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基础(6)PN结
- 格式:ppt
- 大小:4.79 MB
- 文档页数:75
山东大学《半导体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第六章 pn结6.1 理论概要与重点分析(1)pn结是将同种半导体材料的n型和p型两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交界处形成一个结,即称为pn结。
为使性能优越,一般采用合金法、扩散法、外延生长法和离子注入法等,改变其掺杂性质来实现这种“紧密接触”的。
pn结是重要半导体器件,如结型晶体管及其相应的集成电路的工作核心。
设两种杂质的交界面为xj,如果杂质有一个较宽的补偿过度阶段,为缓变结,较深的扩散法一般属此种情况。
(2)由于在结的两边两种载流子相差悬殊而发生扩散。
n区中的电子流入p区,在结附近留下不可以移动的电离施主;同样p区中的空穴流入n区在结的附近留下不可移动的电离受主,形成一个n区为正,p区为负的电偶极层,产生由n区指向p区的自建电场,此电场的作用是阻止载流子进一步相互扩散。
或者说产生了一个与扩散相反的载流子漂移,当两者达到平衡时,载流子通过结的净流动为零,达到平衡。
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空间电荷区和一个稳定的自建电场。
n型的一边带正电,电动势高;p型一边带负电,电势低,所产生电动势差称为pn结接触电动势差。
这个电动势差对n型区的电子和p型区的空穴各自向对方,运动都形成势垒,使整个结构在结区形成能带弯曲,其弯曲的高度称为势垒高度,它恰恰补偿了原来两边半导体中费米能级的高度差,使两边达到等高的统一费米能级。
山东大学《半导体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3)pn结上加正向电压V(p型一端接正,n型一端接负)时,外加电压电场与内建电场的方向相反,使内建电场减弱,势垒区变窄,势垒高度由平衡时的q VD变为q(VD-V)。
两区的费米能级分开为EnF-EpF=qV这时由内建电场引起载流子的漂移减弱,扩散相对增强。
于是有一个净的扩散电流从p区通过结流入n区,这便是pn结的正向电流。
随外加电压V的增加,势垒高度越来越小,载流子漂移越来越小,扩散进一步增加。
因此随外加正向电压的增加,正向电流迅速增大。
半导体物理pn结半导体物理PN结是半导体电子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
PN结的研究对于理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开发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PN结的形成、特性以及应用。
一、PN结的形成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接形成的结构。
在P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较低,空穴浓度较高。
而在N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较高,空穴浓度较低。
当将这两种半导体材料相接时,由于电子和空穴之间的扩散运动,形成了一个空乏区域,称为耗尽层。
二、PN结的特性1. 效应PN结具有整流效应,即在正向偏置的情况下,电流可以通过PN结;而在反向偏置时,电流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整流效应使得PN结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例如二极管。
2. 正向偏置当PN结的P区施加正电压,N区施加负电压时,电子从N区向P区扩散,空穴从P区向N区扩散。
此时,PN结的空乏层变窄,载流子扩散通过结,形成正向电流。
3. 反向偏置当PN结的P区施加负电压,N区施加正电压时,电子从P区向N区扩散,空穴从N区向P区扩散。
此时,PN结的空乏层变宽,载流子难以通过结,形成反向电流。
三、PN结的应用1. 二极管PN结作为二极管的基本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
在正向偏置时,二极管具有低电阻态;在反向偏置时,二极管具有高电阻态。
基于这种特性,二极管用于整流电路、调制电路和开关电路等方面。
2. 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当光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时,光子激发了PN结中的载流子,从而产生电流。
光电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3. 功能改变PN结通过控制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的电压,可以改变PN结的导电特性。
例如,在特定电压下,PN结可以实现放大、开关、振荡等功能。
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放大器、开关电路和振荡电路等器件中。
结论PN结作为半导体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具有整流效应和调控电流的特性。
通过控制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的电压,PN结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