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比容
- 格式:ppt
- 大小:238.00 KB
- 文档页数:28
血细胞比容测定
【目的】
掌握血细胞比容的温氏测定法。
【原理】
将定量的抗凝血液灌注于温氏管中,经过一定的速度和时间离心沉淀后,观察压紧红细胞层占全血体积的比值。
【实验器材或试剂】
1 器材:温氏比积管、毛细吸管、离心机。
2 试剂:按EDTA-K223.5mg/每试管(或肝素钠0.2mg/每试管)标准,将抗凝剂分装于小试管中干燥。
【操作步骤】
1、抽取静脉血2.0ml,立即注入装有抗凝剂的抗凝管中并混匀。
2、用细长毛细滴管吸取混匀的抗凝血,插入温氏比积管底部,然后将血液缓慢注入至10cm 刻度处,避免产生气泡。
3、将加好血液的比积管置于水平离心机,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30min,读取压实红细胞层柱高的毫米数,然后再以同样速度离心10min至红细胞层高度不再下降为止。
【结果计算】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层柱高的毫米数×0.01
【注意事项】
1、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以防溶血,如遇溶血现象应加以注明。
2、不能使用影响红细胞体积的抗凝剂。
3、离心速度和时间要规范化,否则血细胞比容的误差很大。
【临床意义】
1、参考范围:男性:0.40~0.50
女性:0.37~0.48
2、增高或降低
A、血细胞比容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或红细胞绝对性增多。
临床上测定脱水病人的血细胞比容,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
B、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各类贫血。
血细胞比容名词解释血细胞比容,是指通过血液微管中的分析,来观察肿瘤或疾病状态,来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进行定期检查的重要医学指标。
1、什么是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是通过血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或比例,反映一个人的全身或局部病变状况的一种医学检查方法。
2、血细胞比容的部位血细胞比容一般在血液微管内进行,血液微管由血液室、红细胞室、白细胞室和中性粒细胞室组成,到时能反映出人体的血液水平、血细胞水平等情况。
3、血细胞比容容积分类血细胞比容容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
红细胞容积(R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计数;白细胞容积(W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容积(PLT)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计数。
4、血细胞比容的功能(1)血细胞比容能反映一个人血液微量元素的状况,从而判断他的全身状况,是确诊病情和治疗病情的常用检查;(2)血细胞比容能检测出系统性细菌和病毒性感染;(3)血细胞比容能检测出肿瘤细胞,可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 we;(4)血细胞比容也可用于检测慢性感染,如结核、梅毒、副伤寒病菌等;(5)血细胞比容还常用于检测某些疾病的病因,如先天性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5、血细胞比容的指导原则(1)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把握血细胞检查的细胞类型和数量;(2)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跟踪观察血细胞比容变化;(3)根据不同情况,回述血细胞检查中所提供的报告;(4)根据病人的病史和家族史,综合判断血细胞检查报告所提供的疾病类型以及治疗方案;(5)将血细胞比容检查结果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6)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血细胞比容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准确诊断疾病。
总之,血细胞比容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对于对付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比容名词解释生理学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表面积)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学指标,用于衡量血液中红细胞之间的相对表面积,是红细胞代谢和交换氧气的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红细胞比容通常在0.42-0.46之间,这意味着每个红细胞与一个空气分子的相对表面积相等,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当红细胞比容降低时,表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增加,或者红细胞变形过度,导致红细胞之间的相对表面积减少,从而影响了血液中氧气的交换。
常见的红细胞比容异常包括:
1.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水平过低,导致红细胞变形过度或缺乏足够的氧气,从而引起疲劳、头晕、乏力等症状。
常见的贫血类型包括硫酸铁铵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2. 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度增加,导致红细胞变形过度或缺乏足够的氧气,从而引起疲劳、头晕、乏力等症状。
常见的红细胞增多症类型包括地中海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指血液中球形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导致红细胞变形过度或缺乏足够的氧气。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除了红细胞比容,还有许多其他的生理学指标可以评估人体健康状态,例如血氧饱和度、血细胞形态学等。
因此,定期进行生理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血细胞比容测定(Hct,Ht,HCT或PCV)【检测原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
1.温氏法(Wintrobe法)、微量法:属于离心法。
是将抗凝血置于孔径统一的温氏管或毛细玻管中,以一定转速离心一定时间后,计算红细胞层占全血的体积比。
2.血液分析仪法【质量控制】1.手工法抗凝剂量不准确、混匀不充分、离心速度不够会产生误差。
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小红细胞、大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或红细胞增多症可使血浆残留量增加6%。
2.血液分析仪法要注意Hct是否与RBC、MCV相关。
【参考值】温氏法:男性0.40~0.50;女性0.37~0.48。
微量法:男性0.47±0.04;女性0.42±0.05。
【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3.是临床输血、输液疗效观察的指标。
4.作为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计算的基础数据。
5.还可作为真红诊断指标之一。
【操作方法】温氏法:取EDTA-K2或肝素钠抗凝静脉血2ml,加入温氏管中,用水平离心机以2264g,离心30分钟。
离心后血液分为5层,自上而下分别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和有核红细胞层、还原红细胞层(紫黑红色)、带氧红细胞层(鲜红色)。
读取还原红细胞层柱高的毫米数,乘以0.01,即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的升数。
【检测原理】手工法【方法学评价】1.MCV红细胞凝集(如冷凝集综合征)、严重高血糖症(葡萄糖高于6000mg/L)可使MCV假性增高。
2.MCH高脂血症、白细胞增多症可使MCH假性增高。
3.MCHC受Hct(血浆残留或出现异常红细胞)和Hb(高脂血症、白细胞增多症)的影响。
【参考值】【临床意义】红细胞平均指数可作为贫血形态分类依据。
红细胞比容名词解释
血细胞比容测定的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计数或血红
蛋白测定,常用作贫血诊断和分类的指标。
还可用于临床决定病人是否需要补液的实验检查依据。
通常以HCT30%-35%
为出现缺氧临界值,此时除输入晶体液及胶体液外,还应输入CRBC。
英文全称Redbloodcellspecificvolume
正常范围
男性40%~54%;
女性37%~47%;
新生儿48%~68%。
HCT
检查介绍
红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又称红细胞比容(比积/压积)。
临床意义
血细胞比容测定的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测定,常用作贫血诊断和分类的指标。
还可用于临床决定病人是否需要补液的实验检查依据。
通常以HCT30%-35%为出现缺氧临界值,此时除输入晶体液及胶体液外,还应输入CRBC。
【名称】血细胞比容【英文名】hematocrit【别名】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比积【概述】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PCV),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积压后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
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测定方法有多种,温氏法(Wintrobe)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原理】将定量的抗凝血液,注入温氏比积管内,用一定的速度和时间离心,即得沉积红细胞和血浆的比例,从而得知每升红细胞所占体积的比值(L/L)。
【试剂】【试剂】(1)干燥的EDTA-Na 2mg或EDTA-K 3.5mg。
(2)肝素0.2mg。
将上述两种抗凝剂,分装小试管,可抗凝2ml血液。
(3)温氏(Wintrobe)试管。
(4)水平离心机。
【操作方法】(1)静脉采血2ml,注入抗凝管中,立即混匀。
(2)用细长毛细滴管吸取混匀的抗凝血,插入温氏管底部,然后将血液缓慢注入至刻度10处,避免气泡发生。
(3)用水平离心机以相对离心力(RCF)2264g,即有效半径225cm时,每秒50转(3000r/min)离心30min,读取红细胞层的柱高。
(4)离心后的血液被分成五层:①血浆层为最上层。
②血小板层是白色乳糜层。
③白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层(有核细胞层),呈灰红色。
④还原红细胞层,为一圈紫黑色红细胞层,是氧合血红蛋白被白细胞代谢还原所致。
⑤带氧红细胞层,在底层呈鲜红色。
(5)读取红细胞层的柱高(以还原红细胞层表面为准)的毫米数,乘以0.01,即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的升数,以L/L为单位报告结果。
【正常值】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男 性:0.40~0.50 (40~50vol%)。
女 性:0.37~0.48 (37~48vol%)。
新生儿:0.49~0.60 (49~60vol%)。
【临床意义】(1)增大:①严重脱水(大量呕吐、腹泻、失水等)。
②大面积烧伤。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细胞比容(HCT)测定(一)检测原理血细胞比容(Hct、Ht、HCT或PCV)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
1、离心法:包括温氏法(Wintrobe法)、微量法:是将抗凝血置于孔径统一的温氏管或毛细玻管中,以一定转速离心一定时间后,计算红细胞层占全血的体积比。
2、血液分析仪法:原理是当细胞通过计数小孔时,形成相应大小的脉冲,脉冲的多少即为细胞数量,脉冲高度为细胞体积,通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计数(RBC)即求得血细胞比容,Hct=MCV×RBC。
(二)方法学评价1、手工法:有折射计法、粘度法、比密测定法、离心法和放射性核素法。
温氏法:采用中速离心,不能完全排除红细胞间残留血浆,测定结果偏高,已属淘汰。
微量法:采用高速离心,细胞间残留血浆比温氏法少(约2%),且样本用量小、操作简便、残留血浆1%~3%。
2、血液分析仪法:仪器法CV为1%,手工法CV为2%,仪器法应注意红细胞增多症或血浆渗透压异常时会出现误差。
(三)质量控制1、手工法:抗凝剂量不准确、混匀不充分、离心速度不够会产生误差。
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小红细胞、大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或红细胞增多症可使血浆残留量增加6%。
当红细胞增多时,Hct 明显增高,血浆残留也会增加。
2、血液分析仪法:要注意Hct是否与RBC、MCV相关。
(四)参考值Wintrobe法:男性0.40~0.54;女性0.37~0.47。
微量法:男性0.47±0.04;女性0.42±0.05。
(五)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达0.80L/L)、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减低:见于各种贫血,但不同类型的贫血,Hct减少程度与RBC计数值不完全一致。
3、输液评估:用于评估血浆容量有无增减或浓缩稀释程度,有助于控制补液量和了解体液平衡情况,是临床输血、输液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血细胞比容的概念
血细胞比容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所占比例的大小。
它
是衡量人体贮血量的一个指标。
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它
携带着营养物质、生理活性物质和氧气到达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同时
也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中排出。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血细胞比容值在0.42-0.52之间,女性则在0.37-0.47之间。
一旦血细胞比容值低于正常值,说明一个人的贮血量不足,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这种状态被称为贫血。
贫血可以是由于营养不良、失血、骨髓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的。
相反,如果血细胞比容值高于正常值,人体对所有的物质都会需
要更多的供应,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一
个正常的血细胞比容值非常重要。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血细胞比容值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之
间可能会有所差别,因此在做测试之前应该了解相应的参考值。
血细
胞比容值是一个很好的衡量身体健康的指标之一,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名词解释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也称为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它是评估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
通常,血细胞比容的正常范围在男性为40% - 50%,女性为35% - 45%。
血细胞比容可以通过采集一定量的静脉血样本进行测定。
在实验室中,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使得不同成分的血
细胞层次分明。
然后,使用一个专门的仪器来测量红细胞层所占据的
总体积,并计算出血细胞比容值。
高或低的血细胞比容值可能暗示着某些健康问题。
例如,高于正常范
围的值可能表明身体缺水、肺部疾病、骨髓增生异常或多发性骨髓瘤
等情况。
相反,低于正常范围的值则可能暗示着贫血、溶血、营养不良、肾脏疾病或白血病等情况。
总之,血细胞比容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
监测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
血细胞比容和血液凝固的概念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占体积的百分比。
通常以百分数或百万分之一表达,成年人的正常血细胞比容范围为37%至52%。
血细胞比容是衡量红细胞数量和体积的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红细胞的含量和浓度。
高血细胞比容可能表示红细胞增多(如脱水、高原适应等)或血浆减少(如失血、贫血等),低血细胞比容可能表示红细胞减少(如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等)或血浆增多(如输液、贫血等)。
血液凝固是指在血管破损或其他损伤情况下,血液中形成块状物质(血凝块)来阻止出血并修复受伤组织的过程。
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凝血因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相互作用,最终形成血凝块。
血凝块主要由纤维蛋白原聚合形成的纤维网和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小板栓组成。
血液凝固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可以阻止外部伤害造成的出血,但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红细胞比容的名词解释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又称压秤法红细胞比容,是指血样中红细胞的体积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红细胞比容是血液学中常用的一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红细胞比容的测定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新鲜全血采用离心法进行分离,使得红细胞和血浆分离开来。
然后测量血样中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比例,即得到红细胞比容值。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离心法和自动化测体积法,离心法常用于常规化验,而自动化测体积法则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红细胞比容的正常范围因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等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比容约为40% - 50%,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比容约为36% - 48%。
儿童和青少年的红细胞比容略高于成年人,新生儿的红细胞比容较高,可达到55% - 60%。
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红细胞数量的增多或减少,以及红细胞的变形性、变性和溶解等情况。
红细胞比容的增高常见于以下情况:1. 失水:由于体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增高。
2. 红细胞增多症:如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适应症等,导致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多。
3. 肺性血液淤滞:如肺源性心脏病、肺梗塞等,阻碍了血液的流动,造成红细胞凝聚和堆积,红细胞比容增高。
红细胞比容的降低常见于以下情况:1. 贫血:由于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红细胞比容会显著下降。
2. 血液稀释:如输液过多、溶液输入过量等,血浆成分增加,红细胞比容降低。
3. 骨髓抑制:如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比容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红细胞比容值的单独判断往往不具备足够的临床意义,通常需要与其他血液指标共同参考,如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才能更准确地评估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