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29
温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及施工工艺温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1.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温拌剂包括添加剂与稀释剂,添加剂与稀释剂均按照沥青用量的1%添加。
2.试验时先将添加剂与稀释剂按1:1的比例混合充分搅匀,之后将沥青加热到130℃~140℃与混合液按比例加入到沥青中充分搅匀。
3.将搅匀后的沥青按照正常的搅拌程序加入石料中(石料温度应控制在130℃~150℃左右,沥青加热温度为130~140℃),混合料拌合温度与试件击实温度应在130℃左右,用旋转压实仪成型或用马歇尔击实仪进行正反75次击实。
(建议最好用旋转压实仪)4.成型好的试样在通风状态养生三天后(养生过程中试件不能脱模)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各项测试均按照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拌和设备要求:1.温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
拌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时,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
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时,使用的集料必须稳定。
2.拌制温拌沥青混合料时,根据需要可在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上安装温拌添加剂的添加装置。
添加装置计量应正确,精度满足温拌添加剂添加量的允许误差要求。
温拌添加剂的添加情况宜在拌和设备的控制台上在线显示。
3.根据需要,宜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拌和缸上设置排气口(口径20cm左右),以便及时将产生的水蒸汽排出,消除对矿料、沥青等材料称重计量的影响。
拌和工艺:1.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相关规定执行。
2.当温拌添加剂为液态时,拌制过程中温拌添加剂宜在沥青喷洒1-3秒后开始添加至拌和设备的拌和缸中,并在沥青喷洒完前添加完毕。
矿粉的添加宜适当延后,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水蒸汽带走矿粉。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相关规定执行。
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参数与施工工艺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是通过连续拌合再生设备,使沥青发泡增大体积和降低粘度来提高与矿料拌和的均匀性。
并通过原材料及一系列技术参数表明拌和后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的好坏,通过试验路段的检测结果,总结出最佳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泡沫沥青技术参数施工工艺一、前言:在高温沥青中加入少量水,沥青就会产生微细的泡沫,从而使沥青膨胀。
此时沥青的物理性质会暂时发生变化,其粘度显著降低,可以方便地与冷湿粒料拌合均匀,不必像乳化沥青那样要经过额外的乳化加工,也不必像热拌料那样加热至高温而消耗许多能源,使用方便且效益较高,这种状态下的沥青即称为泡沫沥青。
泡沫沥青并不是一种新的沥青胶结料,而是一种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产物。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包括废旧沥青混合料、水泥、水、一定量的细集料和泡沫沥青。
泡沫沥青与其他稳定剂相比,优点表现为:(1)增加材料的剪切强度和水稳定性,这类混合料较水泥处治粒料更有柔性、耐疲劳;(2)泡沫沥青处治应用广泛(包括压碎石料、淤泥质砂、矿渣尾料和废旧沥青混合料等);(3)节约能源,仅需加热沥青,集料不需加热和烘干;(4)存放时间相当长(一般可放1~3个月);(5)施工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
缺点表现为:(1)作处治基层时,较石灰/粉煤灰材料造价高;(2)泡沫沥青混合料需要连续级配;(3)沥青成功发泡需要较高的温度(约170~180℃);(4)泡沫沥青的生产需要专用设备。
京哈公路大修工程(K72+387~K67+588)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柔性基层铺筑在半刚性基层之上形成混合式路面结构。
泡沫沥青冷再生柔性基层与其下的半刚性基层组合构成承重层,由于在半刚性材料层上设计了较厚的柔性材料层,使半刚性材料层位下放,以至成为底基层,可以降低半刚性基层层低的拉应力,延长半刚性基层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层增厚,也具有减缓动水压力和反射裂缝的作用。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与水泥处治料相比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
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施工工法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施工工法一、前言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广泛应用的工艺。
它以泡沫沥青为粘结剂,将矿料与沥青以低温状态下进行拌和,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铺筑,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二、工法特点1. 采用泡沫沥青作为粘结剂,不需要乳化剂,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2. 低温下拌合,减少了沥青的损失,节约了能源;3. 施工过程中无排烟、无尘土扬尘、噪音低,不对环境造成污染;4. 强度高、韧性好,耐久性优越,能够满足不同道路等级的要求;5. 施工过程简洁、快速,施工周期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程。
三、适应范围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适用于各类道路的基层和面层施工,特别适用于低交通量、低速路、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工艺原理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施工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泡沫沥青与矿料低温拌和,使泡沫沥青充分覆盖矿料表面,形成一个稳定的混合料。
泡沫沥青在矿料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涂层,增加材料的黏着力和稳定性。
在施工现场,通过专用设备将混合料铺筑在指定位置,并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五、施工工艺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矿料筛选与配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的矿料进行筛选和配比,以确保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2. 拌合:使用泡沫沥青仪将矿料与泡沫沥青进行低温拌合,确保沥青和矿料充分混合且均匀覆盖。
3. 运输和铺筑:使用专用设备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并按照设计要求在指定位置进行铺筑。
4. 压实:使用压路机对铺筑好的混合料进行压实,增加材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5. 养护:将铺筑好的混合料进行养护,以确保沥青的老化和固化,使路面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性能。
六、劳动组织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施工需要合理组织工人,包括矿料筛选和配比、设备操作、混合料铺筑和压实等环节。
需要依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确定人员数量和工作分工,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公路水运检测人员继续教育——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和施工技术一、引言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空气孔洞多、轻质化、无防水层、高抗裂性能、低噪声等优点。
随着公路水运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保、高效的要求不断提高,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以及路面的使用寿命,公路水运检测人员需要了解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和施工技术。
二、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1.强度评价: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是评价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指标。
需要检测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以确保其满足工程要求。
2.稳定性评价: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主要指材料在受压、受振等荷载作用下的抗变形和抗破坏能力。
需要检测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动度等指标,以保证路面在交通荷载下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3.耐久性评价: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使用和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抗老化、抗水蚀、抗冻融等能力。
需要检测混合料的耐水性、抗冻融性等指标,以保证路面的长期使用寿命。
4.粘结性评价: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是指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
需要检测混合料的粘结强度,以确保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牢固粘结,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
三、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1.配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合理选择石料、沥青、沥青添加剂等材料的比例,确定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
需要注意均匀分布泡沫,并控制好泡沫的含气量。
2.施工工艺: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包括材料的供应、配料、拌和、铺装、压实等环节。
检测人员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测,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厚度等参数。
3.施工质量控制: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
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和评估,对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施工安全控制: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夏热冬冷区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夏热冬冷区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一、前言夏热冬冷区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是近年来在夏热冬冷地区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路面施工工法。
它采用了泡沫温拌技术,通过材料的合理配比和施工过程的精细控制,可以有效解决夏热冬冷地区路面老化快、裂缝多的问题,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为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工法特点1. 采用泡沫温拌技术,以降低施工温度和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
通过空气和添加剂的泡沫化作用,混凝土的体积可以扩大,从而减少了使用的水泥量,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材料配合比合理,根据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其具有较好的温度适应性和抗裂性。
3. 施工速度快,泡沫温拌混凝土可以直接铺设在原有路面上,省去了拆除和重新铺设路面的步骤,极大地减少了施工周期。
4. 成本较低,泡沫温拌混凝土的材料成本相对较低,施工技术较简单,可以降低整体施工成本。
5. 可持续发展,泡沫温拌技术采用了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夏热冬冷区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适用于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例如北方地区,南方的高海拔山区等。
它可以用于一般道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和停车场等。
四、工艺原理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泡沫温拌技术实现的。
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添加剂的用量,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而通过调整热松聚环氧树脂泡沫的用量,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为了保证实际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工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精确测量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比例、合理调整施工温度、控制施工速度和密实度,以及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等。
五、施工工艺施工分为材料准备、路面清理、混凝土铺设和路面养护等阶段。
材料准备包括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储存。
路面清理包括清理道路表面的灰尘、杂物和旧路面。
混凝土铺设阶段包括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的铺设和压实。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foamed warmasphalt mixtureDB ××/T ×××—20××目录前言 (IV)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符号、代号 (1)3.1术语 (1)3.1.1 沥青结合料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1)3.1.2 改性沥青Modified asphalt cement (1)3.1.3 工厂化复合改性橡胶沥青modified Factory composite asphalt (1)3.1.4 TLA 改性沥青TLA modified asphalt (1)3.1.5 泡沫温拌沥青Foamed warm mix asphalt (1)3.1.6 膨胀率Expansion ratio (2)3.1.7 半衰期Half life (2)3.1.8 粘度变化率Viscosity change rate (2)3.1.9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Foamed warm asphalt mixture (2)3.1.10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Working temperature of asphalt mixture (2)3.1.11 正常施工Normal construction (2)3.1.12 低温施工Cold season construction (2)3.2符号及代号 (2)4 分类标准 (2)4.1按矿料级配分类 (2)4.2按集料粒径分类 (3)4.3按沥青类型分类 (3)5 材料 (3)5.1沥青 (3)5.2集料 (3)5.2.1 粗集料 (3)5.2.2 细集料 (3)5.3填料 (3)5.4纤维 (3)5.5水 (4)5.6发泡剂 (4)6 泡沫温拌沥青的加工 (4)7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5)7.1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流程 (5)7.2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 (7)7.3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 (7)8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7)8.1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设备 (7)IDB ××/T ×××—20××8.2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7)8.3运输 (8)8.4摊铺及碾压 (8)8.5施工温度 (8)8.6养生和开放交通 (9)9 试验方法 (9)9.1集料 (9)9.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9)10 施工质量与检查验收 (9)10.1检验形式 (9)10.2原材料检验 (9)10.3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检验 (9)10.4泡沫温拌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标准 (10)本规范用词说明 (11)附录A (规范性附录)沥青发泡效果试验方法 (12)A.1一般规定 (12)A.2试验设备 (12)A.2.1 沥青发泡设备 (12)A.2.2 钢桶、量尺与秒表 (12)A.3试验步骤 (12)附录B (规范性附录)泡沫温拌沥青粘度变化率试验方法 (13)B.1一般规定 (13)B.2试验设备 (13)B.3试验步骤 (13)附录C (规范性附录)SUPERPA VE 设计方法与技术指标 (15)附表1S UPERPA VE-25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 (15)附表2S UPERPA VE-25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 (15)附表3S UPERPA VE-25技术要求 (15)附表4S UPERPA VE-25混合料马歇尔技术要求 (15)附表5S UPERPA VE-20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 (16)附表6S UPERPA VE-20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 (16)附表7S UPERPA VE-20技术指标表 (16)附表8S UPERPA VE-20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 (16)附表9S UPERPA VE13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 (16)附表10S UPERPA VE13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 (16)附表11S UPERPA VE-13技术指标表 (17)附表12S UPERPA VE-13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 (17)附录D (规范性附录)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试验方法 (18)D.1一般规定 (18)D.2试验设备 (18)D.3试验步骤 (18)附录E (规范性附录)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室内生产方法 (20)E.1一般规定 (20)E.2泡沫温拌混合料的室内生产 (20)IIDB ××/T ×××—20××E.3泡沫温拌混合料的成型方法 (20)附件条文说明 (21)1范围 (21)2术语和定义 (21)3分类标准 (21)4材料 (21)5泡沫温拌沥青加工 (22)6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23)7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23)8施工质量与检查验收 (23)IIIDB ××/T ×××—20××前言本规范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的规则编写。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道路、机场、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新型施工工法。
本文将从前言、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言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道路基层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基层材料,具有施工方便、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逐渐受到工程师的青睐。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 施工简便: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适合各种道路状况。
2. 节能环保:该工法采用泡沫技术和温拌技术构成,能够有效提高沥青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3. 施工速度快: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施工速度较快,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4. 施工质量稳定: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场合:1. 高速公路:适用于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层和路基层。
2.城市快速路:适用于城市快速路的路面基层和路基层。
3. 农村公路:适用于农村公路的路面基层和路基层。
4. 桥梁:适用于桥梁的路面基层和路基层。
四、工艺原理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加入泡沫和温拌技术,将沥青、骨料和泡沫混合后形成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
其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在于,通过控制泡沫、沥青和骨料的比例及温度来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沥青粘结性和骨料排列,从而达到提高基层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
同时,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如施工机具与施工工艺的协同配合,也能够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骨料准备:将需要使用的骨料进行筛分和洗净。
寒区温拌泡沫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1 工法特点1.1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减少燃油使用量4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氮氧化物排放量70%,粉尘排放量70%,沥青烟雾90%。
1.2对施工环境温度要求较低,可在高寒地区大气温度-10℃-0℃的低温环境下使用,可以延长有效施工期。
1.3和易性良好、性能可靠,应用范围广泛。
1.4改善路面质量,在高温下有较大的弹性和恢复性,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路面寿命。
2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特别是高寒地区低温环境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3 工艺原理泡沫沥青是以130号普通基质沥青为主要原料,通过将少量的水注入热沥青中,水和沥青均需精确计量,此时,水遇高温沥青即迅速蒸发,形成饱和蒸气,导致热态沥青产生爆炸泡沫,其体积迅速膨胀至原来的15~20倍,随着融有大量蒸气泡的沥青从喷嘴喷出,蒸气膨胀,从而使略微变凉的沥青形成薄膜状,并依靠薄膜的表面张力将气泡完全裹覆。
从而形成泡沫沥青。
用此泡沫沥青和集料搅拌制成温拌泡沫沥青混凝土。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工艺流程图4.1施工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4.2操作要点4.2.1材料选择1、选择130号基质沥青。
2、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结、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的粗集料应采用玄武岩,集料必须干燥,防止水分存在于矿料表面,必要时可掺加抗剥落剂以增强抗水损害能力。
3、温拌泡沫沥青混凝土不使用矿粉填料,但为提高其粘附性及混凝土的水稳定性,多采用掺入1-2%的普通水泥或消石灰外掺剂,其中水泥可以全部替代矿粉,但水泥及石灰等填料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
4.2.2泡沫沥青的制备将130号基质沥青加热到160℃~180℃,通过泡沫沥青机加入一定质量的冷水,让冷水遇到沥青迅速升温,形成饱和蒸汽,导致沥青产生爆炸泡沫,体积膨胀至原来的15-20倍,使略微变凉的沥青形成薄膜,并依靠薄膜的表面张力将气泡完全裹覆, 沥青膜产生的表面张力将抵抗蒸气压力直到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并且由于沥青与水的低导热性,这种平衡一般能够维持数秒的时间,此时,泡沫处于亚稳态形式,容易破灭,沥青低于120℃将很难发泡,但并不代表温度越高发泡效果越好,沥青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发泡剂),可以明显改善沥青的发泡特性, 沥青最大膨胀比的最大化可以使泡沫沥青与翻腾的集料充分接触,形成良好的裹覆作用,而半衰期越长,说明泡沫不容易衰减,可以与集料有较长时间的接触与拌和,可见沥青最大膨胀比越大,半衰期越长,拌合的沥青混凝土质量越好,所以控制沥青的最大膨胀比和半衰期是泡沫沥青制备的关键。
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 引言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它通过在沥青中加入泡沫来降低沥青的粘度,从而在较低的温度下施工,减少能源消耗和施工成本。
本文档旨在规范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要求2.1 沥青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
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2.2 骨料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骨料的粒径、级配和洁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3 泡沫剂泡沫剂应为水性,无腐蚀性,对沥青无影响。
泡沫剂的用量应根据沥青的粘度和施工温度确定。
2.4 其他辅助材料包括稳定剂、增塑剂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3. 施工准备3.1 设备准备确保沥青加热设备、搅拌设备、运输设备等正常运行。
准备泡沫发生器和计量设备。
3.2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无杂物。
检查路面基层,确保其平整、干燥。
3.3 材料准备按设计要求准备足够的沥青、骨料和泡沫剂。
材料应分类堆放,避免混淆。
4. 施工工艺4.1 沥青加热将沥青加热至设计温度,通常比传统沥青施工温度低10-20°C。
保持沥青温度的稳定。
4.2 骨料加热骨料加热至与沥青温度相匹配。
保持骨料温度的稳定。
4.3 泡沫制备根据设计要求,制备适量的泡沫。
泡沫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应满足施工要求。
4.4 混合搅拌将加热后的沥青和骨料在搅拌机中混合。
逐步加入泡沫剂,确保充分混合。
4.5 运输与摊铺使用保温运输设备将混合料运输至施工现场。
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保持摊铺速度和厚度的均匀。
4.6 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初步压实。
根据路面厚度和材料特性,确定压实次数和方法。
4.7 养护施工完成后,对路面进行覆盖,防止水分侵入。
养护期通常为7天,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5. 质量控制5.1 材料检验对沥青、骨料和泡沫剂进行定期检验。
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5.2 施工过程监控监控沥青和骨料的温度。
监控摊铺和压实的质量。
5.3 施工后检测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平整度、厚度和压实度检测。
夏热冬冷区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夏热冬冷区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一、前言夏热冬冷区的路面施工工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这些区域的气候条件对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夏热冬冷区的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这种工法具备很多优点,能够在不同季节提供稳定可靠的路面性能。
二、工法特点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的特点如下:1. 采用泡沫技术:通过气体和液体的混合作用,将沥青搅拌成泡沫状,增加路面材料的体积,提高其隔热性能和抗冻性能,减轻路面的膨胀和收缩变形。
2. 温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沥青进行预加热,保持较高的温度,提高材料的粘附性和流动性,使得沥青混凝土能够更好地与基层粘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
3. 高强度性能: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具备较高的弯曲和冲击抗裂性能,能够适应夏季高温下的强烈日晒和冬季低温下的结冰融化等环境条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三、适应范围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适用于夏热冬冷区各类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等。
特别适用于那些日夜温差较大,频繁出现冻融破坏的地区。
四、工艺原理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艺原理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用:根据夏热冬冷区的气候特点和路面要求,选择合适的沥青、碎石和矿物填料,以及适量的稳定剂和泡沫剂。
2. 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顺序,将沥青、填料和泡沫剂等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
3. 施工措施:包括材料的预加热、开展温拌过程、路面的铺设和压实等,确保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基层处理:清除基层表面杂物,修补破损区域,并进行基面平整和密实处理。
2. 材料加热:通过加热设备,将沥青预加热至适宜温度,提高其流动性和粘附性。
3. 温拌施工:将预加热的沥青与填料和泡沫剂等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foamed warmasphalt mixtureDB ××/T ×××—20××目录前言 (IV)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符号、代号 (1)3.1术语 (1)3.1.1 沥青结合料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1)3.1.2 改性沥青Modified asphalt cement (1)3.1.3 工厂化复合改性橡胶沥青modified Factory composite asphalt (1)3.1.4 TLA 改性沥青TLA modified asphalt (1)3.1.5 泡沫温拌沥青Foamed warm mix asphalt (1)3.1.6 膨胀率Expansion ratio (2)3.1.7 半衰期Half life (2)3.1.8 粘度变化率Viscosity change rate (2)3.1.9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Foamed warm asphalt mixture (2)3.1.10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Working temperature of asphalt mixture (2)3.1.11 正常施工Normal construction (2)3.1.12 低温施工Cold season construction (2)3.2符号及代号 (2)4 分类标准 (2)4.1按矿料级配分类 (2)4.2按集料粒径分类 (3)4.3按沥青类型分类 (3)5 材料 (3)5.1沥青 (3)5.2集料 (3)5.2.1 粗集料 (3)5.2.2 细集料 (3)5.3填料 (3)5.4纤维 (3)5.5水 (4)5.6发泡剂 (4)6 泡沫温拌沥青的加工 (4)7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5)7.1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流程 (5)7.2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 (7)7.3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 (7)8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7)8.1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设备 (7)IDB ××/T ×××—20××8.2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7)8.3运输 (8)8.4摊铺及碾压 (8)8.5施工温度 (8)8.6养生和开放交通 (9)9 试验方法 (9)9.1集料 (9)9.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9)10 施工质量与检查验收 (9)10.1检验形式 (9)10.2原材料检验 (9)10.3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检验 (9)10.4泡沫温拌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标准 (10)本规范用词说明 (11)附录A (规范性附录)沥青发泡效果试验方法 (12)A.1一般规定 (12)A.2试验设备 (12)A.2.1 沥青发泡设备 (12)A.2.2 钢桶、量尺与秒表 (12)A.3试验步骤 (12)附录B (规范性附录)泡沫温拌沥青粘度变化率试验方法 (13)B.1一般规定 (13)B.2试验设备 (13)B.3试验步骤 (13)附录C (规范性附录)SUPERPA VE 设计方法与技术指标 (15)附表1S UPERPA VE-25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 (15)附表2S UPERPA VE-25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 (15)附表3S UPERPA VE-25技术要求 (15)附表4S UPERPA VE-25混合料马歇尔技术要求 (15)附表5S UPERPA VE-20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 (16)附表6S UPERPA VE-20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 (16)附表7S UPERPA VE-20技术指标表 (16)附表8S UPERPA VE-20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 (16)附表9S UPERPA VE13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 (16)附表10S UPERPA VE13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 (16)附表11S UPERPA VE-13技术指标表 (17)附表12S UPERPA VE-13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 (17)附录D (规范性附录)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试验方法 (18)D.1一般规定 (18)D.2试验设备 (18)D.3试验步骤 (18)附录E (规范性附录)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室内生产方法 (20)E.1一般规定 (20)E.2泡沫温拌混合料的室内生产 (20)IIDB ××/T ×××—20××E.3泡沫温拌混合料的成型方法 (20)附件条文说明 (21)1范围 (21)2术语和定义 (21)3分类标准 (21)4材料 (21)5泡沫温拌沥青加工 (22)6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23)7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23)8施工质量与检查验收 (23)IIIDB ××/T ×××—20××前言本规范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附录A、附录B、附录 C、附录D、附录E 为规范性附录,附件为条文说明。
本规范由本规范由××提出。
本规范由××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首次发布。
IVDB ××/T ×××—20××引言温拌沥青路面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筑路技术。
在不影响沥青混合料各方面性能的前提下,其可以降低拌合温度、节省能源、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
在诸多温拌技术中,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除了具备节能、减排,提高混合料和易性,延长混合料寿命等特点外,还具有不添加任何额外化学添加剂,仅需添加少量水的优势,是一项真正“绿色”的沥青路面技术。
此外,泡沫温拌沥青可以适应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经远距离运输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压实性能。
我国从2010年引进泡沫温拌技术,在多条公路上进行了试验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目前泡沫温拌沥青技术缺少系统性研究和施工指导,限制了其大规模的推广。
为了更好的规范和指导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施工,保证采用泡沫温拌技术施工的沥青路面质量,编制组在总结现有应用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成果,编制了本规范。
VDB ××/T ×××—20××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验收标准。
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省公路工程中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3 术语、符号、代号3.1 术语3.1.1 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3.1.2 改性沥青 Modified asphalt cement通过掺加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3.1.3 工厂化复合改性橡胶沥青 modified Factory composite asphalt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橡胶粉粒,以一定比例与沥青及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稳定剂等,在工厂中按照规定高温条件进行研磨、发育混合而成的沥青胶结料。
3.1.4 TLA 改性沥青 TLA modified asphalt指将特立尼达湖沥青作为改性剂,与适合道路工程使用的基质沥青按一定比例配伍,按规定的温度条件在专用拌合罐中搅拌适当时间配制而成的改性沥青。
3.1.5 泡沫温拌沥青 Foamed warm mix asphalt指通过专门的沥青发泡设备,向高温道路石油沥青或 SBS 改性沥青中加入少量的水,使其产生泡沫,形成一种膨胀状态,并用于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
1DB ××/T ×××—20××3.1.6 膨胀率 Expansion ratio指沥青在发泡状态下的最大体积与发泡前的体积之比。
3.1.7 半衰期 Half life指泡沫温拌沥青从最大体积衰减到最大体积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3.1.8 粘度变化率 Viscosity change rate沥青发泡前后粘度的变化量与发泡前的粘度比值。
3.1.9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 Foamed warm asphalt mixture使用泡沫温拌沥青作为结合料,在比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出料、摊铺温度降低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工艺与集料均匀拌合后仍然能够保证沥青路面证路用性能的混合料。
3.1.10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 Working temperature of asphalt mixture指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
3.1.11 正常施工 Normal construction在气温高于 10℃条件下进行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称为正常施工。
3.1.12 低温施工 Cold season construction在气温低于 10℃条件下进行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称为低温施工。
3.2 符号及代号表 1 符号及代号4 分类标准4.1 按矿料级配分类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分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沥青混合2DB ××/T ×××—20××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