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基本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82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1.预制备:在制作三维动画之前,一些基本的预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研究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制定时间表和预算,建立生产团队,并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
2. 故事板(Storyboard):故事板是制作三维动画的基础,它是一个由草图或插图组成的序列,用于描述故事情节以及场景中各个角色和物体的动作和位置。
故事板的目的是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动画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元素,并对故事情节的流程进行探索和讨论。
3.角色设计与建模:根据故事板中的需求,开始设计和建模动画的角色。
角色设计需要参照故事板和角色描述,确定角色的外观、表情和动作。
然后,角色的建模师将设计转化为三维模型,并添加细节和纹理。
建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确地将角色的形状、比例和功能转化为三维模型。
4.配色与纹理:一旦角色建模完成,接下来是给角色添加颜色和纹理。
配色和纹理的目的是增强角色的视觉效果,使其看起来更真实和吸引人。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颜色、添加纹理和光影效果,以及调整材质的反射率、透明度和光滑度等。
5.骨骼与绑定:骨骼与绑定是给角色灵活运动的关键。
在这个步骤中,动画师会在角色模型中添加骨骼和控制器,以便能够控制角色的姿势和动作。
骨骼关键帧的添加会影响到角色的动作,而绑定则是将骨骼系统与角色模型连接起来。
6.动画制作:接着是为角色创建动画。
动画师将使用3D动画软件,通过对骨骼进行细致的调整和控制,为角色赋予自然、流畅的动作。
动画师需要考虑角色的动作幅度、速度和节奏,以及角色在不同场景中的表情和情绪。
7.场景与特效:在三维动画中,场景的建立和特效的添加是非常重要的。
场景设计师通过使用3D软件,创建可视化的背景环境,如城市、森林等。
同时,特效师也会使用软件创建各种特效,比如雨、火、烟雾等,以增强场景的效果和氛围。
8.渲染与合成:在动画制作的最后阶段,需要对动画进行渲染和合成。
渲染是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像的过程,通过对模型的着色、照明和投影来模拟光照效果和透视效果。
3D动画制作流程教程思路1.前期制作2.片段制作3.后期合成根据实际制作流程,一个完整的影视类三维动画的制作总体上可分为前期制作、动画片段制作与后期合成三个部分。
一.前期制作是指在使用电脑正式制作前,对动画片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文学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创作、造型设计、场景设计。
1.文学剧本创作文学剧本,是动画片的基础,要求将文字表述视觉化即剧本所描述的内容可以用画面来表现,不具备视觉特点的描述(如抽象的心理描述等)是禁止的。
动画片的文学剧本形式多样,如神话、科幻、民间故事等,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
2.分镜头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是把文字进一步视觉化的重要一步,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进行的再创作,体现导演的创作设想和艺术风格,分镜头剧本的结构:图画+文字,表达的内容包括镜头的类别和运动、构图和光影、运动方式和时间、音乐与音效等。
其中每个图画代表一个镜头,文字用于说明如镜头长度、人物台词及动作等内容。
3.造型设计造型设计,包括人物造型、动物造型、器物造型等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角色的外型设计与动作设计,造型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包括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道具服装分解图等,通过角色的典型动作设计(如几幅带有情绪的角色动作体现角色的性格和典型动作),并且附以文字说明来实现。
超越建筑多媒体提示造型可适当夸张、要突出角色特征,运动合乎规律。
4.场景设计场景设计,是整个动画片中景物和环境的来源,比较严谨的场景设计包括平面图、结构分解图、色彩气氛图等,通常用一幅图来表达。
二.片段制作根据前期设计,在计算机中通过相关制作软件制作出动画片段,制作流程为建模、材质、灯光、动画、摄影机控制、渲染等,这是三维动画的制作特色。
1.建模建模,是动画师根据前期的造型设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在计算机中绘制出角色模型。
这是三维动画中很繁重的一项工作,需要出场的角色和场景中出现的物体都要建模。
建模的灵魂是创意,核心是构思,源泉是美术素养。
三维动画制作的工作流程第一步:概念设计在开始制作三维动画之前,需要先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阶段是确定动画的整体风格和故事情节的重要阶段。
动画制作团队通常会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创意,并通过绘制草图或者制作故事板来表达概念。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明确动画的基本要素,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定、动画风格等。
第二步:预制模型在概念设计确定后,接下来需要制作预制模型。
预制模型是角色和道具的基础模型,通过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并进行纹理贴图、材质设定等工作。
预制模型的制作需要高度的技术实力和美术功底,以确保模型的精细度和真实感。
第三步:角色动画完成预制模型后,进入角色动画制作阶段。
角色动画是三维动画的核心环节,要通过控制角色的骨骼动作来实现动画效果。
动画师会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特点,制作出各种动作,包括行走、奔跑、跳跃、表情变化等。
动画师通常会使用动画软件来进行角色动画的制作和编辑。
第四步:场景布置在角色动画制作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场景布置。
场景布置涉及到建模、纹理贴图、灯光设定等工作,以营造出逼真的场景效果。
场景布置需要注意光影效果、场景细节等方面,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第五步:特效制作为了增强动画效果,还需要进行特效制作。
特效包括爆炸效果、烟雾效果、火焰效果等,可以通过粒子系统、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实现。
特效的制作需要考虑到物理规律和光影效果,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第六步:渲染和合成在动画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渲染和合成。
渲染是将三维模型和场景转化为图像的过程,通过渲染软件进行,可以调整光照、材质、纹理等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合成是将不同图层的元素进行叠加,生成最终的动画画面。
渲染和合成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和专业的软件支持。
第七步:后期处理在渲染和合成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包括调整画面色调、增加特效、修复瑕疵等工作,以提升整体画面质量。
后期处理通常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可以对画面进行剪辑、调色、特效添加等操作。
常见的三维建模流程三维建模是指使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来创建虚拟三维对象的过程。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电影、游戏、建筑、工业设计等。
下面是常见的三维建模流程:1.规划阶段:在开始建模之前,需要先进行规划。
这一阶段中,需要明确建模的目标和要求,确定需要建模的对象的形状、尺寸、材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对象的用途和场景,为后续的建模工作做出合理的决策。
2.参考收集:在建模之前,通常需要收集一些参考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模拟对象。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是真实世界中的物体、照片、绘画、手绘草图等。
通过收集参考资料,可以有利于建模师更准确地把握对象的形状和材质特征。
3.概念设计:在开始具体建模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概念设计。
这一阶段中,建模师会用手绘草图或简单的几何体模型来表达自己对对象的初步设计构思。
概念设计有助于理清思路和构思,为后续具体建模提供框架。
4.建模软件设置:在进行具体建模之前,需要先进行建模软件的设置。
建模软件通常提供了各种建模工具和选项,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和选项,可以对建模流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和调整。
建模软件设置涉及到单位选择、坐标系设置、单位尺度设定等。
5.几何建模:几何建模是三维建模的核心过程。
在这一阶段中,建模师使用建模软件提供的各种几何建模工具和操作,逐步构建出对象的形状。
具体的建模方法有很多,如使用基本几何体进行建模、使用动态模型构造进行建模、使用曲面建模等。
建模师需要根据对象的形状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
6.纹理映射:在完成几何建模之后,建模师需要给模型上色或添加纹理。
这一阶段称为纹理映射。
建模软件通常提供了纹理映射工具和材质库,建模师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和资源来细化模型的外观。
纹理映射可以通过将图像或材质贴在模型表面来实现,以增加真实感和细节。
7.灯光设置:灯光设置是为模型添加适当的光照效果,使其在渲染过程中看起来更加真实。
通过设置不同的光源类型、光照强度、光照颜色等参数,建模师可以调整模型的阴影、高光反射、环境光等效果,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CATiA零件设计CATi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领域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被广泛用于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零件。
本文将介绍CATiA零件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一、概述CATiA零件设计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阶段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零件需求分析:根据产品需求,对零件的功能、材料、尺寸等进行分析和确定。
2. 初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零件的初步设计,确定零件的整体结构和关键功能。
3. 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零件的详细设计,包括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工艺等方面的确定。
4. 验证与修改:对设计的零件进行验证和修改,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二、CATiA零件设计的基本流程CATiA零件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1. 建立零件模型:使用CATiA的建模功能,根据设计要求创建零件的三维模型。
2. 设计几何形状:在零件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ATiA的绘图和造型功能,设计出所需的几何形状。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特征进行绘图和造型,如绘制线条、创建曲面、修剪、挤压、旋转等。
3. 添加尺寸和约束:根据设计要求,添加零件的尺寸和约束条件,确保零件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正确的装配关系。
4. 设计特征和孔洞: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为零件添加各种特征和孔洞。
可以使用CATiA的特征工具快速创建常用的特征形状,如孔、圆角、倒角等。
5. 进行分析和模拟:利用CATiA的分析和仿真功能,对设计的零件进行分析和模拟,如强度分析、运动模拟、碰撞检测等,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6. 最终调整和优化:根据分析和模拟的结果,对设计的零件进行最终的调整和优化,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制造性。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CATiA零件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根据零件的功能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同时,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机械性能、可加工性等因素。
solidworks建模流程
SolidWorks建模是一种基于CAD技术的三维建模软件。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快速创建各种复杂的零件和组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是SolidWorks建模流程的步骤:
1.定义设计规范:在开始建模之前,需要明确设计规范,例如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功能要求等。
2.创建草图:使用SolidWorks的草图工具,在平面上绘制出零件的基本形状和尺寸。
3.创建特征:使用SolidWorks的特征工具,将草图转化为三维实体,例如拉伸、旋转、倒角、镜像等。
4.添加细节特征:根据零件的要求,添加细节特征,例如孔、槽、螺纹等。
5.创建装配:将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模型。
6.进行模拟分析:使用SolidWorks的模拟分析工具,对产品进行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分析。
7.优化设计: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对设计进行优化和修改,以达到理想的性能指标。
8.完成细节设计:对产品进行细节设计,例如表面处理、标识和图纹等。
9.生成制造图纸:使用SolidWorks的制造图纸工具,生成产品的制造图纸。
总之,SolidWorks建模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过程,需要严
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简述三维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五个步骤)三维作品制作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创作过程,它需要通过一系列步骤来完成。
下面将简要介绍三维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总结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概念设计在开始制作三维作品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概念设计。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作品的整体风格、主题和构思。
设计师可以通过手绘草图或使用设计软件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在概念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作品的目标受众、表达的信息以及所需的技术和资源。
第二步:建模与雕刻在概念设计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建模与雕刻。
建模是将设计师的创意转化为三维模型的过程。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来完成,通过创建几何形状和调整细节,将设计师的想法变成现实。
而雕刻则是对模型进行细节的处理和修饰,使其更加真实和精细。
建模与雕刻是实现设计师创意的关键步骤,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技术能力。
第三步:材质与纹理完成模型的建模与雕刻后,接下来就是为作品添加材质与纹理。
材质和纹理能够使作品更加真实和有质感。
在这一步骤中,设计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材质和纹理,并将其应用到模型上。
通过调整材质的反射、折射、光滑度等参数,设计师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纹理贴图来增加模型的细节和层次感。
第四步:照明与渲染在添加了材质与纹理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照明与渲染。
照明是为作品提供合适的光照环境,使其在渲染时能够呈现出真实的效果。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光源、调整光源的亮度和颜色等来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而渲染则是将模型和照明信息结合起来,生成最终的图像或动画。
渲染过程需要利用渲染软件进行,通过设置渲染参数和选择合适的渲染算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渲染结果。
第五步:后期处理与呈现完成照明与渲染后,最后一步就是进行后期处理与呈现。
后期处理可以对渲染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饰,使其更加符合设计师的意图。
常见的后期处理操作包括调整色调、对比度和饱和度,添加特效和滤镜等。
而呈现则是将作品展示给观众的过程。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详解三维动画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动画形式,它可以通过虚拟的三维场景来展现各种想象和表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现实感。
但是,三维动画的制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流程规范来保证其质量和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三维动画制作的流程和具体步骤,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第一步:概念设计在开始三维动画制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概念设计,确定动画的主题、情节和要展现的内容。
可以通过手绘草图、文字脚本、3D模型等方式进行表达和沟通,以确保大家对动画的理解和期望相一致。
概念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要明确。
确定好主题后,再根据主题搜集服装、场景、道具等素材。
2、故事情节要清晰。
不同场景、情节要有条理,以便最后编辑成完整的故事流程。
3、人物角色要设计好。
角色的性格、表情、动作都是故事中不可缺失的要素。
4、配乐声音要匹配。
为了让整个动画可以更加完美,完成时要用音频来补充营造出整个场景的氛围。
第二步:预可视化接下来,需要进行预可视化来确定动画的舞台和各个角度的布局。
预可视化通常使用手绘或3D建模等方式建立虚拟场景,并制作简单的动画框架,以便更好地呈现和调整动画的构图和镜头切换。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虚拟场景的设计要符合故事主题。
如打斗场景或者爱情场景,需要分别服从自己的舞台设计。
2、角色的动作需要精确。
每个角色的运动轨迹和动作,与整个动画配合到一起,需要更加细致的把握。
3、灯光的设计更符合节奏。
灯光的设置与虚拟场景相互协作,可以使动画场景更加感性。
第三步:3D建模经过预可视化的设计,需要进行3D建模,将角色、道具、场景等要素建立成可编辑的虚拟模型,并进行细化设计。
这是三维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之一,建模质量直接关系到后面的渲染和动画效果。
建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模的比例尺寸一定要准确。
尤其对于角色、道具等需要非常精细的时候,需要更加注重建模的尺寸比例。
2、建模的流程要规范。
立体名片打印纸由打印纸和光栅片两部分组成:这是光栅片:光栅片是使名片图案体现三维立体效果的重要材料,上面加工有胶层和保护胶层的防粘膜,为粘合提供了便利.这是专用打印纸:打印纸上已将三维立体图案印制在上,解决了用户制不了立体图案这个关键难题。
(目前有以下四种,共20个图案)立体名片打印纸的字体设计、打印、裁切与以往使用的普通名片打印纸的方法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光栅粘合工序。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用电脑名片设计程序设计名片格式,将文字设计在名片的打印区域内。
字体不要压在主图案上。
2、将立体名片打印纸张放入打印机打印(使用黑白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喷墨打印机都可以,不过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效果不是非常好,因为纸张是铜版纸,不是彩喷专用纸).3、将光栅片粘合在名片打印纸上。
①、在光栅片上覆有一张透明防粘膜,在防粘膜的页眉边缘处有一切割线,沿此线将窄条防粘膜撕下露出胶层。
三维立体名片制作流程(三)②将光栅片放在名片打印纸上调整对位,光栅片与打印纸要同向摆正,待观察立体效果满意后再将光栅片上露出胶层的页眉部位与名片打印纸的页眉部位粘合定位。
此时如发现光栅片位置不正还可做一些补救调整。
③将已在页眉粘结在一起的光栅片和打印纸送入塑封机进口,将光栅片上尚未揭起的防粘膜从页眉处的切割线揭起,一定注意,要边走纸边揭去光栅片上防粘膜。
要防止在胶轮压合前打印纸与光栅片上的胶层粘合,可用手将两者分离,不可疏忽,否则会在页面上出现汽泡或折痕现象。
④用加热方式粘合效果会更好,可将塑封机温度调整在130度之内,然后将光栅片、打印纸压合。
4、压合好的立体名片经过裁切就可以制作出成品了。
5、成品的照片。
三维动画制作的具体流程根据实际制作流程,一个完整的影视类三维动画的制作总体上可分为前期制作、动画片段制作与后期合成三个部分。
一.前期制作是指在使用电脑正式制作前,对动画片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文学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创作、造型设计、场景设计。
1.文学剧本创作文学剧本,是动画片的基础,要求将文字表述视觉化即剧本所描述的内容可以用画面来表现,不具备视觉特点的描述(如抽象的心理描述等)是禁止的。
动画片的文学剧本形式多样,如神话、科幻、民间故事等,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
2.分镜头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是把文字进一步视觉化的重要一步,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进行的再创作,体现导演的创作设想和艺术风格,分镜头剧本的结构:图画+文字,表达的内容包括镜头的类别和运动、构图和光影、运动方式和时间、音乐与音效等。
其中每个图画代表一个镜头,文字用于说明如镜头长度、人物台词及动作等内容。
3.造型设计造型设计,包括人物造型、动物造型、器物造型等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角色的外型设计与动作设计,造型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包括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道具服装分解图等,通过角色的典型动作设计(如几幅带有情绪的角色动作体现角色的性格和典型动作),并且附以文字说明来实现。
超越建筑多媒体提示造型可适当夸张、要突出角色特征,运动合乎规律。
4.场景设计场景设计,是整个动画片中景物和环境的来源,比较严谨的场景设计包括平面图、结构分解图、色彩气氛图等,通常用一幅图来表达。
二.片段制作根据前期设计,在计算机中通过相关制作软件制作出动画片段,制作流程为建模、材质、灯光、动画、摄影机控制、渲染等,这是三维动画的制作特色。
1.建模建模,是动画师根据前期的造型设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在计算机中绘制出角色模型。
这是三维动画中很繁重的一项工作,需要出场的角色和场景中出现的物体都要建模。
建模的灵魂是创意,核心是构思,源泉是美术素养。
通常使用的软件有3ds max、autocad、maya 等。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三维动画制作是一项复杂且需要精细操作的工作,下面是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1.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概念设计是动画制作的最初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动画的主题、故事线索和主要角色等。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对动画的整体框架进行初步设计,同时考虑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2.建模(Modeling)建模是动画制作的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概念设计的要求,建立三维模型。
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到角色的形状、尺寸、材质等细节,同时要保证模型的几何形态和比例符合要求。
3.材质与纹理(Materials and Textures)材质和纹理是赋予模型表面细节和质感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为模型添加材质和纹理,以使其看起来更加逼真。
材质包括颜色、反射、透明度等属性,而纹理则包括凹凸、光泽、质地等属性。
4.骨骼绑定(Rigging)骨骼绑定是使角色能够运动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为角色模型添加骨骼,并将其绑定到模型上。
这样,通过操作骨骼,就可以控制角色模型的姿势和动作。
5.动画制作(Animation)动画制作是让角色动起来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和需求,为角色模型添加动画。
动画可以包括角色的行走、奔跑、跳跃等基本动作,也可以包括复杂的表演和对话等。
6.特效制作(Effects)特效制作是增强动画视觉效果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为动画添加特效,例如火、水、烟雾等。
这些特效可以增强动画的逼真感和视觉效果。
7.渲染(Rendering)渲染是将动画场景渲染成图像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使用渲染引擎对动画场景进行渲染,以生成具有真实感和细节的图像。
渲染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输出的效果。
8.合成与输出(Composite and Output)合成与输出是最后一步,主要任务是将各个阶段的成果整合在一起,生成最终的动画作品。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将动画、特效、音效、语音等元素合成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和格式转换,以生成符合输出要求的动画作品。
三维动画制作的具体流程1.创意和策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制作团队将与客户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需求和目标。
然后,他们将研究和分析相关的资料,确定故事情节、角色和场景等创意要素,制定制作计划和时间表。
2.故事板和概念设计:制作团队会根据策划阶段的结果绘制故事板,以确定场景、动作和角色等细节。
在这个阶段还会进行概念设计,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等,以确定整体风格和视觉效果。
3.角色建模和材质:在这个阶段,制作团队将根据概念设计开始进行角色建模。
他们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按照设定的角色设计,逐步创建角色的3D模型。
然后,团队会为角色添加材质,包括颜色、纹理、材质属性等,以增加真实感和细节。
4.场景建模和布局:同样,制作团队会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和布局场景。
他们会根据概念设计,逐步搭建场景的3D模型,包括地形、建筑、道具等。
在这个阶段,还会确定摄像机角度和光照等,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动画制作:在角色和场景构建完成后,制作团队会开始进行动画制作。
他们会使用动画软件来添加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制作自然而流畅的动画。
同时,还会进行摄像机的移动和角度的调整等,以增加视觉效果。
6.渲染和灯光:完成动画制作后,需要对整个场景进行渲染和灯光处理,以增强真实感和视觉效果。
制作团队会使用专业的渲染软件,设定光照、阴影和贴图等参数,使得场景看起来更加逼真。
7.后期处理:完成渲染后,制作团队会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包括颜色校正、特效添加、音频配音等。
这个阶段旨在进一步优化动画的效果和质量。
8.完稿和交付:在所有制作和处理都完成后,制作团队会对最终成品进行审核和检验,确保没有错误和问题。
然后,他们会将成品输出为适当的视频格式,并交付给客户或发布到目标平台上。
需要注意的是,三维动画制作具体的流程可能会因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上提到的步骤是一个常见的流程框架。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需要密切协作,保持沟通和反馈,以确保最终成果符合客户的要求。
计算机动画与设计一、西区主教建模步骤1、选择样条线在俯视图中画出半个主教的基本轮廓,选择修改器中的编辑样条线,在样条线选项中选择轮廓,数值为-3。
2、选择挤出命令,主教墙体就出来了。
3、选择长方体,在俯视图中的墙体上画出基本图形,按住shift键,复制窗体。
4、选中其中一个长方体,然后选择复合图形中的布尔型,选择差集,拾取对象B,抠出墙面上的安窗户的空洞。
以此类推抠出其后空洞。
5、在内置模型选择窗户模型,这里我选择的是固定窗,然后按照宽度-高度-深度在第四步的空洞上画出窗户模型。
6、按M键选择材质球,然后选择多维/子对象,根据窗户的窗框和玻璃来选择材质。
以此类推为其他窗户贴材质。
7、然后在俯视图中继续用样条线画主教轮廓图,挤出,选择数值为2,作为天花板,复制一个,作为地板。
8、最后,复制12层,半个主教基本模型就出来了。
9、顶楼上的的个建筑物,用基本几何体把它们做出来。
10、选择内置楼梯模型,在一楼创建一个楼梯。
然后用样条线画平面,挤出,做楼梯上的平台。
在用圆柱体画一个柱子,放置于楼梯和平台之间。
11、然后选择全部对象,利用镜像,在x轴上复制,然后调整拼合。
整个主教就完成了,最后就是对主教外壁的材质调整。
二、三维动画制作流程1、前期设计:剧本文字分镜:文字分镜是导演用于制作环节创作的根本依据,它将文字形式的剧本转化为可读的视听评议结构,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融入到剧本中。
台本:台本可以说是一个电子故事版,它是在文字分镜的基础上加上图片分镜,简称图文分镜设计稿:有了台本,导演就会按台本下单给设计组,由设计组将台本中的角色、场景、道具等内容绘制出线稿和色稿,并将导演所设计的场景、角色、道具等相关细节进一步明确化。
2、中期制作:场景模型角色设定:角色模型建完之后,要有骨骼绑定才能动起来,经过表情的添加才能有生命力,角色的设定很重要,它决定了人物的性格与特征。
动画预演与动画制作:动画预演是根据台本中的镜头,在场景中确定具体摄像机的机位、画面的构图、动画的关键姿势等内容。
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工作流程1.策划与预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会与客户或项目负责人会议,讨论并确定项目的目标、故事线、想法和预算。
根据这些要求,制定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表、任务分配和进度。
2.故事板和草图设计:在故事板的设计阶段,艺术家们会将整个故事从起点到终点绘制出来,以便在整个流程中作为参考。
同时,设计师还会创建一系列的草图和概念设计,包括角色、场景、道具等,以便更好地形成项目的整体视觉风格和氛围。
3.角色建模和纹理设计: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们将使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角色的建模,包括头部、身体、手臂、腿和面部表情等。
然后,他们会为这些角色创建纹理,即给角色添加颜色和细节,以增加视觉效果和真实感。
4.场景建模和纹理设计:类似于角色建模,艺术家们还需要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场景,包括背景、建筑物、道路、植被等。
然后,他们会给这些场景添加纹理,以增加细节和真实感。
5.动画制作:在角色和场景建模之后,艺术家们将利用动画软件设置角色的骨骼和关节,并创建动画帧来模拟角色的运动。
他们会根据故事板和预定的动作设计来制作角色的动态效果,并将它们与场景进行融合。
6.灯光和渲染:艺术家们在这个阶段会添加适当的灯光效果和阴影,以增强场景的视觉效果。
然后,他们会使用渲染软件将所有元素组合在一起,以产生最终的图像序列。
7.合成和后期制作: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们会使用合成软件将渲染的图像与视觉效果、音频效果和特效等元素进行融合。
他们还会对最终的图像进行调色和后期处理,以确保整个项目的视觉效果和质量。
8.导出和传递:最后,完成的三维动画作品将被导出为适当的视频格式,并交付给客户或项目负责人。
这个阶段还包括与客户的反馈和修正,以及最终的交付物的制作和交付。
综上所述,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工作流程通常包括策划与预备、故事板和草图设计、角色建模和纹理设计、场景建模和纹理设计、动画制作、灯光和渲染、合成和后期制作以及导出和传递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的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的合作和努力,以确保最终的三维动画作品具有高质量、视觉吸引力和逼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