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97.00 KB
- 文档页数:9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判断1、反馈是指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反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去,并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
2、分类:反馈信号本身交、直流性质: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
输入回路中求和形式: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输出回路中采样方式: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反馈极性:正反馈和负反馈3、反馈信号中只含有交流成分,则为交流反馈。
反馈信号中只含有直流成分,则为直流反馈。
4、反馈网络中没有电容,则为交、直流反馈;如果有电容,若电容与电阻并联,则为直流反馈,若电容与电阻串联,则为交流反馈。
5、直流反馈的作用是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而交流负反馈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6、输入回路中以电压形式求和,则为串联反馈;输入回路中以电流形式求和,则为并联反馈。
7、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①输出短路法。
将输出端交流短路,若反馈信号随之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②电路结构判定法。
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反馈网络的取样端处在同一放大电路的同一个电极上,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8、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称为正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称为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假定输入信号瞬时增加,沿输入→基本放大电路→输出→反馈网络→输入的路径,推演出反馈信号的变化极性,进而得到净输入信号的变化极性。
若反馈信号增加,则净输入信号就会减小,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9、负反馈的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10、电压负反馈的重要特点是能维持电路的输出电压恒定。
11、电流负反馈的重要特点是能维持电路的输出电流恒定。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反馈的一般表达式闭环放大倍数反馈深度负反馈深度负反馈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闭环放大倍数f A 的相对变化量下降为开环放大倍数A 的相对变化量的AF+11,稳定性提高了。
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基本概念与类型判断方法(教案)反馈在电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精度、稳定性等方面要求较高的场合,往往通过引入含有负反馈的放大电路,以达到提高输出信号稳定度、改善电路工作性能(例如,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波形失真、增加频带宽度、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的目的。
反馈是指将电路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形式的反馈网络送回到输入回路,使得净输入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输出信号的过程。
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它由基本放大电路A和反馈网络F 构成,如图所示。
反惯放大电路图1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反馈放大电路中,X是反馈放大电路的原输入信号,X。
为输出信号,X f是反馈信号,X id是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
基本放大电路A实现信号的正向传输,反馈网络F则将部分或全部输出信号反向传输到输入端。
判断一个放大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的方法是:观察放大电路中有无反馈通路,即观察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是否有电路元件起桥梁作用。
若有,则存在反馈通路,即电路为反馈放大电路;反之,则无反馈通路,即电路为开环放大电路。
根据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的合成类型(相加或相减,反馈极性),可将反馈电路分为正反馈与反馈;根据反馈信号中所含成分的不同,可将反馈电路分为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根据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在放大电路输入端合成方式的不同,可将反馈电路分为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根据输出信号反馈端采样方式的不同,可将反馈电路分为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为了正确分析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首先必须知道如何来区别和判断反馈的类型。
1•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仅在放大电路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影响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如直流负反馈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仅在放大电路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
交流反馈影响放大电路壹•壹.的交流性能,如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带宽等。
在放大电路交直流通路中均存在的反馈,称为交直流反馈例:图2直流反馈放大电路根据电容C对直流信号可视为开路、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的特性(“隔直通交”),分为画出其直流通路(图2-1)和交流通路(图2-2)可知:仅在该电路的直流通路中存在反馈,因而该电路为直流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表达式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指把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某个电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反馈网络)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并同输入信号一起参与控制作用,以使放大电路某些性能获得改善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用图Z0301 所示方框图来表示。
引入反馈后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实际上,反馈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讨论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时已经运用过了。
在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中,通过射极电阻Re,将输出回路中的直流电流IE以UE = IERe的形式回送到了输入回路,使三极管发射结两端的电压UBE = UB - IERe ,受到输出电流的影响,从而使输出电流趋于稳定。
这种输出电量影响输入电量的方式就是反馈。
不过这里的反馈仅仅是直流电量的反馈(交流量被Ce旁路),称为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主要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
如果将Ce去掉,这时输出回路中的交流信号也将反馈到输入回路,并使放大电路的性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种交流信号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实际放大电路中,一般同时存在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本单元主要讨论交流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反馈的极性 按照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效果,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极性。
凡引人反馈后,反馈到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用表示)与外加激励信号(用表示)比较的结果、使得放大电路的有效输入信号(也称净输入信号,用表示)削弱,即<,从而使放大倍数降低,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凡引入反馈后,比较结果使>,从而使放大倍数提高,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正反馈虽能提高放大倍数,但同时也加剧了放大电路性能的不稳定性,主要用于振荡电路(将在08知识单元中讨论);负反馈虽降低了放大倍数,但却换来了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是本单元讨论的重点。
不同极性的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截然不同,因此,在分析具体反馈电路时,首先必需正确地判断出电路中反馈的极性。
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分类、判断知识分析!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反馈?
反馈,就是把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又引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去,以影响电路的输入信号作用的过程。
1.2 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作用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其放大倍数不稳定,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采用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在电路中引入一个直流电流负反馈。
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可采用射极输出器,在射极输出器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反馈的分类、判断
2.1 反馈的分类
(1)正反馈与负反馈
根据反馈的极性分类,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提高放大倍数,但会使电路工作变得不稳定。
实际工作中正反馈常用于产生正弦波振荡。
负反馈虽然降低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但是能够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的交直流性质,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直流成分,则称为直流反馈,直流负反馈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交流成分,则称为交流反馈。
交流负反馈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动态性能。
(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根据反馈的极性,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实际上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遇到过反馈。
例如,在三极管H 参数小信号模型的输入回路中,电压h re v ce 就反映了三极管输出电压v ce 对输入电压v be 的反作用,这就是一种反馈(此反馈作用很小,可以忽略)。
由于这种反馈产生在器件(三极管)内部,故称为内部反馈。
又如,在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中,实质上就是通过外接发射极电阻R e 引入的反馈来稳定集电极静态电流I C 的。
这种通过外接电路元件人为引入的反馈称为外部反馈。
本章所讨论的反馈都指这种外部反馈。
所以,更具体地说,在电子电路中,所谓反馈,是指将电路输出电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用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以影响输入电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它由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输出取样、输入求和四部分组成一个闭合环路,称为反馈环路。
只有一个反馈环路组成的放大电路,称为单环反馈放大电路,如图XX_01所示。
其中,x I 是输入信号;x O 是输出信号;x F 是反馈信号;x ID 是净输入信号。
这些电量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
从工程观点出发,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时,均可设反馈环路中信号是单向传输的,如图中箭头所示。
即认为信号从输入到输出的正向传输(即放大)只经过基本放大电路,而不通过反馈网络。
这是因为反馈网络一般由无源元件组成,没有放大作用,故其正向传输作用可以忽略。
正向传输的增益为。
而信号从输出到输入的反向传输只通过反馈网络,而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内部反馈作用很小,可以忽略)。
反向传输系数为①,称为反馈系数。
图XX_01由图XX_01可以得知,判断一个放大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只要看该电路的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反馈网络(或反馈通路)。
若没有反馈网络,则不能形成反馈,这种情况称为开环。
若有反馈网络存在,则能形成反馈,称这种状态为闭环。
表示,即, 。
在放大电路中艰苦含有直流分量,也含有交流分量,因而,必然有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之分。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反馈是指在某一系统或过程中,将系统或过程的某些信息输送回去进行处理或调整的过程。
反馈在管理学、控制论、经济学等领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反馈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反馈的基本概念1. 反馈的定义反馈是指将某些信息传送回原系统或过程中,便于调控、分析、调整等目的的过程。
2. 反馈的种类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
•正反馈:正反馈产生的结果是正向放大。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加。
举例来说:停电时,不少家庭里的人都会使用蜡烛来照明,如果有个人点起一支蜡烛,那么其它人也会点蜡烛,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节,人们会越来越亢奋,蜡烛点数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烛光明亮到可以导致火灾。
•负反馈:负反馈产生的结果是负向放大。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加。
举例来说:家庭水龙头如果不关闭,会造成过流,最终导致水管爆裂,破坏设备,这是比较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就可以引入一个负反馈机制。
当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负反馈会自动关闭水龙头,从而达到自我调节的效果。
判断反馈的好坏反馈机制不仅能调整系统内部的平衡,还能提高系统的效率。
因此,如何判断反馈的好坏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通过反馈机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数据的反馈好的反馈机制需要基于数据,而且数据必须是准确的。
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为我们提供可靠的反馈信息。
因此,在反馈机制的实施中,需要高度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 具有预测功能好的反馈机制必须具有预测的功能,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
通过观察数据走势和变化情况,可以有利于我们判断未来的趋势和变化,避免系统在某个时点出现崩溃。
3. 及时反馈好的反馈机制必须是及时的。
由于数据的变化时刻都在发生着,因此需要随时关注,随时反馈。
只有及时反馈,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以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力资源浪费。
4. 可靠的执行好的反馈机制必须有可靠的执行并得到正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