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核算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6
材料会计做账流程及技巧材料会计做账流程及技巧材料的入出存对公司生产经营运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材料是生产产品的基础,产成品的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左右,所以材料也是公司内部控制最重要的一个会计要素。
在财务部,材料会计核算与监督是不可缺少的岗位。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材料会计做账流程及技巧的知识,欢迎阅读。
材料入库的管理根据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规定,供应商根据采购部门下达的要货计划把材料送到公司,先由质保部进行检验出具验收合格单,再到原材料库房办理入库手续,由原材料库房统计员每天整理入库单据并在每张单据后附上质检合格单交财务部材料会计。
材料会计接收单据后要审核入库单是否都有质检合格单,降价让步接收的是否有领导签字,每个入库单是否都有采购订单,无采购订单的退回。
材料会计接收供应商开据的增值税发票,要求供应商开据的增值税票后附公司入库单据以便于对应批次入库上账。
接收发票后核对发票数量是否与入库单一致,核对开票价格与协议是否相符,不符的及时与供应商沟通退回重开,核对无误的`增值税票按要求上账,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贷:应付账款——材料款如果接收供应商红票,冲减材料库存及应付款,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材料(红字)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红字)贷:应付账款——材料款(红字)接收材料运费发票,税前金额分配到材料成本时:借:原材料——**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材料款材料出库的管理车间生产领料单根据生产订单按物料清单(BOM)展开生成,单据要由车间领用人及库房保管员两人签字,少一方签字视为无效单据,避免造成虚假数据影响产品成本核算,材料会计审核无问题后转交成本会计。
每月最后一天对原材料库房及车间直送工位库进行抽查盘点,且抽盘量不能低于总量的30%。
每个季度做到大盘一次,盘点后由库房做盘点表且分析原因,上报总经理签批后交财务部做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如下:盘盈时:借:原材料贷:营业外收入盘亏时:借:营业外支出(或其他应收款)贷:原材料如果当月盘盈盘亏原因没有查清楚,材料会计通过待处理财务损溢科目处理。
(一)实际成本法1.原材料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2.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例题】单货同时到甲公司购入C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5 000元,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C材料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 000贷:银行存款 565 000【例题】单到货未到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2 600元,材料尚未到达。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600贷:银行存款 22 600 【例题】承上例,上述购入F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F材料20 000贷:在途物资 20 000【例题】货到单未到甲公司购入H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30 000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H材料30 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30 000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借:原材料——H材料30 000 (红字)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30 000 (红字)【例题】承上例,上述购入H材料于次月收到发票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 03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H材料 3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030贷:银行存款 35 030【例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日常业务如下:(1)根据与某钢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购销合同规定,为购买J材料向该钢厂预付100 000元价款的80%,计80 000元,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一、成本核算流程。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的一系列操作。
成本核算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购入、生产过程、产成品入库、产成品销售等环节。
1. 原材料购入。
原材料购入是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第一步,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采购所需的原材料。
在购入原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单价等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原材料库存档案。
2. 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经过加工和生产,转化为产成品。
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工、能源、制造费用等进行核算,确保生产成本的准确记录。
3. 产成品入库。
当产成品生产完成后,需要将产成品入库。
在入库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产成品进行清点和核对,确保入库记录的准确性。
4. 产成品销售。
最后一步是产成品销售,企业需要对销售额、销售成本等进行核算,计算销售利润,并及时记录销售收入和成本支出。
二、会计分录。
在成本核算流程中,会计分录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一种会计凭证。
会计分录主要包括借方和贷方两个方向,用于记录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等经济业务。
1. 原材料购入。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2. 生产过程。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在产品、制造费用暂估。
3. 产成品入库。
借,产成品。
贷,在产品、制造费用。
4. 产成品销售。
借,应收账款。
贷,销售收入。
以上是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的基本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规模,结合会计准则和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流程,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原材料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两套账”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第二种,“一套账”形式,亦称“账卡合一”。
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
原材料的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法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原材料的核算方法概述原材料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下面来学习原材料的核算方法。
原材料的核算方法:一、采用计划成本核算1.原材料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次啊聊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或-“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2.原材料的账务处理(1)购入材料①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2)发出材料月末,企业根据领料单等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应当根据所发材料的用途,按计划成本分布记入“成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企业日常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的材料成本应有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结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如果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
玻璃生产成本精细化核算方案及流程
一、成本核算方案制定
1.确定成本项目
(1)原材料成本
(2)人工成本
(3)设备折旧费
2.确定成本核算周期
(1)每日成本核算
(2)每月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成本核算流程
1.原材料采购登记
(1)记录采购数量
(2)记录采购价格
2.原材料入库
(1)确认入库原材料种类
(2)核对入库数量和质量
3.原材料消耗登记
(1)核算每批生产消耗量
(2)记录消耗日期和车间信息
三、人工成本核算流程
1.工资核算
(1)记录每位员工工作时长(2)计算工资金额
2.人工消耗登记
(1)核算每批生产所需人工(2)记录人工投入情况
四、设备折旧费核算流程
1.设备台账建立
(1)登记设备购置信息
(2)计算设备预计使用年限
2.折旧费用计提
(1)根据设备折旧年限计提费用(2)编制折旧费用报表。
1、先有客户订单,合同管理员根据客户下的订单编号。
也就是同客户之间的订单按我们编码规则编号,然后这个号很重要,比如收客户款,采购订单上客户订单编号,生产任务单等都用到这个号。
2、有订单了后,下生产任务单给车间,这边工艺部门对着订单做BOM表,这BOM表发到采购员,采购员就知道这个订单要采购哪些物料,各需要多少。
3、采购员根据BOM表需要物料情况向仓库了解情况,需要再采购的物料下采购订单采购,采购订单上不光有采购订单号一般都有我们最开始说的合同编号,也便清楚这采购的物料是用在哪个客户订单上的。
4、采购订单下好后,供应商签名盖章回传给采购员,采购员复印一份给仓库。
5、供应商送货要有送货单,上面备注采购订单号等其他基本内容,仓管员根据送货单及采购订单并清点,有些要验收的还要验收报告单,并做入库单,入库单一般是用软件哦!上面有入库单号及采购订单号、名称等!6、仓库把入库单、供应商送货单、采购订单粘在一起交给采购员,然后采购员对应着供应商快递过来的发票,把发票粘在最上面,后面就是仓管员交上来的一套入库单、送货单、采购订单,这样才算完整。
7、然后那仓库送上来的采购没收到发票的,怎么办呢?这就要暂估了!采购做一个暂估明细清单,上面就按着仓库提交上来的进行整理。
因为仓库有系统,可以把当月入库导给采购,采购对应着把没来票的后面注明暂估,过滤出来,稍进行加工一下就行!8、采购把这个月收到的来了发票的一套资料整理好给财务,没来票的做暂估清单给财务。
财务对着做来票了的做材料购进凭证。
在做的过程中要翻发票后面的入库单如果有遇到不是当月的入库单,如果是以前月份的我们就要在暂估明细清单里找到对应的入库单号,并在来发票入账时间里注明来发票时间及凭证号。
这样我们就把原来的暂估这个表里进行的冲减,到时再一起做分录。
那没发票的,财务就直接把采购发过来的暂估清单明细,我们直接粘贴在我们财务的暂估明细清单后面。
9、这样我们在这个暂估清单明细里过滤没来票的,就是这个月底要暂估的,我们就把原来暂估冲减,做新的暂估。
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怎么核算
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怎么核算
(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特点: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核算,是指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无论是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二)科目设置:
需要设置原材料,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核算
计划成本的组成项目及其内容应与实际成本相一致.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根据各项原材料的进价以及供应地点远近等因素,按组成原材料的实际成本项目计算的.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
原材料核算管理规定制度一、概述原材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对生产经营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规范原材料的采购、入库、使用以及结算等环节,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原材料核算管理,制定本制度,明确各环节职责和要求,确保原材料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
二、原材料采购1. 采购程序(1)明确采购计划: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品种、数量、规格、质量等要求,制定供应商选择原则和程序。
(2)选择供应商:在供应商名单中选择符合采购计划要求的供应商,经过评审后确定采购计划。
(3)采购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交货期、价格、质量标准等内容。
2. 采购结算采购入库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结算。
结算金额应根据采购合同进行确认,如有异议应及时处理。
对未结算的采购应进行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反映。
三、原材料入库1. 入库程序(1)收货验收:对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原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等要求是否符合采购合同和验收标准。
(2)入库登记:对验收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入库登记,建立原材料档案,记录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价格等信息。
2. 原材料保管(1)储存条件:按照相关规定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储存,并对储存条件进行控制,防止原材料受潮、变质、受污染等情况。
(2)保管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测,确保储存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原材料使用1. 原材料领用(1)领用程序:在领用前应填写领用单,经领用人和库管员签字确认后出库,原则上不得领用超过库存数量的原材料。
(2)领用限制:严格控制领用人使用原材料的数量,避免浪费。
2. 原材料核算(1)核算内容:采取先进的物料管理方式,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核算,及时更新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确保原材料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算法规定:按照以单价评估原材料和以先进管理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审计的原则,计算出原材料期末盘存金额和原材料本期消耗金额,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反映。
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用于计算原材料成本的一种方法。
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产品时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包括所需的货物或材料、运输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
正确计算原材料成本有助于企业了解产品盈亏状况、控制成本及定价等方面作出更准确的决策。
1.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指的是先购买的原材料先使用,后购买的原材料后使用,计算原材料成本时以最早购买的原材料价格作为成本基础,这种方法能够反映原材料成本的实际情况,但对库存的要求较高,需要对库存进行跟踪管理。
3.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 Method)加权平均法指的是根据物料的数量和成本计算出平均成本,计算公式为:平均成本=总成本/总数量。
这种方法能够平滑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但不易反映原材料的最新价格。
4.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 Method)标准成本法是指针对每种原材料设定一种标准或预定价值,原材料成本就是该标准价值或预定价值。
标准成本法需要对生产物料的成本进行预先分析和计算,有利于更好地管理成本并控制生产成本。
但标准成本对资金有很高的要求,有时会导致生产活动受到影响。
以上四种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
除了以上介绍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可变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下面将具体介绍其中一些方法。
1.可变成本法(Variable Costing Method)可变成本法是指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开核算,可变成本指生产或销售一个产品所必需的可变费用。
根据可变成本法,只有当产量变化时,成本才会随之变化,因此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
直接成本法是指按照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来计算生产成本,而将固定费用视为期间费用,不纳入制造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生产成本,适用于量产和非量产的企业。
材料实际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流程一、材料采购阶段。
当咱们去采购材料的时候呢,这就开始涉及到成本核算啦。
比如说,咱们买材料,要知道买材料花了多少钱,这就是采购成本的重要部分。
这里面包括材料的买价哦。
就像咱去买东西,东西本身的价格是多少,这是最直观的成本。
不过呢,可不止这一个部分,还有一些附带的花费,像运杂费之类的。
运杂费就是把材料运到咱们这儿来的花费,这可不能不算呀,要是不算的话,那成本可就不准确啦。
还有啊,如果在采购过程中有什么合理损耗,这也要考虑进去。
比如说买了100个苹果,路上烂了5个,这5个的成本可不能就这么消失了,得分摊到剩下的苹果成本里去。
二、材料入库阶段。
材料买回来啦,要入库喽。
这时候呢,我们要把之前算好的采购成本,全部转到原材料这个账户里。
这就好比是给材料找到了一个“家”,让它们在账务上有个归属。
这个过程就是借记“原材料”,金额就是我们算出来的包括买价、运杂费、合理损耗等的总成本,贷记“银行存款”或者“应付账款”之类的。
如果是用银行存款付的钱,那就贷记“银行存款”;要是还没付钱呢,就先贷记“应付账款”,等以后付钱的时候再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三、材料领用阶段。
接下来,材料要被领用啦。
这时候可就要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来进行账务处理啦。
要是领用材料是为了生产产品,那就要借记“生产成本”。
因为这部分材料的成本是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呀。
如果领用材料是用于车间管理之类的,那就借记“制造费用”。
这就像是车间运营的一个小成本,虽然不是直接生产产品,但也是和生产密切相关的。
要是领用材料是用于行政管理部门呢,那就借记“管理费用”啦。
不同的用途,对应不同的账户,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成本的去向。
四、成本分配阶段。
在生产过程中呀,可能会有一些间接成本,比如说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那些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的成本,像车间设备的折旧啊,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啊之类的。
这个时候呢,就要把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的成本里去。
分配的方法有好多种呢,像按照生产工时分配啊,或者按照机器工时分配之类的。
太原钢铁原材料采购核算流程New List原材料采购核算流程 1原材料采购核算流程 Interpretations 3原材料采购核算流程原材料采购核算流程 InterpretationsWorkflow Modeler: Activity: 原材料采购核算流程Created: 2005-7-6 11:42:29Changed: 2005-7-29 8:51:06 by Local user:Administrator Owner of local repositoryVersion: 0Status: Draft原材料采购核算流程It includes eighteen activities:- 1.01 签定合同- 1.02 依据合同验收入库填写入库单记数量帐集团、股份通用- 1.03 根据合同审核入库单通知供应商开票原料采购范围:矿石、矿粉、铁合金、球团、原料煤、电煤、肥煤、洗精煤、硅铝脱氧剂、熔剂、炭素制品、冶炼使用有色金属原料。
辅助材料采购范围:钢材、丝绳、有色、五金、水暖、轴承、劳保、缆线、电元、灯电、量刃具、工具、磨具、火工、化工、杂料、橡胶、汽柴煤油、重油、润滑油脂、油漆涂料、木材、水泥、地材、耐火材料、保护渣- 1.05填写结算单一、附件包括:1、发票;2、入库单;3、计量单;4、检收单;5、复验成分单二:能源、原料介质采购: 合同结算条款只是基准价,优质优价,一般不动数量,保证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1、煤的结算:与供应商结算按扣水后的重量计算,国有煤矿水分标准8%,地区中小煤矿6%。
扣水公式:重量 x(100-实际水分)/(100 标准水分)。
一般加扣单价,不能扣运输费,存在规定扣最高金额。
2、镍的结算:Ni的基准是85%,按原带品位与供方计算。
发生质量异议的,退货或让步使用,让步使用采取扣单价形式。
3:矿的结算:进口矿一般以进口报关商检成分作为结算依据。
自产矿(尖山、峨口):按计划价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