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异质结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17
第4章半导体异质结4.1 半导体异质结界面4.2 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突变4.3 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图4.1 半导体异质结界面半导体异质结概念同质结(p-n结):在同一块单晶材料上,由于掺杂的不同形成的两种导电类型不同的区域,区域的交接面就构成了同质结。
若形成异质结的两种材料都是半导体,则为半导体异质结。
若一方为半导体一方为金属,则为金属-半导体接触,这包括Schottky结和欧姆接触。
195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伯特.克罗默指出有导电类型相反的两种半导体材料制成异质结,比同质结具有更高的注入效率。
1960年,Anderson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Ge-GaAs异质结。
1962年,Anderson提出了异质结的理论模型,他理想的假定两种半导体材料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和热膨胀系数,基本说明了电流输运过程。
1968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和苏联的约飞研究所都宣布做成了GaAs-AlxGa1-xAs双异质结激光器。
在70年代里,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和分子束外延(MBE)等先进的材料成长方法相继出现,使异质结的生长日趋完善。
半导体异质结分类1.根据半导体异质结的界面情况,可分为三种:(1)晶格匹配的异质结。
300K时,如:Ge/GaAs(0.5658nm/0.5654nm)GaAs/AlGaAs(0.5654nm/0.5657nm)、InAs/GaSb(0.6058nm/0.6095nm)(2)晶格不匹配的异质结(3)合金界面异质结2.根据过渡空间电荷分布情况及过渡区宽度的不同:(1)突变异质结:在不考虑界面态的情况下,从一种半导体材料向另一种半导体材料的过渡只发生于几个原子距离(≤1μm)范围内。
(2)缓变异质结:在不考虑界面态的情况下,从一种半导体材料向另一种半导体材料的过渡发生于几个扩散长度范围内。
3.根据构成异质结的两种半导体单晶材料的导电类型:(1)反型异质结:由导电类型相反的两种半导体单晶材料所形成的异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