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泥石流
- 格式:docx
- 大小:20.94 KB
- 文档页数:6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全章节教案6.1《气象与水文灾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介绍有关自然灾害知识,本章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感触较多的,每年度会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只限于现象,而对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没有系统的了解。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地理基础知识,有了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此阶段正是学生求知欲旺盛、参与意识强的时期。
通过认识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兴趣。
在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对概念进行说明,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自然灾害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对本节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他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核心要点:1.洪涝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2.干旱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3.台风、寒潮灾害的定义、源地、影响地区、主要危害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危害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区域的图文材料,分析区域内自然灾害类型,分析成因、危害地理实践力:结合当地图文材料,了解当地自然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并分析成因、危害人地协调观:掌握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难点: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成因分析。
课前准备:多媒体自制教具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新课]《管子·度地篇》中提到,故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
旱,一害也。
風霧雹霜,一害也。
厲(瘟疫),一害也。
蟲,一害也。
此謂五害。
五害之屬,水最為大。
可以看到五害中,气象灾害占了很大比例,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气象灾害》。
教师板书:气象灾害教师补充: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
光明泥石流事件问责方案光明泥石流事件是发生在2018年7月5日的一起严重自然灾害事件,该事件造成广东省韶关市光明村严重受灾,多人失踪甚至死亡。
面对这一严重灾害,问责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于灾害的发生,需要深入调查相关的原因和责任。
调查人员需要查明光明泥石流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包括降雨情况、山体地质状况、水库蓄水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以确保问题的根源被找到。
此外,相关部门需要追查责任的具体人员,特别是在规划、建设、监管、预警等环节失职的责任人员,对他们进行问责。
其次,要对相关的管理机构和部门进行问责。
光明泥石流事件发生后,需要对责任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包括地质、水利、预警、气象、民政、交通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员及其下属人员。
这些部门有责任在事件前进行合理且及时的防范和救援工作,如果发现有责任疏漏的情况,应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再次,要对相关的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问责。
如果在光明泥石流事件中存在相关的开发、建设或施工企业的失职行为,应对责任企业进行问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行政责任。
这些企业和施工单位应该对他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清晰的认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要对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修复。
光明泥石流事件暴露了当地许多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和不完善性,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受灾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度,修复受损设施,提高防灾能力。
同时,还要对当地居民进行安抚和帮助,提供相关的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支持,帮助他们恢复生活。
总之,光明泥石流事件的问责方案应包括调查原因和追究责任、问责管理机构和部门、问责企业和施工单位、改善和修复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肃问责,可以有效地警示相关单位和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类似灾害的再次发生。
同时,修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提供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支持,也是保护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泥石流脱险我知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泥石流的性质、特点以及发生的条件,掌握基本的避险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警觉性和自我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石流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应对突发事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泥石流发生的视频和图片,用于教室展示。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应急工具,如手电筒、哨子等,用于模拟演练。
3. 提前了解当地地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4. 设计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泥石流视频,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2. 了解泥石流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泥石流对人类的风险,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1. 学习小组探讨如何预防泥石流,分享效果,派代表总结。
2.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进行总结,并补充正确的预防方法。
3. 学习小组探讨如何在泥石流中逃生,同样分享并总结。
4. 教师补充并总结正确的脱险方法。
(三)实战演练1. 模拟泥石流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逃生方法。
2. 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室小结1. 教师总结泥石流逃生知识,强调重点。
2. 提问学生是否掌握了泥石流逃生知识,并进行小测验。
3. 鼓励学生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五)作业安置1. 回家后将泥石流逃生知识分享给家长。
2. 搜集更多关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了解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我珍爱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危机认识,提高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我珍爱方法。
贵州兴义马岭河流域典型沉积地貌发育与演化
杨巍;秦媛媛;毛凯楠
【期刊名称】《贵州地质》
【年(卷),期】2024(41)2
【摘要】兴义马岭河流域位于贵州三叠纪“S”型沉积相变露头区,沉积地貌类型多样,具有优质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但是关于区域地质遗迹成景主控因素研究尚显薄弱。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试图分析区内不同岩相结构与溶蚀速率的关联,探讨主要的地表-地下岩溶-侵蚀地貌的发育与演化过程。
受控于不同的溶蚀速率,碳酸盐台地及台地边缘相露头区分别形成三类锥状岩溶石峰与两类塔状岩溶石峰,深水陆棚-斜坡带地表地貌则表现为浅-中切割山地。
马岭河峡谷具典型地下洞穴伏流-地表岩溶峡谷演化特征,峡谷演化进程受溶蚀-侵蚀-崩塌-钙华堆积等多种地质作用综合影响,空间上箱型谷-嶂谷-宽缓谷依次分布。
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边缘-碎屑斜坡-陆棚沉积分异是区内地貌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差异溶蚀是地质遗迹成景及成片分布的关键。
【总页数】10页(P202-211)
【作者】杨巍;秦媛媛;毛凯楠
【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宜宾学院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资源利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1.7;P512.2
【相关文献】
1.泥石流流域地貌演化对贵州望谟泥石流形成机理的影响研究
2.天山夏特河流域晚第四纪冰川沉积序列与地貌演化
3.贵州兴义喀斯特地貌的同时态演化——纳灰峰林子系统和西侧峰丛子系统
4.重力流与海底地貌动态相互作用下深水沉积体系发育演化——以大西洋赤道段菩提瓜尔盆地为例
5.黄土高原洛河流域地貌发育特征与形成演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望谟县暴雨洪涝灾害的特征及防御作者:黄琰李俊陈大文苏登佑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2期【摘要】根据望谟县1959-2011年9月近53年的暴雨洪涝灾害及降水资料,对望谟县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该县气候变化趋势及人文地理、经济社会发展及灾后重建规划等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防御暴雨洪涝灾害的新举措。
【关键词】望谟,暴雨;洪涝、防灾减灾1、引言望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间的斜坡地带,地势总的倾斜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山区丘陵、盆地(坝子)和河谷阶段相间分布。
东西部岩溶地貌发育较典型,以石灰岩峰丛山地为主,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呈立体状展布。
全县地层岩性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其中,碎屑岩占全部岩性的72.4%,县境各地均有分布。
境内沟壑纵横,群山高耸,山谷相间,河溪交错的地貌景观十分分明。
土壤类型有红壤、红褐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水稻土六个土类,其中,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以外的大部地区,是该县的主要土壤类型。
全县土壤侵蚀面积占43.8%,喀斯特面积占49.1%,石漠化面积占6.5%。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良。
笔者认为,提到地质结构并非无关。
便于阅者参考并有兴趣者分析,为何该县近几年来洪灾如此频繁发生。
主要原因何在?共同探讨,寻找减灾良策。
2、望谟县暴雨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2.1.1灾害损失特征:灾害发生频繁,经济损失大,往往伴有人员伤亡。
据资料统计,在1959—2011年这近53年间,该县共发生洪涝灾害24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6246.3万元。
因暴雨洪涝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共造成死亡202人,失踪43人。
2.1.2时空分布特征,该县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每年的5—8月。
尤其以6月发生最多,占总次数的34.3%,7月次之,总次数的21.2%。
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范围广,县内西北部的打尖一带东北部的乐旺镇,中部的复兴镇、新屯镇和北部的打易镇等,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其次是西南部的油迈乡(平卜)。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材料7篇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材料(篇1)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贫困闭塞。
直到20__年11月才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在小秀祥四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丢下了三个孩子。
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来,哥哥出外打工,杳无音信;姐姐也离开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小秀祥孤儿寡母两个人。
那年小秀祥11岁,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照顾母亲。
他身单力薄,无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农田租了出去,换些口粮和母亲糊口。
小秀祥一边照顾着母亲的生活起居,一边捡垃圾、挖药材换些生活开支,就这样和母亲相依为命,勉强度日。
背母踏上求学之路小秀祥从小就具有远见卓识,他认准了只有文化知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生存困境。
因此小秀祥学习格外努力,小学毕业时的成绩排在全县第三。
可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去上最好的县中学,而是去了县里的一所民办中学,以摸底考试第一的成绩免费入学。
小秀祥带着母亲离家来到县城上学,举目无亲,首先要解决的是食宿问题。
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一间窝棚,在地上挖了锅灶,作为自己和母亲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安顿了下来。
小秀祥还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打零工赚点花销,支撑着把书读下去。
三年后,初中毕业,小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
小秀祥又带着母亲来到安龙县开始了高中的求学生活。
在县里租不起住房,这里也没有条件再搭窝棚,小秀祥就想办法租下了农户不用的猪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钱。
小秀祥将猪圈打扫干净,用编织袋遮挡住四周,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住处问题。
小秀祥还是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
长期的营养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小秀祥终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择这个多年来一直支撑着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
小秀祥再也坚持不住了,他要离开,永远地告别这个带给他这么多痛苦和磨难的世界。
小秀祥默默地收拾着东西,做着离开前的最后准备。
恪尽职守,望谟三民警抗洪献身 2011年06月14日03:06 北京日报向翔何会洋刘克庄2011年6月6日凌晨,贵州望谟县突降暴雨,造成特大洪灾。
三位人民警察恪尽职守,奔波在暴雨中呼喊群众转移,最后不幸被洪水冲走。
五天后,三位民警中刘克庄和向翔的遗体在60公里外找到,何会洋至今下落不明。
三位民警的事迹在当地传诵,感动八方。
职责如山连夜赶回辖区望谟县公安局法制科民警李顺权记得,6月5日的电脑档案里,记录下了向翔、何会洋、刘克庄的一起公务。
这天,他们到县城办案,原打算在家里住一宿。
入夜,穿城而过的望谟河上游,大雨倾盆。
凌晨时分,黔西南州气象局紧急发布短信:“打易镇降大暴雨142毫米,预计未来降雨仍将持续,请密切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诱发的山洪、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
”这时,向翔接到打易镇派出所的电话,称辖区内出现暴雨,可能发生山洪。
挂掉电话,正准备通知何会洋、刘克庄一道返回派出所时,向翔又接到派出所协警文玉超打来的第二个电话:“雨非常大,已发生山洪,非常危险,不要回来。
”灾情紧急,与家人简单告别后,三人驱车冒雨出城。
此时,在城区巡逻的复兴镇派出所民警李悝看到向翔驾驶的警车擦肩而过。
两人同年入警,曾同在刑侦大队工作,私交甚笃,李悝下意识掏出手机,摁下号码,但转念一想,还是没有拨出去,“怕影响他开车,所以就没打。
到凌晨3点多,再打过去,就怎么也打不通了”。
一路预警呼喊群众疏散通往打易镇的209省道沿望谟河而建,三位民警发现洪水蔓延的险情后,开始用喊话器警示沿途村民疏散,引导群众撤至安全地带。
“不少沿途群众都听到了他们的呼喊。
”望谟县公安局局长唐朝海说,当时,下游的雨不是很大,沿岸村民警觉度不高,“如果不是他们一路预警,可能会有更多村民伤亡。
”6日1时左右,警车行驶至距县城19公里的新屯镇纳岜村,当地村民岑德银骑摩托车避险,与警车迎面相遇,冲着他们大喊:“不能去了,大水过来了,快掉头。
”洪水来势迅猛,在公路边高处避险的纳岜村村民岑仕芬目睹了惊人的一幕——警车刚掉头走了约100米,就被汹涌席卷而来的洪水追上,道路被冲毁,人和车卷入洪流……“一开始,还能看见车顶上的警灯时隐时现,一会没入洪水,一会露出水面闪烁。
泥石流受灾情况报告泥石流受灾情况报告17日,湖南湘西古丈县一段泥石流现场视频传出,引发网友关注。
短短6秒的视频中,泥石流瞬间将山脚下数栋民居冲垮,并发出轰响声。
视频热传后,不少人对房屋内是否有人、灾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表示担心。
昨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泥石流发生在默戎镇龙鼻村排挤楼组,因当地相关部门提前预警,村干部提前组织人员撤离,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北青报记者获悉,17日8点至当天下午1点,湖南湘西古丈县普降暴雨,导致该县默戎、坪坝等乡镇遭受重大洪涝灾害。
古丈县墨戎镇境内发生特大洪灾和山体滑坡,省道 S229牛角山段因山体滑坡致交通中断,焦柳线古丈万岩至龙鼻嘴间山体溜坍,掩埋线路,影响列车通行。
目前,灾害已致该县5个乡镇2.4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现场村主任发现险情紧急撤离5户26人17日中午12点05分,默戎镇龙鼻村排挤楼组发生坡面泥石流,方量约1万方,损毁房屋5栋14间,未造成人员伤亡。
北青报记者获悉,泥石流发生40多分钟前,龙鼻村村主任石远忠发现险情,紧急撤离了坡体下方的5户26人,避免了一场灾难。
龙鼻村村主任石远忠告诉北青报记者,17日上午9点多,当地开始下大雨。
上午10点20分,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向古丈县发送短时预警信息,并电话告知古丈县国土资源局注意防范短时降雨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
接到预警信息后,石远忠展开巡查,提醒寨子里的村民们注意塌方,同时疏散那些依靠山体居住的村民们。
“大概11点左右我走到排挤楼组,看到村子后面的山开始冒水,感觉要出事,我赶紧到寨子里把他们都给喊出来了。
”石远忠回忆,自己在那处山脚下转移了5户共26人。
而就在40多分钟后,泥石流从山上裹挟而下,瞬间冲毁了多栋民居。
石远忠表示,至当天中午11点50分,他们共疏散受影响区群众500余人,目前安置在当地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内。
亲历列车滞留古丈火车站近4小时17日11点31分,焦柳线湘西古丈县万岩至龙鼻嘴间,因暴雨导致山体溜坍,掩埋线路,影响列车通行。
202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素材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素材(精选篇1)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朱彦夫对群众的感情是真诚的,是实实在在的。
群众有苦,他自己难甜;群众受穷,他心里难安;群众有难,他慷慨相助。
正是由于心里装着群众,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他才能把父老乡亲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带领群众同甘共苦、不懈奋斗,硬是把一个“连地瓜干都吃不饱”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正是由于对群众有真感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朱彦夫才赢得了父老乡亲发自肺腑的信任、拥护与爱戴。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推进,做好群众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朱彦夫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朱彦夫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朱彦夫查一查问题,找一找差距,树一树形象,以朱彦夫的为民情怀为标尺度量一下自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朱彦夫的务实清廉为标杆查摆自己的“四风”问题,用朱彦夫视民如伤的境界来匡正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应当看到,朱彦夫与人民群众的真感情并非无法复制,朱彦夫的为民情怀并非高不可攀,身为残疾人的朱彦夫能够做到,每一名党员干部更能够做到。
伟大的梦想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
朱彦夫以一生奋斗拼搏忠诚践行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永不停息地奋斗,以每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形成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力量,去赢得民族复兴的伟大辉煌。
这就是朱彦夫光荣事迹的时代价值所在。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素材(精选篇2)自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以来,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他带着全国人民期待和重托,再次叩问苍穹!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是从我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中选出的,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员年龄较大,必须要提高系统训练的强度,以确保他们能适应太空环境。
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聂海胜为祖国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仍然年轻!他知道每次载人飞行航天员乘组的选拔,都是“从零开始”,即使执行过航天任务,面对新一轮的航天员选拔,年龄最大的他更没有捷径可循!聂海胜顶住了压力,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时刻以航天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很快适应了训练强度和节奏,表现优异,最终入选。
好军嫂事迹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好军嫂事迹材料xxx ,女,29 岁,大学文化,毕业于理工大学,现在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丈夫叫xxx ,1996年9月入伍,现在日照市消防支队莒县大队任职,技术副营。
二人于1993年相识,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她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嫂。
还被评为十佳好军嫂。
一、嫁给军人是她无悔的选择从小就对军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姥爷曾是名空军战士,还差一点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受姥爷的影响,她从小就对绿色的军营充满了向往,一直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但命运之神并没有让她的愿望变为现实。
他们是高中同学,他考的是军校,最初的接触也许仅仅是同学之间的朦胧好感,但随着时间的深入,她逐渐被他的诚实善良、积极进取和军人特有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她想,成不了军人,成为军嫂也算对儿时梦想的一种弥补。
大学毕业,她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放弃了所学的国际贸易专业,跟随他回到了老家。
家人朋友都不理解,她们都劝她:嫁给当兵的肯定要吃苦,你要有思想准备。
母亲也说:自己要考虑清楚,今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她却说:军人诚实可靠,她感网到踏实,嫁给军人,她绝不后悔,再苦再累她也心甘。
二、勇挑重担是她价值的体现军嫂这个名字听起来好辛苦,军嫂意味着牺牲,意味着付出。
作为军嫂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做丈夫的坚强后盾,这就是军嫂人生价值的体现。
当初丈夫选择回到家乡,主要原因是出于孝心,因为婆婆身体不好,自93 年动手术以来,病情一直恶化,到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
丈夫虽然离家近,但部队上管理严格,不能随便回家,她当时还在莒县外经委工作,照顾起来相对方便些。
老人没有女儿,她就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女儿,炒菜、做饭就是在那时学会的,更重要的是她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喂婆婆吃饭、第一次给婆婆洗脚、第一次给婆婆洗澡、第一次给婆婆洗尿布……很难相信刚毕业、还没结婚的她会这么早地承受这些。
婆婆的病情发展成大面积脑梗塞,每年至少冲两次血管,每次住院,她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每天总是早起晚归,忙前忙后,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以她是老人的女儿,了解情况后都说,现在这样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孝敬婆婆的打着灯笼也难找几个,老太太真是有福气。
生死关头,党员干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望谟县各级党组
织广大党员投身抗洪抢险救灾纪实
郭乾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11(000)021
【摘要】2011年6月6日,望谟县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在
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带领人民群众抗洪抢险,重建家园。
书写了一段段“党民同心”的感人故事。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郭乾
【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组织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2.3
【相关文献】
1.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抗击凝冻灾害见闻 [J], 霍庆涛
2.风雨中党旗在飘扬——乌兰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抗洪救灾纪实 [J], 邹晟;徐光锋
3.风雨中筑起“红色长堤”——沿河自治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抗洪救灾纪实 [J], 杨颖君; 文学; 文叶飞
4.党建引领坚决打赢——贵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第一线 [J], 付松
5.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贵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第一线 [J], 郑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望谟“20110606”泥石流灾害
1灾害概况2011年6月6日凌晨1时许,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受高空切变和冷空气影响,导致境内复兴镇、新屯镇、打易镇、郊纳乡、坎边乡、乐旺镇、岜饶乡、打尖乡8个乡镇以及望谟与紫云县交界的部分乡村出现特大暴雨,打易镇降雨量达316.6mm,由于强降雨引发县境内的望谟河、打尖河、乐旺河流域山洪爆发,导致该县8个乡镇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灾害造成37人死亡、15人失踪。
冲毁房屋数百间,直接受灾群众13.9万余人,交通、电力、通讯中段,直接经济损失20.65亿元。
2由于这场灾害对当地影响大,所以就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四大因素对望谟“6.6“进行分析。
2.1孕灾环境分析:
2.1.1地形地貌:区境内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山峦起伏,地形起伏大。
总体地势为中心部位打易一带最高、南部、南东部、北西部低。
区内最高点位于测区中部打易镇的跑马坪,海拨高度1718m,最低点位于南部复兴镇洛郎一带的望谟河,海拨高度473m。
区内以石灰岩峰从山地为主,地形坡度较陡,多在45°~70°之间,地面平均坡度为45°,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高陡的临空条件。
2.1.2气象水文:具有高原亚热带温凉湿润气候的特点,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4.42℃~15.9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0℃~27.6℃,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5.7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5-10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83.01%,总降水量为10
51.6mm,11月至次年3月份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6.99%,总降水量仅为214.1mm。
降水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半年(雨季)降水多而集,降水强度大;冬春半年(旱季)降水量少,降水强度亦小。
区内≥50mm和<100mm的暴雨日数平均每年有4d,以5-9月出现最多;≥100mm和<200mm的大暴雨平均3~4a一次。
日最大降水量196.7mm。
望谟县平均在04月21日进入雨季,10月21
日雨季结束。
雨季内平均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87.3%。
暴雨天气过程均在雨季内发生,平均年暴雨日数为4.3d,最多年(1968年)11d,最多月达5d,暴雨高峰期出现在6月。
1960-2010年期间累计暴雨日数为241d,其中大暴雨日数30d,日数的近八分之一,暴雨雨量占总雨量的28.8%左右。
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发源于本调查区的最高处跑马坪一带的主要河流有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
河溪属季节性(雨源性)山区河流,相对高差极大,河道比降大,河流上游与望谟县城落差达1200m;流域坡降大,多数河床的比降大于30‰,汛期降雨集中,河水暴涨暴落,其中望谟河在2006年的“6.12”,2008年的“5.26”,2011年的“6.06”的洪峰流量分别为1150m2/s、994m2/s、1700m2/s。
高速水流产生强大的动能,冲刷力强。
2.1.3地质条件: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望谟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活跃。
大致以乐旺-望谟-新屯-打尖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陆块,南部为右江造山带。
地质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直扭型的北
西向反排多字型构造及挤压型的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尤以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
本区大面积分布的中三叠统浊积岩中次级褶皱发育,形态复杂多样。
北西向构造主要有总体上呈排列轴近南北纵排斜列分布的望谟背斜、大观背斜、打易向斜、郊纳向斜。
望谟背斜、大观背斜由上古生界和三叠系组成并与之伴随着北东向的断裂构造发育。
褶曲构造规模大小不等,长度20~50km,因与其他构造发生了不同的复合关系,而出现局部的弯曲和偏转现象。
东西向构造分布于区内东南部的乐旺一带,主要有打狼背斜。
与之伴随的近东西、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发育。
灾区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中统、石炭
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
其中以三叠系地层中统的边阳组、许满组和新苑组,下统的罗楼组至紫云组等碎屑岩地层分布广泛,夹有部分碳酸盐岩。
三叠系的砂岩、粉砂岩,二叠系的泥岩、页岩,都是产生滑坡的有利条件。
加上望谟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断裂构造和褶皱发育,地形坡度大。
这些岩石往往与走向一致的大型节理极为发
育,在重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拉裂面,裂面在降水作用下逐渐贯通,从而极易产生滑坡。
强降雨条件下,容易产生泥石流。
2.1.4地震:根据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望谟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对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值高,地震基本烈度高。
2.2致灾因子:
2.2.1强降水是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6月5日夜晚至6日凌晨,贵州望谟县中部以北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部分乡镇出现了大暴雨或特大
暴雨,从强降雨中心区域的逐小时降雨量来看,望谟北部降雨集中、强度大,其中打易镇6月5日23时至24时雨量达125mm,是小时暴雨标准的7.8倍。
流域内强暴雨中心自望谟河上游打易镇向下游移动并逐渐减小。
此次过程的降雨总量、降雨强度均超过了望谟县受灾严重的2006年和2008年。
2.2.2特定地形地貌环境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背景望谟县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谷深、河床比降大,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
望谟县属山地,为低山中山峡谷地貌。
北部沟谷纵横交错、山高谷深,切割强烈,汇水区跑马坪一带最大高程达1718m,县城高程一般在500~550m以下,相对高差1200m,运动距离只有21km,这是快速聚集山洪、形成强大冲击的重力势能条件。
2.2.3地层岩石破碎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基础虽然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但由于土质疏、土层薄、坡度大、基础薄弱,高强度降水极易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高速水流携带石块、泥沙、树枝等,产生强大的动能,冲刷、冲毁河道及沿岸的农田、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冲毁或者堵塞桥梁,减小行洪断面以至洪水位上升,洪水后期从而抬高
河床,进一步减小河道行洪能力。
2.2.4防洪基础设施薄弱防洪能力低目前全县仅有两座小(1)型水库、9座小(2)型水库;防洪堤也仅局限于县城部分河段,而且20a一遇的防洪标准也较低,而其他乡镇仅有局部零星河堤,基本处于未设防状态。
同时望谟河城区下游河段蜿蜒迂回,犹如肠梗阻,天然行洪能力低。
根据水文部门对县城河段测算,2006年“6.12”特大洪水为50a一遇,2008年“5.26”洪水为40a一遇,2011年“6.0
6”洪水为200a以上。
由于防洪设施少、防洪标准低,目前整个防洪工程缺乏系统综合治理,造成被动受灾的局面。
2.2.5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重了灾害损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表现在城镇建设挤占河道、公路桥梁预留行洪断面小、避灾意识薄弱。
望谟县中部以北打易镇等乡镇山地陡峭,可利用土地少,部分居民占河道建房,房后挡土、房前挡水,房屋既充当挡土墙又充当防洪堤,严重缺乏避灾意识和科学常识。
县城至打易镇的209公路沿河道修建,部分路段挤占行洪断面,从而影响行洪。
209公路虽在2008年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恢复重建,但还是因为原地重建,挤占行洪断面,所以本次山洪泥石流灾害又被冲毁,形成了建了又毁的局面。
因此209公路不宜原线重建,而要选择主动避让改线建设。
城区河段王母桥以下河段左岸临河建房,挤占河段行洪断面,房屋充当防洪堤,造成房屋被冲毁的灾害损失;宁波桥预留断面较小,不能满足20a一遇的行洪能力,造成桥梁阻水,抬高上游水位。
2.3承灾体
2.3.1人类本身此次泥石流危及望谟县的8个乡镇,直接造成37人死亡,15人失踪。
直接受灾群众多达13.9万人。
2.3.2建筑对望谟县8个乡镇的居住房屋、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娱乐用房、工业设施、工厂厂房等造成损毁。
2.3.3交通、电力、通讯泥流洪灾发生后,造成公路毁坏,电力供应受损,通讯中断等。
2.3.4以上各种各种直接导致经济损失20.65亿元。
2.4灾情截止2011年7月底,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1
处。
其中,滑坡182处,占总数的90.5%;崩塌16处,占总数的8.0%;泥石流3处,占总数的1.5%。
共有6所学校3128名师生,2638户16555人和25542万元财产处于地质灾害的威胁之下。
2011年“6.06”望谟县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受灾范围主要分布在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和油迈河流域,以流域划分为基础,兼顾乡(镇)、村行政区域的完整性,确定以8个受灾乡镇(复兴镇、新屯镇、打易镇、郊纳乡、坎边乡、乐旺镇、岜饶乡、打尖乡)和油迈瑶族乡为主的范围。
本次受灾总面积为1499.60km2。
共涉及8个乡镇57个行政村132个自然寨,存在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40处(其中核查点55处,均有不同程度变形加剧,新增点85处)其中滑坡128处,崩塌8处,泥石流沟3条,不稳定斜坡1处。
共威胁农户1402户6585人、学校5所、乡镇政府办公楼1栋、乡镇医院1所。
冲毁房屋数百间,直接受灾群众13.9万余人,交通、电力、通讯中段,直接经济损失20.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