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46
燃气轮机装置的工作原理燃气轮机装置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动力装置。
最简单的燃气轮机装置包括三个主要部件:压气机、燃气轮机和燃烧室,下图是其流程示意图。
空气和燃料分别经压气机与泵增压后送入燃烧室,在其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燃烧,释放出热能。
燃烧所产生的燃气吸热后温度升高,然后流入燃气轮机边膨胀边作功,作功后的气体排向大气并向大气放热。
重复上述升压、吸热、膨胀与放热过程,连续不断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进而转换成机械能。
第一章概述1. 1 燃气轮机简介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把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包括压气机、加热工质的设备(如燃烧室)、透平、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等。
走马灯(见图1—1)是燃气轮机的雏形,我国在11世纪就有走马灯的记载,它靠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的亡升热气推动顶部风车及其转轴上的纸人马一起旋转。
15世纪末,意大利人列奥纳多·达芬奇设计的烟气转动装置,其原理与走马灯相同。
现代燃气轮机发动机主要山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三大部件组成。
当它正常丁作时,工质顺序经过吸气压缩、燃烧加热、膨胀做功以及排气放热等四个工作过程而完成一个由热变功转化的热力循环。
图1—2所示为开式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工作原理图。
压气机从外界大气环境吸人空气,并逐级压缩(空气的温度与压力也将逐级升高);压缩空气被送到燃烧室与喷人的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然后再进入透平膨胀做功;最后图l—1 走马灯是工质放热过程,透平排气可直接排到大气,自然放热给外界环境,也可通过各种换热没备放热以回收利用部分余热。
在连续重复完成上述的循环过程的同时,发动机也就把燃料的化学能连续地部分转化为有用功。
一般,透平的膨胀功约2/3用于带动压气第1页机,1/3左右才是驱动外界负荷的有用功。
燃气轮机有重型与轻型两类结构型式,重型的零部件较厚重,设计寿命与大修寿命都长;轻型的结构紧凑而轻,所用的材料较好,但寿命较短。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分类与改善燃气轮机性能的热力循环措施专业:热能与动力姓名:学号: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分类与改善燃气轮机性能的热力循环措施摘要: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本文主要介绍了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热力循环的分类及热力循环措施。
关键词:燃气轮机分类性能改善引言: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燃气轮机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是典型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
作为高科技的载体,燃气轮机代表了多理论学科和多工程领域发展的综合水平,是21世纪的先导技术。
发展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的燃气轮机产业,是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
正文: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一种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作为工质、把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
在空气和燃气的主要流程中,只有压气机(Compressor)、燃烧室(Combustor)和燃气透平(Turbine)这三大部件组成的燃气轮机循环,通称为简单循环,如图1。
大多数燃气轮机均采用简单循环方案。
因为它的结构最简单,而且最能体现出燃气轮机所特有的体积小、重量轻、起动快、少用或不用冷却水等一系列优点。
一、工作原理压气机从外界大气环境吸入空气,并经过轴流式压气机逐级压缩使之增压,同时空气温度也相应提高;压缩空气被压送到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料混合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然后再进入到透平中膨胀做功,推动透平带动压气机和外负荷转子一起高速旋转,实现了气体或液体燃料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机械功,并输出电功。
从透平中排出的废气排至大气自然放热。
这样,燃气轮机就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又把部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通常在燃气轮机中,压气机是由燃气透平膨胀做功来带动的,它是透平的负载。
内燃机热力循环一、燃气轮机循环燃气轮机理想循环为布雷顿循环(Brayton Cycle) ,它是工质连续流动做功的一种轮机循环,如图1所示 。
它既可作内燃布雷顿循环,又可作外燃布雷顿循环。
内燃的布雷顿循环为开式循环,常用工质为空气或燃气。
外燃的布雷顿循环是闭式循环,通过热交换器对工质加热,在另一热交换器排出工质余热。
循环过程为:工质在压气机中等熵压缩1-2,在燃烧室(或热交换器中)等压加热2-3 ,在燃气轮机中等熵膨胀3-4和等压排气4-1 。
图1 燃气轮机循环燃气轮机循环的指示热效率为11k k i c ηπ-=-式中,c π为压气机中气体的压比,k 为比热比。
燃气轮机开式循环常与内燃机基本循环配合使用。
二、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将涡轮增压技术(或燃气轮机技术)应用到内燃机上是内燃机循环的一项重大技术发展。
一方面内燃机希望获得更多的进气(或可燃混合气)充量,以提高内燃机的功率和热效率;另一方面从内燃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废气能导入燃气涡轮中再作功,推动与燃气涡轮相连(同轴)的压气机来提高进气(或可燃混合气)的压力供给内燃机,这样就成为涡轮增压内燃机。
涡轮增压内燃机有等压涡轮和变压涡轮两种系统,它们的热力循环也有所不同。
1.恒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图2是等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
它由内燃机基本循环1→2→3’→3→4→1和燃气轮机循环7→1→5→6→7组成。
图2 等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压气机将气体从状态7(大气压力p0)等熵压缩到状态1(压力为p s)之后进入内燃机。
按内燃机热力循环到达状态4。
气体在排气过程进入等压涡轮时由于排气门的节流损失和排气动能在排气总管内的膨胀、摩擦、涡流等损失而变成热能,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而到达状态5。
气体从4→5 这部分能量没有利用,对内燃机来说相当于从状态4直接回到状态1。
气体在等压涡轮中从状态5等熵膨胀到状态6,然后排入大气。
2 .变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变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如图3 。
燃气轮机热力计算方法燃气轮机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动力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利用这些气体的能量驱动轴上的涡轮旋转,最终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功。
燃气轮机的热力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燃烧过程的热力分析和性能参数的计算。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燃烧过程的热力分析:燃烧过程是燃气轮机中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其基本步骤包括燃料的混合、燃烧和燃气的膨胀。
热力分析主要涉及燃料的供给、燃烧温度和燃料消耗等方面的计算。
1.1燃料供给计算:燃烧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供给燃料。
燃料供给的计算主要涉及燃烧室内的燃料流量和燃烧温度的特点。
根据燃烧室的结构和燃烧运行参数,可以通过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原理计算燃料供给的量。
1.2燃料燃烧计算:燃料在燃烧室内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燃烧产物和燃烧热。
燃料燃烧的计算主要涉及燃烧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燃烧室内的热量传递过程。
可以通过热力学平衡和改良热力学循环等方法,计算燃料的燃烧温度和热量释放。
1.3燃气膨胀计算:在燃烧过程后,高温高压燃气需要经过涡轮的膨胀工作,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功。
燃气膨胀计算主要涉及涡轮的热力学特性和流体力学特性。
可以通过欧拉方程和涡轮参数的试验数据,计算燃气的温度降和功率输出。
2.性能参数的计算:燃气轮机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热效率、功率输出和燃料消耗等。
这些参数的计算可以根据燃气轮机的热力特性和工作参数进行估算。
2.1热效率计算:热效率是燃气轮机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热力分析的结果,计算燃料的燃烧热和输入热量的比值,即可得到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2.2功率输出计算:功率输出是燃气轮机性能的直接体现。
可以通过膨胀过程的分析,计算涡轮的工作参数,如转速和压力比等,然后再结合涡轮的机械效率,得到燃气轮机的功率输出。
2.3燃料消耗计算:燃料消耗是燃气轮机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
根据燃料供给和燃烧过程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燃烧室内的燃料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