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36.73 KB
- 文档页数:13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凹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12000 8000 4000 极限值8000 4000 2000纵坡(%)一般值 2 3 4.5 极限值 3 4 5.5注:由于地形、地貌、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在对安全性进行论证后,可采用表中极限值。
8)新建服务设施出入口视距应符合《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暂行技术要求》(交办公路函〔2017〕978号)的要求:①主线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停车区以及出入口分别设置的服务区入口的识别视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条件受限时,识别视距应大于1.25倍的主线停车视距。
表2 识别视距主线设计速度(km/h)100 80 60 识别视距(m)290-380 230-300 170-240②主线设计速度小于等于40km/h时,停车区以及出入口分别设置的服务区入口的识别视距应不小于1.25倍的主线停车视距。
③停车区、出入口分别设置的服务区出口以及出入口合并设置的服务区出入口,应保证图1所示的通视三角区。
图中安全交叉停车视距规定如下表。
图1 通视三角区表3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主线设计速度(km/h)100 80 60 40 30 20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m)250 175 115 70 55 359)利用现有设施改造的服务设施,原则上应满足新建服务设施有关视距、线形等指标要求,因条件受限无法满足时,可进行专家论证后实施。
(4)服务设施间距设置服务设施间距设置是服务设施布局的关键因素,体现了服务设施布点的辐射范围。
服务设施间距越大,服务水平越高;间距越小,费用支出越大,且易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城镇服务设施功能重叠。
1)依据现有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作为干线的一、二级公路宜设置服务区,服务区平均间距宜为50公里,当沿线城镇分布稀疏,水、点供给困难时,可增大服务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