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患者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609.01 KB
- 文档页数:55
第十一讲癌症疼痛护理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包括了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的方面的痛苦体验。
”疼痛既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机制,也是疾病的症状。
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53%癌症患者经历过疼痛,25%新诊断患者有疼痛,59%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发生疼痛,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33%癌症治愈患者存在与癌症或治疗相关的慢性疼痛。
如果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往往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其食欲减退、焦虑、乏力、失眠、情绪消沉甚至患上抑郁症,以及等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工作、社会交往和整体生活质量,无论病人还是家属的生活质量都无从保证。
同时,也会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肿瘤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控制癌痛研讨会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同时指出:疼痛是等同于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的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也就是说,医生要像关心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一样关注病人的疼痛问题。
不要认为只要得了癌症就一定会疼,疼痛是正常现象。
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癌症的症状,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因此,止疼是每个癌症病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尊重。
对癌痛患者疼痛的护理意识已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对癌症病人癌痛的专业全面的护理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唤起病人生活意志的重要因素。
一、癌痛的原因癌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肿瘤相关性疼痛:包括原发肿瘤和继发转移瘤所致,因为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或者肿瘤转移累及骨、软组织等所致。
肿瘤增大、浸润、压迫或侵及神经组织、淋巴管或血管,使有关组织器官缺血、坏死、或牵拉、推移周围有关组织器官均可产生疼痛。
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1. 引言1. 背景介绍: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而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现象之一就是癌痛。
2.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一个详尽、全面及实用性强的指南,以便他们能够为癌痛患者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
2. 癌痛基础知识1. 定义与分类:- 癌性神经纤维增生(Cancer-related neuropathic pn)- 骨转移相关性骨胳道压迫引起的恶心剧或持久不适感(Nausea and/or persistent discomfort due to bone metastases)3. 常见原因与风险因素1. 疼觉传导异常机制:a) 外周组分参与过程;i) 感受器损伤;ii) 刺激物质释放等。
b)中枢部位改变造成高度兴奋状态。
4.评估方法a)问卷调查法;b)直接询问法;c)可视化模拟工具;d)疼痛评估量表。
5.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a) 非处方药:酮洛芬、布洛芬等;b) 处方药:阿片类镇静剂(如吗啡)、抑制神经传导的药物(如卡马西平)。
2. 物理辅助措施:- 热敷或冷敷;- 按摩和针灸等非医学干预手段。
3. 心理支持与康复训练6.健康新技术及进展i) 小分子植入器材,可释放止癌性化合物以减轻癌胀感及恶心反应;ii) 全身蜕皮法, 另一种新型克服肠道毒素引起的不适现象.7.附件- 癌性神经纤维增生问卷调查样本- 疼痛评估量表范例8.法律名词及注释a)《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国务院发布并实行。
用于保障人民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需到达口粮质地水平.b)《公共卫生管理法》: 为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确立了国家对人口疾病控制与预防、医学救治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管.。
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往往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疼痛——癌痛。
对于癌痛患者来说,不仅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心理上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因此,对癌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一、癌痛的认知首先,我们要让癌痛患者了解什么是癌痛。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由肿瘤本身引起,比如肿瘤的生长、侵犯周围组织和神经;也可能是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像手术、放疗、化疗等。
癌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轻微的隐痛,有的则是剧烈的刺痛、绞痛,甚至难以忍受。
癌痛并不是癌症晚期的标志,而是在癌症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
而且,癌痛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
二、癌痛的评估准确评估癌痛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我们要告诉患者,医生会通过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方面来评估癌痛。
通常会使用一些评估工具,比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让患者能够直观地表达自己的疼痛程度。
患者自己也要学会记录疼痛的情况,包括什么时候开始疼、疼了多久、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减轻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三、癌痛的治疗方法接下来,要向患者介绍癌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癌痛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有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羟考酮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辅助镇痛药(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心理治疗(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神经阻滞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提高癌痛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遭遇的一种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癌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癌痛的概念、癌痛的原因、癌痛的分类以及癌痛管理等方面,对癌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一、癌痛的概念癌痛是由于肿瘤组织生长侵袭或蔓延及其治疗措施引起的疼痛,常发生在癌症晚期患者身上。
二、癌痛的原因1. 肿瘤的生长和蔓延:肿瘤通过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疼痛。
2. 炎症反应: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疼痛。
3. 手术和其他治疗措施:手术和其他治疗措施如放化疗等也会引起疼痛。
三、癌痛的分类1. 急性癌痛:发生在手术、放化疗等治疗过程中,通常是短暂的。
2. 慢性癌痛:持续存在,往往是由于肿瘤组织生长和蔓延引起的。
3. 神经性癌痛:由于神经受压或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常常呈放射状分布。
4. 骨性癌痛:由于肿瘤转移至骨骼引起的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
四、癌痛管理1. 药物治疗:在癌痛管理中,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等,以及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等。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可帮助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心理支持:癌痛患者常常伴随着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对于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手段,帮助癌痛患者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五、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注意事项1. 定期与医生沟通:癌痛患者应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疼痛症状的变化,并得到适当的治疗。
2. 疼痛记录:患者可以记录自己的疼痛感受、疼痛的性质、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3. 药物合理使用: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遵循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产生耐药性。
4. 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应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接受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⒈前言⑴简介⑵目的⑶重要性⒉癌痛的定义与特点⑴癌痛的定义⑵癌痛的特点⒊癌痛的原因与发展过程⑴癌痛的原因⑵癌痛的发展过程⒋癌痛的诊断与评估⑴癌痛的诊断⒋⑴病史询问⒋⑵体格检查⒋⑶影像学检查⒋⑷病理学检查⒋⑸实验室检查⑵癌痛的评估⒋⑴疼痛评估工具⒋⑵疼痛的性质评估⒋⑶疼痛的程度评估⒋⑷疼痛的影响评估⒌癌痛的治疗⑴药物治疗⒌⑴镇痛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⒌⑵镇痛药物的选择与使用⒌⑶药物副作用与管理⑵非药物治疗⒌⑴物理疗法⒌⑵心理疗法⒌⑶康复训练⑶综合治疗⒌⑴多学科团队⒌⑵个体化治疗方案⒍癌痛患者的自我管理⑴疼痛监测⑵饮食调理⑶休息与睡眠⑷日常活动与锻炼⑸心理调适与支持⒎癌痛患者的家庭支持⑴家庭成员的角色⑵家庭支持的重要性⑶家庭支持策略⒏癌痛患者的社会支持⑴社会支持的种类⑵社会支持的渠道与资源⑶社会支持的效果与影响⒐癌痛患者的预防与康复⑴癌痛的预防⒐⑴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⒐⑵早期筛查与治疗⒐⑶预防措施的宣传与普及⑵癌痛的康复⒐⑴康复的定义与目标⒐⑵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⒐⑶康复中的关键问题与挑战⒑结语⑴总结⑵展望附件:⒈疼痛评估工具使用指南⒉镇痛药物常用剂量表⒊家庭支持策略手册⒋社会支持资源清单附录:⒈法律名词解释与注释- 法律名词A:解释A - 法律名词B:解释B - 法律名词C:解释C ⒉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1:简介 - 法律法规2:简介 - 法律法规3:简介。
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Work hard in everything, everything follows fate!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一、教育评估身心状况:了解患者疼痛的强度和性质;其心理状况如何;是否焦虑;恐惧;家庭经济情况如何..学习要求:了解患者对癌痛的认识;是否可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及按时给药;二、教育目标教育对象能够:对癌痛有一定的认识;可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及按时给药;焦虑程度缓解;休息睡眠质量好;可复述出院后注意事项..三、教育内容1、癌痛原因及影响因素癌痛原因:⑴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由于癌组织生长侵犯了组织器官;压迫神经;阻塞血管;引起机体疼痛..⑵抗癌治疗可引起的疼痛:化疗、放疗引起的粘膜炎..⑶非癌症引起的疼痛:癌症患者常会合并其他疾病;如:通风;关节炎等..而且常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疼痛..⑷与癌相关的疼痛:由于癌症并发症引起的疼痛..癌痛的影响因素:肿瘤生长早期一般不引起疼痛;当其生长速度较快;压迫和侵犯了神经和器官才会引起疼痛..同时某些癌肿会分泌一些激素样化学物质;加上肿瘤代谢物及坏死组织;会致敏一些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从而引起神经组织发生病理生理的改变;不但能够引起机体疼痛;而且还会引起感染、发热、使机体消耗增加;病情恶化..这些都是影响癌痛的因素..2、心理指导癌痛;限制患者的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严重的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给家庭增添精神压力;增加经济负担;个别患者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护士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面前始终都要表现出语言大方得体;举止端庄沉稳;工作认真负责;给患者以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热情关心病人;抽一定时间陪伴病人;倾听其诉说心中的焦虑;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让其体会到他并不是孤立地承担痛苦;让患者认识到;疼痛是机体与病魔作斗争而表现的保护性反应;说明机体正处在调整状态;疼痛感是暂时的;只要打败病魔;疼痛自然消失;鼓励患者增强侠心和信心;另外亲人的关心对患者至关重要..指导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使患者从精神上摆脱对疼痛的恐惧和害怕;增加对生活的希望..3、癌痛的评估方法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数字分级法NRS、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及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三种方法..⑴数字分级法NRS: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见图1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疼痛程度用0-10个数字依次表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交由患者自己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或由医护人员询问患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选择相应的数字..按照疼痛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10..图1.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⑵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法: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疼痛时的面部表情状态;对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见图2进行疼痛评估;适用于表达困难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以及存在语言或文化差异或其他交流障碍的患者..图2.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⑶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①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②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③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4、用药指导在临床上;药物是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要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疼痛的时间、程度、部位、性质、持续性和间断性、疼痛治疗史;疼痛对患者和家属的影响等..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按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给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按时给药:严格掌握镇痛药的半衰期;有规律地给药;可预防疼痛的发生;并防止加重..②、个体化给药: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耐药性的不同区分给药..要注意患者的实际疗效;选择适当的剂量;以达到有效镇痛为目的..③、口服给药:在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既可保持患者的独立性;又便于病人长期服用;能免去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和伤害..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直肠或经皮下给药..④按阶梯给药:按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原则;逐渐加量;不要等病人需要时才用;要有规律的按点用药;并仔细观察疗效及副作用..⑤注意具体细节:从最简单的剂量方案及创伤最小的止痛疗法开始;不要用安慰剂治疗癌痛;安慰剂并不能真正止痛;病人对阶梯药物在不良反应的敏感性上有很大差异;用时要留心:杜冷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止痛;若大剂量用会出现震颤、幻觉、抽搐、肌阵挛和癫痫发作等;长期使用二氢挨托菲可导致明显的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不能用于癌痛的常规治疗..5、出院指导⑴遵医嘱按时定量给药;⑵出院后按要求服药;疼痛不能缓解时应回院就诊;不该强忍疼痛;四、教育评价患者及家属对癌痛有一定的认识;可准确评估疼痛的程度及按时给药;患者焦虑程度缓解;休息睡眠质量好;可复述出院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