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考古学与考古学史
- 格式:ppt
- 大小:386.00 KB
- 文档页数:123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第一章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第二节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一.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
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经济尚未出现。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择地进行调查。
调查之前要查阅有关古代文献和发表的考古书刊资料,以决定调查的范围。
调查中要注意自然的断崖等,观察分析,听取当地群众的反映,河流沿岸,尤其两河交汇处附近,宜于人类生活之地是调查的关键之地。
调查中要携带必要得用具,做好文字记录、绘图和照相等工作,并要采集陶器、石器、铜钱、建筑构件等标本。
二、考古发掘当前进行的考古发掘多是配合基建工程,凡在基本建设范围之内的文化遗存尽可能都要发掘,此外还有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发掘。
发掘前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执照,筹集资金,组织专业人员,雇用民工,准备发掘用具、仪器、文具,以及安排食宿等。
概论:
(1) [survey]∶对某事的通盘考虑或处置;史纲或概述继续写他的附有插图的南部非洲音乐概论一书(2) [outline;introduction]∶概括的论述德国文学概论(3)[survey] 概述,以全部概括了的调查研究来综述或描述。
概论了整个心脏病学领域的一系列讲座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马利清。
书名考古学概论
作者马利清
ISBN 9787300128290
定价42.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1日
开本16
内容简介:
《考古学概论》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八章,-包括考古学基本理论、考古学发展简史、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方法,以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各个时期中国考古学的考古发掘成就研究状况。
全书立足于大学本科教学的需要,力求系统、扼要地阐述
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研究方法,全面反映中国当代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充分吸收中国考古学界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适于高校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相关专业人员及初学者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章考古学与考古学史
第二章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四章新石器时代考古
第五章夏商周考古
第六章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第七章隋唐五代考古
第八章宋元明清考古
后记。
考古学复习资料考古学复习资料汇编第一章:考古学概论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2.中国近代考古学开始的标志是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遗址的发掘。
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地(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3.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遗存,或简称遗存。
所谓“遗存”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实物。
(遗存包括:遗迹、遗物、人本身遗存、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的自然遗物、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得到的资料和信息)4.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分离的、形体一般较小且可移动的各类物品。
5.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连为一体、不可移动的各类固定设施或迹象。
6.自然遗存:是指非人工原因形成的、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实物遗存。
7.遗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分布的一群遗存,我们通常称它为遗址。
遗址内包含遗迹、遗物和非人工遗存。
8.微遗存肉眼无法观察,包括人工遗存和自然遗存,如石器微痕、微量元素、遗传基因等。
9.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金石学的发展扩大为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金石学不等于近代考古学。
原因是:一、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为传世的青铜器、石刻等古物及其上面的文字,非发掘品。
近代考古学俗称锄头考古,主要依靠田野发掘获取研究资料。
二、金石学偏重于有文字的古物的著录和考据,而考古学则对一切发掘出土的遗物都要进行分析、研究。
比如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等。
三、金石学不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研究的只是孤立的表面现象,研究目的为补经证史。
而考古学有严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目的除了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透过现象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0文献及其局限性:1、文献记载的时间范围有限,无法涉及史前历史。
2、文献记载的内容不够详细、完备。
《考古学概论》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马利清。
《考古学概论》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八章,-包括考古学基本理论、考古学发展简史、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方法,以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各个时期中国考古学的考古发掘成就研究状况。
全书立足于大学本科教学的需要,力求系统、扼要地阐述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研究方法,全面反映中国当代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充分吸收中国考古学界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适于高校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相关专业人员及初学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考古学与考古学史
第二章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四章新石器时代考古
第五章夏商周考古
第六章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第七章隋唐五代考古
第八章宋元明清考古
后记。
考古学参考书目考古学导论第一章什么是考古学一、考古学的语源与定义二、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三、考古学的学科结构与分支学科四、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古学”:如《后汉书》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等。
欧阳修《集古录》十卷。
吕大临著《考古图》十卷。
宋徽宗主编《宣和博古图》“金石学”ARCHEOLOGY 希腊文“ Αρχαιολογíα ”,由“ áρχαīо s”和“ λóγο s”二字构成,狄奥尼修斯写了一部罗马史,名字就叫《罗马考古》antiquaty 苏联《考古学通论》(阿尔茨霍夫斯基)的定义,认为:“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通过实物遗存来研究人类的过去”。
后来夏鼐的定义也很流行,夏鼐(1984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的一门科学”。
以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6 )说:“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严文明将考古学的定义表达为“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问”。
简单来说,考古学就是利用实物遗存来研究过去历史的一门学问。
第二章考古学发展的历程一、考古学的萌芽二、近代考古学的发生三、战后考古学的发展1.1845年德贝郡古墓发掘 2 路易斯安那土墩墓(1850画)误为1784年杰斐逊发掘3.谢里曼(1840年)发掘特洛伊 4。
罗塞塔石碑1802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5.乌尔城兹格拉特神庙(3000BC)1919-1924发掘6。
1879 西班牙 Sautuola 之女发现7.汤姆森在丹麦国家博物馆(1846),此前(1836)发表“北方古物指南”8.惠勒1944发掘印度南部 9。
卡特发掘图坦卡门墓(1922)1、20世纪初英、法、德、俄、日等外国人在中国的探险。
2、中国政府聘用外国学者或中外合作发掘,包仰韶和周口店。
考古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所讲的内容包括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标,考古学的学科分支,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发展的历史,考古调查、发掘、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章什么是考古学?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一、“考古学”一词的由来二、考古学的定义(一)国外的定义1.美国学者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定义2.英国学者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的定义3.英国学者迪克逊(D.B.Dickson)的定义4.英国学者戴维•克拉克(D.Clarke,1937——1976)的定义5.英国学者皮戈特的定义6.前苏联学者A.B.阿尔茨霍夫斯基的定义7.日本学者滨田耕作的定义(二)中国考古学家夏鼐的定义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人工遗存二是与人类有关的自然遗物三是采用自然科学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四、考古学的研究目标美国学者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认为考古学研究有四个基本目标陈淳在《当代考古学》一书中介绍了国际考古学界流行的考古学三大目标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考古学担负着写续篇、修国史、建体系的重大任务第二节考古学的分支一、按时代标准划分二、按照研究的手段和特殊对象标准划分三、按地域标准划分第二章考古学学科的发展第一节欧美考古学史一、古物学二、近代考古学的产生与成熟1、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母森根据馆藏史前古物,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标志近代考古学的诞生2、法国考古学家布歇·德·彼尔特(1788——1868)在索母河河口的阿布维尔任税务官,从事业余考古调查3、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1822——1890)发掘希沙立克的特洛伊古城、迈锡尼公元前16世纪的王室竖穴墓——标志考古地层学的形成4、瑞典人古斯塔夫•奥斯卡•蒙德留斯(Gustav Oscar Montelius1843——1921)对考古类型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标志考古类型学的形成三、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进化论思想遂成为时代潮流,对考古学的影响很大。
第一章考古学绪论1.考古学定义:“考古学〞这一名词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英文是Archaeology,源于希腊文,泛指古代的学问〔科学〕。
“考古学〞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完全统一起来,在我国也没有一个被普遍确认的定义。
但作为近代〔科学〕考古学,其定义应该包括考古学的范畴、取得资料的手段、研究方法与目的。
2.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遗物、遗址与遗迹。
所谓遗物,指的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装饰品等.甚至可以包括人类自身组织的化石。
所谓遗址,指的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城市、堡垒、村落、居室、作坊、寺庙等遗址。
所谓遗迹,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窖穴,灰坑等,相对说,遗迹是一个更大的概念。
总而言之,遗物,遗址,遗迹都是我们所说的实物资料。
3.考古学方法:〔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的根本研究方法,也就是考古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考古资料也就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
我们在研究实物资料时,总要探究这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创造的物质文化,它又及其他物质文化有什么关系等。
我们获得的物质资料不外乎是传世的、采集的与调查开掘的三种。
传世的与采集的物质资料往往只能片面的答复上述问题。
只有积累了大量运用田野考古的系统理论、原那么与方法,通过调查开掘获得的物质资料,才有明确的人、地、时及及其他物质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证据,比拟全面、科学地说明了这些课题。
有关的资料还要反复在田野考古中受到检验。
所以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根底,是考古学的实验室。
这就是考古学离不开田野考古往往又叫田野考古学的原因。
考古研究与田野考古一刻也不能别离。
所有考古学的根本研究方法,也就是田野考古的方法。
4.地层学:要做好开掘工作,首先必须懂得地层学。
“地层〞这一名称是从地质学借用的。
在人类居住的地点,通常都会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在原来天然形成的“生土〞上堆积起一层。
“熟土〞,其中往往夹杂人类无意或有意遗弃的各种器物及其剩余,故称“文化层〞。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论:第一节:什么是田野考古学?一、考古、考古学考古一词最早见于北宋后期金石学家吕大临所著的《考古图》,这里的考古实际是指古器物学研究。
与近代考古学概念不同。
考古学在英语中具有“古代学问”的意思,源于希腊文的“古代”和“科学”两字。
其最初使用和出现已无从考证。
因日本近代考古学出现比中国早,并且一直称“考古学”,故中国的考古学有人认为是经过日本人的翻译而来。
早期的考古学基本上等同于田野考古学。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分支,如以有无文字为界分为史前和历史考古学。
此外,还有古文字、铭刻、古钱、宗教、美术、民族等考古学。
又有与自然相关的环境、动物、植物、土壤、冶金、农业、沙漠、水文、航空遥感、水下等考古学。
英国学者D·G·赫果斯:“研究人类过去物质遗存的科学。
”法国的S·列纳克:“根据造型或加工的遗物来解明过去科学。
”日本的滨田耕作:“研究过去人类物质遗物的科学。
”前苏联的A·B·阿尔茨霍夫斯基:“根据地下的实物史料来研究人类历史上的过去的科学。
”张广直:认为不必在文字上下功夫给考古学寻求一个尽善尽美的定义,他认为“现代的考古学基本上是实地研究与实地发掘地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的学科。
”并总结为:考古学是一种具有独特对象和独特技术、方法的特殊的历史学。
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是富于变化的,而且要与许多学科做点或面上的接触。
因此,考古工作者的训练应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包含三个意义:1、考古研究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以引申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
2、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
3、理论性的研究和阐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