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表单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胃肠炎基本诊疗路径表单
适宜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6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
主要诊疗工作□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学
□评估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查血淀粉酶除外胰腺炎
□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医生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医师查房记录
□对患者进行有关急性胃肠
炎的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或软食(排除胰腺炎后)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
型
□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肝胆脾胰)
□其他检查(酌情):血淀粉酶、立位腹部
平片、X线钡餐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次晨禁食
主要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入院宣教
□静脉抽血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静脉抽血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转诊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一、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呕吐病(TCD编码:BNP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胃炎(ICD-10编码:K29.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2006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呕吐病(急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饮食停滞证风寒袭胃证暑湿伤胃证浊毒犯胃证湿浊中阻证脾胃虚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及《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2006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呕吐病(急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呕吐病(急性胃炎)的患者。
2.患者伴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本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便常规+潜血。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子胃镜,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呕吐物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腹部B超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饮食停滞证: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2)风寒袭胃证:疏风散邪,温中止呕。
(3)暑湿伤胃证:清暑化湿,益胃止呕。
(4)浊毒犯胃证:化浊解毒,和胃止呕。
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住院流程(标准住院时间7-10天)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无并发症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半)》(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症状:常有上腹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重者可有呕血、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2.小部分患者内镜检查可有充血水肿,有片状渗出物和粘液覆盖,粘膜可有点,片状出血。
也可以有多方性糜烂及浅溃疡。
3.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便常规可有红、白细胞,便培养一般为阴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去除病因,调节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视病情可给予禁食、补液、解除痉挛、止吐治疗,脱水者纠正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或盐糖水,以后可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
必要时候予抗菌药物治疗。
对已经出血者,视病情给予冰盐水洗胃、止血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参照下文标题六)(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胃肠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需要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等相关血生化。
○3.必要时候内镜检查。
○4.心电图、胸片,超声。
2.诊断有疑问者可以查:血淀粉酶类,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内镜等相关检查。
(七)标准药物治疗方案1.可根据病情给予禁食、补液、解痉、止吐治疗,脱水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或者盐糖水,医患可以禁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急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胃炎(ICD-10:K29.1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3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和特殊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炎,如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感染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等,其中以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轻者仅有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常见于不洁食物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胃炎,可伴有急性肠炎,过程短暂。
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患者上腹痛剧烈,可有脱水、酸中毒及休克等表现。
急性应激和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则易引起呕血、黑便。
2.鉴别诊断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应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和阑尾炎鉴别,高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结合病史和行腹部B超、心电图、血生化检查可以鉴别。
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疾病鉴别,此时可转上级医院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但急性腐蚀性或化脓性胃炎应慎重行胃镜检查。
胃镜见胃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和浅溃疡可确诊。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胃炎(ICD-10疾病编码:K29.1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和治疗原发病、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和对症处理。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3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一般治疗祛除损害因子,休息,流质或半流饮食,严重时禁食。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患者。
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编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 905)(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l)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证候寒湿证: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湿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泄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食滞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泄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 ~4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急性肠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入选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者;(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患者;(4)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一、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ICD-10:K52.902/K52.912)(二)诊断依据。
根据《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1993年12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等相关资料。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起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或腹痛症状,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
流行病学: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明显性别差异。
病因: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引起,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1993年12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1.鼓励继续食用喜欢的、常食的、与年龄相称的饮食,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可给与不含乳糖的食物;2.伴有脱水的患者建议使用ORS或静脉补液;3.4-6小时后重新评估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4.仅在存在特殊危险因素或有严重细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尽可能按药敏试验结果选择;5.微生态调节制剂;6.中医中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胃肠炎(ICD-10:K52.905/K52.915)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入院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患者;(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患者;(4)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6)有明显脱水、中毒表现,或要求重症监护的患者。
3.伴有严重焦虑、抑郁者,不进入本路径。
急性胃肠炎门诊临床路径————————————————————————————————作者:————————————————————————————————日期:内黄县东庄镇卫生院门诊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门诊治疗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标准治疗日:3-7天时间治疗第1天治疗第2-6天治疗完成当天主要诊疗工作□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确定药物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完成门诊病历记录□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上级医师指导治疗(必要时)□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病历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评估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病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及康复计划□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必要时相应科室会诊□必要时复查辅助检查阳性结果□上级医师查房□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人治疗后注意事项□患者办理结算、报销手续。
重点医嘱一般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饮食指导(必要时禁食)□抗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纠正电解质紊乱□ H2受体拮抗剂□支持治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必要时)□胸片、腹部平片、心电图、腹部彩超、口服药物(注:下列口服药物不可超过3种)□罗红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头孢胶囊□蒙脱石散一般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饮食指导(必要时禁食)□抗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纠正电解质紊乱□ H2受体拮抗剂□支持治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必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必要时)□胸片、腹部平片、心电图、腹部彩超、口服药物调整(注:下列口服药物不可超过3种)□罗红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头孢胶囊□蒙脱石散一般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饮食指导(必要时禁食)□抗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纠正电解质紊乱□ H2受体拮抗剂□支持治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必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必要时)□胸片、腹部平片、心电图、腹部彩超、口服药物调整(注:下列口服药物不可超过3种)□罗红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庆大霉素□颠茄片静脉输液药物(注:下列药物抗生素不可超过2种,中成药只能选择1种)□ 0.9%氯化钠250ml青霉素钠960万Uivgtt qd (皮试阴性)□左氧氟沙星液0.4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舒巴坦3givgtt bi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钠2givgtt q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维生素C针 3g维生素B6 200mg氯化钾 1.0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奥美拉唑针40mlivgtt qd□ 0.9%氯化钠250m□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西咪替丁0.4givgtt qd□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根据病情)im qd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外邪犯胃方剂:藿香正气散藿香12g,紫苏12g,厚朴9g、茯苓9g、陈皮9g、白芷6g、半夏6g、桔梗12g、大□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庆大霉素□颠茄片静脉输液药物调整(注:下列药物抗生素不可超过2种,中成药只能选择1种)□ 0.9%氯化钠250ml青霉素钠960万Uivgtt qd (皮试阴性)□左氧氟沙星液0.4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舒巴坦3givgtt bi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钠2givgtt q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针 3g维生素B6 200mg氯化钾 1.0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奥美拉唑针40mlivgtt qd□ 0.9%氯化钠250m□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西咪替丁0.4givgtt qd□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根据病情)im qd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外邪犯胃方剂:藿香正气散藿香12g,紫苏12g,厚朴9g、茯苓9g、陈皮9g、白芷6g、半夏6g、桔梗12g、大□头孢胶囊□蒙脱石散□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庆大霉素□颠茄片静脉输液药物调整(注:下列药物抗生素不可超过2种,中成药只能选择1种)□ 0.9%氯化钠250ml青霉素钠960万Uivgtt qd (皮试阴性)□左氧氟沙星液0.4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舒巴坦3givgtt bi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钠2givgtt q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针 3g维生素B6 200mg氯化钾 1.0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奥美拉唑针40mlivgtt qd□ 0.9%氯化钠250m□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西咪替丁0.4givgtt qd□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根据病情)im qd腹皮6g、白术12g,甘草12g □饮食停滞方剂:保和丸山楂(焦)12给、六神曲(炒)15g、半夏(制)9g、茯苓12g、陈皮12g、连翘12g、莱菔子(炒)12g、麦芽(炒)12g□痰湿内阻方剂:小半夏汤半夏18g 、生姜15g、茯苓12g白术15、甘草6g、桂枝12g苍术12g厚朴15g中医康复治疗:□普通针刺□电针□灸法□拔罐疗法□中频电治疗□梅花针□熏蒸治疗腹皮6g、白术12g,甘草12g□饮食停滞方剂:保和丸山楂(焦)12给、六神曲(炒)15g、半夏(制)9g、茯苓12g、陈皮12g、连翘12g、莱菔子(炒)12g、麦芽(炒)12g□痰湿内阻方剂:小半夏汤半夏18g 、生姜15g、茯苓12g白术15、甘草6g、桂枝12g苍术12g厚朴15g中医康复治疗:□普通针刺□电针□灸法□拔罐疗法□中频电治疗□梅花针□熏蒸治疗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外邪犯胃方剂:藿香正气散藿香12g,紫苏12g,厚朴9g、茯苓9g、陈皮9g、白芷6g、半夏6g、桔梗12g、大腹皮6g、白术12g,甘草12g□饮食停滞方剂:保和丸山楂(焦)12给、六神曲(炒)15g、半夏(制)9g、茯苓12g、陈皮12g、连翘12g、莱菔子(炒)12g、麦芽(炒)12g□痰湿内阻方剂:小半夏汤半夏18g 、生姜15g、茯苓12g白术15、甘草6g、桂枝12g苍术12g厚朴15g中医康复治疗:□普通针刺□电针□灸法□拔罐疗法□中频电治疗□梅花针□熏蒸治疗主要护理工作□介绍卫生院环境、设备□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完成辅助检查□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心理支持□静脉输液□正确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日常保健□作息饮食活动要求□静脉输液□正确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静脉输液□特殊护理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帮助办理结算报销手续□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内黄县东庄镇卫生院门诊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门诊治疗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标准治疗日:3-7天时间治疗第1天治疗第2-6天治疗完成当天主要诊疗工作□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确定药物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完成门诊病历记录□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上级医师指导治疗(必要时)□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病历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评估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病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及康复计划□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必要时相应科室会诊□必要时复查辅助检查阳性结果□上级医师查房□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人治疗后注意事项□患者办理结算、报销手续。
重点医嘱一般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饮食指导(必要时禁食)□抗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纠正电解质紊乱□ H2受体拮抗剂□支持治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必要时)□胸片、腹部平片、心电图、腹部彩超、口服药物(注:下列口服药物不可超过3种)□罗红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头孢胶囊□蒙脱石散一般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饮食指导(必要时禁食)□抗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纠正电解质紊乱□ H2受体拮抗剂□支持治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必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必要时)□胸片、腹部平片、心电图、腹部彩超、口服药物调整(注:下列口服药物不可超过3种)□罗红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头孢胶囊□蒙脱石散一般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饮食指导(必要时禁食)□抗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纠正电解质紊乱□ H2受体拮抗剂□支持治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必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必要时)□胸片、腹部平片、心电图、腹部彩超、口服药物调整(注:下列口服药物不可超过3种)□罗红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庆大霉素□颠茄片静脉输液药物(注:下列药物抗生素不可超过2种,中成药只能选择1种)□ 0.9%氯化钠250ml青霉素钠960万Uivgtt qd (皮试阴性)□左氧氟沙星液0.4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舒巴坦3givgtt bi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钠2givgtt q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维生素C针 3g维生素B6 200mg氯化钾 1.0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奥美拉唑针40mlivgtt qd□ 0.9%氯化钠250m□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西咪替丁0.4givgtt qd□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根据病情)im qd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外邪犯胃方剂:藿香正气散藿香12g,紫苏12g,厚朴9g、茯苓9g、陈皮9g、白芷6g、半夏6g、桔梗12g、大□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庆大霉素□颠茄片静脉输液药物调整(注:下列药物抗生素不可超过2种,中成药只能选择1种)□ 0.9%氯化钠250ml青霉素钠960万Uivgtt qd (皮试阴性)□左氧氟沙星液0.4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舒巴坦3givgtt bi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钠2givgtt q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针 3g维生素B6 200mg氯化钾 1.0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奥美拉唑针40mlivgtt qd□ 0.9%氯化钠250m□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西咪替丁0.4givgtt qd□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根据病情)im qd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外邪犯胃方剂:藿香正气散藿香12g,紫苏12g,厚朴9g、茯苓9g、陈皮9g、白芷6g、半夏6g、桔梗12g、大□头孢胶囊□蒙脱石散□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庆大霉素□颠茄片静脉输液药物调整(注:下列药物抗生素不可超过2种,中成药只能选择1种)□ 0.9%氯化钠250ml青霉素钠960万Uivgtt qd (皮试阴性)□左氧氟沙星液0.4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舒巴坦3givgtt bi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钠2givgtt qd(皮试阴性)□ 0.9%氯化钠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针 3g维生素B6 200mg氯化钾 1.0g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奥美拉唑针40mlivgtt qd□ 0.9%氯化钠250m□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西咪替丁0.4givgtt qd□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根据病情)im qd腹皮6g、白术12g,甘草12g □饮食停滞方剂:保和丸山楂(焦)12给、六神曲(炒)15g、半夏(制)9g、茯苓12g、陈皮12g、连翘12g、莱菔子(炒)12g、麦芽(炒)12g□痰湿内阻方剂:小半夏汤半夏18g 、生姜15g、茯苓12g白术15、甘草6g、桂枝12g苍术12g厚朴15g中医康复治疗:□普通针刺□电针□灸法□拔罐疗法□中频电治疗□梅花针□熏蒸治疗腹皮6g、白术12g,甘草12g□饮食停滞方剂:保和丸山楂(焦)12给、六神曲(炒)15g、半夏(制)9g、茯苓12g、陈皮12g、连翘12g、莱菔子(炒)12g、麦芽(炒)12g□痰湿内阻方剂:小半夏汤半夏18g 、生姜15g、茯苓12g白术15、甘草6g、桂枝12g苍术12g厚朴15g中医康复治疗:□普通针刺□电针□灸法□拔罐疗法□中频电治疗□梅花针□熏蒸治疗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外邪犯胃方剂:藿香正气散藿香12g,紫苏12g,厚朴9g、茯苓9g、陈皮9g、白芷6g、半夏6g、桔梗12g、大腹皮6g、白术12g,甘草12g□饮食停滞方剂:保和丸山楂(焦)12给、六神曲(炒)15g、半夏(制)9g、茯苓12g、陈皮12g、连翘12g、莱菔子(炒)12g、麦芽(炒)12g□痰湿内阻方剂:小半夏汤半夏18g 、生姜15g、茯苓12g白术15、甘草6g、桂枝12g苍术12g厚朴15g中医康复治疗:□普通针刺□电针□灸法□拔罐疗法□中频电治疗□梅花针□熏蒸治疗主要护理工作□介绍卫生院环境、设备□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完成辅助检查□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心理支持□静脉输液□正确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日常保健□作息饮食活动要求□静脉输液□正确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静脉输液□特殊护理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帮助办理结算报销手续□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一、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ICD-10:K52.90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典型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可有发热。
2.体征:中上腹、左下腹或全腹压痛,肠鸣音活跃。
3.便常规:高倍视野可见白细胞、红细胞。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去除病因,适当休息,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适当禁食。
2.药物治疗:抑酸药(PPI或H2RA)、胃肠粘膜保护剂;适当应用消化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腹痛明显者给予解痉药物;呕吐、腹泻剧烈者给予补充水电解质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4-5天。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2.905急性胃肠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大便培养+药敏;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其中2、3项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进行。
(七)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
2.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明显缓解。
(八)退出、变异原因分析。
1.急性胃肠炎出现感染性休克时不进入本路径。
2.老年人出现心肺脑等其他重要脏器病变,影响路径执行时,退出路径。
3.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需要调整药物进一步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
二、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ICD-10:K52.90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胃炎的门诊患者。
一、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呕吐病(TCD编码:BNP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胃炎(ICD-10编码:K29.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2006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呕吐病(急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饮食停滞证风寒袭胃证暑湿伤胃证浊毒犯胃证湿浊中阻证脾胃虚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及《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2006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呕吐病(急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呕吐病(急性胃炎)的患者。
2.患者伴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本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便常规+潜血。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子胃镜,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呕吐物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腹部B超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饮食停滞证: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2)风寒袭胃证:疏风散邪,温中止呕。
(3)暑湿伤胃证:清暑化湿,益胃止呕。
(4)浊毒犯胃证:化浊解毒,和胃止呕。
(5)湿浊中阻证:化湿泄浊,理气止呕。
急性胃、肠炎诊疗常规
【概述】
各种原因导致胃、肠粘膜的急性炎性病变,常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诊断标准】
1、病史及症状:进食不洁食物史,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体征:痛苦面容,发热、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白细胞数增高。
【纳入标准】
单纯急性胃肠炎。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者。
【治疗常规】
1、补液、补充电解质,
2、抗感染
3、解痉止痛。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6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5%,病死率0%。
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编码:J009 疾病名称:急性胃肠炎
适用对象:急性胃肠炎拟行:内科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6天/实际住院天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