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析仪培训交流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2
网络分析仪操作规范
SH875D仪器的操作步聚:
1.开机前接好地线与稳压器。
2.打开电源开关(OPEN)
3.设置测试天线所需要的频率FORQ→设置开始频率(START)→设置终
止频率(STOP)
4.校准(CAL)→选择Carlibrate Menu→选择Reflection 1-Port
联接开路器按Open,取下开路键
联接短路器按Shopts,取下短路键
联接50Ω负载按Load→ Done,等仪器自动校准完毕。
5.取所须Marker(点)→看SMITH CHART ,正常的为50欧,不超过正负
0.1。
如果超过正负0.1,则仪器必须重新校准到准确为止,如一直校不
准,则按复位键(Preset)重新校正.
6.显示选择(DISPLAY)→记忆当前数据和记忆显示当前数据(DATA→
MEMORY)[第7个键] →显示记忆数据和当前数据(DATA and MEMORY)[第4个键]或只显示当前记忆(MEMORY)[第3个键],如不显示记忆图→按不显示图形(DISPLAY:DATA)[第2个键。
尤勇
2010年5月31。
网络分析仪培训资料在当今的电子通信领域,网络分析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测量仪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无论是研发新型电子设备,还是对现有网络进行维护和优化,都离不开网络分析仪的精准测量和分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培训。
一、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网络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网络参数的仪器,它可以测量诸如反射系数、传输系数、阻抗、增益、相位等参数。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向被测网络施加激励信号,并测量响应信号,然后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网络的各种参数。
网络分析仪通常由信号源、接收机、测试装置和数据分析处理单元组成。
信号源产生特定频率和功率的测试信号,接收机用于测量被测网络的响应信号。
测试装置则将测试信号和响应信号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转换,以便于数据分析处理单元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网络分析仪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测量精度,网络分析仪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标量网络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
标量网络分析仪主要测量信号的幅度特性,如衰减和增益等。
它相对简单,价格较低,但无法提供相位信息。
矢量网络分析仪则不仅可以测量信号的幅度,还可以测量相位信息,能够更全面地描述被测网络的特性。
但矢量网络分析仪通常价格较高,操作也相对复杂。
此外,还有手持式网络分析仪和台式网络分析仪之分。
手持式网络分析仪便于携带,适用于现场测试;台式网络分析仪则精度更高,功能更强大,适用于实验室和研发环境。
三、网络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在选择和使用网络分析仪时,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技术指标,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测量需求。
1、频率范围:网络分析仪能够测量的频率范围,这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的。
2、测量精度:包括幅度精度和相位精度,精度越高,测量结果越准确。
3、动态范围:表示网络分析仪能够测量的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之间的比值。
4、分辨率:指能够分辨的最小频率间隔和幅度变化。
四、网络分析仪的操作步骤1、连接设备首先,将网络分析仪与被测网络正确连接。
网络分析仪培训用一、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网络分析仪是一种网络诊断工具,可以用于分析、测试和修复网络问题。
要理解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基础知识:1.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它定义了网络通信的方式、格式、数据结构等。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SMTP等。
2.数据包数据包是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单元,它包含了协议头和协议体两部分。
协议头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协议体则是实际传输的数据。
3.抓包抓包是通过网络分析仪监听网络流量,收集和记录数据包的过程。
通过分析数据包,可以发现网络问题,如丢包、延迟等。
4.协议分析协议分析是指对数据包进行解码和分析,了解数据包中的信息,发现网络问题。
网络分析仪提供了相关工具,可以对不同协议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和分析。
5.数据过滤数据过滤是指筛选网络中的数据包,只保留需要分析的数据包。
可以设置过滤器,通过协议类型、IP地址、端口号等条件进行过滤。
以上是网络分析仪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并熟练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网络分析和故障排除。
二、网络分析仪应用实例网络分析仪可以用于各种网络问题的分析和故障排除,以下为具体的应用实例:1.查找网络拥堵问题当网络拥堵时,会导致网络延迟和丢包。
通过网络分析仪抓取数据包,可以分析网络拥堵的原因。
首先可以通过过滤器筛选出TCP和UDP协议的数据包,然后分析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查看网络中的哪些主机在产生大量的流量,从而找到网络拥堵的原因。
2.查找恶意流量问题恶意流量指的是网络中的恶意行为,如DDoS攻击、恶意代码传播等。
通过网络分析仪监控数据包流量,可以发现网络中是否有恶意流量攻击。
首先可以通过过滤器筛选出IP层协议为TCP或UDP的数据包,然后查看目标地址和源地址以及端口号,找出网络中的异常流量,从而查找恶意流量问题。
3.查找网络丢包问题网络丢包是指网络数据包在传输中丢失。
R3765/67G 網路分析儀操作手冊一 , 前面板說明1. POWER SWITCH 電源開關2. SOURCE 信號源輸出端子TEST PORT 1.2.3.4 四極測試端子3. A / B PORT 測試輸入端子4. DISPLAY 顯示板5. BACK LIGHT 顯示板背光開關6. FLOPPY DISK DRIVE 軟碟機(3.5吋)7. ACTIVE CHANNEL BLOCK 量測通道的設定區 CH1 / CH2 / CH3 / CH48. RESPONSE BLOCK 量測條件資料分析設定區9. STIMULUS BLOCK 信號源的頻率10. INSTRUMENT STATE BLOCK 本機系統介面設定區11. GP-IB BLOCK 電腦控制設定區12. ENTRY BLOCK 數值 / 標誌移動設定區13. SOFT KEY 軟體功能鍵14. SOFT MANAUAL 軟體功能表可由軟體功能鍵來選擇設定二, 背面板說明1. KEY BOARD CONNECT 鍵盤連接端子,可輸入抬頭,儲存名稱,文字輸入等2. VIDEO CONNECT VGA信號輸出端子,可連接顯示器3. PRINTER CONNECT 印表機連接端子4. PARALLEL I/O CONNECT 並列I/O端子,作自動控制通信用5. RS-232 CONNECT 9 PIN RS-232端子,可接受電腦控制6. GP-IB CONNECT GP-IB介面端子,可與其他機器,電腦連接控制使用7. AC CONNECT AC電源輸入端子,保險絲在上方8. TEST SET CONNECT 測試設定端子9. PROBE CONNECT DC ± 12V 量測用電源10. 10 MHz OUT (OPT) CONNECT 10 MHz基準頻率,輸出端,預定端子11. EXTERNAL STD IN CONNECT 外部基準頻率輸入端12. TEST PORT 1 BLAS 測試端1的偏壓輸入端( MAX ±30V 0.5A DC)13. FUSE HOLD 測試端1的保險絲14. TEST PORT 2 BLAS 測試端2的偏壓輸入端 / MAX±30V 0.5A DC)15. FUSE HOLD 測試端2的保險絲16. FAN 散熱風扇三. 畫面表示說明1. RERAL TIME 日期,時間顯示2. CHANNEL 通道表示 CH1 / CH2 / CH3 / CH43. PRAMETER TEST 測量參數表示S11 / S12 / S21 / S224. FORMAT 測量模式表示5. SCAL REFERANCE 縱座標參考位準表示6. SCAL / DIV 縱座標格數表示,每格10Db7. LOAD MENUAL 內部軟碟機檔案表示8. ACTIVATE MARKER 量測標誌值表示9. MARKER LIST 量測標誌列表表示10. SOFT MENUAL 軟體功能鍵11. ACTIVATE AERA 功能鍵輸入區12. STATE AREA 本機狀態表示區13. TRACE AREA 時基線波形表示區14. LABEL WINDOW 名稱及檔案文字表示15. START / CENTER 信號源的起始 / 中心頻率表示16. POWER / CW 信號源的功率輸出表示17. STOP / SPAN 信號源的終止 / 頻寬表示˙按鍵功能說明1. ACTIVE CHANNEL BLOCK 量測通道選擇區(1)〔CH1〕押CH1可選擇CH3量測通道的設定(2)〔CH2〕押CH2可選擇CH4量測通道的設定2. ENTRY BLOCK(1) 數值輸入區〔0〕~〔9〕數字鍵〔.〕小數點〔-〕負符號〔BS〕回覆鍵〔ENTRY OFF〕數值輸入刪除鍵※以上輸入數值後,要按單位鍵才算完成輸入(2) 單位鍵〔GHz〕 (109) P(10-12)〔MHz〕 (106) n(10-9)〔KHz〕 (10³) μ(10-6)〔X1〕 (100) 〔X1〕(100)(3) STEP KEY〔↑〕〔↓〕數值上下調整鍵,不必再押單位鍵(4) DATA KNOB 數值設定旋轉鈕,不必再押單位鍵3. STIMULUS BLOCK 信號源設定區(1)[MENU〕信號源設定鍵{POWER} 輸入功率及輸出端的設定{SWEEP TIME} 掃描時間的設定,AUTO設定時,由量測SPAN來決定 {SWEEP TYPE} 掃描模式設定{TRIGGER} 掃描觸發模式設定(參照②){POINTS} 掃描點數設定3,6,11,21,51,101,201,301,401,601,801,1201 點數{COUPLED CH ON/OFF} CH1和CH2量測關係一致或不同設定開關{CW FREQ} POWER掃描時的載波頻率設定{RESTART} 重新量測掃描鍵(2)[START〕啟始掃描設定(啟始頻率)啟始頻率及啟始POWER的設定,在時域ON時,時間軸的啟始位置設定,(3)[STOP〕結束掃描的設定(結束頻率)(4)[CENTER〕中心掃描點的設定(中心頻率)(5)[SPAN〕掃描頻寬設定※掃描範圍是由〔START〕〔STOP〕和〔CENTER〕〔SPAN〕來設定① POWER MENU 輸出功率的設定{POWER} 頻率掃描時的輸出功率設定調整{ATTENUATOR PORT1} PORT1的衰減值設定(OPT 10){ATTENUATOR PORT2} PORT2的衰減值設定(OPT 10){ATTENUATOR PORT3} PORT3的衰減值設定(OPT 10/11)② TRIGGER MENU 觸發模式設定{CONTINUOUS} 連續觸發掃描{SINGLE} 單一觸發掃描{HOLD} 暫停掃描{INT TRIG} 依據信號源自動觸發掃描開始{EXT TRIG} 依據外部同步信號觸發掃描,外部同步信號在背面板I/O端子的18PIN輸入(PILSE 1MS以上){TRIGGER DELAY} 延遲觸發信號的時間設定,掃描開始4. RESPONSE BLOCK 量測區(1)〔MEAS〕量測方式設定{S11 REFL FWD} 輸入端S11設定,量測反射順向{S21 TRANS FWD} 輸入端S21設定,量測傳輸順向{S12 TRANS REV} 輸入端S12設定,量測傳輸反向{S22 REFL REV} 輸入端S22設定,量測反射逆向{S11 & S21 FWD} 輸入端S11和S21量測設定{S22 & S12 REV} 輸入端S22和S12量測設定{SUB MEAS ON/OFF} 副量測視窗開啟設定{CONVERSION〔〕} 量測阻抗S參數變換設定(參照③)※ R3765CG / R3767CG + OPT 11時{S11(PORT1)} 量測參數S11設定{S22(PORT2)} 量測參數S22設定{S33(PORT3)} 量測參數S33設定{S21(P2←P1)} 量測參數S21設定{S21(P2→P1)} 量測參數S12設定{S31(P1→P3)} 量測參數S31設定{S13(P1←P3)} 量測參數S13設定{S32(P2→P3)} 量測參數S32設定{S23(P2←P3)} 量測參數S23設定{TEST-PORT CONNECTION(P1-P2)}量測端P1和P2連續切換{TEST-PORT CONNECTION(P1-P3)}量測端P1和P3連續切換{TEST-PORT CONNECTION(P2-P3)}量測端P2和P3連續切換{TWIN MEAS} 選擇双參數同時量測{S11 & S21(P2←P1)} S11,S21双量測設定{S22 & S12(P2→P1)} S22,S12双量測設定{S11 & S31(P1→P3)} S11,S31双量測設定{S33 & S13(P1←P3)} S33,S13双量測設定{S22 & S32(P2→P3)} S22,S32双量測設定{S33 & S23(P2←P3)} S33,S23双量測設定③參數變換設定{Z(REFL)} 依組抗變換量測反射特性變換式=1+ρ/1-ρxZ O {Z(TRANS)} 依組抗變換量測傳送特性變換式=2(1-T)/TxZ O {Y(REFL)} 依導納變換量測反射特性變換式=1-ρ/1+ρxZ O {Y(TRANS)} 依導納變換量測傳送特性變換式=T/2(1-T)x1/Z O {1/S} 反向S參數變換變換式=1/S{OFF} 變換功能OFF(關閉){Z0 VALUE} 特性組抗(Z0)的設定在這裡ρ: 反射係數T : 增益S : 反射係數和增益Z0 : 特性阻抗(2)〔FORMAT〕表示量測值格式目錄(參照A4)FORMAT MENU (1/2) 分兩層目錄(1/2)為第一層目錄{LOG MAG } 對數振幅表示設定{PHASE } 相位表示設定±1800變換{DELAY } 群延遲表示設定{SMITH(R+Jx)} 史密斯圖表示設定{SMITH(G+JB)} 導納圖表示設定{POLAR} 極座標圖表示設定{LIN MAG} 線性振幅表示設定FORMAT MENU(2/2) 第二層目錄{SWR} 駐波比表示設定{REAL} 量測值的實數表示設定{IMAG} 量測值的虛數表示設定{PHASE-∞,+∞} 連續相位表示設定,每點值±1800{LOGMAG & PHASE} 對數振幅和相位同時表示設定{LOGMAG & DELAY} 對數振幅和群延遲同時表示設定{LINMAG & PHASE} 線性振幅和相位同時表示設定(3)〔SCALE〕座標格數設定(參照A.4){AUTO SCALE } 自動設定掃描線}的最適當量測位置,表示在座標上 {/DIV } 縱座標每格的讀值設定※在史密斯圖及極座標圖表示時不能設定{REF VALUE } 表示座標的基準位置值的設定{REF POS } 表示座標的基準位置值的設定{MARKER→REF VALUE } 量測標誌的值移至基準位置※在史密斯的圖及極座標圖表示時不能設定.{REF LINE ON/OFF } 基準位置圖表示線開關設定※在史密斯的圖及極座標圖表示時不能設定.{TRACE 2nd/1st } 双掃描線時使用可做選擇※在史密斯的圖及極座標圖表示時不能設定.{FULLSCALE } 史密斯圖及極座標圖表示時圖形圖放大設定(4)〔DISPLAY〕顯示器目錄(參照A.4)˙DISPLAY MENU (1/2) 上層目錄{DUAL CH ON/OFF } 二個通道同時顯示(重疊表示)選擇開關(注){SPLIT CH ON/OFF } 上下分割畫面表示開關(注){DISPLAY〔〕} 掃描線資料選擇呼叫目錄,內含量測資料和記憶資料 {DEFINE TRACE[]} 掃描線資料計算呼叫目錄,內含量測資料和記憶資料的四則運算{DATA→MEMORY} 將量測資料丟進暫存記憶體,在二條掃描線時可選擇掃描的量測資料和記憶資料{TRACE 2nd/1st}來做比較分析{CONVERSION[]} 將量測後的資料做阻抗及導納的變換,呼叫參數目錄 (參照③){TRACE 2nd/1st} 二條掃描線時選擇鍵(注) 依副量測的選擇及SPLIT CH,DUAL CH ON/OFF設定MARK LIST的表示狀態,依畫面表示而不同.˙DISPLAY MENU (2/2) 下層目錄{GRATICULE ON/OFF} 座標表示的選擇開關※在史密斯的圖及極座標圖表示時不能設定.{LABEL} 抬頭輸入呼叫目錄{COLOR} 波形,標誌}和通道等顏色設定{DEFAULT COLOR} 將顏色設定初始化{MENU OVERLAT ON/OFF} 量測畫面目錄表示部分放大,ON時,線掃描線表示區放大,目錄部分省略,可再使用ENTRY OFF鍵來打開目錄 {SCALE UP ON/OFF} 量測畫面上下放大.ON時,抬頭及時間區會看不到{ANNOTATION ON/OFF} 量測畫面的注解表示開關.OFF時,掃描表示區向上下的註解區擴張(5)〔AVG〕平均值目錄(參照A.4){AVG STATE ON/OFF} 平均值量測開關{AVG COUNT } 平均值量測次數設定{AVG RESTART } 平均值重新量測{GROUP DELAY APERTURE} 在群延遲量測時,APERTURE的設定{SMOOTHING ON/OFF} 平滑度選擇開關{SMOOTHING APERTURE} 平滑與APERTURE設定{TRACE 2nd/1st} 二條掃描線時選擇開關{IF RBW[]} 解析頻寬的設定,0輸入時為AUTO5.[CAL] 校正目錄(參照A.4)在減少系統量測誤差的校正,有下列7種方法:˙NORMALIZE -------------------------------------------------①˙NORMALIZE & ISOL’N CAL-------------------------------------②˙1-PORT FULL CAL---------------------------------------------③˙2-PORT FULL CAL---------------------------------------------④˙3-PORT FULL CAL---------------------------------------------⑤˙4-PORT FULL CAL---------------------------------------------⑥˙AVGING------------------------------------------------------⑦˙SMOOTHING---------------------------------------------------⑧①②③④⑤&⑥的校正是再現誤差值校正,校正後得到一個標準值,再以校正的結果求得待測物的誤差值.⑦⑧的校正是用時間平均,移動平均,統計變動來減少量測的誤差注: ①②③④⑤&⑥項校正無法同時使用, ⑦⑧是可以獨立操作,所以可以同時使用.①NORMALIZE (傳送) 設定說明˙將機器測試模式設定成傳送測定˙測定PORT(端)間連接THRU標準接頭˙押〔CAL〕鍵,叫出校正軟鍵˙押NORMALIZE THRU 鍵:等待校正完成顯示”NORM MEMORIZED”即告OK˙連接待測物進行量測②NORMALIZE(反射)設定說明˙將機器測試模式,設定成反射設定˙測定PORT(端)連接OPEN標準接頭與SORT標準接頭˙押〔CAL〕鍵,叫出校正軟鍵˙使用OPEN標準接頭時,押NORMALIZE(THRU)鍵˙使用SHORT標準接頭時,押NORMALIZE(SHORT)鍵,等待校正完成顯示”NORM SHORT MEMORIZED”即告校正完成˙連接待測物進行量測.③NORMALIZE & ISOLATION CALIBRATION(傳送)設定說明˙將機器設定模式設定成傳送測定˙押{CAL}鍵叫出校正軟鍵˙押{CALMENUS}鍵叫出校正鍵˙押{2PORT CAL MENU}鍵叫出2PORT CAL校正鍵˙押{ MORMALIZE & ISOLATION CALIBRATION}鍵,叫出MORMALIZE & ISOLATION校正鍵˙用THRU標準接頭,連接PORT1與PORT2間測試線端子,押{THRU}˙用LOAD標準接頭,連接PORT1&PORT2測試端,押{ISOLATION}˙押{DONE NORM & ISO}鍵,完成校正.˙連接待測物,進行量測.④1-PORT FULL CALIBRATION 設定說明˙將機器測試模式,設定成反射測試˙押〔CAL〕鍵,叫出校正軟鍵˙押〔CAL MENUS〕鍵,叫出校正軟鍵˙押{1 PORT FULL CAL}鍵,選擇1 PORT CAL(校正)˙連接OPEN標準器到PORT 1,押OPEN鍵˙連接SHORT標準器到PORT 1,押SHORT鍵˙連接LOAD標準器到PORT 1,押LOAD鍵˙押{DONE 1 PORT}鍵,完成校正˙連接待測物,進行量測.⑤2-PORT FULL CALIBRATION使用(PORT1&PORT2)設定說明˙押〔CAL〕鍵,叫出校正軟鍵˙押{CAL MENUS}鍵,叫出校正軟鍵˙押{2 PORT FULL CAL}鍵,選擇2 PORT CAL(校正)軟鍵˙押{2 PORT FULL CAL}鍵,選擇2 PORT CAL(校正)˙押{REFLECT’N}鍵,叫出2 PORT REFLECT’N軟鍵˙連接OPEN標準器到PORT1,押{S11(PORT 1) FWD:OPEN}鍵˙連接SHORT標準器到PORT1,押{S11(PORT 1) FWD:SHORT}鍵˙連接LOAD標準器到PORT1,押{S11(PORT 1) FWD:LOAD}鍵˙連接OPEN標準器到PORT2,押{S22(PORT 2) REV:OPEN}鍵˙連接SHORT標準器到PORT2,押{S22(PORT 2) REV:SHORT}鍵˙連接LOAD標準器到PORT2,押{S22(PORT 2) REV:LOAD}鍵˙押{DONE REFLECT’N}鍵,完成反射校正.˙押{TRANSMISSION}鍵,叫出2 PORT TRANSMISSION軟鍵˙用THRU標準器連接PORT 1和PORT 2的測試線˙押{GROUP THRU}鍵,做GROUP THRU校正,若選GROUP THRU CAL則不頇再做以下四項校正˙押{FWD,TRANS THRU}鍵˙押{FWD,MATCH THRU}鍵˙押{REV,TRANS THRU}鍵˙押{REV,MATCH THRU}鍵˙{DONE TRANS}鍵,完成傳送校正.˙押{ISOLATION}鍵,叫出2 PORT ISOLATION軟鍵˙ISOLATION校正不做時,押{OMIT ISOLATION}→{DONE ISOLATION}ISOLATION校正時a.連接LOAD標準器到PORT 1, 押{FWD ISOL’N}鍵b.連接LOAD標準器到PORT 2, 押{REV ISOL’N}鍵˙押{DONE IOSLATION}鍵,回到2 PORT FULL CAL軟鍵˙押{DONE 2-PORT}鍵,完成2 PORT校正⑥CALIBRATION KIT 的選擇設定說明˙押〔CAL〕,叫出校正軟體˙押{CAL MENUS}鍵,選擇FULL CALIBRATION叫出校正軟鍵˙{CAL KIT}鍵,叫出CAL KET軟鍵˙CAL KIT軟鍵{N(50Ω)} N型50Ω接頭,叫出FEMAL(母)/MAL(公)選擇鍵{N(75Ω)} N型75Ω接頭,叫出FEMAL(母)/MAL(公)選擇鍵{3.5mm} 3.5mm接頭,叫出FEMAL(母)/MAL(公)選擇鍵{7mm} 7mm接頭,叫出FEMAL(母)/MAL(公)沒有選擇鍵{USER DEFINE} 使用者指定OPEN容量和電器長作誤差值補正,叫出各指定參數的軟鍵,依據使用者在{DEFINE STANDARD}中自行設定 {DON’T CARE} 不考慮接頭誤差值補正時使用{DEFINE STANDARD} 叫出使用者指定軟鍵,依照使用者 CAL KET選擇CAL KIT的參數設定˙FEMAL/MAL 公頭和母頭的選擇鍵{PORT 1 FEMAL/MAL} PORT 1接頭FEMAL(母)/MAL(公)的選擇{PORT 2 FEMAL/MAL} PORT 2接頭FEMAL(母)/MAL(公)的選擇{PORT 3 FEMAL/MAL} PORT 3接頭FEMAL(母)/MAL(公)的選擇{PORT 4 FEMAL/MAL} PORT 4接頭FEMAL(母)/MAL(公)的選擇⑦USIER指定CAL KIT參數輸入˙OPEN 校正面到OPEN面的電器長和OPEN容量輸入OPEN CAPACITANCE=C O+C1f+C2f2+C3f3(f:frequency) ˙SHORT 校正面到SHORT面的電器長輸入˙THRU 電器長,損失,阻抗的輸入a. 電器長 ( OFFSET DELAY) [SEC]b. 損失 ( OFFSET LOSS) [Ω/SEC]c. 阻抗 ( OFFSET Z0) [Ω]d. OPEN容量 (OPEN C0 ) [10-15 F] ( OPEN C1 ) [10-27 F/Hz]( OPEN C2 ) [10-36 F/Hz2]( OPEN C3 ) [10-45 F/Hz3]參數設定說明˙押[CAL],叫出校正軟鍵˙押{CAL MENU}鍵,叫出FULL CAL軟鍵˙押{CAL KIT}鍵,叫出CAL KIT軟鍵˙押{DEFINE STANDARD}鍵,叫出使用者指定軟鍵˙使用者指定軟鍵{PORT 1 REF.STD} 輸入OPEN.STD準參數至PORT 1,叫出OPEN.STD輸入軟鍵{PORT 2 REF.STD} 輸入OPEN.STD準參數至PORT 2,叫出OPEN.STD輸入軟鍵{PORT 3 REF.STD} 輸入OPEN.STD準參數至PORT 3,叫出OPEN.STD輸入軟鍵{PORT 4 REF.STD} 輸入OPEN.STD準參數至PORT 4,叫出OPEN.STD輸入軟鍵 {P1~P2 THRU.STD} 用THRU參數輸入鍵,在P1~P2間輸入參數{P1~P3 THRU.STD} 用THRU參數輸入鍵,在P1~P3間輸入參數{P2~P3 THRU.STD} 用THRU參數輸入鍵,在P2~P3間輸入參數{P1~P4 THRU.STD} 用THRU參數輸入鍵,在P1~P4間輸入參數{P2~P4 THRU.STD} 用THRU參數輸入鍵,在P2~P4間輸入參數{P3~P4 THRU.STD} 用THRU參數輸入鍵,在P3~P4間輸入參數{SAVE TO USER DEFINE} 儲存CAL KIT參數˙OPEN.STD輸入軟鍵{OPEN C0 } OPEN容量C0輸入{OPEN C1 } OPEN容量C1輸入{OPEN C2 } OPEN容量C2輸入{OPEN C3 } OPEN容量C3輸入{OPEN OFFSET} OPEN標準器的電器長輸入˙OFFSET輸入軟鍵{OFFSET DELAY} OPEN/SHORT/THRU各種標準器的電器長輸入{OFFSET LOSS} THRU標準器的損失輸入{OFFSET Z0 } THR標準器的阻抗輸入˙SAVE確認軟鍵{YES} CAL KIT參數存入{NO} CAL KIT參數不存入⑧量測基準面的延長補正校正完成後,TEST PORT連接延長測試線時,將校正面移動到測試線頭端的機能設定說明˙押[CAL]鍵,叫出校正1/2軟鍵˙押{MORE 1/2}鍵,叫出校正2/2軟鍵˙校正2/2軟鍵{ELEC DELAY ON/OFF} 電器長補正開關{ELECTRICAL DELAY} 電器長補正值時間設定{ECELTRICAL LENGTH} 電器長補正值距離設定{VELOCITY FACTOR} 傳送速度因素的設定(CABLE線材的質){PHASE OFFSET VALUE} 相位補正值的設定{PHASE SLOPE} 相位斜率值的設定˙PORT延伸軟鍵※在R3765BG/67BG,R3765CG/67CG時{EXTENSION ON/OFF} PORT延伸值設定開關ON/OFF選擇{EXTENSION INPUT A} A輸入的PORT A延伸設定時間{EXTENSION INPUT B} B輸入的PORT B延伸設定時間{EXTENSION PORT 1} S參數測試PORT 1延伸時間設定{EXTENSION PORT 2} S參數測試PORT 2延伸時間設定※在R3765CG/67CG+OPT11時{EXTENSION ON/OFF} PORT延伸值的時間選擇{EXTENSION INPUT A} A輸入的PORT延伸設定時間{EXTENSION INPUT B} B輸入的PORT延伸設定時間{EXTENSION INPUT C} C輸入的PORT延伸設定時間{EXTENSION PORT 1} S參數測試PORT 1延伸時間設定{EXTENSION PORT 2} S參數測試PORT 2延伸時間設定{EXTENSION PORT 3} S參數測試PORT 3延伸時間設定※在R3765CG/67CG+OPT14時{EXTENSION PORT 1} S參數測試PORT 1延伸時間設定{EXTENSION PORT 2} S參數測試PORT 2延伸時間設定{EXTENSION PORT 3} S參數測試PORT 3延伸時間設定{EXTENSION PORT 4} S參數測試PORT 4延伸時間設定⑨校正資料清除重新校正時,校正資料清除是必要的.a.NORMALIZE時,只要再押一次NORMALIZE即可b.NORMALIZE & ISOLATION,CALIBRATION,FULL CALIBRATION時,重新校正時,頇做清除校正DATA的動作.設定說明˙押[CAL]鍵,叫出校正軟鍵.˙押{CORRECT ON/OFF}鍵,關閉校正值˙押{CAL MENUS}鍵,叫出校正選擇軟鍵˙押{CLEAR CAL DATA}鍵,叫出清除確認軟鍵˙押[YES],清除校正DATA˙選擇1 PORT/2 PORT,FULL CALIBRATION重新校正※{CORRECT ON/OFF},OFF時不會清除CAL DATA.可以再ON,叫出CAL DATA ⑩3 PORT. FULL CALIBRATIO3 PORT 待測物的方向性考量R3765CG/67CG+OPT11(內藏3 PORT TEST SET)3 PORT校正用的標準器有四種˙OPEN 標準器˙SHORT 標準器˙LOAD 標準器→在做ISOLATION校正時要二個˙THRU 標準器 6.6.MARK 功能標誌功能鍵將表示的DATA用MARK將值讀出[MKR] 叫出MARK設定的軟鍵[MKR→] 叫出MARK分析位移的軟鍵① MARK的設定說明在各畫面上可使用10個MARK來量測˙押[MARK]鍵,叫出MARK軟鍵˙押{ACTIVATE.MARKER[]},叫出ACTIVA MARK的軟鍵˙ACTVATE MARKER軟鍵1/2{ MARKER 1} MARK 1的設定{ MARKER 2} MARK 2的設定{ MARKER 3} MARK 3的設定{ MARKER 4} MARK 4的設定{ MARKER 5} MARK 5的設定{ACTIVATE MARKMKR OFF} 關閉正在移動的MARKMARK的位置可用數字鍵直接輸入頻率(時間)來設定{ MARKER 6} MARK 6的設定{ MARKER 7} MARK 7的設定{ MARKER 8} MARK 8的設定{ MARKER 9} MARK 9的設定{ MARKER 10} MARK 10的設定② CHANNEL 間MARK的設定說明˙押[MKR]鍵,叫出MARK軟鍵˙押{MARKER MODE MENU}鍵,叫出MARK MODE軟鍵˙押{MKR CPL/UNCPL}鍵,選擇CHANNEL間的MARK連動/不連動CPL : CHANNEL間連動UNCPL : CHANNEL間不連動③測定點的補賞設定說明˙押[MKR]鍵,叫出MARK軟鍵˙押{MARKER MODE MENU}鍵,,叫出MARK MODE軟鍵˙押{MKR CMP/UNCMP}鍵,測定點間的補賞選擇CMP : 補賞ONUNCMP : 補賞OFF④ MARK讀值表示設定說明˙押[MARK]鍵,叫出MARK軟鍵˙MARK軟鍵{MKR LIST ON/OFF} MARK LIST表示選擇,可在每個CHANNEL中獨立設定˙{SPLIT LIST ON/OFF} 分割畫面模式選擇,可分割畫面和MARK LIST⑤ΔMARK功能設定說明a.ΔMARK MODE : ACTIVATE MARK與ΔMARK間求差值b.ACT MKR MODE : ACTIVATE MARK與其他MARK間求差值c.FIXED MKR MODE : FIXED MKE 與ACTIVATE MARK間求差值{ΔREF = ΔMKR} ACTIVATE MARK①與ΔMARK③差值量測{ΔREF = ACT MKR} ACTIVATE MARK①與COMPARE MARK②差值量測{ΔREF = FIXED MKR} ACTIVATE MARK①與FIXED MARK④差值量測˙押[MARK]鍵,叫出MARK軟鍵˙押{ΔMODE MENU}叫出ΔMODE軟鍵˙ΔMODE軟鍵{ΔMODE OFF} ΔMODE關閉{ΔREF = ΔMKR} 選擇ΔMARK MODE{ΔREF = ACT MKR} 選擇ACT MKR MODE,叫出ACT MKR軟鍵{ΔREF = FIXED MKR} 選擇FIXED MKR MODE{FIXED MKR POSITION} 叫出FIXED MKR軟鍵˙ΔMKR MODE時,押{ΔREF = ΔMKR}鍵在ACTIVATE MARK位置會出現(*)標誌,移動ACTIVATE MARK可求ΔMKR與ACT MKR的差值˙ACT MRK MODE時,押{ΔREF = ACT MKR}鍵,叫出ACTIVATE MARK軟鍵,可求出ACTIVATE MARK與MARK的差值ACT MKR軟鍵1/2{COMPARE MARKER 1} 比較的MARK變更成MARK 1{COMPARE MARKER 5} 比較的MARK變更成MARK 5{ACTIVATR MARKER []} 叫出ACTIVATE MARK軟鍵,可設定ACTIVATE MARKACT MKR軟鍵2/2{COMPARE MARKER 6} 比較的MARK變更成MARK 6{COMPARE MARKER 10} 比較的MARK變更成MARK 10˙FIXED MKR MODE時,押{ΔREF = FIXED MKR}鍵,在畫面會出現(◇)標誌,FIXED MKR(◇)位置的設定,押{FIXED MKR POSITION}鍵,叫出FIXED MKR設定軟鍵{FIXED MKR STIMULUS} FIXED STIMULUS值設定{FIXED MKR VALUE} FIXED VALUE值設定{FIXED MKR AUX VALUE} FIXED AUX VALUE值設定{FIXED MKR→ACTIVATE MKR} 在ACTIVATE MKR中設定FIXED MKR﹡FIXED MKR STIMULUS的設定可由數字鍵來輸入FIXED MKR VALUE的設定可由數字鍵來輸入FIXED MKR AUX VALUE的設定可由數字鍵來輸入⑥ IMPEDANCE (阻抗)測定時的標誌軟鍵設定說明˙[MKR] 押[MKR]叫出標誌軟鍵˙{MARKER MODE MENU} 叫出MKR MODE軟鍵˙MKR MODE軟鍵{CONVERSION MKR MENU[]} 叫出CONVERSION MKR軟鍵{SMITH MKR MENU[]} 叫出史密斯MKR軟鍵{POLAR MKR MENU[]} 叫出極座標MKR軟鍵˙CONVERSION MKR MENU{DEFAULT} DATA與FORMAT對應值表示{LIN MKR} 線性振幅和相位值表示{Re/Im MKR} 複數值表示˙SMITH MKR MENU{LIN MKR} 線性振幅和相位值表示{LOG MKR} 對數振幅和相位值表示{Re/Im MKR} 複數值表示{R+JX MKR} 複數值組抗表示{G+jB MKR} 複數導納值表示{ Z0 VALUE} 特性組抗設定˙POLAR MKR MENU{LIN MKR} 線性振幅和相位值表示{LOG MKR} 對數振幅和相位值表示{Re/Im MKR} 複數值表示{ Z0 VALUE} 特性組抗設定⑦ MARK解析功能˙最大值˙最小值˙相位0∘˙相位±180∘˙RESPONSE值(相位,振幅)˙FILTER解析(BW,Q,SAAPING FACTOR)設定說明˙[MKR]打開MKR SEARCH軟鍵MKR SEARCH MENU{MARKER→START} 信號源開始掃描值變更為ACT MKR位置{MARKER→STOP} 信號源停止掃描值變更為ACT MKR位置{MARKER→CENTER} 信號源的中心掃描值變更為ACT MKR位置{ΔMARKER→SPAN} 信號源的SPAN變更為ΔMARKER指定範圍{MARKER→REF VALUE} 將MARKER表示值移動到參考位準值{PART SRCH[]} 部分SRCH MENU叫出{MKR SEARCH[]} 打開SRCH MENU˙SEARCH MENU{MKR SEARCH OFF} SRCH功能關閉{MAX} ACT MKR移到最大值{MIN} ACT MKR移到最小值{TARGET} 指定值SRCH打開TARGET MENU{RIPPLE} 打開RIPPLE MENU{FLTR ANA} 打開FILTER,解析MENU{TRACKING ON/OFF} 在掃描時選擇SRCH功能OFF:一次SRCHON:隨著掃描來重複SRCH※再SMITH/POLAR使用時,MAX/MIN SRCH時,因SMOOTHING(ON)所以SRCH 位置會不一置˙TARGET MENU{TARGET VALUE}對指定值(RESPONSE值)SRCH(搜索){0∘} 對相位0∘做SRCH{±180∘} 對相位±180∘做SRCH{LEFT SEARCH} 對現在MKR位置左側指定值做SRCH{RIGHT SEARCH} 對現在MARK位置右側指定值做SRCH ˙RIPPLE MENU{MAX ∩} 求出極大值的最大值{MIN ∪} 求出極小值的最小值{ΔMAX ∩- MIN ∪} 求出最大的極大值及最小的極小值差{MAX-MIN} 求出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ΔX} RIPPLE SRCH檢出感度的設定, 指定微分係數ΔX 值橫軸{ΔY} 指定微分係數ΔY縱軸˙FILTER解析MENU{WIDTH VALUE} SRCH頻寬指定(DOWN(XdB)){FILTER TYPE BAND/NOTC} FILTER:形式選擇BAND帶通濾波器解析NOTC:陷波濾波器解析{SEARCH FROM[]} SRCH基準MENU{DISPLY MODE ABS/REL} 頻寬的表示法選擇ABS:頻寬表示用絕對值表示REL:頻寬表示用中心頻率的相對值表示{SEARCH IN/OUT} 激發軸SRCH方向選擇IN:由SRCH基準點向外SRCHOUT:由外側向SRCH基準點SRCH{FILTER ANAL ON/OFF} 測定結果表示開關ON時,測定開始,測定結果表示如下:C.F:X dB down頻寬的中心頻率L.F:絕對值表示時,頻寬左側頻率,相對值表示時,頻寬左側頻率到中心頻率的差值 R.F:絕對值表示時,頻寬右側頻率,相對值表示時,頻寬右側頻率到中心頻率的差值 B.W:頻寬Q: Q值SF:波形因素˙SRCH基準MENUFILTER解析時的LEVEL基準點的選擇{ACTIVE MARKER} 以ACT MKR作為LEVEL基準點{MAX/MIN VALUE} 以最小損失作為LEVEL基準點{REF EREN LINE} 以REF LINE作為LEVEL基準點˙部分SRCH MENU 在全測定範圍內求最大最小值的解析,指定範圍內,由MKR的ΔMLR MODE設定範圍{ΔMODE MENU} 打開ΔMKR MODE MENU{SET RANGE} ΔMKR MODE指定範圍內部分SRCH範圍的設定 {STATISICS ON/OFF} 統計解析機能的設定,統計解析機能式部分SRCH被指定的範圍內算出結果,部分SRCH OFF時,則計算全測定範圍.{PART SRCH ON/OFF} 部分SRCH的ON/OFF選擇ON:部分SRCHOFF:全部範圍SRCH7.TIME DOWMEN OPT 70才有①時間領域變換機能複率葉轉換功能在時間領域內,只有BPF &LPF MODE會應用到主要將頻率領域結果轉為時間領域了解脈衝特性及瞬態特性②距離表示機能TIME DOWMEN(時間領域) 打開時,橫軸為時間,可以變換成距離軸(m)橫的表示(值和單位)可變,縱軸的波形數據不變③時間軸領域的放大時間更變波形可以放大表示,操作方法:˙押[FUNCTION],打開功能軟鍵˙押{TRANSFORM}鍵,打開時間領域變換軟鍵˙各CH間獨立設定{TRANSFORM ON/OFF} 時間領域開啟開關ON:時間領域表示OFF: 頻率領域表示{TRANSFORM MODE[]} 打開時間領域模式{TRANSFORM STIMMULUS[]} 打開STIMMULUS MENU可設定距離表示{WINDOW} 打開視窗功能{GATE[]} 打開閘控功能8. CDMA IF FILTER解析功能˙CDMA IF FILTER GATE FILTER的DELAY時間內頻率特性˙CDMA IF FILTER振幅解析功能˙中心頻率˙帶通頻寬˙插入損失˙帶通頻寬內的漣波˙保證衰減量9. SWEEP掃描信號源的掃描模式有五種:˙線性掃描測定點間等間隔頻率掃描˙對數掃描測定點間頻率對數間隔掃描˙USER掃描測定點間由USER自訂最大可分成30等份˙程式掃描測定點間最大可分成30段設定˙POWER掃描 LEVEL特性測定時使用10. INSTRUMENT STATE BLOCK 系統控制功能˙[SYSTEM] 押[SYSTEM]鍵,打開系統軟鍵˙{SYSTEM DRIVE} 打開系統驅動格式設定鍵˙{SET CLOCK} 時間日期設定鍵˙{LIMIT MENU} 打開LIMIT LINE服務設定鍵①SYSTEM DRIVE MENU{DEFAULT DRIVE} 驅動位置設定回到出廠設定{FORMAT TYPE} 格式化的選擇˙DEFAULT DRIVE MENU{A:} FD選擇鍵(720K,1.2MB,1.44MB){B:} B驅動選擇鍵,(2MB){C:} C驅動選擇鍵,記憶卡(8MB){D:} D驅動選擇鍵與C共用(8MB)˙FORMAT TYPE MENU{1.44MB} FD 2HD 1.44MB選擇鍵{720KB} FD 2DD 720KB選擇鍵②SET CLOCK MENU{YEAR} 年設定鍵 1999~2029範圍可設定{MONTH} 月設定鍵{DAY} 日設定鍵{HOUR} 時設定鍵{MINUTE} 分設定鍵{SECOND} 秒設定鍵③LIMIT MENU{LIMIT LINE ON/OFF} LIMIT LINE ON/OFF設定鍵{LIMIT TEST ON/OFF} LIMIT TEST ON/OFF設定鍵{BEEP[]} LIMIT TEST時,警告聲的設定{LIMIT MODE MENU} LIMIT MODE設定鍵{EDIT LIMIT LINE} LIMIT LINE編輯設定鍵{SELECT DATA 1ST/2ND} 兩個波型選擇比較設定鍵{LIMIT LINE OFFSETS} LIMIT LINE補賞調整設定鍵④SYSTEM CONFIG MENU{KEY BOARD 101/106} KEY BOARD 101型英文/106型日文選擇鍵 {COLOR SCHEME} LCD顏色的選擇鍵{CUSTOM TIRMWARE} 客戶用的軟體選擇鍵⑤SERVICE MENU{INTERNAL TEST} 自我診斷軟鍵{SERVICE MODE} 自我診斷模式軟鍵{VERIFICATION} 自我校正誤差值的驗證{FIRMWARE REVISION} 軔體的版本確認11. GPIB Block① [RUN]呼叫BASIC控制軟鍵②Controller menu 控制軟鍵{RUN} :開始執行測試程式{LOAD MENU} :顯示程式檔並下載測試程式{LIST} :列出程式檔{CLS} :清除螢幕上的文字{CONT} :重新執行測試程式{STOP} :停止執行測試程式③Load menu 下載測試程式軟鍵{LOAD} :由游標選擇下載測試程式{CURSOR↑} :由游標向上選擇測試程式{CURSOR↓} :由游標向下選擇測試程式{DRIVF CHANGE} :更換驅動程式位置參考步驟④④{A:} :選擇A:驅動(軟碟機驅動){B:} :選擇B:驅動(RAM模組驅動){C:} :選擇C:驅動(FLASH模組驅動)8MB{D:} :選擇D:驅動(FLASH模組驅動)依內部記憶体為背景① [LCL] 呼叫GPIB操作軟鍵② GPIB Menu GPIB 操作軟鍵{SYSTEM CONTROLLER} :設定由R3765/67CG做系統控制{TALKER LISTENER} :設定R3765/67CG至TALKER/LISTENER {SET ADDRESSES} : 呼叫GPIB位址設定軟鍵③Address menu : GPIB位址設定軟鍵{ADDRESS R3765/67CG} :設定R3765/67CG GPIB的位址{ADDRESS PLOTTER} :設定PLOTTER的 GPIB位址{ADDRESS PRINTER} :設定PRINTER的 GPIB位址12.Save/Recall 儲存呼叫功能鍵˙Saves register :儲存校正與測試資料至R3765/67CG記憶体˙Store file :儲存校正與測試資料至磁片鍵1.Selection of Save Type :選擇儲存型式①[SAVE] 儲存設定功能呼叫鍵②Save menu 儲存設定功能鍵{SAVE REGISTER} :開啟記憶設定位址{CLEAR REGISTER} :清除記憶体{STORE FILE} :存檔(軟碟片){PURGE FILE} :開啟儲存檔案{FORMAT DISK} :格化式Executing Save Register 執行儲存校正與測試資料至本機記憶体①[SAVE] 呼叫儲存設定功能鍵②{SAVE REGISTER} :儲存校正與測試資料至R3765/67CG記憶体③Save register menu :開啟記憶設定位址{SAVE REG-1} :儲存至記憶体位子1{SAVE REG-2} :儲存至記憶体位子2⌇{SAVE REG20} :儲存至記憶体位子20{RENAME REG} : 更改記憶体名稱Executing Store File 執行儲存校正與測試資料至磁片①[SAVE] 呼叫儲存設定功能鍵②{STORE FILE} 存檔(軟碟片)③Store file menu 存檔設定功能鍵{ROLL↑} 上移鍵{ROLL↓} 下移鍵{DEFINE STORE} 定義儲存模式(看步驟④){EDIT NAME} 名稱編輯{NAME↑} 游標向上選擇名稱{NAME↓} 游標向下選擇名稱{CANCEL} 取消存檔④File data menu 檔案資料設定功能鍵{STATE ON/OFF} 設定條件儲存鍵{RAW ARRAY ON/OFF} 波形資料儲存鍵{CORR COEF ON/OFF} 校正資料儲存鍵{DATA ARRAY ON/OFF} 資料列儲存鍵{MEM ARRAY ON/OFF} 儲存在記憶体列的資料儲存鍵Setting Register Name 記憶体名稱設定功能鍵①[SAVE] 呼叫儲存設定功能鍵②{SAVE REGISTER} 開啟儲存設定功能鍵③{RENAME REG} 更改記憶体名稱④Name editing menu 名稱編輯設定功能鍵{EDIT NAME} 名稱編輯(看步驟⑤){CURSOR↑} 上移鍵{CURSOR↓} 下移鍵⑤Character editing menu 特殊編輯設定功能鍵{DONE} 完成編輯鍵{CURSOR→} 游標向右位移{CURSOR←} 游標向左位移{BACKSPACE} 回覆鍵{DELETE CHAR} 刪除鍵{CLEAR NAME} 刪除名稱鍵{CANCEL} 取消編輯Setting file name 檔案名稱設定功能鍵①[SAVE] 呼叫儲存設定功能鍵②{STORE FILE} 存檔(軟碟片)③{NAME↑},{NAME↓} 檔案名稱選擇游標上或下④{EDIT NAME} 名稱編輯⑤Character menu 特殊設定功能鍵{DONE} 完成編輯鍵{CURSOR→} 游標向右位移{CURSOR←} 游標向左位移{BACKSPACE} 回覆鍵{DELETE CHAR} 刪除鍵{CLEAR NAME} 刪除名稱鍵{CANCEL} 取消編輯Clearing Saved Register 清除已儲存的資料①[SAVE] 呼叫儲存設定功能鍵②{CLEAR REGISTER} 清除已儲存的資料③Clear register menu 清除已儲存資料位置的選單˙Clear register menu(1 of 4) 選單共有四頁20個位置{CLEAR REG-1} 清除位置1的資料{CLEAR REG-2} 清除位置2的資料⌇{CLEAR REG-20} 清除位置20的資料Purging Stored File 開啟檔案①[SAVE] 呼叫儲存設定功能鍵②{PURGE FILE} 開啟檔案(磁碟片)③Purges files menu 開啟檔案設定功能鍵{PURGE} 開啟檔案{CURSOR↑} 選擇游標向上{CURSOR↓} 選擇游標向下Executing Recall 執行呼叫檔案①[RECALL] 呼叫記憶体功能鍵②Recall menu 呼叫記憶体設定功能鍵˙Recall menu(1 of 4) 選單共有四頁20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