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歇后语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3
“歇后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歇后语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和用法。
3、掌握歇后语的特点和用法,学会使用歇后语。
学习重难点掌握并应用歇后语特点进行练习。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导学法、讨论法导入:(1分钟)我们初中时曾学过一首元曲,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词曰“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与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静鹅飞罢。
”元曲的语言是典型的民间语言,通俗生动;民间语言有很多鲜活诙谐的元素,体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歇后语。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3分钟)1、请将下列的歇后语前后两部分连线。
(学生课堂展示,多媒体展示结果。
)(一)a.卖草帽的丢扁担 f.鬼话连篇b.吊死鬼擦粉 g.又臭又長c.老太婆的缠脚布 h.留神(留绳)。
d.黑白无常叙交情 i.装疯(装风)。
e.空中布袋 j.死要面子(二)a.一二三五六 g.妙妙妙〈庙〉b.十文钱掉了一文 h.不跟你吵〈炒〉c.老太太打哈欠 i.不懂〈噗通〉d.三個菩萨堂 j.沒事〈四〉e.厨子回家 k.久闻〈九文〉f.井里丢石头 l.一望无涯〈牙〉2、根据这些歇后语,并联系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其他歇后语,回答: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
它是由引语、破折号、结语三部分组成。
(双关、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比较多。
我们经常说:“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
”如果你对生活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我们现在来检验一下。
二、小试身手:1、请将下列歇后语填写完整并分成两组:a.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b.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c.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d.宋江的军师——无用。
《走进歇后语王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歇后语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2. 通过学习歇后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歇后语的定义:歇后语是一种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后缀,两者之间用“——”隔开。
2. 歇后语的特点: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幽默感和形象性。
3. 歇后语的分类:动物类、植物类、人物类、事物类等。
4. 学习一些典型的歇后语,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歇后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歇后语的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歇后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歇后语的意义和用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歇后语的学习心得和运用技巧。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歇后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歇后语的起源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歇后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分析典型歇后语的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歇后语的内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歇后语的学习心得和运用技巧。
5.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猜歇后语”、“用歇后语造句”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歇后语。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歇后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评价学生对歇后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回答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歇后语定义、特点和分类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歇后语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七个字歇后语1、苍蝇碰上蜘蛛网——脱不了身2、老鼠跌进铁桶里——无缝可钻3、手抓虎尾喊救命——自找死4、病牛来到屠户家——自己送死5、蜘蛛网上挂鸡蛋——玄乎事6、耗子滚到面柜里——乐糊涂了7、傻小子看走马灯——去了又来8、叫化子的打狗棒——穷棍9、宝玉单爱林姑娘——情有独钟10、兔子跳进滚水锅——有死无活11、针尖尖对栗板刺——针锋相对12、老南瓜做烟荷包——大甩甩的13、野猪钻进玉米林——乱七八糟14、牛头安在羊身上——错放了头15、眼睛看在鼻尖上——一寸光16、老鼠钻到风匣内——两头受气17、兔子头上插花柴——装梅花鹿18、二斤鸭子三斤嘴——没大吃头19、天要下雨鸟要飞——各随其便20、抱着脑袋赶老鼠——抱头鼠窜21、老鼠钻进牛角里——寻死22、屎旁牛子哭他妈——两眼墨黑23、拉到黄牛当马骑——充数24、逮了兔子死了鹰——得不偿失25、刚出笼的热馒头——热气腾腾26、老鼠吃了三斗六——恶贯满盈27、猫子同狗子打架——不是对手28、好汉打虎不打猫——找对手29、老鼠舔着猫鼻头——找死30、角瓜苗子掐尖儿——出岔了31、拎牢赤练蛇尾巴——倒出毒来3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33、腊月初三打春雷——少有的事34、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35、牛鼻子里穿绳子——哪个情愿36、钥匙挂在胸口上——开心37、老鼠走进风箱里——两头受气38、瞎猫拖子死老鼠——不管死活39、蚂蚁爬上竹竿尖——到顶了40、老鼠掉在磨眼里——四面折磨41、刀尖子上翻跟头——玩命42、穿梁老鼠遇见猫——凶多吉少43、老鼠跳到糠箩里——空欢喜44、老鼠关在书箱里——咬文嚼字45、开封府里的包公——铁面无私46、孙猴子捧烫瓦罐——团团转47、黄龙背的沙茶壶——好嘴儿48、荆棘林里的斑鸠——不知春秋49、苍蝇钻进蜘蛛网——踢蹬不开50、八十岁学吹鼓手——难上加难51、节骨滤不透绵羊——各顾一行52、借老虎须来剔牙——做不得53、芝麻田里的老鼠——吃香54、玩把戏的牵老鼠——没大猴55、粪爬牛儿搬家哩——滚蛋56、古董店里的老鼠——碰不得57、羊头钻进篱笆里——进退两难58、花皮蛇遇见蛤蟆——分外眼红59、立夏过后的小麦——大黄60、狗头摆在餐桌上——不相称61、郑板桥画九狮图——活龙活现62、猫吃生姜羊爬树——没有的事63、老鼠钻拉风箱里——两头受气64、蝎子虎子掀小帘——露一小手65、小狗衔个热红薯——又喜又怕66、稻草肚子棉花心——虚透了67、西瓜地里落冰雹——砸啦68、狗嘴吐不出象牙——无好话69、媳妇向公公借钱——挪用公款70、阿宝金卖稻柴绳——现钿现钞71、傻子看到了神仙——少见多怪72、兔子跟着月亮走——沾光不浅73、铜钱眼里打秋千——小人74、骑在马背上耕田——新鲜75、吊在丝上的蜘蛛——悬空着76、贾宝玉见林妹妹——一见如故77、老牛蹿到戏场里——凑热闹78、老虎脖上挂佛珠——假慈悲79、背着牛头不认赃——死赖80、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81、猫儿洞口等老鼠——目不转睛82、黄鼠狼向鸡拜年——不安好心83、兔子驾辕午打套——乱套了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有关路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路的歇后语及答案 11、叫花子走夜路——假赶忙;假忙2、车走车路,马走马路——谁也不跟谁相干3、船上跑马——走投无路4、地老鼠下江南——走路不少,见天不多5、林教头发配沧州——一路风险6、鼻梁上推车——走投(头)无路7、白鹇走过的路——规规矩矩8、百脚碰着鸡——一无生路9、学走路摔跤——在所难免10、地老鼠下江南——走路不少,见天不多11、骡拉碾子——无尽头的.路12、吊死鬼上路——找熟人13、赶脚的不问人——路子对头14、晋国借路攻北虢——唇亡齿寒15、拄着拐棍走泥路——步步有点子16、鸭婆走路——大摇大摆17、终天躺在危墙下——自找死路18、路上扎篱笆——成心叫人过不去19、石灰路上散步——白走一遍20、高粱地里带禾子——一路苗儿21、床底使斧头——有力无路施22、土地佬遇开路神——长短不齐23、秦始皇过路——编打出来的话;鞭打出来的话24、沿着牛车盘走路——走来走去是老路25、耍戏法的遇见劫路的——要钱没有,要人有一条26、打铁匠打磨——依原路27、迷路了,回不了家——来路不明28、呆子吃盖杯——四下无门;四路无门29、近路不走走远路——弯弯绕30、长蛇走路——扭扭捏捏31、马路边上的痰盂——人人呸;人人啤;人人啐32、脚后跟朝前——走回头路33、刷把签签上过蚂蚁——一路走34、路上找不到问卦人——前途未卜35、瞎子行路——唔晓高低上下36、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丝路不对;思路不对37、苍蝇爬在玻璃上——前途光明没出路38、几个扁担钩——挡不住路;挡不住车39、老太太过马路——左顾右盼40、火车开到马路上——越轨41、墙上跑马——路不宽;没有几个来回42、下雪天拿木锨——料路43、程咬金卖耙子——一路横刮;尽赶火拢摊子44、导游带路——引人入胜45、马路上开车不拐弯——走得正,行得直;行得正,走得端46、走路踩棉花——轻飘飘47、老太婆走路——慢慢腾腾;慢吞吞48、独木桥上唱小戏——心宽路窄49、棒槌划豆腐——呒路;无路;路路也呒不50、铁路上的火车——直来直去;直进直出;直出直入51、缺嘴淌鼻涕——顺路52、火车开到马路浪——越轨;越规53、田埂上推车——路子窄54、拐子走路——一步一拐;左右摇摆;步步歪;一步一歪55、走路会到阎王的老娘打调头——闯倒他母吗的p鬼了56、兔子的眼睛——红仁;红人;一路光;三片儿;红仁儿;红人儿57、卖醋的死在路上——酸死了58、拜佛走进了吕祖庙——找错了门;找错门路59、半夜赶黑路——碰着鬼60、十字路上的告示——众所周知61、买椅桌家具走进了棺材店——路子不对62、铁路上的钢轨——明摆着63、鸡蛋掉在马路上——砸啦64、向瞎子问路——指不出方向65、行船进了断头浜——没有出路;无出路66、蚂蚁掉在磨盘里——尽是路67、赶牛进鸡舍——门路不对;不对路68、泥鳅跌进缸里——没得路走69、田坎上点豆——一路70、路旁的甘蔗渣——没用处71、豁嘴耷鼻涕——顺路72、一条路上众人走——各奔东西73、牛皮袄子反起穿——逗虱子走弯路74、老鼠跌烟囱——死路一条75、老母猪走路——哼哼76、大肥猪进屠场——自寻死路77、前有悬岩,后有追兵——死路一条78、萤火虫进酒瓶——前途光明;出路不大;前途光明,出路不大79、路滑跌交——差得远80、看街的摆手——不管这一段;管不着这段路81、兔子生儿——不起正路;不走正路82、身上抹狗屎——走到哪臭到哪;走一路臭一路83、大路边拧草鞋——有里说长有里说短84、瞎子打水——摸熟的老路85、财迷转向——走路算账;走路算帐86、五更天上路——越走越亮87、玩皮人遇上短路的——人多没有动手的88、踮着脚尖走路——小心露水打湿靴子89、柏油马路过牛羊——稳稳当当路的歇后语及答案 21、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出路难找;难找出路2、八王爷上金銮殿;五十斤鸭子逛马路——大摇大摆3、水牛钻鸡窝——没门路4、老牛走路——不慌不忙;照旧5、按着路标走——错不了;没错6、暗处走路——没有影子7、暗地里走路——没有影子8、八十岁当和尚——半路出家9、一手托两家;一脚踏两船;没路标的三岔口——左右为难10、导游者领路——引人入胜11、林冲上梁山;鼻子上推小车;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12、下雨天走路;水牛踩浆;池中捞藕;沼泽地的推土机——拖泥带水13、叫花子跳崖;霸王走乌江——穷途末路14、蚯蚓走路;大象的鼻子——能屈能伸15、象棋走在线路上;窗子小跳不进去——格格不入16、半夜进城——找不到门路17、开门就是人家的地——穷途末(没)路18、大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19、阿缺嘴吃线粉——落路20、矮个子跟着高个子走路——多跑几步路21、荆棘林里走路——步步难22、把人逼到墙根下——走投无路;走头无路23、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24、高力土进宫——熟门熟路25、路中间的螃蟹——横行霸道;坑害人26、羌寨的路——弯儿多27、切糕换粽子——一路货;全是一路货28、叫花子走夜路——假赶忙;假忙29、车走车路,马走马路——谁也不跟谁相干30、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歇后语作文歇后语作文1嘿,同学们,你们知道歇后语吗?哈哈,你们确定不太熟识吧,今日就由对歇后语了如指掌的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歇后语是由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制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不仅短小,还很幽默、形象呢。
歇后语分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作用,像谜底,中间由破折号隔开,在作文当中运用歇后语,能让文章更生动。
我不仅对歇后语很了解,还积累了许多呢。
比方: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冷水发面——没多大进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说这些歇后语好玩不?许多歇后语都有一个小故事,今日我就拿鸡蛋撞石头——自不量力来讲吧。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鸡蛋,叫天不怕。
天不怕被他妈妈生下来后就天不怕地不怕,每天跟着上任“拳皇王”——他的爸爸一起练功。
有一天,第一百一十一届“拳皇王”竞赛要开头了,天不怕跃跃欲试,便去报名了。
其次天,赛场上已经有不少人了,上一届“拳皇王”还在一旁观看。
哨声响起了,赛场上的鸡蛋都停止了热身运动,急忙和自己的对手比试起来,你用脚踹我一下,我用手打他一拳,谁也不服谁,连续打了三十多分钟,鸡蛋们累得气喘吁吁。
这时不知是哪个家伙推了一下桌子,没有防范的鸡蛋们都掉了下来,“扑通,扑通”摔在地上,只剩下碎的蛋壳和蛋液。
唯独天不怕没碎,原来在天不怕摔下来的时候,地上有一捆报纸,他正好摔在报纸上。
天不怕看到其他鸡蛋都碎了,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看来世界上最硬的东西要属我的脑袋了。
他大摇大摆地在公路上闲逛着,走着走着,碰见了棉花妹妹,便对她说:“哼,老妹,来比比谁更硬,怎么样?”“不要呀,人家原来就身心脆弱,怎么有你……”还没等她说完,鸡蛋便撞了过去,直接把棉花妹妹的身子撞成了一块一块的。
天不怕想我真强,我再去见见乌龟,看看我的脑袋比不比他的壳硬,他来到乌龟面前,得意洋洋地嚷道:“本鸡蛋在此,听说你有坚硬的壳,能硬过我的蛋壳吗?”乌龟瞥了一眼鸡蛋,连头都没抬,慢悠悠地走了,鸡蛋心想:我真的是世界上最硬的,连乌龟观察我都可怕。
走近歇后语教学内容:语文S 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积少成多”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积累背诵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大意,并试着在交际与习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创设不同的语境、情境让学生恰当灵活地运用歇后语。
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歇后语、熟练运用歇后语的好习惯,感受歇后语的魅力,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积累背诵歇后语,学会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教学准备:自制PPT 课件。
教学过程:讲故事,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发现这里人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里环境优雅,人们悠然自得。
他东看看,西瞧瞧,可总是擀面杖吹火窍不通,只好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
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说不出。
老人说:“我们这里是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游客说:“您可别包子咧嘴---美出了馅。
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会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老'人呵呵一笑,说: “那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是的,这个故事中包含了很多的歇后语。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歇后语!板书:走近歇后语)近段时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积累了很多歇后语。
你觉得歇后语有哪些特点?(生答)那么歇后语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就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歇后语是我国特有的语言文字形式,是民间群众俗语的一种。
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多是形象的比喻,也可以说像谜面,如:小葱拌豆腐;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和说明,就像是谜底,如:一清二白。
二、积累大比拼同学们到底积累了多少歇后语?下面老师想用比赛的方式检查一下。
全班同学分成AB两大组进行Pk,两组各派一个同学上台当计分员,协助老师统分。
比赛分四轮进行:第一轮:补充歇后语。
走进歇后语王国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歇后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1.准备一盘电视剪辑片:相声《趣说歇后语》。
2.布置学生搜集歇后语。
3.要求各小组根据一条歇后语排练一个小品。
活动过程一、揭题导入,激趣生情l.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歇后语王国”。
2.看电视剪辑片:相声《起说歇后语》。
二、开展竞赛,活跃思维1.看谁说得多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歇后语,看一分钟内谁说得多。
2.看谁找得准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每个同学分别拿到一张写有歇后语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的纸条。
拿到前半部分纸条的同学上来读一读纸上的内容,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拿和它对应歇后语的同学就跑上来告诉他:“你的朋友在这里。
”然后两人完整地将歇后语说一遍。
看哪个小组同学反应最快,找得最准。
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六月间的扇子→ ←借不得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七窍通了六窍→ ←一窍不通九毛加一毛→←时髦猪鼻子插根葱→ ←装象3.看谁演得好每个小组围绕一个歇后语的意思,发挥想象,表演一个小品。
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贪吃的鱼儿——易上钩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三、迁移运用,训练表达l.根据以下提供的情况,说出最恰当的歇后语。
(1)小明的妈妈在街上摆了个水果摊,桔子放在那儿已经好多天了,可她还在那儿吆喝:“新鲜的桔子,快来买呀!”小明对他妈妈说:“你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上,李平在家里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就问爸爸。
可爸爸教了老半天,他还是不会做。
爸爸急了,批评他:“__________________。
”(3)警察在街上当场抓住了个小偷。
可那小偷还一直狡辩,说自己根本没偷,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要求小林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后,读一会儿书再去学校。
小林哪有心思读书,就随便乱读一气,真是“_________。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精品教案《走进歇后语王国》活动目标1、在语言实践基础上初步感受歇后语的特点,积累并练习运用歇后语。
2、让孩子喜爱歇后语,激发学生探究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欲望,在课下自主进行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探索。
活动难点:形成运用歇后语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欲望,在课下自主进行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探索。
活动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小标志。
活动过程:课前交流师:今天刘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咱们五年级六班的同学一起上课,早就听说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是雨后春笋——个个拔尖。
百闻不如一见,今天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千万不要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啊!当然刘老师也一定会让同学们胸口挂钥匙——开心的!现在先让刘老师看到你们开心的笑容!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来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歇后语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生:刚才老师的话语中用了许多歇后语。
师:我们班的同学果真是才思敏捷、名不虚传啊!对,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学习放下担子聊天——歇后语师板书:歇后语2、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歇后语呢,说给大家听听?指名交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歇后语吗,觉得它有趣吗?(有趣)何以见得?生:非常的幽默(师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与谜语相似,前半截像谜面,后半截像谜底。
)3、下面同学们来听听歇后语的自我介绍,你会对它有更多的了解。
课件出示歇后语在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歇后语,也有人叫我“俏皮话”。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便可以领会和猜想出我的本意了,所以我才叫歇后语。
我的年纪可大了,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但我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同学们现在是不是对我刮目相看了呢?欢迎同学们走进我的王国,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指名读生交流对歇后语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师:歇后语虽然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茶余饭后创作的一种语言形式,但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了,它里面也藏着许多的学问呢,今天就让我们接受歇后语的邀请,一同走进歇后语王国,去探寻它的奥妙。
幽默又有意思的歇后语
范文一:
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幽默又有意思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用起来非常妙趣横生,既能表达思想,又能化解尴尬。
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吧。
1. 半夜三更打锣鼓——闹鬼。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半夜三更有人敲打锣鼓,那么肯定是闹鬼了。
这个歇后语非常有趣,因为它将“闹鬼”用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描述出来,让我们一听就能明白。
2. 步入花丛留下影——留下名声。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走入花丛中,留下来的就不仅是你的影子了,还有你的名声。
这个歇后语非常巧妙,因为它利用了“影子”和“名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3. 必须唱完这一出——硬着头皮干。
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做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硬着头皮干”,就像演戏一样必须“唱完这一出”。
这个歇后语很有趣,因为它将“演戏”和“做事”的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幽默又有意思的歇后语。
这些歇后语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却能够让我们在闲暇之余得到一些快
乐和启示。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学到了更多不同的歇后语,而且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歇后语的魅力所在。
相信大家也会喜欢这些有趣的小语句,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吧。
要点分析:
本文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几个有趣的歇后语,从现象到深刻理解,作者是通过亲身经历走进歇后语的世界。
文章内容简介明了,结论突出,将歇后语的特点娓娓道来,用词生动易懂,篇章流畅,结构清晰。
《歇后语》一、教学目标:1、了解歇后语的含义,体会歇后语的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特点;2、能够根据对歇后语的理解进行创编歇后语;3、激发学生对歇后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正确的理解歇后语,根据对歇后语的前半截理解能够创编后半截。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喜欢小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看完故事后会有两个小问题让大家回答:(1)故事里讲了谁在干什么?(2)他希望鱼儿怎么样?生(姜太公钓鱼)师:他希望鱼儿怎么样?生:(鱼儿自愿上钩)师:他钓鱼的钩是直的,希望鱼儿自愿上他的钩,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板书)像这样的语言形式我们称之为歇后语(板书)(二)新授1、了解歇后语的含义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歇后语的王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歇后语,请看大屏幕:找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短文中你了解到什么?生()师:也就是说歇后语由几部分组成?生()师: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板书:前、后)形象的比喻、解释说明。
师:歇后语除了有两部分组成之外,你还了解到什么?生()师:就这个歇后语,我们歇去后半截,只说姜太公钓鱼,你们就能领会到什么意思?愿者上钩(鱼儿心甘情愿上他的钩)师:我们对歇后语有了简单的了解,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存在于一些小故事或生活实践中,请看这些歇后语,这是歇后语的前半截,自己读一读,找学生来读一遍,(你的声音真好听)师:呀!后半截的顺序被老师不小心打乱了,你能通过你的理解将它们正确的连载一起吗?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师:大部分都完成了,你能来做第一个吗?同意吗?你能来做第二个吗?···和你们都一样吗?(一样)自己读一遍,我来考验一下你们的默契度,男生读每个歇后语的前半截,女生读后半截(你们读的很有气势)男生配合默契,同桌之师:同学们的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开着火车进入下一战,老师带来了闯关小练习第一关:猜猜我是谁:这一关是看图片猜歇后语的环节,你如果想到了就立马站起来回答,(好,厉害,真是火眼金睛)成功过关。
《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
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九年级某班以“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1)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A】中华民族制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言语和歇后语是其中的两朵奇葩。
【B】谚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形象、生动;歇后语幽默、风趣,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它们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形式。
①【A】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②【B】处划线句与下句语序不一致,应调整为。
(2)小军同学做事拖拉,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写几句话,劝说他改正缺点。
事情宜早,越早越好;拖拖拉拉,没完没了。
(3)班级采风小组到王岭村搜集歇后语。
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5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①制造创造(共2分。
每空1分)②谚语形象、生动,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共2分)(2)示例:小军同学,“事情宜早,越早越好;拖拖拉拉,没完没了”,做事不拖拉,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好习惯,不是一举两得吗(共4
分。
引用1分,内容与表达3分。
意思对即可)
(3)示例一: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再往东北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就是王岭村。
示例二:从学校出发,一直向前到十里铺,左转到染坊村,再沿着右边的路走就能到王岭村。
(共4分。
内容2分,表达2分。
意思对即可)。
60个歇后语1. 天上掉馅饼——好事多磨2. 一夜情人——昙花一现3. 炒鱿鱼——被炒鱿鱼4. 狐假虎威——假大空5. 乌龟搬家——慢慢悠悠6. 没事找事——自寻烦恼7. 老牛舐犊——熟能生巧8. 红花会开——好事将近9. 失手送人——误人子弟10. 千里送鹅毛——小事一桩11. 龙争虎斗——群雄逐鹿12.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3. 大智若愚——有所保留14. 走进僵局——打退堂鼓15. 脚踏实地——平稳前行16. 游手好闲——浪费时间17. 针锋相对——胜负难分18. 坚如磐石——铁石心肠19. 后来居上——反败为胜20. 天上掉下个蒜——刚好合适21. 三人成虎——道听途说22. 精卫填海——力不从心23. 叶公好龙——喜欢拿了不当24. 百折不挠——坚持不懈25.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26. 狗仗人势——欺软怕硬27. 苦心孤诣——费尽心机28. 瞎子摸象——一知半解29. 虎头蛇尾——欲速则不达30.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寸步不让31. 引狼入室——自取灭亡32.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33. 恼羞成怒——气急败坏34. 自相矛盾——明显矛盾35. 卧虎藏龙——隐隐约约36. 李代桃僵——损人利己37. 扶老携幼——关爱温暖38. 亲兄弟明算账——家庭纷争39. 画地为牢——固若金汤40. 省油的灯——不怎么样41.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42. 深谋远虑——严密考虑43. 以卵击石——自取灭亡44. 狐假虎威——张冠李戴45. 独木难支——力不从心46. 讲究实际——实事求是47. 安居乐业——舒适自在48. 逆水行舟——努力向前49. 对牛弹琴——白费唇舌50. 玩物丧志——浪费时间51. 志在四方——雄心壮志52. 刮目相看——刮目相待53. 三人成虎——道听途说54. 干草热火——火上加油55. 两全其美——兼顾两个方面56. 猴子捞月——徒劳无功57. 望眼欲穿——盼望已久58. 同舟共济——齐心协力59. 身体力行——言行一致60. 一失足成千古恨——错过良机。
有意思的歇后语幽默《有意思的歇后语幽默》歇后语是咱们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短小、风趣、形象。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歇后语,感受一下其中的幽默魅力。
比如说“电线杆上挂暖壶——水平(瓶)高”,您想想,暖壶挂在电线杆上,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啊,用“水平高”来谐音,既巧妙又有趣。
再比如“骑驴玩漂流——尽走下坡路”,骑驴本来就慢悠悠的,还玩漂流走下坡路,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形容一个人的境遇不好,多形象啊!还有“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阎王爷是管鬼的,他贴的告示能是什么好话?肯定是鬼话呗!每次想到这个歇后语,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也是特别逗。
飞机在天上飞,暖瓶挂在上面,这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用这种夸张的方式来表达高水平,真是太有创意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泥做的菩萨一沾水就化了,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去保佑别人?用来形容那些自己都有麻烦,却还想帮忙的人,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这些歇后语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它们不仅幽默风趣,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在欢笑中领悟生活的智慧。
《有意思的歇后语幽默》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有意思的歇后语,保证让您笑得合不拢嘴!先来说说“水仙不开花——装蒜”。
您想想,水仙长得像蒜,不开花的时候还真容易被误会成蒜,说一个人装蒜,用这个歇后语,简直太绝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哑巴本来就不能说话,吃了黄连这种苦药,心里的苦更是没法表达,多无奈啊!咱们生活中遇到那种有委屈却没法讲的情况,用这个歇后语形容再合适不过。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和尚没有头发,打伞又遮住了天,多形象地形容一个人肆无忌惮啊!“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这画面感是不是超强?在被窝里放屁,要么闻着,要么捂着,又有文化又有武力,哈哈,太有意思啦!这些歇后语是不是特别有趣?它们可是咱们传统文化中的宝贝,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早歇后语
1、早日里的泥鳅——钻得深
2、初一早上放鞭炮——正是时候
3、早看大山晚看渊——早晚见高低
4、早田里的泥鳅——钻得深
5、早上没刷牙——嘴巴不干净
6、清早走进剃头铺——挨刀
7、叫花子早起——穷忙
8、干饭揭早了锅——夹生了
9、赶早市买活鱼——新鲜
10、早春的桃花——红不久
11、早开的梅花——一枝独秀
12、莫掀早了蒸笼盖——免得夹生
13、花子早起——穷忙
14、早起开门窗——换换空气
15、一早的麻雀——叫得最欢
16、吃过响午饭搭早车——不赶趟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7、早饭后卖油条——过时
18、灶王爷吃早山山——手在胳膊头
19、早甜瓜——另一个味儿
20、叫花子起早——假忙;穷忙
21、过了中秋栽早稻——迟了季节
22、早上的林中鸟——各唱各的调
23、大年初一早上见面——你好我也好
24、清早出门遇狐狸——倒霉透了;真倒霉
25、吃完早饭睡午觉——乱了时辰
26、清早起下雪——明了白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8、太阳出来就起床——大早;大枣
29、放鸭伢睡早床——不捡蛋;不简单
30、早出儿子——不知他什么帐儿
31、时迁起五更——贼早
32、放鸭子的睡早晨——不捡蛋;不简单
33、裙子里赶隔早——一折一折来
34、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走进杂货店歇后语的答案
杂货店指的是贩卖杂货的店子,也名杂货铺、南杂店、小百货店。
走进杂货店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吗?不知道的话,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杂货店歇后语
样样俱全
经典歇后语
大街上相亲——一厢情愿
弹花槌擀烙馍——心里厚
麻子掉枯井——坑人不浅
天然牛黄——宝贝疙瘩
六月的山——清一色
傻小子拉二胡——自顾自
屠夫挑内脏——两头担心
耗子洞里打架——窝里战;自相残杀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碟子装水——太浅
能字添四点——熊样
石匠会铁匠——硬对硬
两口子唱《西厢记》——真真假假
天灵盖上长眼睛——目中无人
捡个孩子唱大戏——看你庆哪家的功
武松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趣味歇后语
豆腐身子——经不起摔打
老太太吃牛筋——食而不知其味
烂柿子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脱了毛的刷子——有板眼;有板有眼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鱼刺卡喉咙——进不去,出不来;吞不下,吐不出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短木搭桥——难到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