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基本知识共62页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31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辐射防护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描述X 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辐射量两类。
前者包括照射量、⽐释动能、吸收剂量等。
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 “剂量”是指某⼀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种度量。
7.1.1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辐射量和单位 1、照射量(1)照射量的定义和单位照射量是⽤来表征χ射线或γ射线对空⽓电离本领⼤⼩的物理量。
定义:所谓照射量是指χ射线或γ射线的光⼦在单位质量的空⽓中释放出来的所有电次级电⼦(负电⼦或正电⼦),当它们被空⽓完全阻⽌时,在空⽓中形成的任何⼀种符号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的总电荷的绝对值。
其定义为dQ 除以dm 的所得的商,即:dm dQ P =式中dQ ——当光⼦产⽣的全部电⼦被阻⽌于空⽓中时,在空⽓中所形成的任何⼀种符号的离⼦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dm ——体积球的空⽓质量⽤图表⽰1⽴⽅厘⽶的⼲燥空⽓,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级电⼦是光⼦从0.001293克空⽓中打出来的,它们在0.001293克空⽓中的⾥⾯和外⾯都形成离⼦,所有这些离⼦都计算在内,⽽在0.001293克外产⽣的次级电⼦发射形成的离⼦则不计算在内。
照射量(Ρ)的SI 单位为库仑/千克,⽤称号1-CKg表⽰,沿⽤的专⽤单位为伦琴,⽤字母R 表⽰。
1伦的照射量相当于在标准的状况下(即0℃,1⼤⽓压)1⽴⽅厘⽶的⼲燥空⽓产⽣1静电位(或2.083×109对离⼦)的照射量叫1伦琴。
Θ 1静电单位=3.33×10-10库伦13cm ⼲燥空⽓质量为0.001293克=1.293×10-6千克1伦=61010293.11033.3--??=2.58×10-4库伦/千克⼀个正(负)离⼦所带的电量为4.8×10-10静电单位,1伦是在⼲燥空⽓中产⽣1静电单位的电量,所以产⽣的电⼦对数为1/4.8×10-10=2.083×109对离⼦。
《辐射防护》讲义一、辐射的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
从太阳的光线到医疗设备的使用,从核电站的运作到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辐射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
那么,什么是辐射呢?辐射,简单来说,就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传播。
它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使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脱离轨道,从而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 X 射线、γ 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等。
非电离辐射的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比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离辐射。
这种辐射由于其高能量,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
例如,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 X 射线或γ 射线中,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基因突变,甚至引发癌症和遗传疾病。
而非电离辐射,虽然能量相对较低,但在长期、高强度的暴露下,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头痛、疲劳等症状。
二、辐射的来源辐射的来源多种多样。
首先,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辐射源。
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太阳的宇宙射线和地球上的放射性物质,如氡气。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它可能从土壤中释放出来,进入室内,长期积累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其次,医疗活动也是辐射的重要来源。
X 射线检查、CT 扫描、放射性治疗等都使用了电离辐射。
这些医疗手段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于频繁,也可能给患者带来辐射危害。
此外,工业和科研领域中的核设施、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处理,以及某些消费品,如含放射性物质的夜光手表等,也可能成为辐射的来源。
三、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辐射的类型、剂量、暴露时间以及人体自身的敏感性等因素。
低剂量的辐射暴露可能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微小损伤,这些损伤在长期积累后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高剂量的辐射暴露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急性放射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一、原子核与原子(核)能自然界的物质由各种各样的元素组成,比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食盐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元素通常被叫做原子(严格地说,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叫做一种元素),所以,可以说,物质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中心"地位,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质量,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围绕"核心"运动。
原子的质量数取决于原子核,其电子质量数忽略不计。
每种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心"和多个电子,电子一圈一圈"守规矩"排列并且运动。
不同的原子其电子数也不同,比如,炭原子6个电子,氢原子1个电子。
不同原子,其原子核具有的正电荷数目就不同;原子核的正电荷数目,正是它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的序号。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姐妹"俩统称"核子"。
不过,中子不带电荷。
只有质子带正电荷,与对应的电子(负电荷)形成"稳定局面"。
比如,原子序号都为1的氢有3种,"正宗"的氢只有1个质子,即带1个正电荷,另两种分别叫重氢和超重氢。
重氢又叫氘(音"刀"),其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还有1个中子;超重氢又叫氚(音"川"),1个质子,2个中子。
它们的质量分别是"正宗"氢的2倍和3倍。
氢、氘、氚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原子序数都是1,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氢的3种同位素",也可以叫做3种不同的核素,分别写作11H、12D、13T 。
左下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左上角数字表示其质量数。
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有的正电荷数目,同电子(带负电荷)数目是相等的,正是它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的序号,科学家称之为"原子序数"。
又比如氦原子,写作 24 He,原子序数为2,其质量数是4,显然,其原子核中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第一章放射源§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类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
都是由各类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
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能够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
如水,确实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
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路。
确实是宏观的水。
原子尽管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必然数量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
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
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
原子核内部的情形又是如何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必然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
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
二者数量具有必然的比例。
一个原子所包括的质子数量与中子数量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
它也确实是原子核的质量数。
简单归纳一下:质子(带正电,数量与电子相等)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数量=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量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量,也确实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
咱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
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量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
例如:11H、21H、31H,它们确实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
又如: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
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自然界中已发觉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
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个适合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
只有如此的原子核才是稳固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固同位素。
若是质子的数量过量或过少,也即中子数量过少或过量。
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固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转变,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
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
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固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