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采集标准》重庆
- 格式:docx
- 大小:871.53 KB
- 文档页数:46
现场管理现场监测规范及仪器使用要点在工程施工现场,为了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和质量,需要对现场进行监测。
现场监测是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本文将从现场管理和现场监测规范以及仪器使用要点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现场管理现场监测规范1. 现场监测计划制定在施工前,应制定现场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内容、频次、方法和责任人。
监测计划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工艺进行合理制定,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现场监测人员培训现场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监测仪器设备,准确采集监测数据,并能够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3. 现场监测记录和报告监测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监测数据,并按照要求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监测结果评价等内容,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4. 现场监测结果应用监测结果应及时应用于施工现场管理和工艺调整,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监测结果还可以作为施工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仪器使用要点1. 仪器设备的选择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
例如,对于土壤监测,可以选择土壤采样器、土壤温湿度计等;对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选择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等。
2. 仪器设备的校准在使用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定期进行。
3. 仪器设备的操作监测人员应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保护,防止损坏。
4. 监测数据的处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集的数据应及时整理和存档,以备后续使用。
5. 仪器设备的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于有故障的仪器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综上所述,现场管理现场监测规范及仪器使用要点对于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当今建设行业的一大趋势。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不仅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为了鼓励企业和建筑单位积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重庆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以期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智慧工地建设的含义智慧工地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智能化硬件、软件和网络,将工地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管理,实现工地智能化。
智慧工地建设能够实现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工地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重庆市政府对智慧工地建设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标准,引导企业和建筑单位加强智慧工地建设。
其中,智慧工地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1. 智慧工地的硬件设备智慧工地的硬件设备必须齐全,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包括: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数字化沟通设备等。
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工作现场,提高安全生产压力的监管要求,对设备情况和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风险,保证工地的安全生产。
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建筑信息集中化管理,建筑图纸实时查询、变更和更新等。
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各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数字化沟通设备可实现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2. 智慧工地的网络环境智慧工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完善的网络通讯和数据交换平台。
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对工地信息和作业现场的远程监管,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工地情况,实现数字化沟通和协同作业。
3. 智慧工地的管理体系智慧工地的管理体系必须规范完善,科学合理。
工地管理应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并且建立起体系化的企业级管理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推进管理科技化和现代化。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标准1. 引言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扬尘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源,对周围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重庆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招标文件项目名称:建设工程现场检测管理平台及现场检测设备采集接口改造(一期)招标方: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投标邀请函第二章投标方须知第三章项目采购内容第四章评标说明第五章递交投标资料具体要求第六章相关附件第一章投标邀请函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拟对建设工程现场检测管理平台及现场检测设备采集接口改造(一期)项目进行招标,现邀请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1.项目名称:建设工程现场检测管理平台及现场检测设备采集接口改造(一期)。
2.项目类别:服务类。
3.采购方式:邀请招标。
4.项目内容及需求:采购内容:建设工程现场检测管理平台及现场检测设备采集接口改造(一期)。
技术要求:详见招标文件。
实施地点: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工期要求:合同签订后个日历天内完成开发、实施和验收。
5.投标人资格及要求:投标人必须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基本条件;投标人要求具有软件开发或销售的经营范围(须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投标人鲜章载入投标文件,原件带至开标现场备查);6.招标文件获取方式: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登陆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网址()下载。
7.递交投标文件时间:年月日下午~。
8.递交投标文件地点: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号建科大厦室。
9.投标截止和开标时间:年月日下午:。
联系人:谌杨洋;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号建科大厦室;邮编:。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年月日第二章投标方须知1.投标保证金万元在递交投标文件资料前缴纳。
保证金繳款信息:收款单位: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开户行:华夏银行重庆大坪支行;帐号。
2.投标方总数不少于家,少于家本次招标无效。
3.递交投标资料时需提供投标函(附件)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书(附件)原件和缴纳的投标保证金收据复印件。
4.中标方不得转包或分包或由第三方公司进行技术实施。
5.合同签订生效后个日历天完成全部项目。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2017〕209号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和《住建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17〕57号)精神,进一步提高质量检测工作质量,充分发挥质量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委托管理,维护检测市场秩序(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检测业务,应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委托。
检测机构严禁以降低工作质量、低价恶意竞争等不正当方式承揽业务,扰乱工程质量检测市场。
(二)逐步推行检测合同信息网上报送管理。
建设单位委托质量检测业务后,应与检测机构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检测机构应及时将委托合同信息录入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
二、规范见证管理,保障样品真实有效(三)见证员应当具备相应工程质量检测知识和专业能力,经岗前培训后,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授权开展见证取样送检工作。
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建筑材料、构配件的取样送检以及现场检测实施旁站见证,并做好见证记录。
(四)推行检测样品息化管理。
运用二维码标识等信息技术手段,由取样员和见证员现场录入检测样品信息,保障送检样品真实有效。
(五)提供检测样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对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负责。
CQJTG 重庆市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指南CQJTG/T XX-2024公路建设项目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标准附录A 重庆市公路工程项目用表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重庆市交通局发布目次1、表格分类及代码 (1)表A.1 重庆市公路工程项目用表分类体系 (2)2、表格目录 (3)表A.2 施工用表目录 (3)表A.3 监理用表目录 (25)表A.4 试验用表目录 (32)表A.5 建设管理用表目录 (4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市交通局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交通局归口。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或建议函告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以便修订时研用。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重庆海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泓创智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西信天元数据资讯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局重庆渝遂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庆梁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庆奉建高速公司有限公司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庆高速巫云开建设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涛沈小俊曾小兵樊德雷光材程静李铁军匡洪瑶张良陈彦伶穆喜凤刘炳林赵亮敖秉铎祝炜覃焕张剑陶永杰杨洋代玉龙晏胜波李嘉靖田宇航马文圣吴清高陈怀彬郭俊勇史爱民吴逸飞赵映慈周武召邓媛媛万革新公路建设项目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标准附录A 重庆市公路工程项目用表1、表格分类及代码公路工程项目用表按使用角色分为施工用表、监理用表、试验用表、建设管理用表具体的分类及英文代号如下表。
表A.1 重庆市公路工程项目用表分类体系2、表格目录表A.2 施工用表目录表A.3 监理用表目录表A.4 试验用表目录表A.5 建设管理用表目录。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智慧工地建设正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特大城市,也在积极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力求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重庆智慧工地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
一、重庆智慧工地建设的必要性1. 提升工地管理效率智慧工地建设将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对工地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通过远程监控、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工人出勤情况、材料消耗等信息,提高工地的管理效率。
2. 优化施工流程智慧工地建设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工艺,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比如,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测量和巡检,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提高施工质量。
3. 提高工人安全保障智慧工地建设可以通过安全监测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迅速定位工人位置,提供救援。
这将大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
二、重庆智慧工地建设的评价标准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工地建设的评价标准首先应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智慧工地需要具备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以支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的传感器布局,以实现对工地各个区域的监控。
2. 信息化管理评价智慧工地建设应重点考量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
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需要实时准确地记录和更新相关数据,并能够提供多终端的访问和查询功能。
3. 工艺自动化程度智慧工地的评价标准还应考虑工艺自动化程度。
这包括工艺流程的自动化,如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作业;还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如使用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施工环境和材料的监测与管理。
4. 安全监控能力评价智慧工地建设应注重安全监控能力。
除了基础的监控摄像头和安全预警系统外,智慧工地还应配备环境监测设备,用于检测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
《重庆市公路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检实施细则》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检工作,依照«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方法»、«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规定,结合我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际,制订本实施细那么。
第二条本细那么适用于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负责监督的公路建设项目,其它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细那么所指公路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检,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托付的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质监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公路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样检测。
公路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检能够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开展,也能够进行专项检查。
第四条公路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原那么上应严格按照本细那么所规定的抽检指标、抽检频率、抽检方法、评定标准和统计方法进行,对已完工的分部工程不再进行重复抽检。
第二章抽检指标第五条抽检指标应综合考虑«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方法»及日常监督工作需要抽检的参数,要紧包括:〔一〕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爱护层厚度、要紧受力钢筋间距、构件几何尺寸;下部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爱护层厚度、要紧受力钢筋间距、构件几何尺寸、竖直度;桥面系混凝土防撞护栏混凝土强度、混凝土防撞护栏断面尺寸、路缘石高度。
〔二〕隧道工程:超欠挖、锚杆间距、锚杆拉拔力、钢支撑安装间距、喷射混凝土厚度、喷射混凝土表面平坦度、二衬混凝土厚度、二衬混凝土强度、二衬主筋间距、二衬大面平坦度。
〔三〕路基工程:边坡坡度;压实度、弯沉;排水工程断面尺寸、铺砌厚度;涵洞工程混凝土强度、结构尺寸;支挡工程混凝土强度、断面尺寸。
〔四〕路面工程:〔底〕基层厚度、〔底〕基层整体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沥青含量、压实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
〔五〕交安工程:波形梁钢护栏梁板基底板厚度、护栏立柱壁厚度、横梁中心高度、立柱埋入深度;道路交通标志底板厚度、标志底板净空、立柱竖直度、逆反射系数;道路交通标线厚度、逆反射系数;混凝土护栏混凝土强度、轴向横向偏位;隔离栅镀〔涂〕层厚度、网面平坦度、立柱埋深、混凝土强度;防眩设施安装高度、顺直度;突起路标损坏及脱落个数、横向偏位。
施工中的数据采集在现代建筑领域,数据采集是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并且为后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施工中数据采集的重要性、采集的对象和方法,以及数据应用的意义。
一、数据采集的重要性数据采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首先,数据采集可以帮助施工团队做出准确的决策。
通过收集和分析施工现场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进展情况、资源利用率以及潜在风险,从而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调整,提高施工效率。
其次,数据采集对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集关于材料检测、工艺流程、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数据,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可以帮助监测和预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安全。
最后,数据采集对于施工项目后续运营与维护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采集信息,可以建立项目档案,记录和管理各个方面的数据,为项目的后期维护和设备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在项目完工后,还可以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为类似项目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经验依据。
二、数据采集的对象和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多个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进度、质量验收、安全管理、工人管理等。
下面将就这些对象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 工程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的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实地勘察、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系统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例如,可以通过安装测量设备,监测施工进度和实际完成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调度和控制。
2. 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对质量验收的数据采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无损检测设备等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拍摄图片或使用仪器检测,将质量验收的结果转化为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
3. 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对安全管理的数据采集可以帮助监测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预、报警、消警及信息管理办法二〇〇九年十二月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预警、消警及信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规范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的预警、消警及其信息报送工作,确保远程监控系统及时、有序和高效,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针对工程建设相关参建单位,各相关单位应遵照执行。
第三条施工过程中当判断可能出现预警状态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等相关监控单位在信息分析、报送的同时,应及时组织分析,加强监测、巡视,及时进行先期风险处置,并配合监控中心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四条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预、报警、消警及其信息报送主要实行三层管理机制。
即由重庆市轨道工程建设及安全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即第一层),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第三方监测(业主委托的监测单位)、现场业主代表,现场执行实施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即第三层)组成.实施层图1 远程监控管理机制第五条报送信息包括一般性信息(周报、月报、年报、数据分析报告、巡查报告、监控管理总结)、预警信息(黄色预警)和报警信息(橙色报警、红色报警)。
图2 报送信息分类第六条预、报警分为监测预警、巡视预警和综合预警。
监测预警是根据上传的监测数据和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值的比较,通过信息平台自动实施预警;巡视预警是通过现场监控实施各方上报信息平台预警评估表进行预警;综合预警是通过监测预警信息和现场监控实施各方上报信息平台预警评估表,并经综合分析、判定后实施报警。
第七条现场监控实施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情况和监测结果及时进行汇总和初步判断,并上报监控中心,作为监控中心预警分析的参考.第八条第三方监测单位和施工监测单位配合监控中心展开工作,是监控中心的咨询机构.第九条综合预、报警和消警由监控中心负责发布,并接受管理部门监督和审查。
DBJ50/T- XXX20 xx备案号J XXX >20 XX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采集标准standard for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data collectionof construction site(征求意见稿)20 XX XX XX发布20 xx xx xx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 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2018〕447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结构检测数据采集; 5 砌体结构检测数据采集, 6 钢结构检测数据采集,7 监测数据采集;附录等。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221 号,邮编:400020 )。
主编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4)4 混凝土结构检测数据采集 (8)4.1 一般规定 (8)4.2 构件尺寸偏差与变形 (8)4.3 混凝土强度 (14)4.4 混凝土中钢筋 (15)4.5 混凝土缺陷及损伤 (17)5 砌体结构检测数据采集 (20)5.1 一般规定 (20)5.2 砌体尺寸 (20)5.3 砌体强度 (21)5.4 砌筑质量及构造 (21)5.5 变形及损伤 (23)6 钢结构检测数据采集 (26)7 监测数据采集 (33)引用标准名录 (42)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3)3 Basic Requirements (4)4 Test Date Collec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 (8)4.1 General Requirements (8)4.2 Dimension Deviation and Deformation (8)4.3 Concrete Strength (14)4.4 Steel Bar (15)4.5 Defect and Damage (17)5 Test Date Collection for Masonry Structure (20)5.1 General Requirements (20)5.2 Masonry Structure Dimension (20)5.3 Masonry Structure Strength (21)5.4 Masonry Quality and Structure (21)5.5 Deformation and damage (23)6 Test Date Collection for Steel Structure (26)7 Monitoring Date Collection (33)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2)1.0.1 为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采集工作中,做到技术先进、保护环境,确保现场检测、监测工作质量,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合规性的判定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
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及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进步,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和司法纠纷事件有数量增多、范围扩大的趋势,为了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纠纷势必需要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监测工作,特别是当前建设工程领域建设单位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先行开工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而后通过“施工质量检测”的方式确定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现象有扩大化趋势。
因受检测、监测方法、检测项目、适用标准及评价结果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施工现场质量检测、监测”工作及检测报告存在不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定的情况较为严重,加之受市场经济、违法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检测机构违规出具虚假报告的势头有所抬头,监督机构的监督、复查工作缺少相应的技术标准支撑。
检测检验机构因施工现场检测、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等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技术标准的缺失或不完善,致使现场结构构件检测数据的重复性和复现性无法得到保证。
检测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时,受人为因素和技术标准把控的影响,有意或无意中使建筑工程实体施工质量检测数据的记录不具有唯一性,其原因是目前对“施工现场建筑工程结构构件实体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记录”的规定缺少相应的政府层面上的技术标准规定,也缺少团体、企业标准支持。
受市场低价中标、成本、技术标准、人为因素等的制约,致使人民群众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工作也难以正常开展,因此,需制订“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采集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砌体及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
条文说明:由于本标准的立项和编制任务是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 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2018〕447 号确认的,因此,本标准确定的适用范围为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
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划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的规定执行,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砌体、钢结构及构件(部件、部品)的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
由于我国木材资源相对匮乏,木结构工程在重庆地区建筑工程市场中占比相对较少,为兼顾木结构的使用,木结构及构件的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可参照钢结构及构件(部件、部品)的有关规定执行。
实际上,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原则是一致的,检测(监测)数据采集应具有一致性和复现性,应避免人为批量制造虚假检测、监测数据,同时对施工现场所采集的检测、监测数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判断应有基本判定标准,其他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可参照本标准的规则执行。
1.0.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标准针对重庆市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的混凝土、砌体及钢结构及构件的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在执行过程中除应符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5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等的规定外,应与其他国家现行标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等协调使用。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 年第78 号主席令)的规定: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指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2.0.1 建筑结构现场检测in-situ inspec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对建筑结构实体实施的原位检查、检验和测试,以及对从结构实体中取出的样品进行的检验和测试分析。
2.0.2 建筑结构监测building structure monitoring 在建筑结构施工和使用阶段,对建筑结构实施的检查、量测和监视工作。
2.0.3 建筑物定位building positioning 根据设计条件及平面控制点、建筑红线桩点或与既有建筑物的关系,确认的已建建筑物外廓的主轴线或建筑物控制点。
2.0.4 定位基点position base point 建筑工程结构和构件的空间定位控制点。
2.0.5 建筑标高construction elevation 拟建建筑物的某点与设计单位确定的建筑物零点的高差称为该点的建筑标高。
2.0.6 检测面testing surface 从事现场实体检测工作的外表面。
2.0.7 测区testing zone 按检测或监测方法要求布置的,有一个或若干个测点的区域。
2.0.8 采集collection 在建筑工程中记录检测、监测测区位置、范围,且在测区获得对应检测和监测数据的工作。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采集前,宜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既有实体现状的完整技术资料。
条文说明: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前,需对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实体有所记录,应完整表达检测数据采集时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当后续施工跟进后,所抽取的检测构件的性能和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其取样检测的条件也有所差异,可能造成实体检测数据发生变化(或有所差别),因此,对既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已修实体现状在检测前应有完整技术资料(包括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检测等技术资料),全面记录检测时工程所处状态及条件,以便后期在不同状态条件下,对同一构件相近检测部位采集的相同检测参数的差异进行识别。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体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应保证相应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3.0.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宜优先采用无损检测法,也可采用局部破损或微破损检测法。
条文说明: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优先采用无损检测法的目的是无损检测法不影响(或几乎不影响)检测、监测测区自身的特性,可保证检测技术参数具有可复检。
当对检测采集的数据有怀疑时,可再次复检。
3.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采集时,对可能影响检测监测采集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进行记录。
未消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对检测监测数据采集的影响时,不应采集检测监测数据。
条文说明: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采集应符合相应专业技术标准的规定,当环境条件(如时间、养护条件、温度、风速、表面状态等)不满足相应技术标准条件时,可进行环境条件的修复和整改,直至满足检测监测条件后方可采集数据。
获取检测监测数据时应记录相应的环境条件,检测人员在不确知所需满足的环境条件下,已采集了检测监测数据,可通过核查环境条件,检查检测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并按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数据修正;无法修正时,采集的检测监测数据无效,且不得用于指导建筑工程活动。
3.0.5 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监测数据采集的设备、设施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且选型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