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10.57 MB
- 文档页数:12
建筑初步建筑结构
建筑初步建筑结构是指完成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和主要构造,为建筑物提供稳固、安全和可靠的支撑。
它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保障建筑物整体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建筑初步建筑结构的概念、意义、设计原则和常用材料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和意义
二、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建筑初步建筑结构必须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2.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建筑物功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初步建筑结构应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工程造价。
3.可操作性原则:建筑初步建筑结构的设计应符合施工工艺和标准规范,便于施工和维护。
三、常用材料
1.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通过一定比例的搅拌制成的人工石材。
它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是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2.钢筋:钢筋是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和构建框架结构。
3.砖石:砖石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常用于承重墙体、地基和隔墙等。
4.木材:木材是一种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的材料,常用于建筑
的屋顶结构、地板和楼梯等。
四、结论
建筑初步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和主要构造,为建筑物提供稳固、安全和可靠的支撑。
它的设计原则是确保安全、经济和可操作性。
常
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砖石和木材等。
在建筑初步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合理选
择和使用材料,以确保建筑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房屋建筑学》课程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专业职业技术能力核心课程之一。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制图》、《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理论。
建筑构造部分,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
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房屋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包括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室内外装修及总平面布置等方面的问题。
)二、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理念遵循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教学过程设计原则,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载体设计,编写项目驱动教材,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建设学岗融通,学做一体课程。
(二)设计思路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出发点,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紧扣职业行动领域能力需要,结合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内容,以建筑市场行为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情境,各教学情境内部构成不同内容的以具体化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都包含一项或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工作任务,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每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都同时涵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其效果亦由每一个完整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学习过程来体现。
课程学习载体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要求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真实工程,在实训工作室真实氛围下按照企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过程,最终成果直接或间接用于实际工程。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徒手画的特点是:P1702.法国巴黎圣母院采用了一种叫飞券结构和骨架劵3.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P174.角梁分为两层:下面称为老角梁,上面为—仔角梁5.建筑形态要素是: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P236.把各个开间左右延续,上下叠合,使建筑显得完美和谐,富于韵律感,人们把这种处理手法称为7.西方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是8.流水别墅的设计者是赖特9.明清时期的彩画多做在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和天花与柱头上10.形的基本要素分为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11.宿舍楼,教室楼就空间的组织形式而言属于—并列关系12.在制定古典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度量的基本单位是—母度13.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的发明人是古罗马人14.古代常用的框架材料是中国木材西方石材15.古代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一般都是长方形,度量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短的一面称为进深16.中式传统建筑的屋顶不包括(包含硬山悬山庑殿歇山重檐庑殿卷棚单坡圆攒尖等等)17.雅典的卫城它的建筑群组是由山门和什么共同组成---三个神庙18.希腊的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19.苏式彩画又称“园林彩画”起源于南方园林20.正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21.意大利建筑师帕拉蒂奥是哪个时期的著名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22.在建筑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是柱、梁板和拱券结构23.属于人文环境的是24.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目的考虑的是(使用功能)25.建筑设计的方案构思采用26.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技术采用了飞券结构和骨架劵2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除了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为流传外,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28.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设计者是...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 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29.建筑施工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30.在工业建筑中,许多情况下厂房的大小和高度不是取决,取决于31.在中国古典建筑中,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是木构架32.柱式不包括33.等差数列在形式美法则里是属于韵律34.在中国古典建筑群体布置中,主要的建筑物多居中向南35.方案的深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一般形式美原则的部分是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36.在古代建筑中,檐下最外一列称为檐柱37.中国古代建筑外形上的特征最为显著,它们都具有屋顶屋身台基38.下面哪项是清式建筑木构结构(柱间架举架)39.巨柱是指几层以上的建筑在立面的柱子,贯通整个高度。
1. 建筑一般来讲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目的)(2),建筑技术(手段)(3)建筑形象(具体体现),建筑形象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
3.建筑物分类: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
按建筑物的规模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按建筑物的层数分(1)住宅建筑:(1)低层建筑:1-2层(2)多层建筑:3-6层(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2.(三)其他民用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砖木结构建筑2.砖混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4.钢结构建筑5.其他结构建筑4.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来划分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6,构建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7,设计内容(一)建筑设计(二)结构设计(三)设备设计8.依据:一,空间尺寸的要求二,自然条件的影响: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建筑平面设计:各个房间的设计和要求均可归纳为适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房间又可分为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9.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决定房间的面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房间人数以及人们使用活动所需要的面积2.房间内家居设备所占面积3.交通面积10.房间的门窗设置:1.门的宽度是由人流多少和搬运家居设备时所需要的宽度来确定的11.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厕所,浴室卫生间,厨房(一)走道;分类:1.交通型2.综合型(二)楼梯:形式:直跑,双跑,三跑。
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12. 楼梯的设计要求:单股人流通过的楼梯宽度不小于900mm,双股人流通过时为1100-1200mm,三股人流通过时为1650-1800mm13.门厅:1,形式:对称式,非对称式。
第1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人们建造房屋总是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就是建筑功能。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等内容。
建筑形象:建筑形象包括建筑内部空间组合、建筑外部体形、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及装饰处理等内容。
建筑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辨证统一的,既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
建筑功能通常起着主导作用,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建筑技术是到达建筑目的的手段,对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有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表现,在同样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也可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
第二节建筑的分类和分级一、建筑的分类( 一) 按使用性质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三大类。
民用建筑:(1) 居住建筑(2) 公共建筑第三节民用建筑的分类与分级建筑的分级:按耐火程度分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来确定的。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标准》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第四节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民用建筑防火设计:①防火分区: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等构件分隔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将火灾控制在该范围内,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②防火间距③安全疏散第五节、建筑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一、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1、房屋设计的内容A.建筑设计:总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个体建筑设计——建筑师〔主导、协调〕B.结构设计:结构方案选择、结构构件设计——结构工程师C.设备设计:给排水、采暖通风、电器照明等——设备工程师2、建筑设计的程序设计前的准备:核实并熟悉设计任务的必要文件,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主管部门的批文,城建部门的批文,设计任务书设计阶段:①初步设计阶段:设计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立、剖面图,工程概算书效果图及模型(大型民用建筑及重要工程)。
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层高:某一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净高: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结构层底面(梁底)或吊顶棚底面的垂直距离。
空间导向: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暗示、引导、夸张等建筑处理手法,把人流引向某一方向或某一空间,从而保证人在建筑中的有序活动。
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面阔:长面两檐柱的水平距离。
进深:房屋侧面前后墙间的水平距离。
檐柱:檐下最外一列的柱子。
金柱:檐柱以内,除在建筑物纵向中线上的柱子都称金柱。
中柱:在建筑物纵向中线上,顶着屋脊而不在墙里的柱。
山柱:建筑物纵向中线上,位于山墙正中一直顶到屋脊的柱子。
须弥座:须弥座是带有雕刻花纹和线脚的石台基。
柱式:指石制梁柱结构各部件的样式和它们之间组合的特定做法,从细部到整体。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邻街面的界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建筑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部的垂直距离。
容积率:一定地块内,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立意:就是确立创作主题的意念。
线条图:是以明确的线条,描绘建筑形体的轮廓线,来表达设计思想的图线。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关系: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建筑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建筑技术条件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表现。
按结构类型分类,一般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空间结构等。
⑴混合结构定义:不同材料的构件或部件混合组成的结构。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结构受力特点:内外墙既承重,也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一般用于:多层中小型民用建筑。
⑵框架结构定义:由梁和柱组成的能承受竖向、水平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效应的单层、多层或高层结构(即:框架是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结构受力特点:框架承重,墙体不承重,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幼儿小班科学课教案:探索建筑结构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2、通过游戏、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启发幼儿的好奇心,拓展幼儿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1、建筑的定义2、建筑的要素:基底、墙壁、屋顶和门窗等3、建筑的种类:住宅、商业、公共建筑等4、探索建筑结构:幼儿进行建筑结构相关的游戏活动和探索,了解建筑的结构、构造,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以带来一些建筑模型或者图片,让幼儿先看看,看看有什么感想和想法。
也可以利用游戏创设一些情境,例如建设一个城市,让幼儿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建筑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人类需要建筑,以及建筑有哪些构成要素等。
2、主体部分:(1)建筑的定义和要素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或者绘本,让幼儿初步了解建筑的定义和要素。
同时,也可以利用图片或者建筑模型让幼儿了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例如基底、墙壁、屋顶和门窗等。
(2)建筑的种类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模型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建筑,例如住宅、商业、公共建筑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同时,也可以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模拟不同种类的建筑。
(3)探索建筑结构为了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建筑,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有关建筑结构的游戏活动和探索。
例如,由幼儿自己负责建造一个简单的房屋,让他们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房屋能够稳定地立在地上,如何加强房屋的结构等等。
在探索中,幼儿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结束:可以让幼儿进行自我总结和表达,例如幼儿可以画出自己建造的房子的图纸,并简要介绍自己建造的过程和所学到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建筑的定义和要素,建筑的种类,探索建筑结构。
2、教学难点:幼儿对于建筑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故事、绘本和图片的使用;2、游戏、探索和模拟;3、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