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种子发芽试验操作步骤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854.24 KB
- 文档页数:6
小麦发芽试验规程
1.实验目的:观察小麦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实验材料:
- 小麦种子
- 试验盘或花盆
- 水
- 温度计
- 测量器具
3.实验步骤:
3.1 准备工作:
- 将试验盘或花盆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 将小麦种子清洗干净,去除坏种或破损种子。
- 准备足够的盐水和蒸馏水,以备试验使用。
3.2 实验组设定:
- 将试验盘或花盆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置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
- 对每个区域,设定不同的条件,例如不同的温度、湿度或光照条件。
3.3 播种:
- 按照实验组设定的条件,在每个区域中均匀地播种小麦种子。
- 播种后轻轻浇水,保持适当的湿度。
3.4 管理和观察:
- 在播种后,每天测量并记录每个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
- 每天观察和记录小麦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出苗率和发芽速度。
3.5 实验结束:
- 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 结合实验结果,总结小麦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4.安全注意事项:
-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 注意使用仪器和器具时的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 小麦种子无毒,但某些条件下可能产生霉菌或细菌,应注意卫生状况。
注意:以上为一般性小麦发芽试验规程,具体实验步骤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导语】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一、做试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其次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潮湿,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沉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看,我发觉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讨论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汲取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养分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虽有充分的空气和相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行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相宜的温度和充分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行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相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生物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试验报告模板三、争论结果通过此次试验,我发觉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分的空气、水分和相宜的温度。
认真地观看,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种子的发芽率测定是衡量种子萌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种子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
1.威尔依氏试验法:威尔依氏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将待测种子与其他杂质混合物去除,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
2)器材准备:准备纸巾、玻璃片、培养皿等。
3)培养:在培养皿内铺上一层湿透的纸巾,并将种子均匀摆放在纸巾上。
4)封盖:将玻璃片盖在培养皿上,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
5)放置条件:将培养皿置于恒温箱或恒温室内,保持恒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6)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统计发芽种子的数量。
7)计算发芽率:根据发芽种子的数量计算出发芽率。
2.纸毡法:纸毡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将待测种子与其他杂质混合物去除,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
2)器材准备:准备好纸毡、培养皿等。
3)培养:在培养皿内铺上一层湿透的纸毡,并将种子均匀撒在纸毡上。
4)封盖:将培养皿盖上盖子或用保鲜膜封盖,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
5)放置条件:将培养皿置于恒温箱或恒温室内,保持恒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6)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统计发芽种子的数量。
7)计算发芽率:根据发芽种子的数量计算出发芽率。
3.鉴别法:鉴别法是一种通过观察种子外部特征来评估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主要通过种子外观的形态、颜色和大小等来判断种子的发芽能力。
一般来说,颜色鲜艳、种皮完整、外表光滑的种子发芽率较高。
通过人工鉴别种子外部特征,可以初步了解种子的发芽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种子发芽率测定时,应保持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一致性,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发芽率结果。
同时,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通常需要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发芽率。
总之,种子发芽率测定是种子质量检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保持良好的实验条件,可以准确得出种子的发芽率,进一步评估种子的质量。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种子发芽是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吸水、酶活性提高、呼吸作用加强等过程,最终形成新植株的过程。
种子发芽受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玉米种子、花生种子各50粒。
2. 实验工具:培养皿、蒸馏水、温度计、湿度计、光照箱、剪刀、镊子、放大镜、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将小麦种子、玉米种子、花生种子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放入20粒种子。
2. 用蒸馏水将培养皿中的种子浸泡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3. 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光照箱中,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70%。
4. 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的时间、发芽率、芽长、芽色等指标。
5. 分别在温度为15℃、25℃、35℃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6. 分别在湿度为50%、70%、90%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湿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7. 分别在光照、黑暗环境下进行实验,比较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小麦种子在25℃、70%湿度、光照条件下发芽率最高,芽长最长,芽色鲜绿。
2. 在15℃、50%湿度、黑暗环境下,小麦种子发芽率最低,芽长最短,芽色暗淡。
3. 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发现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
在25℃时,种子发芽率最高;在15℃和35℃时,种子发芽率较低。
4. 通过比较不同湿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发现湿度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
在70%湿度时,种子发芽率最高;在50%和90%湿度时,种子发芽率较低。
5. 通过比较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发现光照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
在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在黑暗环境下,种子发芽率较低。
六、实验结论1. 种子发芽受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2.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较高。
七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报告标题:七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观察并记录种子在适宜环境下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材料:1. 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豌豆、绿豆、小麦等)2. 发芽盒3. 湿润的面巾纸或育苗土4. 温度计5. 记录表与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取若干健康完整的种子,分别放入已铺好湿润面巾纸的发芽盒中。
2. 设置对照组:一部分保持在常温、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另一部分则控制温度或光照条件以探索不同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 观察记录:每日定时观察种子的变化情况,包括种子的膨胀、种皮破裂、根部及幼苗生长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4. 维持环境:定期检查并保持面巾纸湿润,保证种子有足够的水分进行发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连续一周的观察,我们发现各类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均能成功发芽。
其中,豌豆种子发芽速度快,幼苗生长旺盛;绿豆种子发芽率高;小麦种子虽然发芽速度较慢,但其幼苗生命力强韧。
同时,改变环境条件的对照组结果显示,温度过低或过高以及光照不足都会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
五、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
只有当这些条件满足时,种子才能顺利吸水膨胀,进而破壳而出,完成发芽过程。
此外,不同种类的种子对于发芽条件的需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六、实验反思: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种子发芽的生理机制,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未来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实验数据应根据实际操作和观察所得进行填写和分析。
“种子发芽的条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探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二、实验材料及(环境):
实验材料:六粒种子、水、两盆干燥的土壤
实验环境:充足的阳光、普通、正常的温度。
三、实验步骤(实验分为两组):
第一组:
1、将三粒种子平均的放置于一盆干燥的土壤中;
2、在土壤中浇水,使其水分充足,土壤变得潮湿;
3、将它放在阳光下;
4、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
第二组:
1、将三粒种子平均的放置于一盆干燥的土壤中;
2、将它放在阳光下;
3、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
四、实验结果:
在第一组中的三粒种子,在一周之内,三粒全部都发芽了,每一粒种子都抽出了嫩绿又可爱的新芽;
而第二组中的种子在一个月后依然没有动静,在刨开了土壤层之后发现,三粒种子与先前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就连种子的表皮都没有剥去。
五、讨论和分析:
在种子的发芽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水分,如果没有了水分,那么种子就会像第二组一样,不管别的条件是多么的充分,种子依然是不会有变化的。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玉米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率的影响,验证标准发芽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不同发芽试验方法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玉米种子(郑单958品种)- BP-纸间法发芽床- S-沙床发芽床- 先锋BP-纸间法发芽床- 补水装置- 干旱处理装置- 温度控制器- 计时器- 标准发芽箱2. 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 滤纸- 移液器- 培养皿- 显微镜三、实验方法1. 种子处理:- 将玉米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去除杂质。
- 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BP-纸间法、S-沙床和先锋BP-纸间法发芽床上。
2. 发芽试验:- 将三种发芽床分别放入标准发芽箱中,设定温度为25±1℃。
- 分为补水处理组和干旱处理组,补水处理组定期补充水分,干旱处理组不补水。
- 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情况,包括发芽时间、发芽率、幼苗形态等指标。
3. 数据分析:- 对比三种发芽试验方法的发芽率、变异系数等指标。
- 分析不同水分管理对发芽率的影响。
- 对比幼苗形态指标,如苗长、根长及鲜重等。
四、实验结果1. 发芽率:- 补水处理组:BP-纸间法发芽率为93%,S-沙床法发芽率为92%,先锋BP-纸间法发芽率为96%。
- 干旱处理组:BP-纸间法发芽率为92%,S-沙床法发芽率为89%,先锋BP-纸间法发芽率为96%。
2. 变异系数:- 补水处理组:BP-纸间法变异系数为2.82%,S-沙床法变异系数为5.82%,先锋BP-纸间法变异系数为1.00%。
- 干旱处理组:BP-纸间法变异系数为4.71%,S-沙床法变异系数为6.43%,先锋BP-纸间法变异系数为1.00%。
3. 幼苗形态指标:- 三种试验方法在不同处理下,幼苗苗长、根长及鲜重差异均极显著。
五、讨论与分析1. 水分对发芽率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表明,水分是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关键因素。
补水处理组发芽率高于干旱处理组,这与玉米种子对水分的需求相符。
种子发芽实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
种子发芽实验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可以了解种子的萌发规律,为植物的种植和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
1. 不同种类的种子(如小麦、玉米、豌豆等)。
2. 培养皿或花盆。
3. 水。
4. 温度计。
5. 手机或相机(用于拍摄实验过程)。
三、实验步骤。
1. 选取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别放入培养皿或花盆中。
2. 每个培养皿中放入适量的水,确保种子可以充分吸水。
3. 将不同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通风处等。
4. 记录下种子发芽的时间,并定期观察和记录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率、幼苗生长情况等。
5.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并记录下来。
6.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培养皿中的水分充足,以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芽。
2. 观察记录时要细致,包括发芽时间、发芽率、幼苗生长情况等,尽量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
3. 在放置种子的环境条件时,要尽量保持其他条件的一致性,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观察。
4.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预期结果。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预期可以观察到不同种类的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可以得出不同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程度,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幼苗的生长情况,为后续的植物生长提供参考。
六、实验意义。
种子发芽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培养其实验操作的技能和科学精神。
七、实验总结。
种子发芽实验是一项基础的生物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其实验操作的技能和科学精神。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的生长情况,并探讨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实验材料:- 纸巾- 透明塑料盒- 纸张或标签- 饱满的种子- 温水实验步骤:1. 首先,在透明塑料盒中铺一层纸巾,保持其湿润。
这将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给种子发芽。
2. 然后,将准备好的纸巾叠在一起,并将其放置在塑料盒的底部。
3. 接下来,将一些饱满的种子放在纸巾上。
可以选择相同的种子进行对比观察,或者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种子来观察它们的差异。
4. 将一定量的温水均匀地倒在纸巾上。
确保纸巾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导致种子腐烂。
5. 使用纸张或标签在盒子上标记每种种子的名称和日期,以便日后对比和记录。
实验观察和记录:1.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开始的日期。
2. 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注意记录每个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情况和生长状态。
3. 对于不同种类的种子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它们之间的差异。
4. 持续观察和记录至少一周的时间,以便能够观察到种子的整个生长过程。
实验结果和讨论:1.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可以绘制图表或图示来表示每个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
2. 分析和讨论不同种类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和生长状态之间的差异。
考虑到植物种类、种子质量、环境因素等可能的影响因素。
3. 探讨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例如水分、温度、光照等,以及它们对种子生长的作用。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种子的发芽过程,并了解了其生长情况。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类的种子可能有不同的发芽率和生长状态。
这些结论对于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和相关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种子萌发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进一步研究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器材:种子、培养皿、滤纸、注射器、显微镜、显微摄影设备、温湿度计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中途换水1-2次,取出时,确保种子表面湿润。
2. 在培养皿上铺一层湿润的滤纸,将种子均匀分布在滤纸上,并轻轻压实。
3. 使用注射器,向培养皿中注入适量的水,以保持滤纸湿润。
同时记录下水的用量。
4. 将培养皿放置于恒温箱中,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5. 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种子的数量、颜色、大小等变化。
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细胞划痕,并拍摄照片记录。
6. 持续观察并记录7-14天,直至种子长出幼苗。
实验数据记录:日期种子数量颜色大小其他观察结果1日 20 黑色 3mm 观察到种皮有裂缝2日 19 黑色 4mm 第一片叶刚刚露出3日 18 黑色 5mm 幼苗开始向外伸展4日 15 黑色 6mm 幼苗颜色变淡5日 12 黑色 7mm 幼苗继续生长6日 10 黑色 8mm 幼苗竖立起来7日 8 黑色 9mm 部分幼苗开始出现二叶8日 6 绿色 10mm 部分幼苗长出初生叶9日 5 绿色 11mm 幼苗颜色变浓10日 4 绿色 12mm 幼苗长出新的叶片11日 3 绿色 13mm 幼苗继续生长12日 2 绿色 14mm 幼苗长出更多的叶片13日 1 绿色 15mm 幼苗高度增加14日 1 绿色 16mm 幼苗长出更多的叶片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在湿润环境中萌发,经过约14天的时间,形成了一株完整的幼苗。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出现裂缝,然后出现叶片,最终形成幼苗。
在这个过程中,种子颜色从黑色变为绿色,大小逐渐增加。
种子萌发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也是植物生长的起点。
实验结论:通过种子萌发实验,我们了解到种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可以迅速发芽并生长成幼苗。
标准的种子发芽试验操作步骤分析
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四项必检指标之一。
正确及时测定种子发芽率对种子分级、种子收购调运、种子贮藏加工、防止发芽力低的种子下田、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的操作种子发芽试验是保证种子准确数据的一个重要标准,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人工气候室、真空数种置床仪、发芽盒等,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发芽床:大粒种子选砂床或纸间,中、小粒种子选用纸床、砂床均可。
鉴定感病样品以及为特定研究目的可采用土壤床。
(1)作为纸床用的发芽纸、滤纸或吸水纸等,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0~7.5。
(2)砂床一般用无化学污染的细砂或清水砂为材料,使用前过筛(0.80mm和0.05mm 孔径的土壤筛),洗涤后放入搪瓷盘内,摊薄,在120~140℃高温下烘3h以上。
2.数取试验样品:从经过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用数种设备或手工随机数取400粒。
通常以100粒为1次重复,大粒种子或带有病原菌的种子,可以再分为50粒、甚至25粒为一副重复。
3.置床:在种子置床前要检查各重复间发芽床的含水量是否适宜、一致,以保证发芽整齐。
种子置床时,各粒种子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幼苗的生长空间和减少霉菌的传染。
水稻种子:在方形发芽盒内放入两层浸湿的吸水纸,铺平,加水至吸水纸饱和。
将水稻种子均匀摆在吸水纸上,每盒100粒种子,4次重复。
4.贴(写)标签:在发芽盒底盒的侧面贴上标签(纸卷可直接用铅笔写在发芽纸的上端中间位置),写明样品号码、品种名称、置床日期、重复次数等,并登记在发芽试验记载簿上。
5.入箱培养:根据作物要求把种子发芽室调至所需温度,将置床的发芽盒(皿)放在箱内支架上。
发芽盒(皿)盖好盖子。
幼苗培养室内湿度保持在70%~80%。
将种子放入种子发芽室,根据不同的种子对环境需求不一样进行设定种子的发芽环境。
6.检查管理:在发芽试验期间,每天检查发芽箱内的温度和发芽床的水分。
同时,注意通气和种子发霉情况。
使用玻璃培养皿作发芽容器的,注意加盖后的通气情况,特别是大粒种子发芽应当经常揭开盖子充分换气。
7.观察记载:在发芽试验过程中,按计算发芽势(初次计数)、发芽率(末次计数)的规定日期各观察记载一次。
种子检验实验室管理与质量监督抽查系统
1 系统概述
监督抽查检验是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主要任务。
本系统结合工作实际流程制作,实现了扦样单和检测结果的一次性录入,自动生成样品交接单、生产商确认函、样品登记表、检验任务通知单、样品流程单、样品贮藏登记表、样品处理登记表、检验结果通知单和检验报告等各种WORD文档;又实现了服务器对历史数据的统一管理、保存和查询,并形成各种统计信息。
即使往年的历史数据也可以登录系统随时查询。
2 系统四大模块管理
系统兼顾了委托检验和实验室管理。
系统主要分为账户管理模块、委托检验模块、监督抽查模块和实验室管理模块等四个主要模块。
账户管理模块
系统通过对所有登录账户权限的分配,所有账户均有系统管理员添加并授权才能实现对相关内容的操作,实现对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委托检验模块
委托检验结合实际工作流程制作,支持单个样品的文书生成操作。
并可以根据委托检验项目的不同分类管理。
委托检验分为样品委托书管理、样品管理(含任务下达)、检验结果录入、检验报告、历史数据五部分。
本模块在模块首页设置了功能丰富的历史数据分析功能,支持按检验项目类别、委托年份、月份对样品信息、数量、检验结果数据、缴费信息等形成数据汇总表。
监督抽查模块
针对每次任务,分为扦样单管理、生产商确认、样品管理、质量检验、结果通知、检验数据审阅、检验报告编制和任务数据统计等八部分。
在任务管理页面,提供了功能更加丰富的多任务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形成各种数据分析汇总表。
实验室管理模块
实验室管理模块提供全面的实验室管理功能,包括:商品及服务供应商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耗材及消耗品管理和文件管理四部分。
3 系统功能亮点
系统结构设计:为适应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多个人员、多个脚色对检验数据统一管理的需求,系统采用服务器/浏览器架构。
系统只要安装在局域网中一台服务器(或外网服务器)上,所有账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实现数据的操作和文书的生成。
数据录入:扦样单(或样品委托书)和检验结果的一次性录入保障所有文书的自动生成,极大减少了文本录入量。
文书生成:为了适应检测实验室生成多种文书且文书格式随时可能变化的需求,系统设定了功能多样的文书Word文档生成功能和Excel导出功能。
数据汇总分析:系统在委托检验模块首页、监督抽查模块首页、单个任务管理页面均设置了功能丰富的数据汇总统计功能,并可以导出到Excel。
监督抽查单任务管理页面,提供了功能更加丰富的数据汇总分析功能,支持数据汇总表完全自定义。
使用者只要点击页面中的“管理统计表”按钮,即可进入统计表管理页面,可以新建表格、编辑表格和删除已经创建的表格。
可以对当前任务样品数量、扦样数量、代表种子批重量、代表扦样基数数量等信息分作物汇总。
扦样系统:“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扦样系统”是为提高扦样过程中填写扦样单的速度而专门制作的单机版软件。
在扦样时使用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打印机。
而且录入电脑的扦样单信息可以直接导入“种子检验实验室管理与质量监督抽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