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自标定
- 格式:ppt
- 大小:246.50 KB
- 文档页数:4
摄像机标定原理摄像机标定是指确定摄像机内参数和外参数的过程,它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中的重要环节。
摄像机标定的目的是为了将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与真实世界的坐标系进行对应,从而实现对图像中物体的测量和分析。
摄像机标定原理是基于摄像机成像的几何关系和摄像机的内外参数进行计算和推导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摄像机成像的基本原理。
摄像机成像是通过透镜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影到二维图像平面上。
透镜会引起透视失真,因此需要进行校正。
在进行摄像机标定时,我们需要考虑到透镜的畸变、焦距、主点等内参数,以及摄像机的位置、姿态等外参数。
摄像机的内参数包括焦距、主点坐标和畸变参数。
焦距决定了摄像机成像的大小,主点坐标则决定了成像的中心位置,畸变参数则用于校正透镜引起的径向和切向畸变。
这些内参数可以通过摄像机标定板进行标定,通过观察标定板在图像中的投影位置和真实世界中的坐标位置进行计算和推导。
摄像机的外参数包括摄像机的位置和姿态,通常用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来表示。
通过摄像机标定板上已知的特征点的位置和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中的对应点,可以通过解PnP(Perspective-n-Point)问题来计算摄像机的外参数。
摄像机标定的过程可以分为内参数标定和外参数标定两个部分。
内参数标定是通过摄像机标定板进行的,而外参数标定则是通过摄像机观察到的真实世界中的特征点来进行的。
在进行标定时,需要注意选取合适的标定板和特征点,以及保证摄像机在不同位置和姿态下的观察角度,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标定结果。
摄像机标定的原理和方法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中的重要内容,它为后续的三维重建、姿态估计、目标跟踪等任务提供了基础。
通过准确的摄像机标定,可以提高计算机视觉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监控、无人驾驶等领域。
总之,摄像机标定原理是基于摄像机成像的几何关系和摄像机的内外参数进行计算和推导的,它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的摄像机标定,可以实现对图像中物体的测量和分析,为后续的视觉任务提供基础支撑。
摄像机标定原理及源码一、摄像机标定原理1.1相机模型在进行摄像机标定之前,需要了解相机模型。
常用的相机模型是针孔相机模型,它假设光线通过小孔进入相机进行成像,形成的图像符合透视投影关系。
针孔相机模型可以通过相机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来描述。
1.2相机内部参数相机内部参数主要包括焦距、光心坐标等信息,可以通过相机的标定板来获取。
标定板上通常有已知尺寸的标定点,通过计算图像中的标定点坐标和实际世界中的标定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求解出相机的内部参数。
1.3相机外部参数相机外部参数主要包括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可以通过引入已知的点和相机对这些点的投影来求解相机的外部参数。
也可以通过运动捕捉系统等设备获取相机的外部参数。
1.4标定算法常用的摄像机标定算法有张正友标定法、Tsai标定法等。
其中,张正友标定法是一种简单和广泛使用的标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标定板上的角点进行提取和匹配,利用通用的非线性优化算法(如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最小化像素坐标与世界坐标的重投影误差,从而求解出相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
二、摄像机标定源码下面是使用OpenCV实现的摄像机标定源码:```python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cv2#棋盘格尺寸(单位:毫米)square_size = 25#棋盘内角点个数pattern_size = (9, 6)#获取标定板角点的世界坐标objp = np.zeros((np.prod(pattern_size), 3), dtype=np.float32) objp[:, :2] = np.mgrid[0:pattern_size[0],0:pattern_size[1]].T.reshape(-1, 2) * square_sizedef calibrate_camera(images):#存储角点的世界坐标和图像坐标objpoints = []imgpoints = []for img in images:gray = cv2.cvtColor(img, cv2.COLOR_BGR2GRAY)#查找角点ret, corners = cv2.findChessboardCorners(gray, pattern_size, None)if ret:objpoints.append(objp)#亚像素精确化criteria = (cv2.TERM_CRITERIA_EPS +cv2.TERM_CRITERIA_MAX_ITER, 30, 0.001)corners2 = cv2.cornerSubPix(gray, corners, (11, 11), (-1, -1), criteria)imgpoints.append(corners2)#标定相机ret, mtx, dist, rvecs, tvecs = cv2.calibrateCamera(objpoints, imgpoints, gray.shape[::-1], None, None)return ret, mtx, dist, rvecs, tvecs#读取图像images = []for i in range(1, 21):img = cv2.imread(f'image_{i}.jpg')images.append(img)#相机标定ret, mtx, dist, rvecs, tvecs = calibrate_camera(images)#保存相机参数np.savez('calibration.npz', ret=ret, mtx=mtx, dist=dist, rvecs=rvecs, tvecs=tvecs)```以上代码首先定义了棋盘格尺寸和格子个数,然后定义了函数`calibrate_camera`来进行相机标定。
相机俯仰角及安装高度的自动标定方法与流程
相机俯仰角和安装高度的自动标定方法和流程如下:
1. 准备工作:
- 一台高精度的三维测量仪或雷达系统。
- 一个已知准确位置和旋转角度的标定板或标定物体。
- 一个可以观察到标定板或物体的相机。
2. 设置标定板或标定物体:
- 将标定板或物体放置在相机拍摄范围内的位置上,并确保
其位置和旋转角度可以被测量仪或雷达系统准确测量到。
3. 转动相机:
- 在测量仪或雷达系统的控制下,旋转相机至不同的俯仰角度,通常从水平方向(0°)开始,逐步增加或减小。
记下每个俯仰角度对应的相机位置和旋转角度。
4. 测量相机位置和旋转角度:
- 使用测量仪或雷达系统对相机的位置和旋转角度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收集数据:
- 在不同的相机俯仰角下,使用相机拍摄标定板或物体的图像,并记录下每个图像的拍摄时刻和相机参数。
6. 数据处理:
- 将测量到的相机位置和旋转角度与拍摄的图像进行对应,
并保存为数据集。
7. 标定模型构建:
- 使用已有的相机内参模型和外参模型,结合标定板或物体的3D坐标和对应的2D图像坐标,构建标定模型。
8. 标定参数计算:
- 使用标定模型和数据集,计算相机的俯仰角及安装高度的标定参数。
9. 验证和优化:
- 使用计算得到的标定参数,对其他图像进行验证和优化,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应用:
- 将标定参数应用到实际的图像或视频处理中,进行俯仰角和安装高度的校正或测量等应用。
线性确定无穷远平面的单应矩阵和摄象机自标定的报告,800
字
本文报告用于计算线性确定无穷远平面的单应矩阵和摄像机自标定。
线性确定无穷远平面(也称为无穷远平面)是一个特殊的投影变换,它允许我们在相机中把世界坐标映射到相机坐标。
单应性矩阵是用来描述两个连续空间之间的变换的矩阵。
能够通过自标定的摄像机来计算线性确定无穷远平面的单应矩阵。
自标定摄像机的步骤如下:
1. 使用内参矩阵把图像像素坐标转化为相机坐标。
2.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计算摄像机的外参数。
3. 使用外参数来重新计算相机坐标。
4. 计算无穷远平面的单应矩阵,即将相机坐标映射到世界坐标的转换矩阵。
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可以使用自标定的摄像机来计算线性确定无穷远平面的单应矩阵。
即所谓的六参数模型,就是通过使用两个空间(投影平面坐标和全局坐标空间)之间的三个线性变换来求解单应性矩阵:
-平移变量α、β、γ;
-旋转变量θx、θy、θz。
以上6个变量决定了从相机坐标系到无穷远平面的变换,从而可以计算出单应矩阵。
本文报告的目的是介绍如何使用自标定的摄像机来计算线性确定无穷远平面的单应矩阵。
首先,我们介绍了摄像机自标定的步骤,并介绍了六参数模型来求出单应矩阵。
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摄像机自标定以及如何从其求解线性确定无穷远平面的单应矩阵。
摄像机标定方法及原理摄像机内参数标定方法及原理:1.赋参法:a.使用透镜测量摄像机的焦距,根据透镜公式可求解出摄像机的内参数,如焦距、主点坐标等。
b.使用标准栅格或尺子等物体在距离摄像机一定位置处摆放,通过测量图像上物体的特征点的像素坐标和实际物体的尺寸,对内参数进行估计。
2.视差法:a.使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通过数学推导得到根据视差计算焦距和主点坐标的公式,从而标定摄像机的内参数。
b.具体操作时,将一张标定板放在双目系统的不同位置处,通过左右摄像机拍摄到的标定板图像,计算出两个图像的视差,进而估计出焦距和主点的坐标。
摄像机外参数标定方法及原理:1.立体视觉法:a.使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通过测量双目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摄像机的外参数(即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
b.一般情况下,通过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三维坐标和其在两个图像上的对应点的像素坐标,可以计算出外参数。
2.惯性传感器法:a.使用惯性传感器等设备,通过测量摄像机在三维空间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等信息,可以估计出摄像机的运动轨迹和姿态。
b.参考标定板等物体,在摄像机的运动过程中进行拍摄,根据拍摄到的图像和传感器测量的信息,计算出摄像机的外参数。
摄像机校正方法及原理:1.畸变校正法:a.摄像机的透镜会引入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通过收集一组由标定板拍摄得到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去除畸变。
b.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摄像机内参数和畸变系数进行优化,得到校正后的摄像机参数。
2.摄像机自标定法:a.在摄像机运动过程中,摄像机捕捉到的图像中存在物体之间的三维关系,可以通过计算这些三维关系得到摄像机的内外参数。
b.根据三维重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最小二乘法等算法,对摄像机内外参数进行优化。
摄像机标定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像处理算法对摄像机的成像过程进行建模和估计。
通过收集一系列由标定板或其他具有已知形状和尺寸的物体拍摄得到的图像,分析图像上的特征点和相应的三维物体的几何关系,可以获得摄像机的内外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