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18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一)智慧工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安全,并可以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在目前的现状下,智慧工地建设仍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缺乏全面、统一的技术标准,这将制约智慧工地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建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技术标准是智慧工地建设的基础,一方面可以提高智慧工地设备的互操作性,提高智慧工地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业界严格规范行为,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风险。
因此,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在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建筑施工标准。
智慧工地需要通过智能化建筑施工,使得施工人员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进而减少时间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隐患和误工率。
2.安全防范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需要采用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例如智能化的安全监测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预警、安全提醒等。
3.设备互联标准。
智慧设备的互联是智慧工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设备之间的连接应该坚持标准化、不断完善互联标准,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连接和信息的传输。
4.园区管理标准。
智慧工地需要有统一、易操作的园区管理标准,包括道路规划、环境治理、道路缺陷维护、安全检查等内容,这将有助于快速响应各种突发事件,保证工地的稳定运营。
总之,建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是智慧工地建设的内在要求,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建立行业自律、降低施工隐患和提高建筑质量。
在未来,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切实拥抱智慧工地,共同建设一个稳定、安全和智慧的建筑环境。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如今建筑行业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啊,就像坐火箭似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工地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啦。
咱们为啥要搞智慧工地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工地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
你想啊,传统工地有时候管理起来特别麻烦,安全隐患也不好发现,效率也不高。
智慧工地就不一样了,它就像给工地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可以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呢。
这篇技术标准就是为了给智慧工地的建设提供一个规范,让大家都能按照这个标准来,把智慧工地建得好好的。
适用范围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工地哦。
不管是盖高楼大厦的大型建筑工地,还是一些小型的住宅建设工地,都能用得上。
比如说像那种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工地,里面施工人员多、设备复杂,要是按照这个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来,就能很好地管理施工人员的出入、设备的调度,还能实时监控工地的安全状况呢。
再比如一些市政工程的小工地,虽然规模小,但是运用这个标准,也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术语定义1. 智慧工地- 说白了,智慧工地就是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高科技技术运用到建筑工地上。
就像是给工地注入了智慧的灵魂,让工地能够自动感知、自动分析、自动决策。
比如说工地上的一些设备能够自己收集数据,像传感器能知道温度、湿度,然后把这些数据传到一个系统里,系统再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判断,这就是智慧工地的一个小体现啦。
2. 物联网设备- 这就是那些能够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在智慧工地里可多了。
像那些可以监测建筑材料重量的地磅秤,如果它能把重量数据通过网络传到管理系统里,那它就是物联网设备。
这些设备就像一个个小侦探,在工地上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呢。
正文1. 智慧工地基础硬件设施标准- 1.1监控设备- 监控设备可是智慧工地的眼睛呢。
首先,摄像头的分辨率要足够高,至少得达到1080P吧,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到工地上的情况。
摄像头的覆盖范围也要广,要保证能看到工地的各个角落,像出入口、材料堆放区、施工区域等。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智慧工地建设要求
1.技术建设
①实施现代智慧信息化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人、机、物、施工过程相互联结,建立一个智能网络系统。
②重视信息技术,建设信息技术中心,构建工地智能控制系统,支持多种功能功能,实现精准调度、互联互通、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
③实施开放耦合技术,通过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将工地上的各种应用系统集成到单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服务的灵活调度、智能诊断和精确预测。
2.应用建设
①广泛应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技术应用平台,为工地的安全监管、设备故障诊断、施工效率提升等应用提供智能技术支持。
②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从施工监督到建设完工的过程中的全面数据采集,并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实时的施工智能监控。
③建立智能报警系统,实现工地安全的24小时全天监控,当发生安全事故时,智能报警系统能及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部分:智慧工地建设步骤
1.工程环境调研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工地环境的调研。
智慧工地建设评价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视频监管:监控录像采用物理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 高清录像,录像模
式为24小时全天候进行监控。
录像视频数据一个月后采用循环覆盖模式。
●危大工程监管:应具备视频监控、危大工程监管等功能。
●关键岗位管理:智慧工地系统应具有关键岗位管理功能。
●劳务实名制管理:智慧工地系统应具有劳务实名制管理功能。
●环境监管:智慧工地系统应具有环境监管等功能。
●自动喷淋:智慧工地系统应具有自动喷淋等功能。
●升降机监管:智慧工地系统应具有升降机监管等功能。
●塔吊安全监管:智慧工地系统应具有塔吊安全监管等功能。
在实施评价时,评价结果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达到一星级或以上级别的项目必须满足相应建设规模和功能要求。
其中,一星级为最低级别,要求满足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400万且施工期限6个月以上的条件;二星级适用于建筑面积2万㎡及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三星级适用于建筑面积15万㎡及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项目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级别时,将获得优先推荐市级各项评优评先的资格。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是指在建设工地中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工地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提高工地施工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水平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工地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应包括建设工地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在工地内部部署传感器、监控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实现对工地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工地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维护效率。
其次,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还应包括工地管理的智能化建设。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工地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智能调度和管理,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对工地进行实时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保障工地施工的安全和环保。
另外,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还应包括建设工地的数字化建设。
通过建立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工地各类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为工地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对工地施工过程和成果的数字化建模和管理,提高工地施工的精细化和协同性。
综上所述,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是建设工地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工地施工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建设工地建设中,应加大对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工地管理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智慧工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建设工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工地现场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工地。
为了推动智慧工地的建设,制定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一、工地建设的智能化要求1.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智慧工地需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实现工地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工地巡检、安全监控,使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工地环境的监测与分析。
2.数据集成和共享:工地各项数据要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传输和统一管理。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工地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成,方便工地管理人员实时查看和分析。
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提高工地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智慧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例如,通过对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工程的风险和延期情况,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二、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和先进性: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应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与时俱进。
2.适用性和通用性: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应适用于不同类型、规模和阶段的工地建设,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3.标准化和规范化: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和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三、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内容1.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标准:包括智能监控设备、无人机、传感器等在工地中的应用要求和规范,以及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集成标准。
2.数据集成和共享标准: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标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标准,以及数据共享和开放的标准。
3.智慧决策支持系统标准:包括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算法和方法标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标准。
四、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1.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智慧工地建设的好处和成果,提高工地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认识和参与度。
附件1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导标准1、基础设施要求网络传输:每路监控视频网络上行宽带不小于2M z并保证网络稳走,建议有条件的在建项目在现场安装宽带不小于 20M的光纤专线。
供电要求:各项目、企业应提供智慧工地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稳走电压,并设置独立供电回路,保证极端天气、节假日等现场断电条件下能正常供电。
2、视频监控系统3、环境监测系统敏感点最近的场界。
U 设备应经CPA 和CCEP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产品认证证书查询 栏可网上查询)双认证。
2、 实时监测PM2.5、PM10、TSP 、噪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 的相关环境数据,能够连续自动准确监测扬尘、噪音等环境数据, 具备实时显示功能。
3. 设备工作环境・30-70°C , 95%无凝结。
5.测量范围:30 ~ 130dBA (可扩展至20~ 140dBA) 动态范围:>110dB ,无需量程切换 AD 采样频率:48kHz检波方式:全数字本机噪声:22dB(A) ; 23dB(C) ; 24dB(Z)薪率范围:10Hz~ 20kHz频率计权:A (默认Y Z时间计权:F (默认L S”6、 气象五参数设备技术要求 4、颗粒物在线监测仪技术指标:以PM10作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的监测指标,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量值统一换算为pg/N4、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5、塔机吊钩可视化系统6、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系统7、物料提升机安全监控系统8、车辆出入管理监控系统9、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10、预拌混凝土(砂浆)管理系统11、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系统为省检测监管平台,目前已在各检测站正常运行,数据应与智慧工地平台系统对接。
12.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系统为省建筑市场监督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子系统,数据与智慧工地平台系统对接。
13.智慧工地监控中心(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建立企业所属工地工程库、企业库、人员库,采集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施工现场数据,按照不同时间、多角度、多维度对数据分类汇总, 能快速查询数据;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及时预警报警、动态智能预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动态掌握质量安全情况;建立智能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行政决策分析报告,有助于全面了解施工主要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供决策支持。
标准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南《标准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南》嘿,新手朋友,咱们来聊聊标准智慧工地建设这事儿啊。
刚接触这个的时候,我那叫一个头大,啥都不懂就这么懵懵懂懂开始了。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你得搞清楚智慧工地建设的目标是啥。
简单来说,就像是把工地变得和人一样聪明,能自己感知问题,自己处理一些事情。
这就需要有个整体规划,可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我一开始就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结果走了不少弯路。
在规划里,得考虑工地的大小、施工的工序这些基础东西。
比如说,一个大工地和小工地需要的设备数量、传感器的布置肯定不一样。
这就像大商场和小商店,货物的摆放和管理肯定有区别。
还有啊,通讯网络一定不能忽视。
一个好的通讯网络就像是人的神经系统,万一断了,各个设备之间就没法“交流”了。
我当时就没重视这个,后来设备老掉线,那叫一个麻烦,可把我急坏了。
所以记住了,这点很关键。
二、实用建议设备选型很重要。
不能只看价格便宜,要选适合工地环境的。
比如说,灰尘大的工地,那些精密电子设备就很容易出故障。
这就好比你穿着皮鞋在泥地里走,肯定不行。
这里有个诀窍,多看、多问、多比较,看看别的工地用啥好用。
施工安全智能化是智慧工地的重点。
比如智能安全帽、安全监测设备这些。
安装的时候啊,要考虑全方位的覆盖。
我那时候就是有的角落没照顾到,结果就有一处出了小事故,还好没酿成大祸。
再说说数据管理。
数据就像工地的账本,要清清楚楚的。
要有专门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定期备份数据。
你想啊,如果没备份,数据丢了就像账本烧了一样,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三、容易忽视的点环保监测设备可不能忘。
很多人都关注工程进度、安全啥的,环境这块就丢一边了。
其实现在环保抓得很严的。
像噪音、粉尘这些监测设备,既对环境好,周围居民也不会来找麻烦,我身边就有工地因为噪音被投诉过,真是得不偿失。
还有水电的智能监测,感觉水电气这块好像理所当然就那样,但是真要做到智慧化,细致监测能节省不少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