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 格式:docx
- 大小:15.52 KB
- 文档页数: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中应控制的几个要点摘要:随着公路应用量的增加,公路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养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目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显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但是,高速公路在运营中出现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
一、沥青路面日常养护要点加强巡路检查,掌握路面情况,随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因素,及时发现路面初期病害,研究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对病害处进行维修处理。
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上有杂物,要及时清除,保持路面清洁;沥青路面的日常清扫,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进行清扫,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清扫。
清扫作业频率应根据路面污染程度、交通量的大小及其组成、气候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而定;严禁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必须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雨雪后路面有积水、积雪的要及时排除,以免水下渗,破坏路面。
二、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含义及特点我国公路学者认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为了避免沥青路面轻微病害的扩散、避免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减缓沥青路面运输性能的下降速度、减少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的养护费用,在只有轻微病害迹象或者没有损坏的沥青路面上进行不变动沥青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结构强度的养护工作。
可以看出,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早期的养护可以在后期减少养护作业、减少资金投入、最大程度改善了路面的使用功能。
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特点有预防性、周期性、时机合理性、机械性。
沥青路面养护时机的确定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分别是路况法、时间法、生命周期费用法。
沥青路面的养护周期性指,定期地对路况展开调查,收集路况信息数据,分析评价,当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下降到既定标准时,对沥青路面进行及时养护作业,使沥青路面恢复使用功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措施摘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是道路建设和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加强路面的维护就成了较为迫切的问题。
因此,有效的开展高速公路的路面沥青养护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进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了沥青路面的相关维护和养护问题,与此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措施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的承载量也在不断的加大,这样一来交通运输的压力也随之加大,道路的建设和安全维护就成了道路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开展高速公路的路面维护,特别是沥青的养护工作成了维护工作中的一大关键。
一、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相关问题分析沥青路面的养护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对于路面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而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则需要市场的加强检查和处理,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
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的养护包括预防性的养护以及修复性的养护,这两种养护都是针对于不同的路面情况进行的措施维护,但其核心的目的就是要提前发现路面的病害并及时处理,进而打造良好的路面环境。
提高路面的运行质量,而在路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则及时的进行修护。
而针对于沥青路面的相关维护问题,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重视:1、加强前期的预防和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的解决,避免问题的集中,进而造成较大的破坏,开展维护的时候也就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给道路的维护造成不必要的困难和麻烦。
2、加强技术的改进。
沥青路面的维护需要在技术上有很好的支持,只有先进的技术,后续的工作才能够切实有效的开展。
3、做好长期性的养护和管理。
我们知道,道路的养护是需要长期的开展和进行的,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坚持长期性的维护和管理。
二、高速路面沥青养护中的问题及养护措施(一)沥青路面的裂缝及其养护。
1、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的养护是道路建设和管理中的一大重点。
做好路面的裂缝处理对于道路交通的发展而言尤为关键。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新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交通出行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路面通常采用沥青铺设,虽然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长期使用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紫外线、水、氧气等,从而导致沥青路面老化、龟裂、剥落,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行车的顺畅与安全,还会加大养护的难度和成本。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养护技术。
1. 高分子复合材料养护技术高分子复合材料养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养护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具有强剪切性和自流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养护膜涂敷于路面上,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防止水分进入路面并遮蔽紫外线,延缓沥青路面的老化,提高路面的维护效果和使用寿命。
2. 基面加筋技术基面加筋技术是采用聚丙烯工程纤维加筋的形式,将聚丙烯工程纤维均匀分布于基层混凝土内部,增加其抗裂性和抗渗透能力。
在路面使用时,通过改善路面基础性能提高路面整体的受力性能,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3. 微波治理技术微波治理技术利用微波能量作用于沥青混凝土表面,促进其中的水分分解蒸发并加速路面干燥,从而改善路面的粘结性,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此外,微波治理技术还可以使路面受到的热应力减小,从而有效抑制路面龟裂和剥落的产生。
4. 冷再生技术冷再生技术是通过将老化、龟裂的沥青表层剥离、破碎、筛分后再与适量的新沥青拌和,形成新的路面面层。
冷再生技术主要适用于路面面层的病害养护,解决路面老化、龟裂、剥落等问题,同时还大大节约了路面维护的成本。
总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为了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养护技术。
当前,以上四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路面养护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得以推广应用,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一、关于养护
1、养护沥青路面的目的是保持其强度和附着力,防止粉尘和水蒸汽
渗入表层,以减少表面损坏和滑移。
2、养护沥青路面的方法有:(1)定期检查路面条件,及时发现沉陷、
裂缝等路面情况,及时选择补救措施;(2)对路面材料进行定期质检,避
免使用劣质材料;(3)做好排水、防护、修复措施,防止持久的雨水对路
面的侵蚀;(4)定期对路面添加抗裂剂,改善抗冻性能;(5)定期清理路面,保持路面平整有弹性,以减少表面损坏;(6)定期清理路面淤泥;(7)坚持
养护,使路面保持可靠的抗滑承载力。
二、33、补救措施
1、修复沥青路面的缺陷时,应优先选择就地修补、分层修补和保护
弹性面层的方法,以减少污染和造价。
2、对于表面损坏,应减轻表面平整度的变化,填补裂缝、抹平沉陷处,防止水土流失和滑移。
3、对于强度和附着力较差的地方,应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如表面
铺贴抗裂带和抗滑带、局部衬底处理、排水措施等。
4、路面附着力较差时,可采取附着力修复法,将影响路面稳定性的
碎石层清除,抹平路面,接着表面涂刷沥青拌合料,并压实。
ICS 93.080R 18备案号: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2748.1—201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指南第1部分:路面技术状况评定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GuidePart 1: Highway Performance Assessment文稿版次选择2016-12-30发布2017-01-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2748.1—2016前言DB34/T 2748《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指南》分为以下 3 个部分:——第1部分:路面技术状况评定;——第2部分:养护设计导则;——第3部分:养护工程后评价。
本部分为 DB34/T 2748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尤平、鲍传富、陶卫国、纪鑫和、李阿坦、顾建军、刘尧波、王卫彬、袁明园、张玉斌、周岚、张成、代树杰、袁文超、杨宙、谭付良。
IDB34/T 2748.1—201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指南 第1部分:路面技术状况评定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的术语和符号、路面损坏类型、路面状况检测与调查及路面状况评定。
本部分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技术状况检测评定,其它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H2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J 073.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3 术语和符号JTG H20、JTJ 073.2、JTG E6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问题及预防性养护技术摘要:维护高速公路是一项繁琐的施工作业,而且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预防性养护作业中,需要依据“统筹规划,强化维护,积极转变”的维护要领,增强管理和落实维护技术,将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结合到工程管理体系中,从而更好地增强维护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增长高速公路使用时限。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引言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的同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实现了迅速发展,沥青面层结构在当前高速公路中是一种广为应用的路面建设形式,但在长期较大的运行压力下,加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的病害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重要性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就会发生相应变化。
通常,高速公路养护人员为减少路面出现病害问题的机率,大都会选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从高速公路的实际使用状况来看,裂缝病害是人们日常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与沥青材料有较大关联。
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材料结构就会发生一定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收缩、延伸等状况,进而就较易引发裂缝病害问题的发生。
针对此,为有效解决这些病害问题的发生,就需要重视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及时采取病害预防技术,以便于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稳定性,由此降低病害问题发生的机率,充分保障高速公路行驶安全与使用年限。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问题2.1车辙病害问题车辙主要因为受到车辆经过轮胎碾压之后,在车辆运行工作方向上会形成路面垂直方向上的凹陷问题,垂直程度通常控制在15mm,是沥青路面当中的一种特有病害问题。
根据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将其分为结构性、压力性、磨损性以及流动性等几种不同形式的特征表现形式,产生车辙病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沥青材料在配比过程中出现误差或者材料密度偏小,材料整体的抗诉变性能力相对较差,路基夹层结构不稳定同时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车流量和重荷载作用力增加,整个高速公路通车环境和外部湿度条件过高,都有可能造成路面出现车辙病害问题。
ICS03.220.20R 04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465—201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of Expressway2017-03-29发布2017-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同济大学、河北省高速公路青银管理处、河北锐驰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宝平、王子鹏、孙立军、杜群乐、张秀山、陈长、孙倩、刘敬东、刘力源、王洪光、孙艳霞、王书信、常军辉、李辉、张文斌、栗辉、赵芳、师慧、尹学博、赵建红、张晶晶、白洁、张宏。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内容与要求、检测评价和养护对策、日常养护、常见病害维修、预防性养护、罩面、再生利用以及养护作业安全与环保。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851 道路除冰融雪剂JTJ 073.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2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8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13/T 1018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13/T 1411 公路融雪剂3 术语与符号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论文摘要】:在我国公路工程中,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经常导致路段维修周期缩短,养护费用增加,严重制约着我国公路的正常使用。
本文首先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及原因,进而针对其破坏形式提出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维修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路面病害维修的基本方法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要根据其损坏形式和原因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
主要的方法可概括为局部养护、罩面和翻修。
1、局部养护局部养护主要是病害发生的面积较小,或比较零散,在整个路段里,占有的比重较小,通过小范围的处理,就可以使破坏的路面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
常见的方法如下:①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
目前,新建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已经很少,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多一些,主要是温度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网状裂缝。
由于高速公路对沥青面层要求高,所以,对裂缝的处理必须按高标准进行。
对于出现的横向裂缝,裂缝宽度在5mm以内的,灌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在5mm以上的,先用机械开槽,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
如果裂缝出现较多,宜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网状裂缝,应将沥青表面铣刨或拉毛,再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上封层。
②沥青路面车辙的维修。
沥青路面出现车辙,首先要分析车辙产生的原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车辙。
如果是属于表层磨损过度出现的车辙,用铣刨机清除面层,然后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
我省高速公路的车辙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和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问题引起的。
如果是基层强度不足,应铣掉面层,从做路面基层,然后重新铺筑面层;如果车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引起的,则应铣掉级配不合理的面层部分,改铺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如sma)。
③冻胀与翻浆的维修。
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冻胀和翻浆的病害经常发生,冻胀一般发生在开山路堑段,路基下部的水无法排出。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对策田留群(青海省湟源公路总段高速公路养护公司青海湟源812100)[擅要]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特点。
介绍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提出养护与维修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养护中围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71—7597(2∞8)∞1∞75一01一、蕊青路葺t摄分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功能性破坏类。
而沥青路面的裂缝。
包括,横向裂缝这种裂缝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贯通的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路基压实度不足,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的。
龟裂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其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网状裂缝,即为龟裂。
=、沥青路i破摄的一目(一)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稳定性。
影响沥青混凝土温度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组成材料和施工质量的影响。
1.矿料与级配:尽量选用碱性矿料可提高与沥青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
最佳的矿料级配可增加内摩擦角和矿料间嵌锁作用,在条件允许下,增加碎石用量,可同时提高混合料抗剪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2.沥青与油石比:选择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是提高沥青混凝土温度稳定性和抗剪强度的主要措麓,在规定沥青标号范围内使用较稠的沥青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
沥青用量宜控制在3%~6%之间。
3.矿粉:宜使用石灰岩、冶金矿渣等磨成的碱性矿粉,应严格控制矿粉的用量,一般矿粉与沥青用量比应该控制在1.0~1.2之间。
4.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拌和、摊铺和压实的质量以及施工环境均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技术性能。
(二)水稳定性。
从设计到施工,水没能得到有效控制。
路面中的水存在形式多样,作用方式也各有不同:动水压力的作用影响沥青与矿料的结合力,使混合料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外界水的冲刷破坏路面的材料结构:水的渗透会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陷。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一、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分类
1.裂缝
横向裂缝一般不是由行车荷载引起,主要是由于低温收缩引起。
其共同特点是,沿路线方向每隔5-10m一道,严重路段甚至每隔4-7m一道,且分布较为均匀。
纵向裂缝通常由路基、路面基层沉降,或施工接缝质量不好或路基承载力不足而引起。
路基、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通常断断续续,绵延很长。
2.龟裂
龟裂在路面上首先产生于行车车道轮迹,逐步扩及全幅沥青面层。
龟裂产生的原因有:一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厚度不足,路面强度明显不能满足行车要求。
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很快碎裂;二是路面强度逐渐下降,路面回弹弯沉值逐渐增大,满足不了交通量迅速增长和汽车载重量明显增大的需要;三是水泥稳定粒料类基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5%,甚至7%,基层进水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在基层顶面沥青层底面形成唧浆,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龟裂。
3.车辙
车辙是指沥青路面表面行车轮迹的凹陷,深度在2-3cm,甚至在3cm以上,车辙一般都是沥青混凝土的热稳定性不好所引起,有成段的,也有小段的。
经对所有产生车辙的路段调查发现,一般成段车辙出现的路段,都是由于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够合理,小段车辙出现的路段则是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不好。
4.波浪
是指沥青路面表面沿行车方向出现有规律的纵向起伏,其产生原因一般与车辙产生的原因相同,产生地段往往出现在车辆经常启动和制动的区域或上下坡过渡区域。
二、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是在路面功能性衰减,对正常车辆通行影响不大,采取相应必要的养护措施。
预防性养护不仅可以保证路面处于良好状态,不会产生严重的损伤。
主要是对高等级公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时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它又细分为裂缝处理、表面封层、薄层罩面。
1.裂缝填补
裂缝填补是针对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一种有效养护方式。
一般对于宽度在6mm~12.7mm的小裂缝进行修补,裂缝宽度大于12.7mm 属于结构性破坏范畴,用修护性养护的办法。
对于小裂缝的修补主要是为了防止雨水的浸入对道路造成更大的破坏。
小裂缝虽然宽度小但是对工艺的要求相当高。
施工气温、裂缝的清洁和干燥处理对裂缝的缝合都有较大影响。
现在较好的裂缝填封方法是先开槽进行热空气清理和干燥后用压力灌入填封材料等然后再进行撒沙封边。
对于缝隙较深的的可在贴封前加入玄武岩石屑。
2.表面封层
沥青路面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网裂、松散、麻面、车辙、泛油、浅坑槽等破坏影响了道路的运输能力,对于这种破坏可根据程度的不同进行养护,程度較轻的可以直接涂一层特殊的路面强化剂,可以用沥青作为涂剂,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沥青中添加其他材料,目前常用的表面封层技术有雾状封层、还原剂封层、石屑封层、稀浆封层等。
不仅可以防止水,延缓沥青老化,提高路面抗滑阻力。
3.薄层罩面
薄层罩面是路面出现大的网裂、裂缝、车辙、路面松散,路面的外观看上去很干裂等状况时采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混合料为原沥青路面提供一个新的表面,不仅有效防止路面继续恶化,治理路面表面破坏,改善其平整度和抗滑阻力。
薄层罩面按其特点可以分为冷薄层罩面热薄层罩面温薄层罩面,一般
工程中选择经济高效热薄层罩面技术养护。
此外,薄层罩面对施工中混合料设计、温度控制、碾压工艺和压路机选型要求较高。
薄层罩面能够较好的改善沥青路面功能条件,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但是它不能矫正路面结构。
三、提升沥青路面质量应用的技术与使用寿命策略
1.纤维微表处理技术工艺应用分析
纤维微表处理技术是指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级配集料、填料、纤维、水和必要的添加剂按照重新设计进行配比拌合,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道路路面上,并可以很快的开放交通,这种工艺的最大特点还在于具有很高的防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结构,是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中最普及的一种工艺方法。
纤维微表处理技术强调了纤维在稀浆混合料中的作用,纤维的拌合能有效地改善沥青胶体结构,由于纤维的吸附、稳定及多向加筋作用,可以较好地改善稀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抑制和延缓反射裂缝出现,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本工艺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旧沥青路面罩面、交通压力较大路段路面磨耗型等稳定类的车辙修复,亦可用于失稳型车辙的临时性处治。
2.工艺特点
①纤维在其中起到了加筋作用,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
纤维的乱向分布,相互搭接使纤维对混合料的开裂起到阻滞作用,从而提高路面裂纹的自愈能力,减少裂缝的出现。
②纤维起到稳定作用,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
③增强粘附力,在沥青浸渍之后有防水作用,减少水损坏。
④纤维对沥青胶结料基体裂纹的阻滞作用,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裂纹的自愈能力,增强了弹性恢复,减少了路面裂缝的出现,从而推迟了沥青路面的老化与破坏。
四、结束语
随着SMA改进沥青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新型沥青路面保护剂的引进和应用,不断创新发展预防性路面养护技术体系,并以热再生技术应用的开启成为实施绿色养护的新开端,通过不断的学习,不
断创新,从更经济、更合理、更低碳的角度加强技术革新,摸索出一条保障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延长沥青路面寿命的低碳养护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