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阶地
- 格式:docx
- 大小:176.44 KB
- 文档页数:4
河流阶地知识点总结一、河流阶地的形成1. 水流侵蚀作用河流水流的冲刷作用会形成河流的阶地。
水流在河床上冲刷的同时,也会将部分沉积的泥沙携带走,这就导致了河床的不断下降。
而一旦河流的水流量有所减小,河床上原本沉积的泥沙就会开始固化,形成河流的阶地。
2. 流域地形变迁河流的阶地也可以是由于流域地形的变迁而形成的。
在地质运动的长期影响下,地表地形可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这就导致了河流流经的地区地势的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河流的阶地。
3. 大水冲击作用大水冲击是河流阶地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河床上沉积的泥沙在长期的压实作用下形成了坚硬的岩石,而当河流的水量增大时,它便会以更大的冲击力冲击河道,从而形成河流的阶地。
4. 水流波浪冲击作用波浪冲击也是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之一。
当河流水流的波浪在河床上不断冲击,会导致沉积的泥沙受到破碎和重新沉积,最终形成河流的阶地。
二、河流阶地的特征1. 平坦开阔河流的阶地呈现出平坦开阔的特征,这是由于长期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 堤岸陡峭河流的阶地的堤岸往往比较陡峭,这是由于大水冲击和水流侵蚀作用造成的。
3. 地表高程变化河流的阶地地表高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高低起伏,呈现出阶梯状的特征。
4. 地质构造特征河流的阶地地质构造往往非常复杂,包括了岩石、泥沙、砾石等多种物质。
同时,地质构造也会对阶地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5. 脉络纵横河流的阶地往往呈现出交错纵横的脉络,这是由于河流长期侵蚀、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三、河流阶地的分类1. 洪积阶地洪积阶地是河流的一种重要阶地形态,在河流上下游地区广泛发育。
它是由河流长期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形成的,是冲击平原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沉积阶地沉积阶地是河流的另一种主要阶地形态。
它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道上沉积而形成的,也是冲击平原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 切割阶地切割阶地又称崖式阶地,是由于河流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呈现出明显的高低起伏,地势较为陡峭。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河流阶地归纳总结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阶地由阶地面、阶地陡坎、阶地的前缘、后缘组成。
阶地按上下层次分级,级数自下而上按顺序确定,愈向高处年代愈老。
阶地物质下部为砂砾石,上部为粉砂、粘土,具二元结构。
河流阶地是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下切侵蚀的条件不同,阶地的成因也不相同。
主要成因有:气候的变化,形成气候阶地;构造运动,形成构造阶地;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基准面。
河流阶地的形态河流阶地形态要素(1)阶地面通常向河流下游方倾斜,有一定的连续性。
阶地面和下部斜坡交接的地方是阶地前缘,常受后期侵蚀变得不明显,阶地后缘往往被坡积物覆盖;(2)阶地高度是从河流水面算起;(3)阶地宽度指阶地前缘到阶地后缘间的距离;(4)阶地级数从下往上依次排列。
河流阶地的成因:形成阶地必备的两个条件:(1)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河漫滩;(2)河流向下侵蚀,使得原来的河漫滩高于一般洪水位。
在形成河漫滩时,河流流经地区一般说来构造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作用、沉积作用为主,河流至少处于和接近处于均衡状态。
河流的挟沙力不会远大于河流的含沙量。
而河流使河漫滩成为阶地的时期,一般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河流下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流的挟沙力大于河流的含沙量,以至于河流还有剩余的能量用于对河谷的加深。
河流能否形成阶地取决于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特别是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
河流负载特征的变化又取决于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变化。
河流阶地名词解释河流阶地是在横向的阶梯式基座上堆积河流与湖泊沉积物形成的平坦高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河流阶地又叫冲积平原或准平原。
它是平原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一种类型。
按阶地顶面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平原状阶地:其阶面外形平缓,阶地高出河床一般为3— 5米,宽1-2公里,阶地基座由粉砂、亚粘土组成;二、陡崖状阶地:阶地陡崖坡度多小于10度,阶地高出河床15— 25米,阶地基座由含砾中粗砂、亚粘土组成;三、悬崖状阶地:阶地陡崖坡度大于45度,阶地高出河床20— 50米,阶地基座由块石组成。
前两种类型的阶地多为地势低洼处的一种特殊地貌形态,较少出现在我国。
第三种类型的阶地常见于美国、西班牙、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的河流两岸,我国很少发育。
河流阶地分布于河漫滩、泛滥平原和三角洲等,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1、河漫滩(riverbank)阶地是由河流搬运来的物质堆积而成,故称为河漫滩阶地。
2、河漫滩(riverbank)阶地由河漫滩发育而成,故亦称为一级阶地。
其顶面比阶地面稍低,阶地面坡度通常较大,呈漫滩相特征,形成于不同的时代,以三角洲发育得最好。
因此,它又可作为划分更老地层的依据。
河漫滩阶地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自河流的上游向下游递减,分布范围广,常形成大片的河漫滩平原,阶地高出河床约0— 3米,阶地的平面形态不对称,有一侧阶面坡度很陡,另一侧则相当平缓,阶地的分布从地貌形态看,既有纵剖面形态,又有横剖面形态。
二、 1、沼泽地:或称沼泽盆地,是由沼泽地发展起来的,这种沼泽地的特点是地表长期积水,形成大片水洼地带,上面有稀疏的植物覆盖。
其底部多为泥炭层,也有淤泥层或泥炭—淤泥互层。
2、沼泽地(bog)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大陆性气候区内,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东北及蒙古等地。
3、湿草甸(wet meadow)主要分布于温带半干旱区,如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都有湿草甸存在。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39:河流阶地【知识梳理】一、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原先河谷的谷地,由于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顺河谷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简称阶地。
阶地是由阶地面(原先河谷谷地遗留部分)和阶地坡(后期河流下切而成)组成,两者共同反映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2、河流阶地的形成形成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先发育一个相当广阔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河流阶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地壳抬升(间歇性)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持续性)3、阶地特点(1)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2)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老4、河流阶地分类河流阶地按照物质组成和结构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三种类型。
(1)侵蚀阶地:又称为石质阶地,多由基岩(位于土壤及其他未固结的物质之下的固体岩石,或者在土壤及其他疏松物不存在处出现于地表的岩石)构成,由于当时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没有或很少有河流堆积物覆盖,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
(2)堆积阶地:全为河流冲积物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河流侧蚀展宽谷地,同时河流发生大量堆积,然后河流下蚀形成阶地,一般河流下切侵蚀的深度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
(3)基座阶地: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则为基岩。
5、意义(1)阶地是聚落和种植业选址的理想场所。
(2)寻找矿产与建筑布局。
(3)河流阶地的特征可以反映新构造的活动方式。
【课堂例题】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1.A 2.A 3.D【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
高考河流阶地知识点在地理学中,河流阶地是指河流沿岸地区的地形阶梯。
对于高考而言,河流阶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高考河流阶地知识点进行探讨,从形成原因、类型、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展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
河流的阶地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河流的切割作用和起伏的地貌变动。
当河流切割下切时,便会形成阶地。
同时,地壳的抬升或者是海面的下降也能导致地貌的变动,形成河流阶地。
其次,河流阶地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首先是河流下切形成的尖阶地,它是由于河流的深度加深造成的,通常位于河流峡谷的两侧。
其中,最高的一级尖阶地称为一级阶地,较低的二级阶地和更低的三级阶地依次向外延伸。
其次是冲积平原形成的台地,它是由于洪水冲积沉积物造成的。
而冲积坎是由于河流在沉积物上加深河床而形成的。
最后,还有湖滨阶地,它是由湖泊的水位变化以及湖泊冲积沉积引起的。
河流阶地有其独特的特征。
首先是高程间的阶梯状分布,这是河流阶地的基本特点。
每个阶地都有自己的高度和面积,形成一道道阶梯状的地形。
其次是阶地上的沙土质地,由于河流冲刷和沉积的作用,阶地上的土壤通常比较松散。
此外,阶地也往往呈现出平缓的地貌特点,适合农业和人类居住。
河流阶地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阶地提供了较为平坦的土地,方便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冲积平原形成的台地尤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河流阶地也为人类提供了居住的场所。
许多城市和乡镇就建在河流阶地上,如中国的长江、黄河等。
此外,河流阶地还提供了水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高考河流阶地知识点是一个涉及地理学的重要概念。
在考试中,对河流阶地的形成原因、类型、特征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科目的考试,提高自己的成绩。
而在实际生活中,了解河流阶地知识也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高考备考:河流地貌之河流阶地(附典例赏析)河流阶地的概念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阶地的组成阶地由阶地面、阶地陡坎、阶地的前缘、后缘组成。
阶地按上下层次分级,级数自下而上按顺序确定,愈向高处年代愈老。
河流阶地的成因形成阶地必备的两个条件:(1)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河漫滩;(2)河流向下侵蚀,使得原来的河漫滩高于一般洪水位。
河流阶地形成的影响因素:(1)构造升降运动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
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于是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
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次阶地。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影响到河流中的水量和含沙量等,从而引起河流作用性质变化,在河谷中形成阶地。
气候变干时,河流含沙量相对增多,河水量减少,地面植被稀疏,坡面侵蚀加强,带到河流中的泥沙量也增多,此时河床堆积增高;气候湿润期,河水量增多,植被茂盛,河水含沙量相对变少,导致河流下蚀,形成了阶地。
由于气候干湿变化引起的堆积、侵蚀交替作用形成的阶地称气候阶地。
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使温度发生变化也可以形成阶地。
(3)侵蚀基准面下降侵蚀基准面下降引起河流下切侵蚀,最先发生在河口段,然后不断向源侵蚀,在向源侵蚀所能到达的范围内,一般都会形成阶地,阶地的高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小,在向源侵蚀所到达的裂点处消失。
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则能在纵剖面上出现好几个裂点,每一个裂点处上游将比下游少一级阶地。
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形成的阶地是从下游不断向上游扩展,因而同一级阶地下游的时代比上游要早。
阶地的类型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下切侵蚀主要是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原因,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4年高考地理中的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1.概念: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2.成因: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
另外也有诸如气候的变化形成的气候阶地;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阶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基准面而形成。
无论哪种成因,都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3.特点: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把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三级……阶地。
即从河漫滩向海拔高处,海拔越高,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如下图,一级阶地形成最晚最年轻,四级阶地形成最早最老);阶地物质,一般下部为砂砾石,上部为粉砂、粘土。
4.主要过程:一般先侧蚀和沉积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河漫滩;然后河流开始向下侵蚀,使得原来的河漫滩高于一般洪水位,原先的河漫滩形成阶地。
注意: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就能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5.主要类型: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及其结构分为以下4类:①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
②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
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又可分为:上叠阶地,是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上;内叠阶地,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内。
③基座阶地。
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
④埋藏阶地,即早期的阶地被新阶地所埋藏。
(如下图)5.河流阶地的应用:阶地是农业发展、聚落选址、建筑布局、沉积矿床及研究地质活动等的理想或重要场所。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系列练习: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1.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2.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下图为某河流河漫滩示意图。
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该河漫滩上的沙丘链宽窄、高低呈季节性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3. 形成面积宽广河漫滩,自然条件是()A. 洪水多发,地势平坦开阔B. 冰雪融水,河谷长而宽阔C.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D. 地势低洼,地表径流汇集4.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对河漫滩上沙丘链的影响是河漫滩()A. 宽度不断扩大B. 沙丘移动速度变慢C. 粒度不断增大D. 高低季节变化变小易北河下游独特的深切峡谷形成于末期冰川晚期。
部分河谷已经成为近岸海底的水下峡谷。
下图示意易北河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易北河下游河谷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 气温降低B. 河流流量小C. 河流流速慢D. 海平面低6. 推测与冰河末期相比,现在易北河汛期水量和季节变化()A. 水量小、季节变化小B.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C. 水量大、季节变化小D. 水量大、季节变化大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
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处塑造发育形成。
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下图示意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该沙脊群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A. 旧黄河携带入海泥沙B. 现代海河入海泥沙C. 现代黄河入海泥沙D. 海底珊瑚石灰质遗骨8. 监测表明,东沙面积缩小,其主要原因是()A. 淮河改道,泥沙来源减少B. 边缘受海浪侵蚀C. 全球变暖,珊瑚生长减慢D. 潮间浅滩变浅9. 南黄海各沙脊的延伸方向主要取决于()A. 盛行风向B. 河流流向C. 潮流方向D. 人工填埋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
【⾼考地理微专题】河流阶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底部超出⼀般洪⽔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地质作⽤共同作⽤的结果。
有⼏级阶地,就有过⼏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形成时代越⽼。
河流阶地是内外⼒共同作⽤的结果 :内⼒作⽤主要表现为地壳间歇性上升;外⼒作⽤主要表现为流⽔的连续性侵蚀 (下切侵蚀 )。
①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②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的⽐降加⼤,⽔流侵蚀作⽤加强,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两侧阶地;③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这样就在河⾕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有⼏级阶地,就有⼏次上升运动(地壳上升是间歇性的,即等新的阶地形成之后才会再次上升,不是连续上升的);由河漫滩向⾕坡上⽅,依次命名为⼀级阶地、⼆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年代越⽼。
形成阶地必备的两个条件:(1)先发育⼀个相当宽⼴的河漫滩;(2)河流向下侵蚀,使得原来的河漫滩⾼于⼀般洪⽔位。
【考点链接】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位于兰州的黄河河⾕,发育有多级河流阶地,且阶地⾯保存较完整。
阶地剖⾯地层可分为3层:上部为黄⼟层,中部为洪积层,下部为冲积层。
沉积物的性质受⽓候变化的影响较⼤,因此在特定河流的具体河段,沉积物对古⽓候的⼲湿变化具有⼀定的指⽰意义。
(1)推测形成洪积层的⽔流⽅向,并说明依据。
(4分)(2)推测图中阶地3的形成过程。
(8分)(3)推测在L3砾⽯层形成过程中⽓候的⼲湿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8分)【答案】(1)⾸先流⽔堆积,形成河漫滩(2分) ;其次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河滩⾼出河流洪⽔位)形成阶地(2分);再次受(⼭坡⽚流)洪⽔堆积,形成洪积层(2分);最后受风⼒沉积形成黄⼠层(2分)。
(2)⾃北向南流(2分) ;沉积层北厚南薄(1分);沉积物颗粒北粗南细(1 分) ;(3)变化特点:⽓候趋于⼲旱(或变⼲) (2分);理由:下层砾⽯层中细沙沉积量少,说明河流搬运能⼒较强,流量较⼤,降⽔较多;(3分)上层砾⽯层中细沙沉积量多,说明河流搬运能⼒较弱,流量较⼩,降⽔较少;(3分)河流在它以前的⾕底下切侵蚀,原⾕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高考地理微专题】河流地貌的形成发育内容概览:1.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2.把握主要的河流地貌特征(1)河流峡谷 (2)河曲地貌(3)河漫滩 (4)河流阶地地貌 (5)三角洲地貌 (6)其他地貌[例] (2019·益阳模拟)河流阶地主要分为基岩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
完全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叫做基岩阶地,也叫侵蚀阶地;完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的阶地叫做堆积阶地;下部为基岩,上部为河流沉积物的阶地叫做基座阶地。
下图示意黄河中游某河段河谷横剖面,该河段西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阶地T1、T2、T3、T4。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属于基岩阶地的是( )A.T1 B.T2 C.T3D.T4(2)据图判断,黄河该河段( )A.流向是自北向南B.流向是自西向东C.东岸是曲流凹岸D.西岸是曲流凹岸(3)河流下切作用最弱的时期是( )A.T1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3形成时期D.T4形成时期[解析] 第(1)题,据材料知,基岩阶地也称侵蚀阶地,指阶地表面由河流侵蚀而成,完全由基岩构成。
据图可知,T4阶地仅覆盖薄层黄土,黄土不是冲积物,而是风积物,未发现砾石层,为侵蚀阶地即基岩阶地。
T2和T3阶地存在砾石层,为基座阶地。
T1阶地完全由砾石层覆盖,为堆积阶地。
第(2)题,黄河中游整体流向为自北向南,但具体到某一河段则不一定符合。
据图无法判断该段河流流向;只能依据两岸阶地分布不对称的特点,发现河流西岸存在阶地分布而东岸没有,由此推断河流西岸为凸岸,东岸为凹岸。
凸岸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不利于阶地的形成和发育。
第(3)题,河流下切作用强,就可能切穿基岩,形成基座阶地或基岩阶地。
而堆积阶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流水的侧蚀和堆积作用。
由此可见河流下切作用最弱的时期也就是T1形成时期。
[答案] (1)D (2)C (3)A[增分指导]全面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发育1.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1)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因素: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植被覆盖状况。
河流阶地的类型: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将河流阶地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如图4-35)。
1.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其上很少有河流冲积物覆盖。
也叫基岩阶地。
侵蚀阶地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这里水流速度大,侵蚀作用强,所以沉积物很薄,有时甚至在河床中出露基岩。
当后期河流进行强烈下切时,河谷底部抬升形成阶地,因而在侵蚀阶地上很少找到冲积物,即使原先有薄层的冲积物分布,在阶地形成以后的长期侵蚀作用中,也可能被冲刷殆尽。
阶地面上往往只有一些坡积物。
这类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的基岩面,故称侵蚀阶地。
2.堆积阶地: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
在河流中下游最为常见。
它的形成过程,首先是河流侧向侵蚀,展宽谷底,同时发生大量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然后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阶地。
一般河流下切侵蚀的深度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因此,整个阶地全由松散的冲积物组成。
根据河流下切侵蚀深度与多级堆积阶地之间的接触关系,堆积阶地可分为内迭阶地与上迭阶地二种。
内迭阶地是指新的阶地套迭在老的阶地之内,后一次的河流冲积物分布的范围和厚度都比前一次的为小。
这说明在各级阶地的形成过程中,各次河流的下切作用所达到的深度基本一致,而后期的堆积过程较短或堆积作用比前期减弱。
3.基座阶地:阶地面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的冲积物,下部是基岩或其他类型的沉积物。
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侵蚀深度超过了原来冲积物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如果基座阶地形成以后,由于气候或构造的原因,在新一轮的河流侵蚀——堆积过程中,河谷中堆积较厚的冲积物,超过阶地基座高度并把基座覆盖起来,称为覆盖基座阶地。
4.埋藏阶地:若阶地形成以后,由于地壳下降或侵蚀基准面上升,引起河流大量堆积,使阶地被堆积物所覆盖,埋藏于地下,形成埋藏阶地。
埋藏阶地分为两种类型:早期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形成多级阶地,而后地壳下降或侵蚀基准面上升,发生堆积,把早期形成的阶地全部埋没,形成埋藏阶地。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阶地
典型例题一:读河流阶地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
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
见下图。
材料二: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
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
下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6200年。
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它高出河床9米,西距浐河有800米。
见下图。
(1)读材料1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读材料2,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读材料3,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有何益处?(4)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形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请分别指出来。
参考答案:
(1)流水地貌(河流地貌、河谷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流水作用(2)a阶段,河流以侧蚀为主;b阶段,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c阶段,河流再一次转为以侧蚀为主
(3)这里既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4)相同:都受流水作用而形成;不同:长江三角洲主要受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河流阶地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上图.描述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永定河沿岸的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下图)。
阶地的形成首先是河流侧向侵蚀,使谷地展宽;汛期时,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沿岸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最终经过地质作用使原有河漫滩形成阶地。
(2)说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析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雁翅镇着力发展“一沟一品”的特色林果经济,农业生产结构逐年调整。
区域内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林果种植面价逐年增加,建成苹果、葡萄、香椿、蘑菇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3)简述雁翅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区位条件。
图示区域现有50多个传统农村村落,其中10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当地正依托丰富的村落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说明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分布特征:整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大部分降水在500mm至675mm之间,中部地区降水量空间差异大于东、西部(或单位距离降水量差异大)
影响因素:夏季风(或大气环流),地形(或下垫面)
(2)表现形式: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内力作用:地壳抬升(或地壳运动)
原因:泥沙沉积,土壤肥沃;临近河流,利于灌溉;相对于河漫滩地势较高,洪水威胁小;地势平坦。
(3)山区地形,适宜发展林果经济;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更加多样;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更加完善;冷藏保鲜技术不断发展;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强。
(4)临近北京中心城区,靠近客源市场;附近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数量丰富,集群状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