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
第四专题税收效应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即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对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称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以及由此影响到社会经济运行本身。
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征税,不干扰相对价格,仅仅削弱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或减少其可支配收入,而不产生额外的效率损失。
税收的替代效应:当相对价格(即广义相对价格,它不仅指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还包括资金价格――利率、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外汇价格――汇率,以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由于政府征税而发生变化时,生产决策与消费决策发生改变。
这种效应就是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
长期以来,税收学界一直信奉这样一种流行的观点:即税收应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观点被称为“税收中性观点”。
但是,税收中性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描述,或者说是建立完善税制的努力方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
税收作为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国家占有社会产品,总会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发生影响,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也就是说,税收实际上是“非中性”的,对税收“非中性”的情况的分析研究正是税收对经济影响的构成内容的研究。
考察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应分别置于微观主体层面和国民经济宏观层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中,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分析税收对生产、消费、劳动力供给、投资以及个人储蓄等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主要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一节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反应。
税收的“非中性”特征使得国家征税行为对纳税人带来超额经济负担和决策行为的变化。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主要分析税收如何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影响厂商和个人的决策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产出的问题。
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2、税收的收入效应指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3、税收的替代效应指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使纳税人相对(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含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
4、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表现为课税(激励)纳税人更多地工作,以维持税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5、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表现为课税降低了实际工资率,使劳动者以更多的(闲暇)来替代劳动。
6、古典经济学认为一切税收都减少各阶层收入,影响资本积累,妨碍经济发展,因而主张(税不重征)。
7、以(瓦格纳)为代表的社会政策学派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认为税收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也是经济调节手段。
8、凯恩斯学派认为税收是调节经济、避免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既是经济本身的(自动稳定器)、又是政府可运用的稳定经济的(人为稳定器)。
二、单项选择题1、课税使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是指(D)A、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B、税收的替代效应C、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D、税收的收入效应2、课税降低了实际工资率,使劳动者以更多的闲暇来替代劳动,是指(C )A、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B、税收的替代效应C、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D、税收的收入效应3、从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中,按一定比例扣除因通胀所增加的名义所得部分,是指所得税指数化的(A )。
A、特别扣除法B、税率调整法C、指数调整法D、实际所得调整法4、税收既是经济本身的“自动稳定器”、又是政府可运用的稳定经济的“人为稳定器”,是由(D )提出的。
A、斯密B、瓦格纳C、凯恩斯D、萨缪尔森三、判断题1、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收入效应是非中性的。
(×)2、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替代效应是非中性的。
(√)3、如果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
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摘要]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就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税收及税种结构、税负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述评,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经济增长;税收;税种结构;税负结构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在财政政策中,税收是主要的工具之一。
以往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从财政理论层面上说明如何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或是分析税收收入与GDP二者之间增长速度的差异及造成不同步的原因,但对税收这个经济变量到底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税收及税收结构是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和财政体制要求的最优税收结构是什么样的研究则很少。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对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述评。
作文/zuowen/一、税收的经济增长作用(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税收的作用政府的税收政策和经济增长很久以来就被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联系在一起。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Adam Smith(1776)的《国富论》。
Smith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生产工人与其他人口的比例,其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劳动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分工,而产生分工的必要条件则是资本积累,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
基于以上分析,Smith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资本积累来实现。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由于资本积累依赖于投资,而投资的动机来源于预期利润的驱动,征税会降低预期利润,影响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税收减少了各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从而直接减少投资,影响资本积累。
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分析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为了鼓励和支持特定行业、地区或个人群体而采取的减免或减少税收负担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民生福祉。
本文将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政府效应三个方面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激发投资、刺激消费和促进创新方面。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
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减轻其负担,增加其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刺激消费,促进市场需求的增长,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技术创新和科研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给予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税收减免或减免,能够提高其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还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首先,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稳定。
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更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和就业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富差距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对低收入人群给予税收优惠,可以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鼓励慈善捐赠,增加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最后,税收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效应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和政府形象方面。
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来弥补财政收入的缺口,如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收效率等。
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也会提高政府的形象和信任度。
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能够传递出对特定行业、地区或个人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是多方面的。
在经济层面,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激发投资、刺激消费和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在社会层面,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富差距,提高民生福祉。
税收与经济的福利效应分析税收是国家通过对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税收不仅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途径,还能对经济产生福利效应。
本文将对税收与经济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一、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税收作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税收可以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提供,如道路建设、教育卫生等,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税收可以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竞争力。
最后,税收可以用于调节经济结构,引导资源向高效益和高附加值领域转移,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二、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税收对于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税收的方式,政府可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例如,对某些高碳排放产品征收环境税,可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绿色发展。
此外,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三、税收对经济公平性的意义税收的征收是在强调纳税人对国家的公平负担。
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公平。
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应注重纳税人的能力和纳税道德,确保税收征收的公正性。
同时,税收的纳入方式也是重要的,应尽可能避免对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
四、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税收负担的增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
例如,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通过税收的调节,也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五、税收与经济福利效应的衡量税收的福利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提供上。
通过税收征收,政府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税收收入的再分配也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经济福利均衡。
六、税收优化和创新的需要为了提高税收对经济的福利效应,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税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