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交通路线说明和校区平面图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二:南京火车站——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从火车站坐157路公交车到浦厂小区站下车,转乘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2、从火车站坐地铁1号线到新街口站转地铁2号线到兴隆大街站,从1号出口出,转浦新线公交车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3、从火车站打的到新模范马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下,乘坐学校班车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南京禄口机场——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坐机场大巴1号线(城东线——从早上第一个航班落地至当天最后一个航班结束)到南京火车站下,然后从火车站坐157路公交车到浦厂小区站下车,转乘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2、坐机场大巴2号线(城西线——从上午9点30分至22:00点)到汉中门站下,转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从中央门站坐157路公交车到浦厂小区站下车,转乘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向东步行或者打的到南京火车站参照(南京火车站——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抵达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沪宁高速——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从沪宁高速向东方向,前往黄栗墅服务区收费路段;下汤山/G104出口;从环岛的4出口驶出,进入沪宁高速匝道;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沪宁高速的方向向左,走沪宁高速;下南京绕城公路/长江二桥/长江大桥/机场高速/长江三桥/马鞍山出口,前往绕城公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绕城公路的方向向左走绕城公路;下南京三桥出口走三桥高速;下宁合高速/合肥/六合/浦口出口,前往宁合高速;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宁合高速的方向向右,走宁合高速;下出口;从环岛的1出口上浦珠南路;在天浦路处调头;向右转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2、从沪宁高速向东方向,前往黄栗墅服务区;下汤山/G104出口;从环岛的4出口驶出,进入沪宁高速匝道;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沪宁高速的方向向左,走沪宁高速;下南京绕城公路/长江二桥/长江大桥/机场高速/长江三桥/马鞍山出口,前往绕城公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绕城公路的方向向左走绕城公路;下出口后走二桥高速;下化工园/合肥/六合/蚌埠出口,前往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右,前往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前往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宁六路的方向向右,走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继续前行,上大桥北路;在柳洲路向右转;在浦珠路向右转;稍向左转,继续沿浦珠路前行;继续前行,上浦珠中路;继续前行,上浦珠南路;向右转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3、从沪宁高速向东方向,前往黄栗墅服务区;下汤山/G104出口;从环岛的4出口驶出,进入沪宁高速匝道;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沪宁高速的方向向左,走沪宁高速;下南京绕城公路/长江二桥/长江大桥/机场高速/长江三桥/马鞍山出口,前往绕城公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绕城公路的方向向左走绕城公路;下出口后走二桥高速;下新庄/南京市区出口走玄武大道;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下出口,前往龙蟠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龙蟠路的方向向右,走龙蟠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在建宁路稍向左转;稍向右转,继续沿建宁路前行;在1路口向右转,朝大桥南路行进;继续前行,上南京长江大桥;上匝道,前往浦珠北路;在浦珠北路向右急转;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在铁路道口处,继续前行,上浦珠路;稍向左转,继续沿浦珠路前行;继续前行,上浦珠中路;继续前行,上浦珠南路;向右转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宁合高速——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驾车沿江浦方向下出口从环岛的1出口上浦珠南路到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场地调研报告一. 场地概况(一) 场地区位分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位于南京市西部浦口区,同时也在国家级江北新区内,北靠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南与南京市区隔江相望。
江浦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人文荟萃,发展前景广阔,是辐射苏北、皖东等地区的城市副中心。
总占地面积200公顷(3000亩),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
前临长江,北倚国家级老山森林公园,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教育教学、科研开发和投资发展的风水宝地。
(二)场地的自然环境1.地形 图书馆选址于校园中心区位如图1所示,位置居中显要,等高线如上图2所示,基地就是一片细长的丛林茂密的山坡,基地所处山坡的山脊线自北向南延伸,基地为狭长的梯形状,长约280米,中心地区宽约120米,同时基地高差较大,等高线较密集,基地两侧高差将近达20米。
2.气候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江浦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全年平均温度 15.4°C ,年平均降水量 1106 毫米。
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南京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总体呈现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的特点。
图1图书馆位于校园区位 图2图书馆场地地形等高线3.地质南京工业大学浦口校区属于长江冲击平原工程地质区,为双层结构的工程地质层,上层为第一硬土层,岩性为褐黄色亚粘土,结构紧密,下层为第二软土层,岩性呈可塑状,厚1-3米;以淤泥质亚粘土、炭质粘土为主,局部夹粉砂,饱水,呈流塑状,具高压缩性,厚度25-35米,为不良工程地质软土层。
该工程地质层具触变流变性、不均匀性、高压缩性等特点,一旦受性、到强振动后,软土易成稀释状、易发生剪切变形、易产生差异性垂向沉降、易发生压缩变形等现象,导致建筑基地及建筑物等的稳定性降低、变形、沉降等。
摘要整理自《南京市浦口区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4.水文与排水基地所处山坡的山脊线自北向南延伸,临近校园中心景观湖。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规划南京工业大学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和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南京工业大学在江浦建立了新的校区。
学校在南京市江浦县征地1000亩,筹建新校区,按1.2万本科生的教学、生活规模完成了1000亩地的规划,并在1997-2002年间完成了约20万平方米的教学及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入区学生1.16万人。
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趋势和地理位置、现有功能,江浦校区定位为学校本科生教学基地,同时兼顾部分研究生教学、科研、高校技术企业孵化、行政办公、对外服务功能。
规模可满足22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1400名专职教师和800名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的学习生活需要。
并满足10个科研院所,若干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生产和对外的会务、体育服务功能。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利用谷地与中心水面布置功能区,形成建筑背山面水、与山体呈指状互相吻合、渗透的态势,并以老山余脉生态区为骨架,构建教学与生活并重的多中心布局.各中心用步行系统与外圈环路串联,形成“带两轴多中心”的规划结构.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位置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所在地江浦县,总占地面积200公顷(3000亩),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
坐落于浦口区珠江镇的东侧,前临伟大的母亲河——滚滚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距离南京长江大桥10公里、规划中的南京长江三桥8公里,宽广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
江浦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人文荟萃,发展前景广阔。
浦口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水陆交通枢纽,作为都市圈的江北中心,而临近的珠江成为江浦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学城、南京通向皖北的门户。
而根据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未来的浦口区被定位成一个科学城,区内的生态景观要素还将形成南京的度假休闲基地以及城市副中心,成为南京对苏北、安徽辐射的江北门户。
南京火车站——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从火车站坐157路公交车到浦厂小区站下车,转乘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2、从火车站坐地铁1号线到新街口站转地铁2号线到兴隆大街站,从1号出口出,转浦新线公交车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3、从火车站打的到新模范马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下,乘坐学校班车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南京禄口机场——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坐机场大巴1号线(城东线——从早上第一个航班落地至当天最后一个航班结束)到南京火车站下,然后从火车站坐157路公交车到浦厂小区站下车,转乘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2、坐机场大巴2号线(城西线——从上午9点30分至22:00点)到汉中门站下,转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从中央门站坐157路公交车到浦厂小区站下车,转乘汉江线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下。
向东步行或者打的到南京火车站参照(南京火车站——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抵达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沪宁高速——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从沪宁高速向东方向,前往黄栗墅服务区收费路段;下汤山/G104出口;从环岛的4出口驶出,进入沪宁高速匝道;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沪宁高速的方向向左,走沪宁高速;下南京绕城公路/长江二桥/长江大桥/机场高速/长江三桥/马鞍山出口,前往绕城公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绕城公路的方向向左走绕城公路;下南京三桥出口走三桥高速;下宁合高速/合肥/六合/浦口出口,前往宁合高速;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宁合高速的方向向右,走宁合高速;下出口;从环岛的1出口上浦珠南路;在天浦路处调头;向右转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2、从沪宁高速向东方向,前往黄栗墅服务区;下汤山/G104出口;从环岛的4出口驶出,进入沪宁高速匝道;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沪宁高速的方向向左,走沪宁高速;下南京绕城公路/长江二桥/长江大桥/机场高速/长江三桥/马鞍山出口,前往绕城公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绕城公路的方向向左走绕城公路;下出口后走二桥高速;下化工园/合肥/六合/蚌埠出口,前往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右,前往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前往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宁六路的方向向右,走宁六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继续前行,上大桥北路;在柳洲路向右转;在浦珠路向右转;稍向左转,继续沿浦珠路前行;继续前行,上浦珠中路;继续前行,上浦珠南路;向右转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3、从沪宁高速向东方向,前往黄栗墅服务区;下汤山/G104出口;从环岛的4出口驶出,进入沪宁高速匝道;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沪宁高速的方向向左,走沪宁高速;下南京绕城公路/长江二桥/长江大桥/机场高速/长江三桥/马鞍山出口,前往绕城公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绕城公路的方向向左走绕城公路;下出口后走二桥高速;下新庄/南京市区出口走玄武大道;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下出口,前往龙蟠路;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龙蟠路的方向向右,走龙蟠路;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在建宁路稍向左转;稍向右转,继续沿建宁路前行;在1路口向右转,朝大桥南路行进;继续前行,上南京长江大桥;上匝道,前往浦珠北路;在浦珠北路向右急转;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在铁路道口处,继续前行,上浦珠路;稍向左转,继续沿浦珠路前行;继续前行,上浦珠中路;继续前行,上浦珠南路;向右转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宁合高速——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1、驾车沿江浦方向下出口从环岛的1出口上浦珠南路到浦珠南路在浦珠南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浅析⼤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浅析⼤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南京⼯业⼤学江浦校区为例摘要:本⽂以南京⼯业⼤学江浦校区为例,分析了⼤学校园建设中道路设计的⽅法,提倡因地制宜地运⽤国林规划构图基本规律,创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具有现代⾼校学习氛围的校园道路系统。
⼤学校园中,道路系统对校园安定与校园⽂化具有关键性的结构作⽤,对于校园总体布局,⼈流、物流的运输,信息的传递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校园的改扩建与异地新建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中存在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的不良衔接所带来的校园⼊⼝治安和环境问题;校园内机动车辆对⾏⼈的⼲扰问题以及停车位不⾜等问题。
但组成校园道路系统的⼴场和道路不仅具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应是⼤学校园中亲切宜⼈的空间,提供⼀个学⽣之间、师⽣之间交往活动的场所。
1.地理位置及现状分析南京⼯业⼤学江浦校区位于南京市江浦珠江镇。
经国务院批准,原浦⼝区和江浦县于2002年3⽉合并组建新的浦⼝区,该区作为新成⽴的南京新城区已被南京市定位为滨江城市重点开发地带。
总占地⾯积200公顷(3000亩),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东西宽约920⽶。
坐落于浦⼝区珠江镇的东侧,前临伟⼤的母亲河----滚滚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程⼤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距离南京长江⼤桥10公⾥、规划中的南京长江三桥8公⾥,宽⼴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教育教学、科研开发和投资发展的风⽔宝地。
南京市及浦⼝区计划⽤5年的时间将该区建设成为⼀座集旅游、⽂化、体育、商贸、⾦融、科技、教育等为⼀体的⾃然环境优美、⽂化氛围浓郁、功能设施完善的滨江城区。
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2.1 道路系统规划特点(1)规划原则便捷性原则:机动车道沿外环⾏驶,就近停靠各出⼊⼝,⽽⼈流为主的道路则与⼴场、林荫步道相结合。
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尤其是校区主轴由北向南中央⼤道,尺度放⼤,形成宽⼴的景观⼤道。
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覆盖方案(Email修订版)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覆盖方案(Email修订版)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覆盖初步方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CanopyTM无线宽带部2022年7月21日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覆盖方案(Email修订版)目录项目概述。
3 方案概述。
4 化工学院方案。
5 建工学院方案。
10 江北(江浦)校区方案。
16 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覆盖方案(Email修订版)一.项目概述通过采用Motorola Canopy Hotzone和Canopy回传模块(Backhaul)方案,解决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室内覆盖和室外网络覆盖。
该网络能够服务于WLAN无线上网数据用户,SIP Phone (VoIP) 语音用户和Wi-Fi视频监控终端等。
具体的应用,须根据学校需求而定。
南京工业大学分为三个校区,化工学院校区、建工学院校区和江北(江浦)新校区。
该项目为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一期项目,以江北新校区覆盖为主,江北(江浦)新校区主要覆盖五期教学楼区和檀香苑女生宿舍楼区,化工学院校区仅需覆盖教学楼,建工学院校区需覆盖行政楼和教学楼。
南京工业大学无线校园网覆盖方案(Email修订版)二.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Motorola Canopy Hotzone5210室外型设备解决校园约95%的室内覆盖和全部室外覆盖,采用Canopy Hotzone3210室内型设备补充室内覆盖,采用Canopy回传模块解决室外网关(Gateway)回传。
Motorola公司的这种方案,通过室外型的802.11g AP解决室内网络覆盖,同时兼顾室外网络覆盖。
这种方案在保证网络质量的前提下,会使整个网络的实施变得非常容易,有效避免了有线覆盖和室内AP覆盖所带来的网络复杂性,避免了室内布线带来的繁琐庞杂的工作。
同时,该方案的造价也是用户能够接受的。
经过现场勘测,以及与赛尔网络的市场和技术主管人员的讨论,我们制定了修订版方案。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现状条件分析1.1 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形成新的经济类型。
在新经济时代挑战下,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教学再生产的综合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育是立国之本”,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在数量、规模、质量,都相对滞后,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经济技术的发展,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我国要在“九五”期间“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院校不断成立,旧的院校在通过改造原有校区,成立新校区等形式进行扩张。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的历史,学校的前身为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分别为原国家化工部和国家建设部所辖高校。
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5月组建为南京工业大学,并确定为“十五”期间省重点建设大学。
截至2001年底,组建后的南京工业大学由7个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50公顷,拥有各类建筑物57.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约2万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学校在职教职工总数2000多人。
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中心,11个省级部级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根据学校现状和发展趋势,“十五”期间将建设化工生物、材料土建、机电控制、经济管理四个学科群,并根据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下设15个二级学院,51个专业。
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办学潜力,继续保持当前的本科生招生规模,积极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原则,到“十五”期末,在校各类学生人数发展为:博士生210人,硕士生1990人,公办本科生13700人,民办本科生9800人,专转本科生1500人,在校标准生总数29610人。
而教工人数专职教师需要1740人左右,总数2700人左右。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张蕾;刘清华【摘要】我国当代大学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校园规划成为了规划师的热门话题.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是省属重点老校.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对大学规划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策略,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高校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有校前区、校中心区、教学区、交通空间、生活区以及运动区,分别分析了它们的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空间结构.由于地形狭长,依山而建,因此其沿线性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街道空间.第三部分分析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功能区、交通流线、校园景观和文化底蕴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针对规划问题简单提出了相应策略,使得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更加合理.【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8(000)030【总页数】2页(P105-106)【关键词】校园规划;空间布局;构成要素;问题分析;策略研究【作者】张蕾;刘清华【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211800;南京工业大学 21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一般来说,大学校园空间大体可以分为校前区、中心区、教学区、交通空间、运动区、生活区、绿化水系等,此外还要穿插有一定数量的交往空间。
1.1 校前区空间校前区空间是大学校园和城市空间转换的界面,有的学者将它称为礼仪空间。
大学校前区的功能主要有标识、过渡和疏导。
具体表现为,校前区具有标识大学入口的作用;校前区是由外向内、由动向静的过度带;校前区设计有利于设定合理的流线与导向,为校园内部交通秩序的合理控制打下基础。
1.2 校园中心区空间大学校园中心区不是一种独立的空间类型,也没有十分明确的边界和功能。
大学本身是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建筑群,因此应该明确空间的主从和空间的重点。
校园中心区相当于“城市中心”,是学生学习生活,老师行政教学的核心区域。
如今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各大学校纷纷由追求外延式扩张转而注重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校园内涵提升。
然而先前忽视了环境及人的行为的粗放式建设留下的种种矛盾仍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建设。
因此,对于校园景观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学者都对校园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方法大都采用AHP 法[2]、POE 法[3,4]和SD 法[5]。
通过跟踪人的行为及心理感受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参考已有的AHP-FCE 法[6-9],结合研究对象实际情况,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校园景观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2研究对象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
总占地面积3 600亩(240 hm 2),呈长条形,南北长约2 220 m,东西宽约920 m。
老山余脉由校园北面伸入江浦校区,校园内地形变化较大,呈北高南低趋势,植被覆盖率大,校园景观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校园前身由南京化工大学江浦校区发展而来。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伴随着三轮征地及七轮发展规划,已经成为南京工业大学主要的教学、行政和科研场所。
3研究方法与评价结果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校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再基于李克特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每位受访者对每项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得分,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校园景观评价相应的评价等级做出分析。
3.1AHP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一种典型的系统工程方法。
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建评价摘要 对校园景观进行准确评价是判断校园建设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和李克特(Likert)量表并结合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法获取评价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计算出校园景观的总体评价等级。
南工大最新介绍(配图)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因近年大兴土木而被同学们爱称为南京工地大学。
从此,同学之间互称工友、上课可改为上工、老师成了工头,只是白辛苦了四年却不发一毛工资。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明德楼:工大行政集中营。
更是学生组织:社联、青协、科协、广播台的资深老巢。
补办饭卡学生证什么的同学别跑错地,就这儿。
此楼与学生没太大关系,以前只有去堕落街的时候才会偶经此地。
然自阳光长跑在此设点以来,每天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少则排平行直线形队伍,多则排S形、回字形。
形态各异、惨不忍看!厚学楼:主要教学楼之一,大厅是新生报名的主要场所。
学校为了喜迎校庆,特在3楼以下的大教师添置立式空调。
对面是校车站台。
朝校门方向步行百步即可抵达校园巴士始发点。
需要阳光晨跑的童鞋7点20前务必在此等车!童鞋,如果你还相信爱情,如果你还在期待走廊上的美丽邂逅,那就来厚学楼吧。
如果你想在教室里冬天不挨冻,夏天不被烤,那就来厚学楼吧。
沉毅楼:该实验楼以其宏伟壮观的沉毅广场和历史悠久的沉毅大鼎闻名于工大。
陈毅广场乃开学“百团大战”的主战场兼轮滑社的训练基地。
实验之前,必拜神鼎。
当你置身于神鼎之前,45度角仰瞻其后近乎哥特式风格的神楼,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斜洒下来,白鸽在你身边围绕,那么恭喜你,神已经改写你的实验结果了。
笃行楼:南工大生工实验中心。
更是机房重地,有网速慢、游戏多、没就下、跑得动的特点。
如果你想玩机房的各大游戏,那就来笃行楼看人体器官标本吧。
同和仁智地坤天工语音AB同和仁智:同和是栋神奇的教学楼,前是工大校车始发点,后有阳光长跑指纹机。
仁智有两条天路,一条是通往天宝阁的台阶,一条是楼旁那陡坡。
地坤天工:都是南工大实验基地。
不同的是:地坤乃测绘院老巢所在,后山乃工大“打野圣地”。
虽然天工的机房5毛一小时,但是和大图的网速一样蛋疼。
语音楼:当计算机中心还在面向全体学子玩集体的时候,外语中心早已被外国语学院攻占下,外院学子称霸语音楼,从不带鞋套。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说明工程概况为了适应我国教育事业,也根据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学院决定在南京市江浦区筹建新校区。
新校区位于浦口区东侧,前临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
规划用地面积200公顷。
建设规模根据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各区的面积、地理位置、现有功能,江浦校区定位为学校本科生教育教学基地,以本科生教学功能为主。
新校区将满足22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1400名专职教师、300名教铺、行政管理人员等的学习、生活需要。
新校区将建成在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大学。
一、规划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特色显著、适度超前首先要体现现代化,校园建筑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符合21世纪高等教育体制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校区的校园环境要按照“生态型、园林式”的规划要求,充分依托浦口区独特的资源,体现“人在楼中,楼在林中,校在山中,山在城中”的规划意境。
形成学院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我校“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特色和以工为主,工理结合,人文管理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
二、总体规划构思尊重基地中的山形水貌及周围自然环境,服从地区人文和自然景致要求。
动静分离,疏密互见,内外有别而又相互渗透的功能分区。
反映教育民主化趋式的自由式校园布局,强调意境创造上的内聚性。
体现生态环境,反映人文精神,纯净典雅的山水学林氛围。
人流车流分离,高效便捷的路网结构。
聚散合适,适度聚集,形成建筑布局的关联性。
线性骨架。
弹性生长,分散实施,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操作模式。
三、规划设计原则自由式的校园布局自由式的校园布局,反映教育民主化趋势,强调意境创造上的内聚性。
规划以“集成、优化”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置宜,功能分区完整配套,留有余地,起点要高,适度超前,体现个性,整体协调,主色调明快,活泼。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结合山、水、绿、路,以多层为主,高层为铺,利用地形,给人以步步向上,进入最高学术殿堂的意境,功能结合与标志性建筑相结合,形成生态型、园林型、数字化、现代化,具有特色,风格新型的大学校园。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交通路线说明和校区平面图一、交通路线说明1. 市内交通路线(1)乘坐D7(万达广场-西水湾),过南京长江隧道到阅景龙华站下,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首发站发车时间:6:30分,发车间隔时间约5分钟。
)(2)乘坐512线(新和源装饰城-浦东路),过隧道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分校(南)站下,过十字路口,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首发站发车时间:6:30分,发车时间间隔约10分钟。
)(3)乘坐510线(南京火车站-江浦),过长江大桥到龙华广场下,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4)乘坐511线(汉中门-江浦),过长江大桥到龙华广场下,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5)乘坐D10线(江浦-扬子),到龙华广场下,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6)乘坐地铁10号线,到南京工业大学站下,步行15分钟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注意:因校区较大,为方便在“同和楼”、“仁智楼”参加考试的考生,学校将安排校车在厚学楼附近接送考生,请考生进入学校后,在“往仁智楼乘车处”等待班车接送。
(注:也可步行前往,步行需25分钟。
)2.自驾车从市内前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路线A、厚学楼和浦江A/B/C楼的考生(1)走长江隧道,过隧道后,经新浦路、天浦路,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南校门。
(2)走南京长江大桥方向,右转下桥后走312国道往江浦方向(合肥方向),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南校门。
B、仁智楼和同和楼的考生(1)走长江隧道,过隧道后直行,走花卉大道,到达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西校门,直接前往仁智楼、同和楼。
(校内有指示牌)(2)走南京长江大桥方向,右转下桥后走312国道往江浦方向(合肥方向),经龙华大酒店右拐,走花卉大道,到达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西校门,直接前往仁智楼、同和楼。
(校内有指示牌)注:考试当天预计自驾车辆较多,故请提前规划好时间,以免因车辆拥堵影响考试。
附件.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平面图。
交通路线说明:
1.市内交通路线
(1)乗坐 D7(万达广场-西水湾),过南京长江隧道到阅景龙华站下, 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首发站发车时间: 6: 30分,发车间隔时间约5分钟。
)
(2)乗坐512线(新和源装饰城-浦东路),过隧道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分校(南)站下,过十字路口,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首发站发车时间:6:30分,发车时间间隔约10分钟。
) (3)乗坐510线(南京火车站-江浦),过长江大桥到龙华广场下,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4)乗坐D10线(江浦-扬子),到龙华广场下,即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5)乘坐地铁10号线,到南京工业大学站下,步行15分钟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2.自驾车从市内前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路线
(1)走长江隧道,过隧道后,经新浦路、天浦路,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南校门。
(2)走南京长江大桥方向,右转下桥后走312国道往江浦方向(合肥方向),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南校门。
(3)走南京扬子江隧道,出隧道后,上高架往长江隧道方向,走江北快速路,从长江隧道出口进辅路,直行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南校门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平面图
花卉大道
长江 浦珠南路
长江大桥方向、扬子江隧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