度升高。
而靠近极地的地区,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可能低至0摄氏度以下。
这是因为极地地区的海水受到冰川融化或寒冷气流的影响,温度较低。
此外,海洋环流也会对表层海水温度分布产生影响。
暖流会将温暖的水流向寒冷的地区,使得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而冷流则会将寒冷的水流向温暖的地区,导致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2. 垂直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指的是海洋垂直方向上的水温变化情况。
海水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海洋的温度分层结构可以分为表层层、热跃层、温跃层和深层。
表层层位约为0-200米,温度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和大气热量交换的影响较大。
热跃层是指温度急剧下降的区域,一般位于表层以下100-300米,是海洋中的温度转折层。
温跃层位于热跃层以下,温度逐渐稳定,以较低的温度梯度变化。
深层是指远离表层和温跃层的区域,温度较低且相对稳定。
垂直海水温度分布还受到地理位置、季节变化、海洋环流和海洋混合等因素的影响。
在赤道附近的热带海域,温度梯度比较小,热跃层较浅;而在高纬度地区,温度梯度较大,热跃层较深。
总体来说,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层位的温度差异反映了海洋的热力结构和水团分布情况。
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一、盐度最高的海域
1. 地中海:地中海的盐度大约为38-39‰,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洋之一。
2. 死海:死海的盐度约为272-300‰,比地中海的盐度要高出大约六倍,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洋之一。
3. 波斯湾:波斯湾的盐度大约为28-34‰,是世界上盐度比较高的海洋
之一。
二、盐度比较低的海域
1. 北冰洋:北冰洋的盐度比较低,大约为3-4‰,是世界上盐度比较低
的海洋之一。
2. 太平洋:太平洋的盐度大约为29-35‰,比其他海洋要低,是世界上
盐度比较低的海洋之一。
3. 望远镜海峡:望远镜海峡的盐度低于其它区域,大约为31-33‰,是
世界上盐度比较低的海洋之一。
三、盐度变化较大的海域
1. 地中海:地中海的盐度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一般有
几十年出现一次较大的变化。
2. 死海:死海的盐度由于河水流入量不定,随着季节的循环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3. 印度洋:印度洋的盐度由于气温和降雨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随着周围气象情况的不断变化,也会影响到盐度的变化。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海区温度最高,向两极地区分别递减;同纬度海区,夏季高于冬季,暖流高于寒流。
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平均盐度最高的区域是南北半球的回归线附近海域。
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海水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
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
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
海水密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是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受热膨胀,密度变小。
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海水密度大。
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
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高考地理热门考点: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又有哪些?1. 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同一季节,不同海区——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2.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表层海水以下变化很小。
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海水温度(sea-watertemperature)是表示海水热力状况的一个物理量,海洋学上一般以摄氏度(℃)表示,测定精度要求在±0.02℃左右。
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海流对局部海区海水的温度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开阔海洋中,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圈平行,在近岸地区,因受海流等的影响,等温线向南北方向移动。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随深度之增加而降低,并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深层海水现场温度的测定,通常是用颠倒温度表进行的。
它和海水盐度一起成为海洋学上两个基本的物理量。
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
规律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
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约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达19.1℃,印度洋次之,达17.0℃,大西洋最低,为16.9℃。
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深度1000米处的水温约为4~5℃,2000米处为2~3℃,深于3000米处为1~2℃。
2021⾼考地理湘教版⼀轮复习习题:学科素养微专题1海⽔的性质(含解析)学科素养微专题1海⽔的性质⼀、海⽔的温度1.海洋热量收⽀状况:(1)收⼊: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热量。
(2)⽀出:主要是海⽔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3)影响海⽔温度的因素:纬度因素、深度、海陆分布、⼤⽓运动、海⽔运动等。
2.海⽔温度的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规律。
位置变化规律总体趋势随深度增加⽽递减,表层⽔温⼀般最⾼1 000⽶以上,随深度变化幅度很⼤深度差异1 000⽶以下,随深度变化幅度很⼩(2)⽔平分布规律。
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同⼀季节由低纬度向⾼纬度递减同⼀海区夏季⽔温普遍⾼于冬季3.海⽔温度的影响:⼆、海⽔的盐度1.影响海⽔盐度分布的因素:2.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盐度最⾼,由副热带海域向⾚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3.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1)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是因为南纬60°附近为⼤⾯积的海洋,⽽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阔,陆上河流⼤量淡⽔汇⼊海洋,起到稀释的作⽤。
(2)世界表层海⽔盐度最⾼、最低的海区及其原因。
海区盐度最⾼盐度最低盐度超过4% 低于1%原因⽓候位于副热带海区,降⽔少⽽蒸发旺盛,蒸发量⼤于降⽔量纬度较⾼,⽓温较低,蒸发量⼩。
受西风影响降⽔较多,蒸发量⼩于降⽔量径流两岸是⼲燥的沙漠地区,⼏乎没有陆地淡⽔注⼊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量的淡⽔注⼊海域封闭度⽐较封闭,与⼤洋的海⽔交换少三、海⽔的密度1.含义:指单位体积内海⽔的质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其中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
⼀般来说,温度越⾼,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1)⽔平分布:表层海⽔密度随纬度的增⾼⽽增⼤,同纬度海域的海⽔密度⼤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密度随深度的增加⽽增⼤。
(3)特殊分布:有时随深度增加,海⽔密度会突然变⼩,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高中地理:洋流分布规律!知识点世界洋流的分布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叫做洋流。
按照洋流的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两种类型:暖流、寒流。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带来了大量的海洋暖湿气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如下图所示,红色箭头代表暖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高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北半球)。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如下图所示,蓝色箭头代表寒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高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北半球)。
图1 世界洋流分布图(寒流、暖流)寒流、暖流的判断判断一条洋流是暖流还是寒流,可以根据两种方法:①纬度。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即从温暖的海区流向寒冷的海区,即为暖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则为寒流;②温度。
从高水温流向低水温,或者说等温线向低水温凸出,为暖流;从低水温流向高水温,或者说等温线向高水温凸出,则为寒流。
如下图所示,各条曲线表示的是海水等温线,在不说明方向时,默认“上北下南”。
①A、B两条洋流都是从19℃流向23℃,为从低温流向高温,因此为寒流;C、D为从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②A、D两条洋流,都是北侧水温高南侧水温低,因此为南半球;B、C为北侧水温低南侧水温高,为北半球。
图2 寒流与暖流的判断例题图3 例题答案:AC、CD精讲精析:(1)分析洋流的流向。
①日本核泄漏后,核泄漏物质进入海洋,顺着洋流流动;②日本的东侧,为北太平洋暖流,自西向东运动,抵达北美洲;③抵达北美洲后,一条分支向北,流经加拿大西海岸,即为阿拉斯加暖流;一条分支向南,流经美国和墨西哥,即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因此日本的核泄漏,受影响最大的是太平洋东部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2)分析寒流与暖流的海水等温线图。
①四个选项中没有指北针,因此默认“上北下南”;②阿拉斯加暖流自南向北流动,由高温流向低温,等温线向低温凸出,因此为选项C;②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动,由低温流向高温,等温线向高温凸出,因此未选项D。
全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在南北纬20度附近(或回归线附近)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
深层海水的盐度变化较小,主要受环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所控制。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
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
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1。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典例分析下图是印度洋(局部)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其成因是什么?(2)请说明图示区域该季节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
(3)试分析此季节①海域洋流的流向及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②处夏季盛行的西南风为离岸风,在其影响下会形成上升流。
第(2)题,在西南风的吹拂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第(3)题,①海域洋流的流向受盛行风向、大陆轮廓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
答案:(1)②处受离岸的西南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2)洋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
(3)海水受西南风的吹动,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及受大陆轮廓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洋流转向东南方向流动。
命题突破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模式,见图。
2.四类环流的分布、组成和特点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域,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域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
跟踪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C.向南,暖流D.向南,寒流2.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A.甲B.乙C.丙D.丁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下图,回答3~4题。
3.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线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洋流流向正北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4.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强度变大的年份,则热带太平洋( ) A.东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B.东部秘鲁渔场会大幅度减产C.西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D.西部沿岸台风次数减少如果下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结合下图,完成5~6题。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重点)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重难点)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海水性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点)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热量收入——太阳辐射热量支出——海水蒸发(2)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增加而变化,1 000米以下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2)水平分布规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时间分布规律:同一海区,夏季水温普遍高于冬季水温。
3.海水温度的影响(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②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③有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④人类的渔业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海域比较明显。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二、海水的盐度1.含义: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世界大洋平均盐度是3.5‰。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利用海水晒盐。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影响海水养殖。
(4)随科技发展,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1.含义: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一、介绍1.1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重要性1.2对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研究意义1.3文章的主要内容安排二、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2.1太阳辐射2.2水深2.3海流2.4水文环境三、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3.1理论基础3.2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3.3赤道和副热带海域的特征3.4极地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四、影响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4.1温室效应4.2海洋环流变化4.3人类活动五、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趋势5.1过去的变化趋势5.2目前的变化趋势5.3未来的变化趋势六、结论6.1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6.2影响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6.3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趋势6.4展望未来海洋环境发展趋势【正文】一、介绍1.1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重要性海洋表层海水温度是指海水垂直方向上约分布在0~50米范围内的温度。
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太阳辐射、海流、水深等。
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海气相互作用、气候、海洋环境保护和利用等均有重要作用。
1.2对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研究意义研究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有助于全面了解海洋气候环境的变化特征,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势,指导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3文章的主要内容安排本文将首先介绍影响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然后分析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接着探讨影响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最后分析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趋势,以期全面了解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二、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2.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阳辐射直接暖化水面,使海水表层温度升高。
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海水表层温度也最高。
而在极地地区,太阳辐射较弱,海水表层温度较低。
世界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
世界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大陆西岸的海水比东岸的海水含盐量高.在赤道附近,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把沿岸地区的海水吹到大陆内部,使得该处的盐度降低.从北极向南延伸的海岸线,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脊和信风的控制,加上海面受到太阳辐射作用影响,大陆东岸的海水温度较高;而海面温度则相对较低.因此,东岸比西岸海水含盐量要高一些.当然,不同纬度的海水含盐量是有差异的,即使同一个海域,各纬度之间也会存在差别.例如我国的渤海湾,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很小,所以盐度比较均匀。
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一、引言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是指海洋表层水体中盐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盐度是指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分的质量占比,是海水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对于理解海洋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影响因素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蒸发和降水蒸发和降水是影响海洋盐度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高温和干燥地区,海洋表层水体中的水分会通过蒸发的方式减少,导致盐度增加;而在降水较多的地区,降水会稀释海洋表层水体中的盐分,使盐度降低。
2. 淡水径流淡水径流是指河流、湖泊等淡水系统向海洋输送的水量。
淡水径流的盐度通常较低,其输入海洋表层水体会导致盐度降低。
世界上一些大河如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等的淡水径流对全球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3. 水团混合海洋中存在不同盐度的水团,由于地球自转和海洋环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水团会发生混合。
混合过程会使盐度分布趋于均匀,但在某些地区,如海峡、海峡口等狭窄区域,水团的混合程度较低,盐度分布呈现明显的梯度。
三、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特征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赤道地区盐度低由于赤道地区降水量较大,加之热带地区蒸发强烈,赤道地区海洋表层水体中的盐度较低。
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盛行的季风气候导致了大量的降水,使得该地区的海洋盐度更低。
2. 亚热带地区盐度高亚热带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带,降水较少,从而增加了海洋表层水体的蒸发量。
受到蒸发的影响,亚热带地区的海洋表层盐度较高。
3. 高纬度地区盐度低高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对较低,而且温度低,冰川融水的输入也较少,因此高纬度地区的海洋表层盐度较低。
4. 沿岸地区盐度变化大沿岸地区受到陆地淡水径流、河口潮汐和海浪的影响,海洋表层盐度的变化较大。
一些大陆架海域由于淡水的输入,海洋表层盐度较低;而一些干旱地区的沿岸地区由于蒸发的作用,海洋表层盐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