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8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包含27项子标准,分为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五大类。
此外,还设立了4个跟踪研究项目。
标准研制是持久性的任务,国外标准开发周期通常为5年以上。
考虑到我国对于本标准的迫切需要,本委员会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策略,按各子标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进度,计划在3年内基本完成这套标准体系。
如下表所示,在每一子标准项目的第三列中给出可供参考的国外/国际同类标准研究成果(若有的话),最后一列是标准研究任务的优先级,带***的为急需任务,带**的为次急任务, 带*的为缓后任务。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学力定义规范(CELTS-14/V1.0)( 试行规范)中国网络教育标准化委员会I目次1 概要 (1)1.1 范围 (1)1.2 目的 (1)2 引用 (1)3 缩写 (1)4 概念模型 (2)4.1 学力信息模型框架 (2)4.2 扩展信息 (2)5 基本数据类型 (3)6 学力信息定义 (4)6.1 学力内容信息 (4)6.2 学力认证信息 (9)7 附录 (13)7.1 附录A:实践指南 (13)IICELTS-14 学力定义规范1 概要学力是描述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
本规范定义一个普遍适用的学力信息模型。
1.1 范围该模型主要定义了三种学力信息,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介绍了该模型中的数据元素。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学力信息模型所提供的信息框架能满足学习技术系统对学力的基本要求。
●定义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学力信息模型,实现学力信息在学习技术系统间的交换。
●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学力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引用本规范主要借鉴 IEEE 1484.20“Reusable Competency Definition version 0.4”与IMS “Reusable Competency Definition version 0.1”。
具体资料可以参阅以下网址:IEEE: /wg20/index.htmlIMS: /specifications.html3 缩写下面是本规范中的英文缩写及其解释:·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MS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nc. 全球学习联合公司·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SPM smallest permitted maximum 最低峰值14 概念模型本节用图示的方法介绍了本规范所依据的学力信息模型。
互联网行业的在线教育技术标准与规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在线教育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
然而,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互联网行业的在线教育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提高在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制定和遵守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内容标准与规范在在线教育中,教育内容是最核心的部分。
为了确保在线教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合理的教育内容标准与规范是必要的。
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保证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技术平台标准与规范在线教育依赖于技术平台的支持和保障。
为了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在线教育服务,互联网行业需要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技术平台的标准与规范。
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包括技术平台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等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保证在线教育平台的高效运行和用户体验。
三、教师培训标准与规范在线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为了提高在线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互联网行业需要建立一套教师培训的标准与规范。
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包括教师的资格要求、培训内容和方式、教学评价标准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升在线教育的质量。
四、学习评价标准与规范在线教育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标准与规范,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包括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五、数据安全标准与规范在线教育涉及大量的教育数据,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记录等。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并保护学生的隐私,互联网行业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数据安全标准与规范。
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包括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加密要求、数据访问和权限控制的管理规范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与规范,可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增强在线教育平台的可信度。
远程网络教育标准体系结构刘可勇!,马静波"(!#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哈尔滨!$%%&%;"#哈尔滨无线电监测站,哈尔滨!$%%&%)摘要:伴随着网络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系统的互操作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的问题。
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我国开始了远程教育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着重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对国际上的教育技术规范作了简单的介绍,着重阐述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系列规范(’()*)的总体框架,对各个子标准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阐明了各个子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还对标准的应用作了相关的说明,并给出了一个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育技术;标准化;子标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0%%&%0%&!"#$%&’()(%*&"&+$(’,&-)-+.#$%&/%*/(123456789!,:/;<895=7"(!#0-))(+(-10-234$(*5’"(&’(%&/64$-2%$"-&,7%*8"&9&":(*#"$.-15’"(&’(%&/;(’,&-)-+.,7%*8"&!$%%&%,0,"&%;"#7%*8"&<%/"-=-&"$-*"&+5$%$"-&,7%*8"&!$%%&%,0,"&%)68#$*%’$:><?@?@4A4B4C7DE48?7F84?G7HI J8A A<K?J8L4C4JH8<89,K@JH<897F C4JH8<89H4K7MHL4K J8A<8?4H7D4H5 J?<897F C4JH8<89K6K?4EK=4L7E4K J B4H6<ED7H?J8?J8A<ED48A48?<KKM4#NMH L7M8?H6JCK7=49J8?@4H4K4JHL@ J8A?@44K?J=C<K@E48?7F A<K?J8L4C4JH8<89?4L@87C796K?J8AJHAK M8A4H?@4C4JA7F?@4:<8<K?H67F OAMLJ?<78?7 K7CB4?@4J=7B4DH7=C4EK#)@<K DJD4H A4C<B4HK J=H<4F<8?H7AML?<78?7?@4C4JH8<89?4L@87C796K?J8AJHAK<8?@4 G7HCA J8A F7LMK4K78?@4FHJE4G7HI7F A<K?J8L4C4JH8<89?4L@87C796K?J8AJHA(’()*)7F7MH L7M8?H6#/CK7<? <8?H7AML4K4B4H6KM=0K?J8AJHA<8=H<4F J8A EJI4K?@4H4CJ?<78K@<D=4?G448?@4E LC4JH#P<8JCC6,<?D7<8?K7M? @4JDDC<LJ?<78K7F?@<K K4H<4K7F K?J8AJHAK J8A9<B4K J84QJEDC4G@<L@<K L78F7HE4A?7?@4K4K?J8AJHAK#>(.?-*/#:A<K?J8L4C4JH8<89;C4JH8<89?4L@87C796;K?J8AJHA<RJ?<78;KM=0K?J8AJHA;’()*%引言网络化教育,即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技术的多媒体远程教育,是当今国际国内教育发展新的生长点,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
标准体系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化在行动
祝智庭
(华东师大教授暨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委员会主任)
教育信息化呼唤标准化
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千余所高校建起了校园网,67所高校获准开办网络教育学院。
在基础教育方面,已有260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有的地区还建设了教育城域网,而且有三百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校。
能够预见,今后几年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和应用开发还会呈持续增长之势。
国内外企业界看到了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的巨大存在与几乎无限的潜力,纷纷涌入这个领域来分享网络教育这个大“蛋糕”,估计在国内注册从事与网络教育技术相关业务的企业有三、四百家之多。
虽然众多的教育局域网因遵从Internet 的有关协议获得了数据交换能力,但在教育应用层面支持教育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能力基本阙如,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系统开发商们各行其是,自行设计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格式,致使各系统之间共通之处甚少,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长此下去,势必在网络教育世界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致使国家在教育信息化
方面的投资无法充分生效。
如不改变这一现状,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克服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网络教育应用层面的技术标准,从技术上保证教育资源的可交换性和管理信息的互通性。
因此,中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部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制订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10月指令科技司组织力量研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而且于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授权承担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经过标委会专家们努力合作,在充分调查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当前包含以下5类标准项目: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相关标准、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育管理相关标准。
中国的CELTS标准体系当前包括28个项目,根据各项子标准的作用范围又分为通用规范与专用规范两大类:通用类规范具有
广泛的适用面,给标准用户留有较多的发展余地,允许她们在遵从统一的基本框架下选择及改制一些数据项目;专用规范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如下表所示,其中由粗体字表示的项目已经成为教育部颁布的试用规范,当前已经进入国家标准审定程序。
若要了解本标委会工作进展和想要获取有关标准发布信息,敬请访问标委会工作网站()。
建立权威性标准测试与认证体系
为了加强CELTS标准的推广工作,本标委会提供三项基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