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手册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18.00 KB
- 文档页数:44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一、活动1:水的观察1、水的透明度:将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分别倒入四个相同的量杯中,观察并记录下每个容器中水的透明度。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透明度会有所不同。
2、水的气味:分别闻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的气味,尝试描述每个容器中的水的气味。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气味会有所不同。
3、水的味道:分别品尝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尝试描述每个容器中的水的味道。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味道会有所不同。
二、活动2:观察土壤1、土壤的颜色:观察并记录下四个不同土壤的颜色。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颜色会有所不同。
2、土壤的质地:通过用手触摸四个不同土壤,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干燥、湿润、细腻、粗糙等。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质地会有所不同。
3、土壤的气味:分别闻四个不同土壤的气味,尝试描述每个土壤的气味。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味会有所不同。
三、活动3:比较不同类型的纸1、纸的厚度:用精确的测量工具测量下四种纸的厚度。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厚度会有所不同。
2、纸的重量:用秤称量下四种纸的重量。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重量会有所不同。
3、纸的透明度:将四种纸分别放在光前,观察并记录下每种纸的透明度。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透明度会有所不同。
A.鸟类的鸣叫B.鱼类的跳跃C.昆虫的蜕皮D.狼的狩猎A.朝霞映照在海面上B.雷电交加C.工厂排放的烟雾D.蜻蜓低飞在太阳系中,__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当光线由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了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这个速度。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简要概括为“能绕、能传、能解决”三个子句。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指南(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的实验指南,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索。
以下是各年级的实验内容:
一年级实验指南
1. 实验名称:水的流动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流动特性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水和不同形状的
- 将水倒入,观察水的流动情况
- 记录不同形状中水的流动方式和速度
实验结论:水会沿着的倾斜方向流动,并且流动速度快慢与形状有关。
2. 实验名称:冰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冰的变化过程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冰块和温水
- 将冰块放入温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 记录冰块逐渐融化的时间和过程
实验结论:冰在温水中会逐渐融化,并且融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二年级实验指南
1. 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实验步骤:
- 准备一盆植物和一张不透明的黑纸
- 将黑纸遮住植物的一片叶子,使其无法接受阳光照射
- 观察遮住叶子和未遮住叶子的变化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子接受阳光照射后进行光合作用,黑纸遮住叶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2. 实验名称:磁铁的吸引力
实验目的:观察磁铁的吸引力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磁铁和一些金属物体
- 将磁铁靠近金属物体,观察是否发生吸引现象
- 记录观察结果,并改变距离和方向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磁铁具有吸引金属物体的能力,吸引力随距离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三年级实验指南
...
以上是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的实验指南内容。
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探索每个年级的实验内容和过程。
小学科学常见仪器使用及实验操作指导一、小学科学常见仪器及使用方法(一)常见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1、量筒量筒的容积有10mL、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多种,其分度(最小刻度每格)依次为0.2mL、1mL、1mL、5mL、5mL和10mL。
量筒用于量度一定体积的液体,应该根据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量取液体时,以凹液面最低点为准;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量筒是有刻度的玻璃容器,温度的变化会使刻度不准确,且量筒受热可能引起炸裂,因此,量筒不能用做反应容器或用来稀释浓硫酸、溶解强碱,也不能量取过热的液体或用于加热等)。
量取液体时,应先往量筒里注入液体到接近刻度,然后改用滴管,将液体逐滴加入,直到指定量。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使读数偏高;仰视使读数偏低。
2、温度计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其中水银温度计的量程有200℃和360℃两种,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
使用注意事项:①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
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应与液柱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水平。
④禁止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应擦拭干净,装入包装盒,远离热源存放。
3、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可以精确到0.1℃。
体温计有一个U型弯,因此离开人体读数时,温度将会定格而不产生变化。
①腋下测量法。
使用前先将体温计的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夹紧,保证水银泡与皮肤密切接触,维持5~10分钟。
取出体温计,读取数据后用酒精棉擦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②口腔测量法。
口腔测量比腋下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温度,但这种方法有咬破水银泡的危险。
采用口腔测量法时同样先把体温计的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稍用力压住,含5~7分钟后取出读数。
(2024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实验一:探索物质的性质实验目的1. 认识不同物质的性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1. 各种固体物质(如木块、金属片、石头等)。
2. 各种液体物质(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各种气体物质(如空气、二氧化碳等)。
4. 实验工具(如放大镜、温度计、称等)。
实验步骤1. 观察各种固体物质的形状、硬度等性质,并进行记录。
2. 观察各种液体物质的透明度、颜色等性质,并进行记录。
3. 观察各种气体物质的状态、气味等性质,并进行记录。
4. 使用实验工具对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操作,如测量温度、称重等。
5.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质的性质。
实验二:力的作用实验目的1. 认识力的作用,了解力的表现形式。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1. 不同重量的物体(如小球、木块等)。
2. 实验工具(如尺子、弹簧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1. 观察不同重量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进行记录。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进行记录。
3. 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力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实验三:光的传播与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1. 光源(如太阳光、手电筒等)。
2. 各种反射材料(如镜子、金属板等)。
3. 实验工具(如放大镜、测量尺等)。
实验步骤1. 观察光源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进行记录。
2. 将反射材料放置在光源前,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并进行记录。
3. 使用放大镜观察反射光的细节,并进行记录。
4. 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实验四: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教科版小学《科学》分组、演示实验目录(新修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至六年级上、下册在教材中的实验,没有明确的说明必做实验是老师演示,还是学生分组,这样就给上课的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分类难度,根据长期实验的开展,我们把与中学理化生联系密切的实验作为必做实验,把教材中涉及首次出现的仪器,使用上需要教师示范的内容作为演示实验、其余的必做实验作为分组实验,这样便利老师们结合实验类型进行操作,从而促进“三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组实验4个,演示实验1个
分组实验7个,演示实验1个
分组实验5个,演示实验3个
四年级下册
分组实验7个
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2个
五年级下册
分组实验8个,演示实验1个
六年级上册
分组实验8个
六年级下册
分组实验3个,演示实验1个。
小学科学活动手册答案【篇一: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p21.(1)种子,根,茎,叶(2)放大镜2.(1)abcd (2)c3.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p41.(1)空气,温度(2)选种(3)春天3.略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p61.(1)没有(2)水分,矿物质(3)固定3.略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p81.(1)提供养料(2)子叶,真叶(3)交叉生长3.答:有利于接收更多的阳光。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p101.(1)根(2)叶(3)茎3.答: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p121.(1)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花,种子3.略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p14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阳光,空气,水,温度(3)种子2.(1)√ (2) √3.略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p171.(1)卵,生命(2)蜕皮(3)桑叶3. 342615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p191.(1)4(2)头,胸,腹(3)气门3. 略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1.(1)茧,茧(2)蚕丝2.(1)c(2) b3. 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1.(1)10,,15(2)成虫,雌蛾,雄蛾(3)雌蛾2.(1)√(2) √ (3)√3. 略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49—56成虫(3)幼虫,成虫,死亡2.(1)√(2) √ (3)√2)卵,幼虫,蛹,(3. 略第六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2)物种,物种(3)卵生,胎生2.(1)√(2) √ (3)√3. 答:周而复始的生命周期,能使物种代代相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步骤: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4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6连接串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库车县第十小学3—6年级科学学生分组实验
操
作
手
册
库车县第十小学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目录
三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
三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水结冰了 (8)
实验二:冰融化了 (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
四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
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
四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
五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
实验二:光与热 (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
五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
实验三:浮力 (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
实验七:摆的研究 (35)
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
实验五:抵抗弯曲 (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
六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
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手册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二:砖和陶瓷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手册实验一:水结冰了
实验二:冰融化了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手册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二:光与热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三:浮力
实验七:摆的研究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实验五:抵抗弯曲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