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11-化学元素检测(铅、汞、砷、铬)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65
金属元素控制之法规要求前不久,笔者发表了一篇ICP-MS元素分析及方法验证相关文章,这次,笔者从法规等方面出发,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金属元素控制-法规要求一、元素杂质分类PDE,即每日允许暴露量,以为µg/day为单位。
ICHQ3D列出了各个元素杂质的PDE。
具体见下表1。
同时根据元素的毒性(PDE 值)及其在药品中出现的可能性,ICH指南将元素杂质分为 3类。
但不包括有些元素杂质的 PDE 值还未建的其他元素杂质。
分类 1:元素砷(As)、铬(Cd)、汞(Hg)和铅(Pb)是人体毒素,在药品生产中禁用或限制使用。
这4种元素在所有元素杂质的潜在来源以及给药途径的风险评估中都应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的结果将确定那些可能需要额外的控制的组分,在某些情况下额外的控制可能包括对分类 1 中元素进行检测。
并不是所有成分都需要检测分类 1 中的元素杂质,仅当风险评估确定需要进行恰当的控制以确保满足 PDE 值时才实施检测。
分类 2:这类元素通常被认为是给药途径依赖型的人体毒素。
基于它们出现于药品中的相对可能性,可进一步分成 2A 和 2B 亚类。
a. 分类 2A 元素出现在药品中的相对可能性较高,需包含所有元素杂质的潜在来源以及给药途径(标明的)的风险评估。
分类 2A 的元素杂质包括: Co、Ni 和 V。
b. 分类 2B 元素丰度较低以及与其它物料潜在共生的可能性较低,其出现在药品中的概率较低。
除非这些元素在原料药、辅料或其它药品成分的生产中有意添加,否则无需进行风险评估。
分类 2B 的元素杂质包括: Ag、Au、Ir、Os、Pd、Pt、Rh、Ru、Se 和 Tl。
分类 3:此类元素口服给药途径的毒性相对较低(高 PDE 值,通常>500µg/天),但在吸入和注射给药途径中的风险评估中仍需考虑。
除非这些元素是有意添加,否则无需在风险评估中予以考虑。
对于注射和吸入给药产品,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对含有此类元素杂质的可能性进行评估,除非给药途径的特定 PDE 值高于500µg/天。
食品中铅、镉、砷、汞、铬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现如今,社会各界已愈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中,重金属超标属于降低食品质量、威胁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只有强化检测食品铬、汞、镉、铅及砷等重金属工作,方可掌握这些重金属的实际含量,从而采用有效且可靠的控制措施,保证市场中流通安全、健康的食品。
而目前在检测食品重金属含量中,涌现出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只有了解其应用方法,方可强化检测质量。
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食品中铬、汞、镉、铅及砷的危害及各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人类的生存与饮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但是,如果不重视食品中各类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工作,将会增加铬、汞、镉、铅及砷等重金属元素超标的概率,严重威胁到民众的食用安全,不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因此,相关从业者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先进化、有效化检测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实现检测水平的强化,获取更高的结果准确率,同时也为我国治理食品行业起到助力作用。
一、食品中重金属元素超标的危害(一)铬的危害铬元素普遍来源自工业废弃物排放中,不属于人体所需元素,但是,如果蔬菜、动物接触该元素,在加工为食品且经人体服用后,便会进入人体内。
肾脏是此元素主要的降解途径,随尿液向体外排出。
如果人体出现铬元素超标问题,将会对消化系统、脏器运转造成严重危害。
(二)汞的危害汞元素俗称为“水银”,同样也源自于工业污染。
在食品中,其存在形式主要为有机汞,人体一旦服食汞元素过量的食品,将会发生神经系统紊乱问题,肢体缺乏灵活性、协调性,同时,过量摄入汞元素还会增加民众休克、死亡概率。
(三)镉的危害此金属元素普遍为蓝白色,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分布,但是含量较小。
通常主要由植物根系吸收此元素,或者是通过饲料、饮水等形式转移至牲畜体内,造成蔬菜、肉品中含有镉元素。
一旦进入人体,将会在肝脏、肾脏积蓄,对骨骼、肾功能造成损害。
有研究指出,镉元素对人体有着较高的致癌、致畸与致突变几率[1]。
ICP-MS测定食品生物成分标准物质中的铅、镉、铬、砷朱影;黄茜;黄宗骞;邵翠翠【摘要】本文利用微波消解仪对食品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前处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以铋、铟、钴、锗元素为内标,对样品中的铅、镉、铬、砷进行同时测定.由测定结果可知,铅、镉、铬、砷在0~2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999以上,各元素检出限分别为0.003mg/kg、0.000 5 mg/kg、0.003mg/kg、0.005 mg/kg;各元素测定值均在认定值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且多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由此可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食品样品中的痕量金属元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期刊名称】《粮食与食品工业》【年(卷),期】2019(026)002【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食品生物成分标准物质;内标【作者】朱影;黄茜;黄宗骞;邵翠翠【作者单位】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430060;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430060;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430060;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0.7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食品的安全性指标特别是金属污染物指标也日益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
Pb、Cd、Cr、As等重金属元素是食品中的主要金属污染物,在人体中具有蓄积作用,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这几种元素也是食品中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监控对象。
目前食品中金属的测定方法主要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分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1-5]。
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快速分析测试技术,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基体干扰小、可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6-7]。
rohs检测10项测试项目RoHS检测是指对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
RoHS指令是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RoHS检测通常包括对以下10项测试项目的检测:1. 铅(Pb):铅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铅含量不能超过0.1%。
2. 汞(Hg):汞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神经系统和肾脏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汞含量不能超过0.1%。
3. 镉(Cd):镉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对骨骼和肾脏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镉含量不能超过0.01%。
4. 六价铬(Cr6+):六价铬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六价铬含量不能超过0.1%。
5. 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多溴联苯含量不能超过0.1%。
6. 多溴二苯醚(PBDEs):多溴二苯醚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多溴二苯醚含量不能超过0.1%。
7. 多氯联苯(PCBs):多氯联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多氯联苯含量不能超过0.1%。
8. 邻苯二甲酸酯(PBBEs):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类生殖系统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能超过0.1%。
9. 二苯醚(Diphenyl ether):二苯醚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二苯醚含量不能超过0.1%。
10.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类生殖系统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能超过0.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发布2014年第一批230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01.13
•【文号】国质检认[2014]23号
•【施行日期】2014.08.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发布2014年第一批230项出
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质检认[2014]23号2014年1月13日)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标准法规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经审查,现将《出口食品中虫酰肼残留量的测定》等230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予以发布.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及实施日期见附件。
代替标准自本批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
附件。
重金属检测标准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或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毒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汞、铅、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可通过空气、水、土壤、食品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器官损害、中毒甚至死亡。
为了确保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食品安全,各国制定了重金属检测标准。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标准的简要介绍:1.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途径进入人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食品中的铅含量应控制在0.5mg/kg以下,水中的铅含量应控制在0.01mg/L以下。
2. 汞:汞主要存在于水中和水产品中,长期摄入汞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损害。
欧盟对于食品中汞的限量标准为0.05mg/kg,WHO对于水中汞的限量标准为0.006mg/L。
3. 镉:镉主要存在于废水、土壤和食品中,摄入过量的镉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和癌症。
中国国家标准对于大米中的镉含量限制为0.2mg/kg,欧盟对于食品中镉的限量标准为0.01mg/kg。
4. 铬:铬可存在于土壤和废水中,摄入过量的六价铬可能对人体造成肝脏和肾脏的损害。
中国国家标准对于饮用水中六价铬的限量标准为0.05mg/L,欧盟对于食品中六价铬的限量标准为0.1mg/kg。
以上仅为重金属检测标准的简要介绍,实际的检测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食品种类而有所不同。
还有许多其他的重金属检测标准,如砷、锡、镍等,每种重金属的检测标准都是基于科学评估和风险分析而确定的。
重金属检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包括原子吸收光谱、质谱等分析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食品和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检测标准,并通过科学手段对食品和环境进行监测,以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9项重金属检测报告一、铅(Pb)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铅(Pb)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铅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汞(Hg)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汞(Hg)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汞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镉(Cd)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镉(Cd)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镉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铬(Cr)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铬(Cr)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铬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镍(Ni)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镍(Ni)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镍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六、铜(Cu)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铜(Cu)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铜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七、锌(Zn)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锌(Zn)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锌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八、锰(Mn)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锰(Mn)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锰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九、铁(Fe)检测结果经过对样本进行铁(Fe)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铁的含量为XXmg/kg。
根据国家标准,该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综合分析以上9项重金属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样本中各项重金属的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避免长期接触或过量摄入重金属,以确保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含有重金属元素的物品,如饮用水、食品、土壤和家居用品等。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化肥作为进口大宗资源类商品之一,涉及金额高,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与市场稳定。
国家质检总局一直非常重视进口化肥的安全、卫生、环保问题,曾于2002年进行化肥中有毒有害物质普查。
肥料中铅、镉、镍、砷、汞和镍等重金属可以通过作物直接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容易累积,其危害主要是损害人体的重要器官肾脏和肝脏、损伤DNA和神经系统,有些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因此,许多国家对肥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元素都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
有机-无机复混肥是指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具有有效成分高,养分种类多;副成分少,对土壤不良影响小,生产成本低,物理性状好[1]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 18877-2002)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最大限量,见表1。
表1目前,国际上发布的关于肥料中有害元素分析方法标准还是以我国发布的一些标准为主。
如上述提到的国家标准GB 18877-2002中就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测定方法,除了砷采用分光光度法外,其余四种元素均采用原子吸收法;2010年12月23日我国农业部发布的《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T 1978-2010),也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中砷和汞的测定主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铬、铅、镉的测定则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此外,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2月20日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进出口化肥检验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有害元素砷、铬、镉、汞、铅》(SN/T 0736.12-2009),则是采用ICP-MS的方法对化肥中砷、铬、镉、汞、铅元素进行检测。
国外发布的相关分析方法标准主要有美国磷化肥协会(AFPC)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与质谱联用(ICP-MS)分析肥料中汞、砷、镉、铅及钴、镍、锌、硒、钼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AES)分析肥料中的砷、铬、镁、钙、钾、硅等元素。
微量元素是浓度(或其它量的度量)非常低(“微量”)的化学元素。
不同科学领域对微量元素的定义不同。
在身体内含量低于0.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所以微量元素是一类的总称。
常见的有锌铁钙镁铜铅镉锰磷等等。
食品中微量元素检测微量元素检测范围:砷、铅、汞、镉、铬、钠、镁、铁、铝、钾、锌、铜、锰、硒、硼、钙、磷、钴、镍、锡、锑、钡等二十多种元素微量元素检测项目:1. 金属元素重金属元素:铅Pb、铬Cr、汞Hg、砷As、镉Cd、六价铬Cr6+贵金属元素:金Au、银Ag、铂Pt、锇Os、铱ilr、钌Ru、铑Rh、钯Pd金属元素:锂Li、铍Be、钠Na、镁Mg、铝Al、钾K、钙Ca、钪Sc、钛Ti、钒V、铭Cr、锰Mn、铁Fe、钻Co、镍Ni、铜Cu,锌Zn、镓Ga、锗Ge、铷Rb、锶Sr、钇Y、锆Zr、铌Nb、钼Mo、铟in、锡Sn、锑Sb、碲Te、铯Cs、钡Ba、给Hf、钨W、铼Re、铊Tl、铋Bi、硒Se及其氧化物稀土金属元素:镧La、铈Ce、错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钪Sc及其氧化物、稀土总量金属元素全扫:X R F-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全扫测试,无损检测食品中微量元素检测2. 非金属元素检测元素和检测方法检测元素:卤素:氟F、氯CI、溴Br、碘|检测方法:氧弹-IC、电位滴定/BSEN14582:2007检测元素:碳C、氢H、氧O、氮N、硫S检测方法:氧氮分析仪、碳硫分析仪、有机元素分析仪检测元素:硼B、硅Si、磷P检测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分光光度法UV-Vis3. 阴阳离子常见阴离子:磷酸根离子PO43-、甲酸根离子HCOO-、醋酸根(乙酸根)离子AC-、草酸根离子C2O42-、硝酸根NO3-、亚硝酸根离子NO2-、硫酸根离子SO42-、氟离子F-、氯离子CI-、溴离子Br-、碘离子I-常见阳离子: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铵根离子NH4+。
铁矿石中铅、砷、镉、汞、氟和氯含量的限量Iron ore limit element contant of lead, arsenic, cadmium, mercury,fluorine and chlorine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委综合[2012]92号文“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下达的2012年标准制定计划20121719-T-605,由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铁矿石中铅、砷、镉、汞、氟和氯含量的限量》国家标准,2015年结题。
二、目的和意义铁矿石作为炼钢行业产业链的源头部分,铅、汞、镉、砷等元素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利用其为原料的金属制品中铅、汞、镉、砷等元素的含量。
另外铁矿在装卸、储存、运输、冶炼过程中铅、砷、镉、汞、氟和氯会扩散到大气、水源、土壤中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随着铁矿石用量的增加,铁矿产地的复杂多样,国内矿山企业产能落后,暴露出来的风险也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第二部分环境提到改善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
我国铁矿石以贫矿资源为主,富矿少,原矿品位低并且伴生矿物多,平均品位为32.67%,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1个百分点。
近几年,随着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国内钢材需求“高烧”持续不退,由于国内铁矿资源紧缺,许多钢厂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全国铁矿进口量逐年大幅递增。
2010年,全国各口岸共检验进口铁矿58149批,重量66818.0万吨,货值78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国内铁矿储量的日趋萎缩且品位较低冶炼成本高、运输成本的大幅增加,以及强劲的需求,刺激铁矿价格一路飙升,进口铁矿呈现出小量多批、矿种产地复杂、品质波动大等特点。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
有害物质检测标准
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
人类通过实践逐渐区分出可食用物品和有害有毒物质,然后通过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控制,让环保产品走进市场,确保制造及销售的产品,能够不含有毒或低毒,符合环保要求及各国环保法律法规,并能满足客户要求及环保发展的趋势。
有害物质检测项目:
1、重金属检测
硼、镉、铬(III)、铬(VI)、钴、铝、锑、砷、钡、铜、硒、锶、锡、铅、锰、汞、镍、有机锡、锌及各类产品中重金属物质限量。
2、危险废弃物
常规样品类别:废渣、催化剂废渣、污泥、污水、废液、煤渣、矿渣等。
其他样品类别:废乳化液、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有机氰化物废物、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镉废物、有色金属治炼残渣、其他废物。
有害物质检测标准:
BS EN 1093-1-2008机械安全.空气中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试验方法的选择
CP 61 PART 3-1994有害物质包装和容器的操作代码:有害物质的容器要求
CY/T 87-2012印刷加工用水基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CFR 509.6-2018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CP 61 PART 1-1994有害物质包装和容器的操作代码:通常使用的有害物质清单
CP 61 PART 2-1994有害物质包装和容器的操作代码:有害物质的包装要求
CY/T 132.1-2015绿色印刷第1部分:阅读类印刷品以上。
rohs六种有害物质标准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指令是欧盟针对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制定的一项法规标准,旨在限制和减少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ROHS指令将六种有害物质认定为禁止或限制使用的物质,这其中包括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
下面将对这六种有害物质进行详细介绍。
1. 铅(Lead)铅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危害。
它广泛应用在电线和电缆、电池、电子电路板、焊接材料等电子产品中。
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肾脏、肌肉和生殖系统的损伤,并且对发育中的儿童和胎儿有特别的影响。
ROHS指令对电子产品中的铅含量限制为0.1%。
2. 汞(Mercury)汞是一种高度有毒且易挥发的重金属,对环境和生物体具有强烈的生物累积性。
汞可出现在电子产品的荧光灯、电池、开关等部件中。
摄入汞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并对肺、肾脏和免疫系统造成危害。
ROHS指令对电子产品中汞含量的限制为0.1%。
3. 镉(Cadmium)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
它广泛存在于镀铬制品、电池、半导体、电子电路板和螺栓等电子产品中。
摄入镉可以严重危害肾脏、骨骼和呼吸系统,甚至导致癌症。
ROHS指令对电子产品中镉含量的限制为0.01%。
4. 六价铬(Hexavalent Chromium)六价铬是一种有害物质,主要存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过程中。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池、印刷电路板和其他涂饰物中,可导致呼吸系统损害、皮肤过敏和肺癌等疾病。
ROHS指令对电子产品中六价铬含量的限制为0.1%。
5. 多溴联苯(Polybrominated Biphenyls多溴联苯是一种阻燃剂,常被用作电子产品中的塑料添加剂。
PBBs对环境和生物体都具有较高的毒性,可以累积在食物链中,对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造成危害。
ROHS指令对电子产品中多溴联苯的限制为0.1%。
食品接触用油墨铅、汞、镉、铭、碑的测定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食品接触用油墨中铅、汞、镉、格、碎元素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法。
本附录适用于食品接触用油墨中铅、汞、镉、铭、碑的测定。
2原理油墨经过涂膜干燥后粉碎,通过酸消解的方法转为溶液。
将所得溶液稀释定容后,各元素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强度,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光谱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 硝酸(HNO3)。
3.1.2 盐酸(HCI)o3.1.3 氢氟酸(HF)o3.1.4 金元素(Au)溶液(IoOOmg/1)。
3.1.5 氧气(Ar):纯度299.99%,或液氨。
3.2 试剂配制3.2.1 硝酸溶液(2+98):量取20m1硝酸,缓慢加入980m1水中,混匀。
3.2.2 硝酸溶液(1+5):量取500m1硝酸,缓慢加入250Om1水中,混匀。
3.2.3 汞标准稳定剂(1mg/1):取Im1金元素(AU)溶液,用硝酸溶液(2+98)稀释至1000m1,用于汞标准溶液的配制。
3.3 标准品元素标准储备液(IoOomg/1或100mg/1):铅、汞、镉、铭、神,采用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单元素或多元素标准储备液。
3.4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吸取适量单元素标准储备液或多元素混合标准储备液,用硝酸溶液(2+98)逐级稀释配成铅、镉、格、伸混合标准曲线溶液和汞标准系列溶液,各元素浓度可参考表K铅、镉、格、础混合标准曲线溶液配制后转移至洁净的聚乙烯瓶中保存。
汞元素需要用汞标准稳定剂单独配制标准曲线溶液,配制后转移至洁净的玻璃瓶中保存。
注:可根据仪器的灵敏度、线性范围以及样液中各元素实际含量确定标准系列溶液中该元素的浓度和范围。
标准工作溶液在20C~25C下可保存2个月。
使用前摇匀。
4仪器和设备注:所有玻璃器皿均需硝酸溶液(1+5)浸泡过夜,用水反复冲洗干净。
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ICP-MS法测定大米中铬、砷、镉、汞、铅的含量摘要:微波消解技术是当前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手段,具有试剂消耗低、试剂空白少、几乎不损失分析元素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土壤等检测领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元素分析方法,除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的优点外,还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绝对定量能力及多组分同时分析能力,应用广泛。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ICP-MS法测定大米中铬、砷、镉、汞、铅的含量。
关键词:ICP-MS;大米;铬;砷;镉;汞;铅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金属污染是威胁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水稻生产与消费大国,全国近60%人口以大米为主粮。
持续不断的重金属污染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健康问题,对人体毒害最大、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报道最多的重金属包括铬、砷、镉、汞、铅,其中,铬、砷和镉可导致人类癌症,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人类致癌物(一类致癌物);汞与铅会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大米中铬、砷、镉、汞、铅等元素的测定对控制及评价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意义重大。
一、铬、砷、镉、汞、铅相关概述铬的元素符号为Cr,属于元素周期表中VIB族金属元素,原子序数24,原子量51.996,密度7.19g/cm³,熔点1857±20℃,沸点2672℃。
体心立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3、+6和+2,电离能为6.766电子伏特。
铬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极硬而脆,耐腐蚀;属不活泼金属,常温下对氧和湿气稳定。
砷元素符号As,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原子序数33,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
镉化学符号Cd,原子序数48。
单质为银白色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50kg/m3。
共毒性大,被镉污染的食物对人体危害严重,且在人体内代谢较慢。
汞的元素符号为Hg,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第IIB族,第80位,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
染料产品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①限量指标:(1)铅(Pb):最大不超过100mg/kg。
(2)汞(Hg):一般不超过1mg/kg;(3)砷(As):一般不超过10mg/kg;(4)镉(Cd):一般不超过10mg/kg;(5)铬(Cr):一般不超过50mg/kg;(6)硒(Se):一般不超过5mg/kg;(7)铜(Cu):最大不超过50mg/kg;(8)溴(Br):一般不超过300mg/kg;(9)锑(Sb):一般不超过5mg/kg;(10)钒(V):一般不超过50mg/kg。
渲染料产品中限量的10种重金属元素,包括铅、汞、砷、镉、铬、硒、铜、溴、锑和钒,依据国家2010年3月1日的有关规定,针对含有这10种重金属元素的渲染料及新型涂料,最大限量通常规定如下:(1)铅(Pb):一般最大不超过100mg/kg。
另外,铅在消费产品中的最大含量一般不能超过90mg/kg,而交通运输或者军事用品中一般应不超过150mg/kg,危险品的标准则更高,一般最高一般不能超过2000mg/kg。
(2)汞(Hg):一般不超过1mg/kg,其中一般消费产品的限量最高为0.5mg/kg,重要的家用产品中的标准更低,一般不超过0.1mg/kg,而危险品则更低,一般最多不超过25mg/kg。
(3)砷(As):一般不超过10mg/kg,关于消费产品,最大限量可达到3mg/kg,而国家危险品检验标准则为50mg/kg。
(4)镉(Cd):一般不超过10mg/kg,而消费产品最高不能超过5mg/kg。
(5)铬(Cr):一般为50mg/kg,消费产品的最大限量一般应低于这里的30mg/kg,而危险品标准也更低,一般不超过20mg/kg。
(6)硒(Se):一般不超过5mg/kg,而国家危险品标准则更低,最多一般不超过1mg/kg。
(7)铜(Cu):最大不超过50mg/kg,而消费产品的限量则不超过30mg/kg,而危险品的标准则不超过300mg/kg。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项目关键信息项1、检测项目范围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微生物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营养成分检测其他特定污染物检测2、检测标准与方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检测中心内部制定的标准方法3、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采集地点采集数量采集频率样本保存与运输条件样本预处理方法4、检测结果报告报告内容报告格式报告发布方式报告发布时间5、检测费用与支付方式收费标准费用结算周期支付方式6、检测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外部质量评估参与7、保密条款检测数据保密客户信息保密协议正文1、检测项目范围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将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111 农药残留检测,涵盖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等常见农药。
112 兽药残留检测,包括抗生素、激素、磺胺类等药物的残留检测。
113 重金属检测,重点检测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
114 微生物检测,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
115 转基因成分检测,鉴定农产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116 营养成分检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测定。
117 其他特定污染物检测,根据客户需求和相关法规要求,检测其他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2、检测标准与方法21 检测中心将依据以下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211 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如《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
212 遵循行业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13 参考国际标准,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相关标准。
214 对于部分特殊检测项目,采用检测中心内部制定的经过验证和认可的标准方法。
3、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31 检测样本的采集将按照以下要求进行:311 明确采集地点,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等。
312 确定采集数量,根据检测项目和统计学要求,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313 规定采集频率,根据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季节变化和风险程度,合理安排采集时间和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