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凝剂自动计算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4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一、主要修订内容本文件代替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与GB/T8077—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范围中增加了膨胀剂(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试验的基本要求中试验次数与要求,更改了试验用水的要求,增加了例行生产控制分析时的要求,增加了试剂要求,增加了数据处理的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4章);c)增加了外观的要求(见第5章);d)增加了稳定性的要求(见第6章);e)更改了含固量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7.1.3,2012年版的第5章);f)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稀释干燥法(见7.2);g)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7.3);h)更改了含水率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8.1.3,2012年版的第6章);i)增加了含水率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8.2);j)删除了密度测定的液体比重天平法,更改了比重瓶法测定密度中比重瓶容积的校正(见9.1.4.1,2012年版的7.1.4.1、7.2);k)增加了手工筛析法细度检验的设备,增加了细度测定中的负压筛析法(见10.1,10.2,2012年版的第8章);1)增加了表面张力的仪器(见12.2,2012年版的10.3);m)更改了电位滴定测定氯离子的试验方法,增加了全自动氯离子测定仪,增加了低浓度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增加了标准溶液的浓度,增加了不溶物测定氯离子的样品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和再现性(见第13章,2012年版的第11章);n)更改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样品的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限,增加了再现性限(见13.2.3.1、13.2.5,2012年版的11.2.4.1、11.2.6);o)更改了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试剂以及仪器设备,更改了试验步骤(见14.1.2、14.1.3,2012年版的12.1.2、12.1.3、12.1.4);p)更改了离子交换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仪器(见14.2.2.2,2012年版的12.2.3);q)更改了水泥净浆流动度中仪器,增加了的材料,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增加了试验环境温度,更改了试料加入的顺序,更改了测试时间(见15.2、15.4,2012年版的13.2、13.3);r)增加了胶砂减水率的试验环境温度,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见16.2、16.3,2012年版的14章);s)更改了碱含量的试验方法,对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试样分别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见第17章,2012年版的第15章)。
速凝剂原始记录一、速凝剂的定义及作用速凝剂是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添加剂,主要用于加快水泥的凝结和硬化过程。
在水泥混凝土施工中,速凝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浇筑时间,同时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速凝剂的成分和性能1. 成分速凝剂主要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硫酸盐:常见的速凝剂成分之一,可以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促进凝结和硬化过程。
•氯化物:速凝剂中的另一重要成分,它能够与水泥中的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合物,从而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
•硅酸盐:速凝剂中的一种辅助成分,可促进水泥颗粒的凝聚,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 性能•加速凝结时间:速凝剂的主要作用是加速水泥的凝结和硬化过程,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减少,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提高强度:速凝剂可以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并形成更多的胶凝体,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调节凝结速度:不同类型的速凝剂可以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以适应不同施工条件和要求。
三、速凝剂的使用方法1.水泥添加时机:速凝剂通常在水泥搅拌前加入,并与水泥一同搅拌均匀。
在施工现场,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加入速凝剂的时间和用量。
2.用量控制:速凝剂的加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速凝剂的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1%~0.5%。
过量的速凝剂会导致混凝土的凝结过快,影响施工质量。
3.搅拌时间:加入速凝剂后,应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确保速凝剂能够充分与水泥发生反应。
4.注意事项:在使用速凝剂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加入速凝剂前,应先对速凝剂进行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用量。
–速凝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曝晒。
–加入速凝剂时,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避免杂质进入混凝土中。
–使用速凝剂的同时,应注意确保混凝土的水灰比合理,以获得最佳的施工效果。
四、速凝剂原始记录的编写以下是一份速凝剂原始记录的示例:日期混凝土批次编号施工部位速凝剂用量(kg/m³)凝结时间(h:min)2020/1/1B2020010101 地基工程 1 2:302020/1/2B2020010201 桥梁工程0.5 1:452020/1/3B2020010301 建筑工程0.2 1:15五、结论通过对速凝剂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可知,速凝剂在水泥混凝土施工中起到了加速凝结和提高强度的作用。
粉体速凝剂匀质性试验记录实验设备和试剂:1.砂浆试验机2.电子天平3. 100 ml容量瓶4.瓷盆5.砂浆刀6.纯净水7.粉体速凝剂样品实验步骤:1. 将100 ml容量瓶清洗干净,并用天平称量出待测试的粉体速凝剂样品的质量,记录下质量值。
2.在瓷盆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并将电子天平归零。
3.从容量瓶中取出粉体速凝剂样品,逐渐加入到瓷盆中的水中,同时用砂浆刀均匀搅拌,直到无颗粒状物质可见。
4.搅拌均匀后,观察瓷盆内的浆体颜色和质地是否均匀,如出现物料聚集、漂浮或沉淀现象,应加大搅拌时间或改变试验条件。
5.将搅拌均匀的浆体倒入砂浆试验机中,并设置合适的速度进行试验,记录下试验结果。
实验结果:实验使用的粉体速凝剂样品为X速凝剂,其质量为18.52g。
在试验过程中,将X速凝剂样品逐渐加入到纯净水中,并用砂浆刀均匀搅拌。
搅拌均匀后,观察到瓷盆内的浆体颜色和质地均匀,无颗粒状物质可见。
将搅拌均匀的浆体倒入砂浆试验机中进行试验。
设定试验机的速度为3000 r/min,时间为3分钟。
试验结束后,观察到浆体的性状和表面平整度良好,无明显鼓泡、分层或沉淀现象。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X速凝剂在试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匀质性。
浆体颜色均匀,无颗粒状物质可见。
试验后的浆体性状和表面平整度良好,无明显鼓泡、分层或沉淀现象。
这说明X速凝剂能够充分分散在水中,并与水迅速反应,具有优良的匀质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试验条件和使用方法可能会对粉体速凝剂的匀质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保粉体速凝剂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和稳定性。
速凝剂性能试验记录实验目的:研究速凝剂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评估其对混凝土的加速凝结效果。
实验设备和试剂:1.混凝土试块模具2.速凝剂3.水泥4.水5.混凝土搅拌机6.温度计7.称量器8.尺子9.实验室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配比的混凝土试块模具,标明试块的编号。
2.按照不同配比,称量所需的水泥、水、速凝剂,并将其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
3.通过混凝土搅拌机搅拌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为3分钟。
4.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试块模具中,并用尺子平整表面,确保试块的尺寸一致。
5.将试块模具放置在实验室中,并记录初始温度。
6.在试块模具中添加速凝剂,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记录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7.在不同时间间隔内,测量试块的抗压强度,记录在表格中。
8.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我们分别记录了混凝土试块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块编号,凝结时间(分钟),抗压强度(MPa)1,30,252,25,223,35,27数据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试块在添加速凝剂后的凝结时间相比于未添加速凝剂的混凝土缩短了大约10分钟左右。
同时,在添加速凝剂后,试块的抗压强度也有所提高,平均提高了3MPa左右。
结论:速凝剂可以显著地加速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提高其抗压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速凝剂的添加量和试块的配比,以达到更好的加速凝结效果。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前,需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
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需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免出现过度搅拌导致混凝土失去浆体性质。
3.測量抗压强度时,需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混凝土已经充分凝结。
4.速凝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具体试验目的和混凝土配比进行调整,需遵循标准规范。
以上为速凝剂性能试验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为速凝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混线钢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线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凝钢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线筋土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钢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线筋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钢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线筋土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钢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线筋土绞混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69总139期 2021.01 混凝土世界试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与公路工程建设呈现较大的增长趋势,导致隧道工程量增加迅速。
经调查,我国已建成铁路隧道总长度约4000km,公路隧道总长度约750km。
喷射混凝土因具有终凝时间短、早期强度高、灵活性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隧道衬砌等工程中。
喷射混凝土是指在高压缩空气作用下将经过管道运输的混凝土均匀的喷射在受喷面上,自动压实并快速产生强度的一种特殊混凝土[1-3]。
为达到速凝快硬、减少回弹损失、防止因重力作用所引起的脱落、提高喷射混凝土在潮湿或含水岩层中使用的适应性以及缩短层间的喷射间隔时间,一般在喷射混凝土中掺加速凝剂[4-7]。
然而,部分工程为追求短期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以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为代价,盲目使用速凝剂,从而引发诸多质量事故。
本文系统研究速凝剂掺量对喷射混凝土终凝时间及强度的影响,这对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节省混凝土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1 试验部分1.1 原材料水泥:某公司生产的P ·Ⅱ 52.5级水泥。
粗骨料:5~20mm多粒级石灰岩碎石。
河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6,含泥量为0.2%。
液体速凝剂:某公司生产的液体有碱型速凝剂,其pH值为13.2,固体含量为48.8%。
1.2 试验方案根据前期大量试验探究,设计不同速凝剂掺量(0、2%、4%、6%)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试验使用C30喷射混凝土,坍落度为140mm左右,拌合物和易性良好。
具体配比见表1。
表 1 C30混凝土配合比kg/m 3水泥水砂石减水剂4301907588354.31.3 试验方法抗压强度试验:按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分别测量喷射混凝土在收稿日期:2020-11-3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基本性能影响的研究杨 斌1 梁松挺1 陈 胜21. 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2. 淮安市博彦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淮安 223001摘 要:本文以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收缩率、回弹率为测试指标研究了不同速凝剂掺量对喷射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规律。
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土筋绞线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混凝钢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土筋绞线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土绞线筋线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凝钢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筋绞线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筋土线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凝钢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线土筋本表由工程部完成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钢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绞线筋凝土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线筋土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钢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凝土筋绞线本表由工程部完成线土筋绞混本表由工程部完成已完工程主要材料设计用量(变更后图纸用量)计算统计表(表九)说明:1、表中涂色区域已编写公式,数据自动生成,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修改,其他区域要求手工录入。
混凝土外加剂和速凝剂性能试验记录试验1: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材料:-水泥:P.O42.5-砂:天然细砂-石料:过筛石子-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减水剂试验目的:探究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试验步骤:1.分别取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配制出1000g的混凝土,按照水泥用量分别添加不同外加剂。
2.充分搅拌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均匀。
3.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
4.经过固化后,取出混凝土试样进行强度试验。
试验结果:试验组,外加剂类型,强度(MPa)------,----------,-------试验组1,无(对照组),30.5试验组2,引气剂,32.1试验组3,减水剂,34.6结论:-引气剂和减水剂的添加均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在两种外加剂中,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更为明显。
试验2:速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材料:-水泥:P.O42.5-砂:天然细砂-石料:过筛石子-速凝剂:硫铝酸钙(一种常用速凝剂)试验目的:探究速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试验步骤:1.分别取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配制出1000g的混凝土,按照水泥用量分别添加不同速凝剂。
2.充分搅拌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均匀。
3.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
4.监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记录最初凝结时间和终止凝结时间。
试验结果:试验组,速凝剂类型,最初凝结时间(分钟),终止凝结时间(分钟)------,----------,----------------,-----------------试验组1,无(对照组),35,75试验组2,硫铝酸钙,15,45试验组3,硫铝酸钙,17,50结论:-速凝剂的添加可以显著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在本次试验中,添加硫铝酸钙的混凝土凝结时间均明显较短。
综上所述,混凝土外加剂和速凝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混凝土工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外加剂和速凝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凝结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