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c121-田禹-125266
- 格式:doc
- 大小:263.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指导用书kj lei52 收集整理1、空气占据空间实验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2、测量水的温度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磁铁的性质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注意事项: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4、用指南针定方向实验课题:用指南针定方向实验器材:指南针操作步骤:1、检查指南针是否完好。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演示实验1 水的蒸发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热量变化。
实验材料:温水、相同的温度计两支、烧杯实验过程:1.选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所显示的温度。
2.将其中的一支温度计在烧杯中的温水中蘸一下取出,仔细观察两只温度计的变化。
3.整理材料。
实验现象:浸湿的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会下降。
没浸湿的温度计的示数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蒸发吸热。
使用温度计注意: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3、读书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2雨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雨的形成(认识水的循环)。
实验材料:烧杯2个、玻璃片2、温水、试管夹实验过程: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
2、将其中一个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注意均匀受热)3、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观察两片玻璃下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冷的玻璃片下有水珠生成,并有水滴落下。
实验结论:雨可能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0°C以上)凝结成小水滴,并不断地从空中落下来形成的。
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使用应用外焰加热,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使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酒精灯的使用步骤演示:①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扣放在桌上。
②划着火柴,从侧面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
③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④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⑤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身,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2)注意:①使用前检查灯捻,除掉烧焦部分,剪齐灯捻。
②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的2/3,不能少于1/4。
③取灯盖或熄灭酒精灯时,一定扶好灯身,以免将酒精灯弄倒。
④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灯身内的酒精燃烧而发生爆炸。
⑤万一灯内酒精洒出,使桌面或其它物体着火,不要慌张,要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还可以按如下操作:实验目的:模拟雨的形成(认识水的循环)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小金属盘、水、冰、试管夹、没尖的钉子等。
致亲爱的初三学生和家长们:您们好!从小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从小具有动手的能力,在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上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一切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我们有力的思想武器,从小让孩子多动手做实验,能够很好地开发孩子的科学潜能。
很多科学原理都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清晰明了地演示出来,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孩子将会发现,学习原来不用煞费苦心,只要动动手指,用用脑,就能将科学和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既玩得高兴有学得开心,简直是一大乐事!开开心心玩科学,轻轻松松学科学,潇潇洒洒用科学,这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科学可以启发我们和孩子的智慧,实验可以带来身心的愉悦,书中、课外、创新的实验会让你发现:科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科学就在你我身边。
我们可以在每天的经历中,发现科学、了解科学。
让我们一起重视孩子的科学小实验,相信会给我们的教育和生活带来许多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家长协助工作:当孩子有求于您时,请您耐心点再耐心点儿,也许您正在无意间培养下一个卢瑟福、爱因斯坦……例如有些实验器材的准备;协助拍视频;力所能及的个别知识点的解惑。
让我们一起开启一个体验生活、动手实验、创新发展、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吧!我们初三的全体老师期待你的精彩纷呈!四大发明中的黑火药、火箭之王钱学森、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屠呦呦的青蒿素……那你呢?会从什么开始呢?一杯水?还是一张纸?还是我们呼出的一口白气?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举手之间,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小实验不仅能培养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这些实验还让我们加深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更让我们知道了一些基本科学原理和运行规律,会让我们更有自信的生活。
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吧!九年级暑假化学活动作业1、自主学习与小实验制作与体验(1)自主学习初三化学课本上册第1单元——第6单元主要知识点,对课本加粗黑体字的内容初步了解。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观看或阅读,例如视频《加油向未来》、阅读相关教辅资料等。
200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 津 卷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2分.1.下列各组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①滴水成冰②铁杵磨成针③菜刀生锈④舞台上用干冰产生云雾 ⑤模拟战争硝烟用红磷制造烟幕⑥冰箱中用活性炭作除味剂 A .②④⑤ B .③⑤ C .④⑤⑥ D .③⑥2.据报道,某地发现一温泉,水温高达58~C 。
经监测分析,该温泉属硅酸盐矿泉,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 硅酸的化学式为 ( ) A .H2SiO4 B .H4SiO3 C .H2SiO3 D .Na2SiO33.自然界中有许多过程会消耗大气中的CO2,在下列叙述的过程中,你认为会消耗大气中 CO2的是 ( ) ①溶于海水、江河、湖水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某些结晶水合物的风化 ④动物的呼吸作用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④4.实现下列变化后,溶液的pH 变小的是 ( ) A .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至析出晶体B .稀硫酸与铁片反应C .向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D .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5.M1、M2、M3为三种含R 元素的化合物,根据下表所示数据,推断出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中R %表示R 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 )A .75B .40C .24D .12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相应的表中。
每题2分。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一对一错不给分。
6.要测定某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 )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pH 试纸 D .碳酸钠溶液7.过氧化氢(H2O2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易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试行稿)编号:5S1D1K-1 评委: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课标要求:能完成时间:10分钟完成实验设计姓名:性别: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与标准权重等级与分值实验情况记录A B C D实验研究的问题: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问题完整、表述准确。
5% 5 4 3 2实验器材名称: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若干、两个盒子、两块纸巾、水实验器材领取:学生自主领取器材,领取齐全,方法正确。
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10% 10 9 7 6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学生会画草图,草图完整、规范、美观。
10% 10 9 7 6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在盒内垫纸巾并按三个洞;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4.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5.把两组种子放到相同的环境中,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选取的绿豆种子要尽量大小相同;把握好实验的相同条件(温度和空气)和不同条件(水);能做出自己的推测;能坚持并及时记录绿豆种子的变化。
30% 30 27 21 19实验记录:1.及时、科学、公正地记录下实验数据和现象;2.知道对出现分歧的现象或操作错误引起的实验问题作出自己的推测和解释。
实验记录完整、清晰、实事求是、有条理。
无记录不得分。
15% 15 13 10 8实验信息数据整理:1.对实验记录进行科学的分析;2.通过分析实验记录,组内得出一致的解释。
实验分析思路清晰,分析准确到位。
无分析不得分。
10% 10 9 7 6实验结论: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实验结论正确、表述清楚、完整。
10% 10 9 7 6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1.主动整理实验器材;2.合理分工、有效合作。
若某选手独立完成该项不得分。
实用文档标准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一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燃烧时,酒精的火水以 1:1 配成的溶液里焰在水层外,吸附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只钳子分别夹住手帕两分吸收燃烧放出的角,放到火上点燃,等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热量而蒸发,手帕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上的温度达不到纤帕,使火焰熄灭。
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由于火焰温度较高,注意别烧伤手及对着其他人,且远离其它可燃物。
实用文档标准文案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糖和适量果汁;2、加入化碳;约 1.5 g 小苏打;3、注4、产生气泡;2、二氧化碳与水反入凉开水;4、再加入约5、气泡消失。
应生成碳酸,即碳1.5g 柠檬汁;5、立即酸饮料。
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
半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原料的量,根据口味不同,适当可以调整呦!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五实用文档标准文案实用文档标准文案璃棒搅拌,取上层清液白色浑浊。
2、碳酸钠与氢氧化于两细玻璃杯中;2、把钙反应生成碳酸一细玻璃杯中的液体倒钙,碳酸钙难溶于入另一细玻璃杯中。
水。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因为石灰有腐蚀性,在配制石灰水时,注意安全,防止溅到皮肤、衣服,特别是眼睛。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三实用文档标准文案实用文档标准文案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四1、点燃蜡烛;蜡烛燃烧后,生成2、把蜡烛固定在空盆底二氧化碳气体和部;水,在蜡烛烛芯处3、向盆里倾倒凉水,直会形成凹槽,火焰到与水面相平为止。
就在水面以下了。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倾倒的凉水要与蜡烛的边缘相平或稍低一些。
实用文档标准文案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六友情提醒(注意事项)倾倒白醋时,不要倒在蜡烛上,以免浇灭蜡烛。
实用文档标准文案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七1、用玻璃杯取小半1、若产生大量泡沫,且1、家用饮水是软杯家用饮水;无垢状物;水;2、挤倒 5-6 滴洗洁2、若几乎没有泡沫,且2、家用饮水是硬精,用筷子搅拌;产生许多垢状物;水。
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12南通)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cm 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
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 cm 。
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 。
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 g ,密度为 kg/m 3。
答:2.50 中央的刻度线 14 0.56×1032.(12徐州)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 .又测出48g 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 g 。
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 为kg/m 3.答:小 151 1.2×1033.(12毕节)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 。
答:404.(12内江)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
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mL ,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
答:0-100 105.(12遂宁)小汪在实验室测一矿石样品的密度:①小汪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边调。
②小汪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样品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添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样品的质量是_________g ;③将矿石样品放入装有60cm 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的位置如图,则该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g/cm 3。
甲 cm 3 2 1 0 乙 0 4 3 2 1 510gg5060答:右 62.4 3.126.(12南京)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测量原理是________.(2)图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填字母).(3)由图甲(b )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ml 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答:(1)ρ=m /V (2) acb (3) 71.4 (4)5.37×1037.(12苏州)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0刻度线上,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 (左/右)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g ;(3)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 cm 3;(4)利用密度计算公式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g/cm 3. (a ) ) (c )甲 乙 题①图 题②图 题③图 50g10g 0 1 2 3 4 5g 20406080100ml答:右 78.4 10 7.848.(12淮安)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的密度。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
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了几种混合气体,气体中含有碳的氧化物。
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B.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C.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待丙中固体颜色不再变化,测量丁装置的增重,即可测得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4 D.-4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4.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5.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科学,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杜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用水测量时间》长春市朝阳学校张弛用水测量时间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5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在滴漏试验中,观察水流速的时间变化。
一、引入: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课题)二、古代的水钟: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三、滴漏实验: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5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5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8、实验三:让水保持一定高度,水少一点就加一点,让水保持固定高度。
在观察时间的变化。
9、汇报讨论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四、延伸:制作一个水钟。
板书:用水测量时间简易水钟滴完100毫升水用多少时间推测5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每50毫升用了多少时间保持水位每50毫升用了多少时间。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一顺序与分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顺序程序设计方法。
2) 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及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
2) 学习数据传送及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的用法。
3) 熟悉在PC 机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6)从键盘上接收一位十进制数X ,计算Y 值,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Y 按下列公式计算。
⎪⎪⎩⎪⎪⎨⎧===-=+=)
6(2/)
5()4(2)3(2222X X X X X X X X X X Y 7)从键盘上接收两个一位十六进制数X 和Y ,然后再输入一个A-D 之间的一个字符,按下列要求计算。
a)
当输入字符为A ,则计算X+Y ,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b)
当输入字符为B ,则计算|X-Y|,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c)
当输入字符为C ,则计算X*Y ,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d) 当输入字符为D ,则计算X/Y ,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三、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
四、实验准备
1) 分析题目,将程序中的原始数据和最终结果的存取方法确定好。
2) 画出流程图。
3) 写出源程序。
4) 对程序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准备好上机调试与用汇编程序及汇编调试的过程。
五、实验步骤
1) 输入源程序。
2) 汇编、连接程序,生成.EXE文件,执行文件,检查结果。
六、源程序
6) DATA segment
X DB ?
TABLE DW L1,L2,L3,L4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 D ATA
MOV DS, AX
MOV AH,1
INT 21H
CMP AL,33H
JB L
CMP AL,36H
JA L
AND AL,0FH
MOV X,AL
SUB AL,3
SHL AL,1
MOV AH,0
LEA BX,TABLE
ADD BX,AX
JMP [BX]
L1: MOV AL,X
MUL X
ADD AL,X
JMP L5
L2: MOV AL,X
MUL X
SUB AL,X
SUB AL,X
JMP L5
L3: MOV AL,X
MUL X
JMP L5
L4: MOV AL,X
MUL X
mov cl,4
SHR AL,cl
L5: MOV BL,AL
MOV CL,4
SHR AL,CL
CMP AL,9
JLE L6
ADD AL,7
l6:ADD AL,30H
MOV DL,AL
MOV AH,2
int 21H
MOV DL,BL
AND DL,0FH
CMP dL,9
JLE L7
ADD DL,7
L7: ADD DL,30H
MOV AH,2
INT 21H
L: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结果:
7)DATA SEGMENT
X DB ?
Y DB ?
Z DB ?
W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XOR AX,AX
MOV AH,1
INT 21H
CMP AL,39H
JBE A
SUB AL,07H
A:SUB AL,30H MOV X,AL MOV AH,1
INT 21H
CMP AL,39H JBE B
SUB AL,07H
B:SUB AL,30H MOV Y,AL
MOV AH,1
INT 21H
AP:CMP AL,41H JNE BPP
XOR AL,AL MOV AL,X
ADD AL,Y
MOV W,AL
JMP OUT_PUT BPP:CMP AL,42H JNE CP
XOR AL,AL MOV AL,X
SUB AL,Y
CMP AL,0
JG OUT_PUT
NEG AL
MOV W,AL
JMP OUT_PUT
CP:CMP AL,43H
JNE DP
XOR AL,AL
MOV AL,X
MUL Y
MOV W,AL
JMP OUT_PUT
DP:XOR AX,AX
MOV AL,X
DIV Y
MOV W,AL
OUT_PUT:MOV DL,AL MOV CL,4
SHR DL,CL
CMP DL,9
JNP ONE
ADD DL,07H
ONE:ADD DL,30H
INT 21H
MOV DL,W
AND DL,0FH
CMP DL,9
JNA TWO
ADD DL,07H
TWO:ADD DL,30H
MOV AH,02H
INT 21H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结果:
七、实验报告的要求
1) 说明程序中各部分所用的算法。
递归算法
2)说明所用到寄存器的功能。
1.数据寄存器
A .AX和AL 称为累加器,是算术运算的主要寄存器。
此外,所有的I/O指令都使用AX与外部设备传送信息。
B.BX称为基址寄存器,可以作为储存器指针使用。
C.CX称为循环计数器,在循环(LOOP)和串处理指令中存放循环的次数,在移位操作中CL用于保存移位的位数。
D.DX称为数据寄存器,在作双字长运算时把DX和AX组合在一起存放一个双字长数,DX用来存放高位字。
此外,对某些I/O操作,DX可用来存放I/O端口地址。
2.段寄存器
A.CS中存放代码段的起始地址。
代码段是一段存储区域,代码段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
B.DS中存放数据段的起始地址,数据段存放当前运行程序所用的数据。
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串处理指令,则其源操作数也存放在数据段中。
3) 总结为什么在设计分支程序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判断、转向和定标号
分支结构可分两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
分支程序设计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判断、定标号和转向。
两分支结构程序只有一个条件判断。
而多分支结构程序存在多个条件判断。
通常处理多分支结构,可以采用逻辑分解法和跳转表法
4) 说明标志位CF、SF和OF的意义。
1.CF进位标志位.记录运算时从最高有效位产生的进位值。
例如,执行加法指令时,最高
有效位有进位时置1,否则置0。
2.SF符号标志位。
记录运算结果的符号,结果为负时置1,否则置0。
3.OF溢出标志位。
在运算过程中,如操作数超出了机器能表示的范围则称为溢出。
此
时OF位置1,否则置0。
八、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特点有了一点理解,并有以下心得体会。
1. 标号并不是一个独立于主程序的代码段,它只是标明了代码行指令的符号地址,如果指令中没有跳到某个标号的指令,那么这段代码是一直按顺序执行的,即使有标号存在。
2. 对于要从键盘中键入字符的指令,写一次指令,只能输入一个字符,若想输入几个字符,就要用几次指令,并且要及时将输入时存入AL中的内容转移到相应的存储位置,否则,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覆盖,则只能留下最后一次输入的结果。
总之,通过这第一次的实验,我觉得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感觉由茫然转变为了略知一二,通过自己对题目的反复尝试,也渐渐的有了编程的感觉,以后的实验中,一定会更加认真地体会这门课程的内涵与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