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微-纳米系统实验室超净间安全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5.86 MB
- 文档页数:41
科研实验室安全责任书本责任书是为了加强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对实验室相关人员提出一系列安全要求和责任约束。
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无论身份和职位,都必须遵守以下条款:一、关于实验室安全责任的认识和规范1.1 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应明确安全责任,确保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设施得到完善,并要求实验室成员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1.2 实验室成员实验室成员应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意识培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意识。
二、实验室基本安全要求2.1 实验室装修与环境安全实验室装修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2.2 实验室设备安全实验室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规程,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3 试剂、化学品和生物制品管理试剂、化学品和生物制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使用和处置,严禁超过有效期使用,保证实验室成员的人身和环境安全。
2.4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成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并严格控制实验室内的火源和静电,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三、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3.1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类和报告实验室安全事故分为事故、事故隐患和一般不安全行为。
遇到安全事故和事故隐患时应立即上报,一般不安全行为应及时纠正和进行安全教育。
3.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实验室成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协助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善后处理。
四、违反安全规定的处理办法4.1 违反基本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的处理对于违反基本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的行为,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及时进行纠正,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4.2 严重违反安全规定的处理对于严重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实验室负责人将酌情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进行严肃处理和通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洁净区控制参数的实验报告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个车间全部采用彩钢夹心板制作,接口严密,无裂缝,能够耐受清洗和消毒:墙面与地面的交岔处,墙与墙,墙与顶棚的结合处均为铝合金圆弧角,能防止灰尘积聚。
缓冲间为30万级,设紫外灭菌灯、延时洗手龙头、烘手器和穿衣镜。
二更、气闸室为10 万级,气闸室设酒精喷淋手消毒器等,使人员得到充分净化。
人员通道(洁净通道)为10万级净化区,与生产功能间净化级别相等,人员经过通道进入各自的净化工作间。
生产车间洁净区空气净化级别为十万级,外包为一般生产区。
地面光洁平整,便于清洗。
厂房设置的门窗密封性能良好,人流、物流入口均设有防蝇灯、通风、排风、回风孔均设有金属的防护网,能有效防止昆虫及其它动物进入。
净化系统共设置了送风系统、回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总送风量为9000立方1小时--11000立方/小时。
净化系统采用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整个系统采用顶送净化风和回风柱侧下回风至机房的循环净化系统,回风量约为659%--75%,换气次数为20次/小时。
包衣间和铝塑间不设回风,设置排风系统,使其达到室内负压,减少系统的污染。
生产车间空气洁净区按工艺流程进行布局,洁净区域相对集中,人流物流走向合理,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区之间的人员及物流出入都经过缓冲处理,能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以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和天棚的连接部位均采用密封措施,能有效防止未经净化的空气流入。
10万级洁净室(区)与30万级洁净室(区)静压差大于5Pa,洁净室(区)与普通区的静压差大于10Pa,符合规定要求。
洁净室按规定装置的灯具的照度符合要求,并设置有应急导向灯,经检测洁净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8-25C,相对湿度控制在40-65%符合要求。
压缩空气经多级过滤除菌,不对保健食品生产带来污染。
实验室安全操作及卫生制度范文1. 实验室入口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室入口通道畅通,维持良好的消防通道,保持门窗完好。
每个实验室必须配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并保持24小时监控。
每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身份证件,并经过身份验证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2. 实验室密码锁设置实验室门上必须配备电子密码锁,并定期更换密码。
只有获得合法权限的人员才能获知密码,确保实验室内部的安全。
3. 实验室安全设备实验室必须配备适当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箱和自动喷水系统。
每个实验室必须配备紧急出口指示牌,并保持通畅。
4.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所有危险品必须存放在专用的存储柜中,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易识别性。
所有使用危险品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且了解危险品的性质、使用方法和应急措施。
5. 实验室化学品和生物材料管理所有实验室化学品和生物材料必须正确标识,并按照相应的储存要求进行存放。
实验室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服等。
6. 实验室电源管理实验室内的所有电源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因电源问题导致的事故。
实验室内不得擅自调整电源设备,如遇到问题必须向负责人报告。
7. 实验室气体管理实验室使用的气体必须存放在专用气体储存柜中,并定期检查保持其安全性。
每个实验室必须配备气体泄漏报警器,并定期进行测试。
8.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合格的人员操作,如有不熟悉操作的情况,必须接受培训后方可使用。
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清洁和维护仪器设备。
9.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和储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废弃物存放区必须进行定期清理,以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10. 实验室卫生要求实验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实验台面和其他工作区域必须保持清洁。
每天结束工作后,实验室内的地面和装备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
11. 实验室个人卫生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保持身体干净,并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安全手册一、一般安全守则1.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各类记录。
2.保证实验室观察窗的可视性,门口需张贴安全信息牌,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3.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地面干燥,及时清理废旧物品,保持消防通道通畅,便于开、关电源及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的取用。
4.实验中人员不得脱岗,进行危险实验时需有2人同时在场。
5.进入实验室应了解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应急方式,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6.实验人员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使用前,应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及完好性等,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7.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使用燃烧型蚊香、睡觉等,禁止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不得在实验室内追逐、打闹。
8.对于特殊岗位和特种设备,需经过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
9.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临时离开实验室,应随手锁门;最后离开实验室,应关闭水、电、气、门窗等。
10.仪器设备不得开机过夜,如确有需要,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特别要注意空调、电脑、饮水机等也不得开机过夜。
11.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实验室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二、消防安全(一)常见隐患1.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存放与使用不规范;2.消防通道不畅、废旧物品未及时清理;3.用电不规范,随意使用明火;4.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不符合消防要求。
(二)火灾的扑救1.救火原则及器械使用1.1救火原则。
扑救初期火灾时,应立即大声呼叫,组织人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扑救,同时立即报警。
扑救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1.2灭火器的使用注:除酸碱式灭火器外,其他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
1.3消防栓的使用2.逃生自救熟悉实验室的逃生路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平时积极参与应急逃生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2.1应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千万不要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应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024年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常规安全操作制度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2、进入实验室前应穿着专用的实验服,严禁穿便服进入实验室,尽量减少出入实验室的次数。
3、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4、严禁在工作区进行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等一切与实验无关的行为。
5、用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6、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尽可能少的产生气溶胶。
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8、培养基、____、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
9、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虫措施。
二、特殊安全操作制度l、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
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在实验室内工作。
2、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3、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4、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5、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
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
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6、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
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
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
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7、实验室入口处必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需要的免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超疏水和超润滑防冰表面的制备技术概述徐玉坤;朱宝;孙林峰;何洋【摘要】对超疏水和超润滑防冰表面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制备防冰表面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化学涂层、表面微纳结构和液体润滑层3种获得超疏水和超润滑防冰表面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防冰表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The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and slippery liquid-infused porous surfaces (SLIPS)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eparation of anti-icing surfaces is introduced firstly.Then the state of the arts of three kinds of preparation methods,includingcoating,micro/nanostructure and liquid lubrication layer,are mainly presented.Finally,the trend of anti-icing surfaces is discussed.【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14【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防冰;化学涂层;表面微纳结构;液体润滑层;制备方法【作者】徐玉坤;朱宝;孙林峰;何洋【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飞机结冰是当飞行器飞行于温度处于冰点附近或者更低的大气中,飞机各部件(例如机翼、操纵面和发动机进气口处)表面发生结冰的现象[1]。
1、实验室剧毒品中毒事故1994年11月,北京某著名高校朱某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经过近半年多方求医才诊断为铊中毒。
由于其并没有铊的接触史,因此被认为是投毒事件。
虽经过十年多的康复治疗,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某的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某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3、对爆炸物质起火不能用沙覆盖。
4、选择灭火剂的基本要求是:灭火效能高、使用方便、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对人体和物体基本无害等。
5、(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气和遇水燃烧等物质的初起火灾。
(2) 对于要求超净环境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则严禁使用干粉一类的灭火器材。
5、1211灭火器对金属腐蚀性小,可久存不变质。
6、(1)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痕迹,清洁、方便,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
(2) 二氧化碳灭火器有开关式、闸刀式、撞击式等。
(3) 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4) 二氧化碳灭火器存放地点温度不得超过42 C。
7、(1)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人必须站在上风方向。
(2) 泡沫灭火器药剂,一般一年半更换一次。
(3) 由于泡沫液带有酸性,帮对忌水、忌酸性的化学物品及电气设备的火灾不能用。
(4) 泡沫灭火器用完后,一定要等15分钟后打开盖子,以防余气喷出,发生事故。
8、实验室火灾逃生方法:(1)、毛巾捂鼻法(2) 、匍匐前进法(3) 、逆风疏散法(4) 、绳索自救法(把窗帘等撕成条并拧成麻花状,连接在一起)(5) 、管线下滑法(6) 、楼梯转移法(7) 、攀爬避火法(8) 、火场求救法(9) 、跳楼求生法(最后的办法)9、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形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并在瞬间使物体体积急剧膨大,以机械力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
10、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变化过程是放热的;二是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三是变化过程必须有大量气体生成。
实验室安全VA手册一、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 三、实验器具及仪器设备安全操作 实验 仪 备安全 作 四 实验室水 电 气使用安全 四、实验室水、电、气使用安全 五 实验室急救措施 五、实验室急救措施一、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1 1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穿着要求 1.1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 穿着要求人员着装不规范:脚 部、手部、腿部裸露 安全隐患 过多,不小心被腐蚀 性物品接触到皮肤, 对人体造成伤害。
进入实验室: 1 穿着实验服 长裤 1、穿着实验服、长裤、 平底包脚面鞋子。
正确的操作 2、严禁短裤、短裙、 拖鞋 凉鞋等不符合 拖鞋、凉鞋等不符合 实验要求的着装。
√一、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1 2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5S要求 1.2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 5S要求1. 实验室药品、工器具摆放混 乱,货物堆积;造成人流物 流不通畅,取物不便,易发 生绊倒等意外。
安全隐患 2. 地面有积水, 油脂洒落,人员 易滑到;药品不慎洒落地面 或桌面,人员接触造成伤害。
1. 实验室做好5S工作:整理、整 顿、清理、清扫、清洁。
顿 清理 清扫 清洁 2. 药品不慎洒落地面或实验台 正确的操作 确 操作 面上,依照药品性质,按照 MSDS及时妥善处理。
化学品洒落及时清理或进行 标示 油脂类洒落易滑倒 标示,油脂类洒落易滑倒√一、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1.3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人员工作要求 1.3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 人员工作要求安全隐患 1.实验过程注意力不集中, 看报纸与人闲聊等 可能导 看报纸与人闲聊等,可能导 致药品洒出造成危险或伤害 2.为赶时间,盲目加大加热 功率导致爆沸,发生危险。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忙不乱, 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正确操作1.实验过程集中精神,不做 与工作无关的事。
2 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进行实 2.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进行实 验。
一、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1 4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 1.4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安全隐患在实验室饮水、吃东西易造成 误食。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实验设备的高效使用,保证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使实验室平台成为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有力支撑,依据《西北工业大学实验室工作管理条例》、《西北工业大学实验室定置管理实施办法》、《西北工业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西北工业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结合材料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管理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作用,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隶属或依托材料学院管理、以及利用材料学院资源或以材料学院名义申报而获得各种资助建立的各类实验室。
第二章管理体制与职责第四条实验室管理要实行层层负责制,明确职责。
学院成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副组长。
院长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科研副院长为直接责任人。
第五条学院各类实验室的主任、课题组负责人为所辖实验室的总负责人和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各自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安全工作,并确定所辖各实验室的具体责任人,该责任人应为学校正式在册职工。
第六条学院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实验室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三章实验设备、仪器管理第七条各实验室责任人必须确定本实验室内主要设备仪器的具体管理人,该管理人须为正式在册职工。
第八条设备仪器管理人应建立完整的设备、仪器登记台帐,并在设备、仪器上悬挂标牌,台账及标牌格式见材料学院[2012]7号文件。
第九条设备仪器管理人应对责任设备及重要仪器制定操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适当的醒目位置挂出。
第十条设备仪器管理人应建立完整的设备仪器原始技术文件档案及详细的使用、保养、维修记录档案。
第十一条设备仪器管理人负责对使用者进行操作技术培训与指导,确保使用者正确操作设备仪器。
微加工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2015年第3版)Q/NNLM JG1-G005 一.微加工中心安全管理总则1.“安全管理,人人有则”。
全体实验人员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法令、规定,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章制度。
2.申请进入微加工中心超净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实验室综合培训并通过考试者才能进入实验室。
3.严禁私自带领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4.在超净实验室内工作时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5.微加工中心各种仪器设备和设施须有专人负责,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6.严格遵守超净实验室清洗间安全操作规程、化学危险品操作规程和工艺气体操作规程等。
7.定期检查并保持消防器材牌良好状态,严禁挪作它用。
8.发生事故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并保护好现场,逐级上报。
9.对于因违反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不遵守安全制度或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造成事故的,必须根据情节严重和损伤大小,给予不同的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二.超净实验室清洗间安全管理规范:1.实验人员在使用化学试剂(药品)前必须预先详读所用化学药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了解使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应急措施。
2.实验人员在使用化学试剂(药品)前必须看清化学试剂(药品)标志,正确地使用化学试剂(药品)。
3.在进行清洗和腐蚀实验时,须在清洗通风柜中进行。
在清洗台边工作时应养成良好工作姿势,上身应避免前倾至装有化学试剂(药品)容器及清洗槽之上方。
4.在规定的有机清洗的清洗台内进行有机清洗;在标有无机清洗的清洗台内进行无机清洗或腐蚀实验。
严禁在同一清洗台内同时进行有机和无机清洗。
5.超净实验室清洗通风柜使用规则:5.1 超净实验室内操作使用化学试剂(药品)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5.2 光刻间清洗通风柜仅允许使用显影液和有机溶剂;5.3 光刻间清洗通风柜不允许使用、存放无机试剂、化学药品;5.4 使用无机试剂、化学药品的用户到清洗间内进行;5.5 化学试剂(药品)分类存放,废液分类存放,不得将有机、无机试剂(药品)和废液混合存放。
科学实验室安全操作手册科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科学人才的摇篮。
然而,科学实验室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科学实验室安全操作手册,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基本安全要求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建设规范、环境卫生、设备安全、人员防护四个方面。
建设规范:实验室建设应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建筑结构牢固,排水系统畅通,防火设施完善。
实验室应禁止将日常活动场所与实验室区域混淆。
环境卫生:实验室应保持整洁清爽,不堆放杂物,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垃圾和化学废物应正确分类和妥善处理。
设备安全:实验室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正常运行。
使用设备时,要保持设备周围的环境整洁,不得私自改动设备。
人员防护:实验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手套、眼镜、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不得随意触摸实验品。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是科学实验室操作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样品的处理等。
实验方案制定:在实验进行之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所需材料和设备等内容,并编制完整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人员的经验进行合理的调整。
实验器材准备:在进行实验前,要确保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完整且无损坏,实验设备正常工作。
同时,要检查实验器材的适用性,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器材。
实验样品处理:根据实验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涤、浸泡、研磨等。
对于有毒、腐蚀性、易燃等特殊性质的实验样品,要加强防护和处理措施。
三、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实验品的使用、化学品的储存、安全操作规程等。
实验品使用:使用实验品时,要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品,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注意控制实验品的用量,避免超量使用。
化学品储存: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需要储存在特定的存储柜或储存室中,并按照化学品的性质进行分类和标识。
武汉大学微纳加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及应急处理(草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章制度1)安全工作以保护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为前提,然后是保护国家财产少受损失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不定期巡检和每季度一次的安全自查3)实验室配有烟感、温感探头和声光报警器.易燃、易爆物品要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的地方。
做实验时严禁未留说明私自离开.加热或腐蚀等危险实验需要至少两人知悉。
4)严禁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器件。
5)一切试剂瓶都要有标签,有毒药品要在标签上注明.禁止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对于不明化学品,立即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
6)严禁试剂入口,如需要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试剂瓶远离,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7)不可将氢氟酸放置在石英和玻璃类器皿中。
8)一切涉及化学试剂的操作,须于通风柜内进行,使用后立即盖紧盖子。
9)一切固体不溶物及浓酸碱严禁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蚀水道.10)进行有毒试剂,强酸强碱的试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在通风橱中进行.进行氢氟酸试验时,除上述措施外还必须在桌面上摆放危险实验提示标志.11)工作人员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物质,尤其是氢化物的操作.12)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慢将浓酸少量滴入水内,禁止将水注入酸内。
当浓酸倾撒在室内时,应先将碱与其中和,再用水冲洗可先用泥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
13)如强酸溅到眼睛内或触到皮肤上,应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0。
5%的碳酸氢钠液清洗.如果是强碱溅到眼睛或皮肤上,则除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外,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醋酸清洗皮肤。
经过上述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14)废液必须倒入专门的废液桶收集,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统一处理。
严禁直接倒入下水道内.15)工作姿势:上身应避免前倾至清洗槽上方,防止危险污染.16)化学药品使用完后,归放原位。
装有自行配置的化学制剂的容器,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及带可以旋紧的盖子,并放入试剂柜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