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存储器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3
1.如何区别存储器和寄存器?两者是一回事的说法对吗?解:存储器和寄存器不是一回事。
存储器在CPU 的外边,专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访问存储器的速度较慢。
寄存器属于CPU 的一部分,访问寄存器的速度很快。
2.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主要有哪些层次?解: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
存储系统是由几个容量、速度和价存储系统和结构各不相同的存储器用硬件、软件、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连接起来的系统。
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由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构成的三级存储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中高速缓存和主存间称为Cache -主存存储层次(Cache 存储系统);主存和辅存间称为主存—辅存存储层次(虚拟存储系统)。
3.什么是半导体存储器?它有什么特点?解:采用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存储器,主要有MOS 型存储器和双极型存储器两大类。
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存储的信息会因为断电而丢失。
4.SRAM 记忆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和DRAM 记忆单元电路相比有何异同点?解:SRAM 记忆单元由6个MOS 管组成,利用双稳态触发器来存储信息,可以对其进行读或写,只要电源不断电,信息将可保留。
DRAM 记忆单元可以由4个和单个MOS管组成,利用栅极电容存储信息,需要定时刷新。
5.动态RAM 为什么要刷新?一般有几种刷新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解:DRAM 记忆单元是通过栅极电容上存储的电荷来暂存信息的,由于电容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泄放掉,因此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向栅极电容补充一次电荷,这个过程就叫做刷新。
常见的刷新方式有集中式、分散式和异步式3种。
集中方式的特点是读写操作时不受刷新工作的影响,系统的存取速度比较高;但有死区,而且存储容量越大,死区就越长。
分散方式的特点是没有死区;但它加长了系统的存取周期,降低了整机的速度,且刷新过于频繁,没有充分利用所允许的最大刷新间隔。
计算机原理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中,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存储器一般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类型。
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当前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它分为主存和辅存两部分。
主存是计算机中最主要的存储器,由半导体存储芯片构成,通常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
读存储器(ROM)。
RAM具有读写功能,用于临时存储运行
程序和数据,数据可以快速读取和写入。
而ROM是只读存储器,其中的数据是固化的,无法进行修改。
主存的容量通常较小,但速度快。
外存主要是指硬盘、光盘等可以作为辅助存储器使用的设备。
相比主存,外存容量大,但速度较慢。
外存被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能够持久保存。
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外存中的数据加载到主存中进行操作。
存储器在计算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和数据的处理速度。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容量、速度和价格等方面有所差异,计算机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存储器组合。
题目:根据存储器介质运行原理的重大差异,可以把存储器分为()选项A:磁存储器、光存储器三种
选项B:半导体存储器、光存储器
选项C: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
选项D: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
答案: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
题目:在计算机系统中,由()组成多级存储器系统
选项A: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选项B: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
选项C: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光存储器
选项D: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答案: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题目:在ROM存储器中必须有()电路,需要刷新的是()
选项A:刷新,静态存储器
选项B:再生,ROM
选项C:数据写入,RAM
选项D:地址译码,动态存储器
答案:地址译码,动态存储器
题目: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1024×8位,除电源端和接地端外,连同片选和读/写信号该芯片引出脚的最小数目应为()
选项A:17
选项B:19
选项C:20
选项D:23
答案:20
题目:若主存每个存储单元为16位,则()
选项A:其地址线与16有关
选项B:其地址线也为16位
选项C:其地址线为8位
选项D:其地址线与16无关
答案:其地址线与16无关
题目:主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有()。
选项A:字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选项B:位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选项C:位扩展、字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选项D:位扩展、字扩展
答案:位扩展、字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第六章存储器系统本章主要讨论内存储器系统,在介绍三类典型的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结构原理与工作特性的基础上,着重讲述半导体存储器芯片与微处理器的接口技术。
6.1 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8088的存储器组织;存储芯片的片选方法(全译码、部分译码、线选);存储器的扩展方法(位扩展、字节容量扩展)。
主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如下:6.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知识1.SRAM、DRAM、EPROM和ROM的区别RAM的特点是存储器中信息能读能写,且对存储器中任一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所需时间基本上是一样的,RAM中信息在关机后立即消失。
根据是否采用刷新技术,又可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两种。
SRAM是利用半导体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表示“1”和“0”;DRAM是利用MOS管的栅极对其衬间的分布电容来保存信息,以存储电荷的多少,即电容端电压的高低来表示“1”和“0”;ROM的特点是用户在使用时只能读出其中信息,不能修改和写入新的信息;EPROM可由用户自行写入程序和数据,写入后的内容可由紫外线照射擦除,然后再重新写入新的内容,EPROM可多次擦除,多次写入。
一般工作条件下,EPROM 是只读的。
2.导体存储器芯片的主要性能指标(1)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以存储单元的总位数表示,通常也用存储器的地址寄存器的编址数与存储字位数的乘积来表示。
(2)存储速度:有关存储器的存储速度主要有两个时间参数:TA:访问时间(Access Time),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TMC:存储周期(Memory Cycle),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之间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3)存储器的可靠性:用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来衡量。
MTBF越长,可靠性越高。
(4)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性能主要包括存储容量、存储速度和可靠性。
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教案(理论教学用)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 15 次第 7 周 2 学时上课教室WM1310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章节名称第6章存储器系统(6.4,6.5,6.6)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存储器与地址总线的连接;2.了解CACHE的概念和工作原理;3.了解8086/8088系统的存储器管理方法4.了解现代计算机存储器管理方法;讲授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存储器与地址总线的连接高速缓冲存储器(40min)存储器管理;(35min)硬盘、RAID和光盘原理;(15min)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CACHE的概念和工作原理;2.086/8088系统的存储器管理方法;3.现代计算机存储器管理方法;4.存储器与地址总线的连接。
难点:1.存储器与地址总线的连接。
要求掌握知识点和分析方法1.了解CACHE的概念和工作原理;2.了解8086/8088系统的存储器管理方法;3.了解现代计算机存储器管理方法;4.存储器与地址总线的连接。
启发与提问1.为什么现代计算机要使用缓存?2.硬盘属于什么存储器?教学手段多媒体作业布置思考题:1.Windows的虚拟内存在计算机程序运行中起什么作用,如何设置虚拟内存?主要参考资料备注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程序的逻辑结构中的段与内存的段建立直接联系。
页式存储管理页式存储管理是把虚拟空间和主存空间都分成大小相同的页(为二的整数幂个字),并以页为单位进行虚存与主存间的信息交换。
此时虚存地址和主存地址分别被分为虚存页号、页内地址和主存页号、页内地址,虚、实二页号会不同,但使用相同的页内地址。
与段式存储管理不一样,页不是程序本身的结构特性,而是从管理的角度人为划分的结果。
设置和管理好页表是页式存储管理的关键技术。
4. 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1)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