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9新编)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讲义新人教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
它是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的状态。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
它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等。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粒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发生更容易。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发生。
因此,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的浓度较低时,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较少,因此反应速率较低。
二、化学平衡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转化速率等于生成物的转化速率。
化学平衡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判断式来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系数。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一直在进行,但是总的浓度不再改变。
平衡常数K用来描述平衡系统中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值将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节。
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反应的结果。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一、引言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平衡描述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而反应速率则表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本教案将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进行介绍和讲解。
二、化学平衡1. 定义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关系。
对于反应式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可以通过下式计算:K = [C]^c[D]^d / [A]^a[B]^b3. 影响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改变这些因素会导致平衡的移动。
4. 平衡的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将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浓度差。
反之,当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则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三、反应速率1. 定义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它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的影响。
3. 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通常使用下式来表示反应速率:速率= Δ[C] / Δt四、实验教学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实验教学方法:1. 实验一:观察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在封闭系统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反应物,观察和记录平衡的移动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来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的移动。
2. 实验二:测定反应速率选择一种反应,并测量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通过计算反应速率,学生可以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五、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1.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如何影响化学平衡?2. 什么是平衡常数?如何计算平衡常数?3. 反应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课件一、引言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是高中化学必修二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对我们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以及控制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验与计算方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速率。
通常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表示。
2. 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增快,反应速率增加。
-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 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加。
三、化学平衡1. 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但并不意味着反应完全停止。
2. 平衡常数与平衡表达式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与逆反应浓度的比值为平衡常数(K),可以用平衡表达式表示。
3. 影响平衡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主要有:- 温度:温度增加会使吸热反应移向吸热方向,温度降低则使吸热反应移向放热方向。
- 压力:对于气体反应,压力升高会使反应移向生成物较少分子的方向。
- 浓度:浓度增加会使反应移向生成物较少的方向。
四、实验与计算方法1. 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计算反应速率。
2. 平衡常数的计算通过实验测定平衡体系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以计算平衡常数。
五、应用与拓展1. 反应速率控制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以在工业生产中优化反应条件,控制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2. 平衡反应的应用平衡反应的应用广泛,例如酸碱中和、电池的工作原理、氨的合成等,都涉及到平衡反应。
六、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通过实验与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反应速率的测定和控制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
这些知识对于化学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案主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引言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速度,而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本节课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概念和实验方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速率的定义与计算- 反应速率的定义: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失量或生成物的生成量。
- 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反应速率 = 反应物消失量 / 反应时间或反应速率 = 生成物生成量 / 反应时间。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提高温度能增加反应物的分子动能,促进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增加碰撞频率,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 催化剂: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反应活性,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定义与特点- 化学平衡的定义:在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达到相同的速率时,称为化学平衡。
- 特点:化学平衡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2. 平衡常数与反应商- 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的乘积的稳定值。
- 反应商:在非平衡状态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的乘积。
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会推动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则推动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 温度:增加温度会促进反应物的分解,从而推动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则推动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 压力(对气态反应):增加压力会推动反应向物质分子数较少一方的方向移动。
四、实验活动1. 实验一:测定反应速率-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颜色改变的反应,测定反应速率并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实验步骤:a)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蓝色试剂和红色试剂。
b) 观察颜色改变反应的时间,记录反应时间。
c) 分别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浓度等,重复步骤b。
- 实验结论:改变温度和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反应速率随温度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
它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反应速率= Δ反应物浓度/ Δ时间其中,Δ反应物浓度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摩尔/升·秒。
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
1.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发生的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高浓度意味着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从而增加了反应的概率。
2. 温度: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动能,从而增加了碰撞的强度和频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通过降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活化能,使反应路径更容易进行。
4. 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可以暴露在反应环境中,增加了反应的机会。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的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并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平衡反应A +B ⟷C + D,可以表示为:正向反应:A + B ⟶ C + D逆向反应:C + D ⟶ A + B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有: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2. 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3. 平衡常数(Kc)是表示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浓度比例的一个常数。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
1. 温度:温度的增加可以导致平衡位置的转移。
对于放热反应(△H < 0),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反应物一侧移动;对于吸热反应(△H > 0),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位置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全部教材目录必修第一册绪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整理与提升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物质的量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1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节金属材料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附录Ⅰ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附录Ⅱ一些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附录Ⅲ名词索引附录Ⅳ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V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附录V相对原子质量表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实验活动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整理与提升附录Ⅰ名词索引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附录Ⅳ相对原子质量表元素周期表选择性必修1引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反应热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整理与提升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电解池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4 简单的电镀实验实验活动5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附录I 某些物质的燃烧热(25℃,101kPa)附录Ⅱ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5℃)附录Ⅲ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 附录Ⅳ名词索引元素周期表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1 能层与能级知识点2 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知识点3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知识点4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知识点5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知识点6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点7 原子半径知识点8 电离能知识点9 电负性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1 共价键知识点2 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知识点3 分子结构的测定知识点4 多样的分子空间结构知识点5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知识点6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知识点7 共价键的极性知识点8 分子间的作用力知识点9 溶解性(相似相溶原理)知识点10 分子的手性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1 物质的聚集状态知识点2 晶体与非晶体知识点3 晶胞知识点4 晶体结构的测定知识点5 分子晶体知识点6 共价晶体知识点7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知识点8 离子晶体知识点9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知识点10 配合物与超分子实验探究.【实验3-2】配合物的生成(1)【实验3-3】配合物的生成和析出【实验3-4】配合物的颜色【实验3-5】配合物的生成(2)规律方法方法比较物质熔点、沸点高低的方法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点2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知识点3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知识点4 有机物的表示方法知识点5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知识点6 确定实验式--元素分析知识点7 确定分子式--质谱法知识点8 确定分子结构--波谱分析规律方法方法1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方法2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方法3 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第二章烃知识点1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知识点2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知识点3 烯烃知识点4 炔烃知识点5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6 苯知识点7 苯的同系物知识点8 稠环芳香烃实验探究【实验2-1】苯的分子结构【实验2-2】苯的同系物的性质规律方法方法1 解有机物共线、共面问题的通用模板方法2 烃的比较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1 溴乙烷知识点2 卤代烃知识点3 醇知识点4 酚知识点5 乙醛知识点6 醛类知识点7 酮知识点8 羧酸知识点9 酯知识点10 油脂知识点11 酰胺知识点12 有机合成实验探究【实验3-1】溴乙烷的取代反应【探究】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实验3-2】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3-3】乙醇的氧化反应【实验3-4】苯酚的酸性【实验3-5】苯酚的取代反应【实验3-6】苯酚的显色反应【实验3-7】乙醛的氧化反应(银镜反应)悬浊液的反应【实验3-8】乙醛与新制Cu(OH)2【探究】羧酸的酸性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知识点2 单糖知识点3 二糖知识点4 多糖(淀粉、纤维素)知识点5 氨基酸知识点6 蛋白质知识点7 酶知识点8 核酸实验探究【实验4-1】葡萄糖的性质【实验4-2】纤维素的水解【实验4-3】蛋白质的盐析【实验4-4】蛋白质的变性【实验4-5】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基础知识知识点1 加成聚合反应知识点2 缩合聚合反应知识点3 通用高分子材料知识点4 功能高分子材料规律方法方法高聚物单体判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