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接迁移方案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798.45 KB
- 文档页数:19
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施工方案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施工方案1、搬迁准备1.1新机房内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于机房环境的确认。
包括:市电供电系统环境确认,供电系统线路情况确认,各种电压测量,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
新场地的环境要达标,电压220V,零地电压小于1V,温度在22摄氏度正负2摄氏度之内。
1.2根据静电地板承重规划各个机柜、各个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
可以事先量好机器的具体尺寸,之后到现场规划机器的具体摆放位置,力争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机房的有效空间。
1.3UPS供电系统、电池供电性能检测,UPS主机参数确认,UPS 供电输出参数测量。
有一点要注意,关键服务器的电源插座要参考老机房的插座标准制作,确保规格和型号保持一致。
提前准备好电源,保证服务器到位能及时上电测试。
1.4网络环境确认对新机房的外网要提前调试好,测试与远程各点的连通情况。
内网布线调试工作提前做好,保证核心交换上架后内网能正常。
新机房的环境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好,关键的电源、网络准备充分后,才能进行搬迁,否则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业务正常启用。
2、数据备份工作所有关键数据(包括程序,数据库,各服务器的配置参数、操作系统等)的全备份。
其中数据库数据备份前1天先做1套备份,备份出来的介质经验证可靠后单独存放,专人保管。
以上工作在搬迁的前几天可以分期完成,系统备份工作平时也是工作内容。
3、搬迁实施3.1最后一次完整数据备份工作所有关键数据(包括程序,数据库,各服务器的配置参数、操作系统等)的全备份。
其中数据库数据备份做两套备份,备份出来的介质经验证可靠后单独存放,专人保管。
在搬迁前(服务器关机下电前)要最后做一次完整的全备份。
3.2标记线缆和设备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连接进行打标工作,在设备的显著位置标记编号,在线缆的两头标记所连接的设备编号,并在标记过程中对设备和线缆的位置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3.3机房搬迁步骤(设备至新机房)如果新、老机房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做细,机房的整体搬迁从进场准备到搬迁、测试完毕大概需要三天时间。
割接方案目录1. 方案概述1.1 主要目的1.2 相关背景2. 实施步骤2.1 准备工作2.2 数据迁移2.3 系统测试3. 风险控制3.1 风险识别3.2 风险应对4. 项目总结方案概述1.1 主要目的割接方案是指在系统或项目转移、合并的过程中,为确保平稳交接而制定的一套详细计划和步骤。
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确保新系统或项目能够顺利运行。
1.2 相关背景在企业进行业务拓展或系统优化时,常常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割接。
割接过程中可能涉及数据迁移、功能整合等工作,因此制定一个完备的割接方案至关重要。
实施步骤2.1 准备工作在开始割接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充分准备。
包括确定割接团队成员、制定详细计划、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资源等。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确保割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数据迁移数据迁移是割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数据迁移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数据丢失或错乱。
同时,还需要确保数据迁移的时效性,以减少业务影响。
2.3 系统测试在割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系统测试,确保新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业务需求。
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环节,只有通过全面的测试,才能最终交付新系统。
风险控制3.1 风险识别在割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数据丢失、系统故障等。
因此,在制定割接方案时,需要充分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3.2 风险应对针对不同的风险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应当既能够及时化解风险,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业务影响。
只有有效的风险应对,才能确保割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项目总结割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通过认真的准备、周密的计划、精心的执行和及时的风险控制,才能确保割接工作的成功完成。
同时,在项目总结阶段,还需要对割接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借鉴和经验积累。
胜芳机房搬迁割接方案一、割接目的:由于胜芳机房搬迁,需将数字电视设备,数据交换设备等搬迁至新机房。
二、现网状况:市县有线电视设备(两台光放,一台光纤分路器),市县数据交换设备(2826交换机,S5700交换机),政法网设备,OTN设备,专网光纤收发器,-48V电源。
三、割接方案:1、协调工作向省公司打机房搬迁割接申请;通知数据业务部主任王玄博;提前打电话兰科\环宇\中兴\润博公司技术人员到场2、将原机房市县有线电视设备和市县数据交换设备搬迁至新机房内,机房之间新铺设 72芯光缆跳接使用。
具体准备跳线如下:○1BRAS至OTN, LC /PC- LC /PC 4根25m○23个光收发器至ODF,SC /PC-FC/APC 3根15m○3S5700交换机至ODF(胜芳至霸州方向),LC/PC-FC/APC 1根15m○4光放或分路器至ODF,FC/APC- FC/APC 4根15m○52台光放间连线及分路器 FC/APC- FC/APC 2根3m○6OTN设备,LC /PC- FC/APC 4根10m○7政法网设备,LC /PC- FC/APC 4根10m3、铺设BRAS至通信电源电缆,16平方4根15米.4、把所有线缆按要求贴好标签,能接的都提前接好。
新机柜需要放设备的提前上好架子。
5、有线电视备用设备提前安装在A,B号机柜,连接好尾纤,接好电源(经过UPS)运行并做好标签。
6、数据设备全部保存3遍配置,并备份配置。
7、安装备份5700设备,备份原5700设备所有配置。
8、凌晨开始通过主备线路切换,割接有线电视设备。
9、先割接胜芳至大成方向,拆装光放,熔光纤恢复后,再继续割接胜芳至霸州、文安方向光缆,以免出现双断现象。
10、中心机房值班人员查看HFC网管,确定市县有线电视设备运行正常,各信号功率正常。
11、割接数据设备,搬运OTN,S5700,政法网设备,光纤收发器。
12、连接各数据设备电源,尾纤和网线。
机房割接方案一、背景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机房的规模和重要性也不断提升。
为了使机房能够更好地支撑业务的发展,提高可用性、安全性和灵活性,需要进行机房割接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房割接的方案和步骤。
二、目标机房割接的目标是把现有的机房迁移到新的设备、网络和环境中,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同时最小化对业务的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1.保证割接过程中业务的连续性,最小化业务中断时间。
2.确保新机房的设备、网络和环境可以支持当前和未来的业务需求。
3.对割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出充分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4.根据割接计划,确保割接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三、准备工作在进行机房割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1.定义割接团队:成立一个专门的割接团队,包括技术人员、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的代表,确保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割接计划:根据业务需求和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包括割接开始时间、割接结束时间和各项割接任务分解。
3.评估风险:对可能发生的割接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机房设备故障风险、网络断连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4.备份数据:在割接前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的数据完整可用。
5.测试设备和网络:在割接前对新机房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四、割接过程机房割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设备迁移阶段1.1 关闭旧机房设备:在割接开始前,先关闭旧机房中的所有设备,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1.2 迁移设备到新机房:将旧机房中的设备迁移至新机房,需要在迁移过程中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1.3 安装设备:在新机房中安装迁移过来的设备,确保设备连接正确、供电正常。
2. 网络迁移阶段2.1 切换网络连接:将旧机房的网络连接切换至新机房,确保网络的连通性。
2.2 配置网络设备:在新机房中配置网络设备,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2.3 测试网络连接:对新机房的网络连接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新办公楼搬迁网络割接方案第一篇:新办公楼搬迁网络割接方案行政小区办公楼网络割接方案1、目前情况介绍:目前办公网络有两个核心交换机一台在五金厂MES机房(6506-1),一台在新办公楼ERP机房(6506-2),两台核心交换机用一根光纤连接,连接两台交换机的端口类型为TRUNK。
互联网专线和总部专线都在ERP机房跟6506-2相连,MES网络跟6506-1相连。
网络核心部分拓扑图如下:6506-016506-022、准备情况:现已经敷设一根五金厂MES机房到烧结炼铁办公楼天桥东侧的32芯光纤,在天桥西侧行政小区弱电井到数据中心机房和行政小区办公楼监控室已经各敷设了一根32芯光纤。
12月6日过街天桥上的弱电桥架完工后将天桥东侧已经到位的光纤敷设到天桥西侧的竖井,将所有光纤熔接,12月17日前将MES机房到数据中心机房的光纤全部贯通。
行政小区办公楼的新增的H3C 7506E和各层的接入交换机H3C S5102都已经到货,12月25日前所有交换机配置完成安装到位。
原网通的互联网专线和总部专线在12月31日前迁移到数据中心机房,ERP机房互联网专线和总部专线暂不动。
搬迁过程中ERP机房所有网络设备均暂不搬迁,准备搬迁时的网络拓扑图如下:三层堆叠5120四层堆叠5120六层堆叠5120八层堆叠5120十层堆叠5120十三层堆叠5120十五层堆叠51203、搬迁前各核心交换机配置:在搬迁前原核心交换机6506-2配置不变,6506-1上配置跟新增7506E通讯的TRUNK端口,在新增7506E交换机上划分行政小区办公楼的新的VLAN,VLAN列表如下:在7506E上启用新增VLAN 的DHCP,启用三层路由OSPF。
配置好无线板卡。
在各层的5120交换机上配置好上行端口的TRUNK 及各个端口的VLAN。
4、陆续搬迁到行政小区办公楼的客户端,将客户端IP地址改为相应楼层的IP地址段即可访问公司内网和互联网,新办公楼全部搬迁完毕后再将新办公楼ERP机房6506-2、PIX525防火墙、3725路由器,在ERP机房搬迁过程中公司局域网暂通过数据中心到总部专线访问集团内网,互联网业务暂停8小时。
系统割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原有的系统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需求,为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公司决定进行系统割接。
系统割接是指将原有系统的数据和功能迁移到新系统中,并确保在迁移过程中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系统割接的顺利进行,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 实现系统的平稳割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业务的影响,确保用户体验不受影响;3.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丢失或泄露的风险;4.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割接,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三、实施步骤。
1. 系统割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系统割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系统割接计划,明确割接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流程;对原系统进行全面的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新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满足业务需求;制定系统割接的风险评估和对策,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2. 系统割接过程中的实施。
在系统割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停止原系统的业务操作,并进行最后一次数据备份;将备份数据迁移至新系统中,并进行数据验证和同步;对新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切换业务流量至新系统,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 系统割接后的监控和优化。
系统割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监控和优化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新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对系统割接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类似项目积累经验。
四、实施保障措施。
1. 成立系统割接项目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2. 制定系统割接的详细计划和流程,确保实施的有序进行;3. 做好系统割接的风险评估和对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4. 针对系统割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5. 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网络迁移方案第一章概述XX公司新大楼即将竣工,到时所有用户将迁入新大楼办公,为保证用户在迁入新大楼办公时顺利接入公司网络以及获得良好的网络体验,我们准备了此次网络搬迁方案。
根据需要将原机房的设备整体搬迁到新机房中。
由于新址办公区域和业务的扩大,将增设多台网络设备,并且要保障搬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物理完整性、功能完整性以及正常运行的能力。
第二章搬迁设备明细表第三章搬迁后网络拓扑图需要将整体网络拓扑标注清楚,拓扑图内包括老大楼第四章搬迁准备工作(1)、应用系统的检查由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对应用系统进行检查,确认应用系统可用。
(2)、应用系统数据的备份由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对应用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并检查,确认数据可用以及完整。
建议将数据备份到磁带并有多个设备安置数据。
(3)、主机操作系统的备份由信息管理技术人员提前1至2天内对主机进行操作系统备份。
(4)、主机系统的检查对拆卸前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在拆下前设备是正常运行的。
并制作操作系统备份磁带。
(5)、网络系统的检查由信息管理技术人员提前1至2天内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的备份。
并在重要网络设备做好接口,管理IP等的标识。
(6)、机房环境检查对主机需要的电源环境和网络环境(主机需要的网络连接线及地址分配)进行检查。
(7)、所有连接的标签制作对主机上连接的各类电缆、线路、接口进行分类标记,统一管理,便于恢复时的准确、快捷。
(8)、新机房的检查在新建的机房摆放的设备的机柜做好清晰的标识,及各设备摆放在机柜内的尺寸进行标识。
第五章参与人员与准备事项(2)、需要事先准备物品:工具、标签纸、扎带、包装箱、防震泡沫或塑料、胶带A.网线测试仪准备B.打线钳准备C.上架螺丝刀及剪刀准备D.笔记本若干台第六章各系统搬迁计划表6.1 服务器6.2网络设备系统备注说明:1.凡是有双机系统的设备,两台机器和阵列不安排在同一趟车辆上搬运,避免由于运输的意外而造成整个系统损坏;2.各系统采用预先备份、故障恢复的策略;3.对于体积庞大,重量巨大的设备,搬迁需要工具复杂,并且时间很长,需要专门安排人员和运输工具进行物理搬迁。
数据割接方案一、背景介绍在企业发展和运营过程中,数据割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数据割接是指将数据从一个系统或平台转移到另一个系统或平台的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数据割接方案,以确保数据的顺利迁移。
二、数据割接需求分析在进行数据割接之前,需要对当前系统的数据和目标系统的要求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类型:分析当前系统中的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表格)和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档、图片等)。
2. 数据量和大小:评估当前系统中的数据量和大小,以确定数据传输的工作量和时间。
3. 数据准确性:检查当前系统中的数据准确性,并制定清洗和验证计划,以确保目标系统中的数据准确性。
4. 数据格式:分析当前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数据格式差异,制定数据转换和映射方案。
5. 安全性和权限:评估当前系统和目标系统的安全性和权限要求,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6. 业务连续性:确保数据割接过程对正常业务的影响最小化,制定割接计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操作。
三、数据割接方案基于以上需求分析,制定以下数据割接方案:1. 数据备份:在进行数据割接之前,对当前系统的数据进行完全备份。
以防止在割接过程中数据丢失或损坏。
2. 数据清洗与验证:对当前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使用数据清洗工具和验证算法来辅助完成。
3. 数据转换与映射:根据当前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数据格式差异,制定数据转换和映射方案。
确保数据从当前系统顺利转移到目标系统。
4. 数据传输:选择适当的数据传输方式,如直接连接、文件传输等。
根据数据量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带宽和网络环境进行数据传输。
5. 数据加载与验证:在目标系统中加载数据,并进行验证。
确保数据在目标系统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安全性和权限保护:在数据割接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权限保护。
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来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7. 业务连续性保障: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操作。
XXXXX TECHNOLOGY CO.,LTDXXXX信息中心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采购A分标建议文件项目实施建议文件v1.0拟稿人:XXXXX2015/8/7目录1项目背景 (3)1.1现网拓扑图 (3)1.2存储及业务部署现状 (3)2项目实施方案 (7)2.1项目部署核心目标。
(7)3项目实施方案 (7)3.1项目施工目标 (7)3.2实施网络拓扑结构 (8)3.3配置规划 (8)3.3.1设备列表 (8)3.3.2IP和新开局初始密码规划 (9)3.3.3存储规划 (10)3.4项目实施实施具体步骤 (11)3.4.1实施分工界面 (11)3.4.2核心设备虚拟化网关VIS6600开局配置说明 (12)4系统割接概述。
(16)4.1.1Vmware Vsphere平台系统割接描述 (16)4.1.2H3C业务平台割接迁移描述 (19)4.1.3其他传统方式挂载业务系统割接描述。
(19)1 项目背景为实现对重要数据的承载和业务保障,本次项目用户采购虚拟化网关VIS6600T对原有存储及现有存储进行接管并采购新一代华为Oceanstor 5800V3存储平台实现新平台构建,实现对业务提供更高更可靠的业务支撑硬件平台。
1.1 现网拓扑图1.2 存储及业务部署现状现网中使用IBM、HP和H3C服务器,上层部署H3C虚拟化平台和Vmware虚拟化平台和其他非虚拟化平台。
存储硬件平台为华为的S5600,交换机为一套两节点SNS2120。
业务部署情况如下表:S5600可用容量102T上层服务器及空间部署情况如下表根据统计,最终结果为用户已用容量为95T,未用容量为7T。
用户另有一套华为Oceanstro S5600TV1版本存储待用,该存储可用容量约20T。
2 项目实施方案2.1 项目部署核心目标。
1、2台VIS6600T安装、初始化配置完成集群化配置。
2、新购一台OceanStor 5800 V3安装、开局配置,按高性能层,性能层,容量层进行划LUN。
机房搬迁网络割接方案根据公司安排,对现有机房进行升级改造,由原办公室西改为东侧,财务隔壁(东邻),主要实施升级内容:1、制作电缆沟隐藏布线;2、制作吊顶隐藏布线;3、暖气改造:移至隔断外侧(安全考虑);4、隔断重新设计:改为全封闭、推拉门、上开窗;5、空调改为外间安装,避免直吹机柜降温(产生水凝、水滴);6、380V供电、机柜48V直流供电改为外间供电;7、布置消防设施,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急灯,消除防火隐患;鉴于以上改造内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机房现有业务、设备分析一、联通业务1、宽带业务需迁移设备:宽带网络机柜、防火墙(路由)、光纤收发器模块架(5台:制浆、35KV、仓库、碱回收、联通公司上行光收发器)2、电话业务需迁移设备:电话路由机柜(含直流供电UPS电源模块)、UPS备用电池组、电话光纤分线箱二、电信业务1、宿舍楼宽带业务需迁移设备:宽带网络机柜、CISCO1841路由器、电信猫、华为3COM-3300核心交换、至宿舍楼干路光收发器2、公寓楼ADSL宽带业务需迁移设备:6路上行分光器架(4个单元、宿舍楼、县电信公司上行)三、公司内部业务1、公司内网局域网LAN业务需迁移设备:华为3952核心交换机、物流、加油站、食堂、东门卫、西门卫、中控磅房、质量管理化验楼、蒸煮车间、浆板车间光纤收发器、VLAN6交换机2、餐具车间宽带业务3、需迁移设备:餐具车间光纤收发器第二部分搬迁前数据备份第三部分搬迁流程图第四部分费用预算一、土建施工(工程部报价)1、电缆沟(水泥):2000元2、隔断(滑道门):4500元3、吊顶(天花板):1700元二、布线与熔接1、联通相关业务(含调试)割接与布线:免费2、电信相关业务(含调试)割接与布线:免费3、380V机房专用供电布线:公司电工负责完成4、内部局域网割接施工以及材料(尾纤、法兰、光纤、电缆、标签等):3000元三、其它费用:1、应急灯、照明灯安装:1000元2、空调移机业务:300元3、二氧化碳灭火器2台:500元四、费用合计:13000元第五部分施工周期与、网时间安排一、土建施工与搬迁(8天)1、隔断安装与制作:2天2、水泥电缆沟:3天3、吊顶:2天4、设备转移搬迁与割接:2天二、断网时间(1天)1、宽带:前6天施工不影响宽带与电话通讯业务,不需要中断,第7天开始断网割接,预计关键节点办公(机房、财务、磅房等)0.5天恢复网络通讯,其它节点后续完成。
割接方案模板一、前言割接是指在信息系统维护和发展过程中,将现有系统或服务切换到新系统或服务的过程。
割接方案是指为了确保割接过程平稳、安全、高效进行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和操作流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割接方案的模板,帮助企业或组织在进行割接时进行规范的操作和管理,以降低割接风险和保证业务连续性。
二、背景在编写割接方案之前,需要明确割接的背景和目的。
例如,是因为现有系统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切换到新系统;或者是因为需要优化现有系统的架构和性能等。
明确背景和目的有助于确定割接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三、割接准备工作1. 确定割接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要割接的系统或服务的范围,确定割接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2. 分析割接影响因素:对割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包括技术风险、业务风险和安全风险等。
3. 制定详细计划和时间表:根据割接的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要求。
四、割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 准备割接环境:确保割接环境符合割接要求,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环境、网络连接等。
2. 数据备份和恢复:对割接前的数据进行全面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割接过程中,随时做好数据恢复的准备工作。
3. 迁移方案设计:根据割接的范围和目标,设计详细的迁移方案,包括迁移步骤、迁移顺序、数据转换和验证等。
4. 确保业务连续性:在割接过程中,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可以采取预留备用系统、分阶段割接等方式来保证业务的平稳过渡。
5. 监控和调整:在割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和风险。
五、割接后的活动1. 验证和测试:在割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验证和测试,确保割接的效果和质量符合预期。
2. 问题解决:在割接完成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要及时记录和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持续的跟踪和改进。
3. 知识转移和培训:在割接完成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新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能力。
割接方案某年一、项目背景这次割接项目是我们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是为了提高网络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业务顺畅运行。
某年,我国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网络需求日益旺盛,这次割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割接目标1.提升网络设备的性能,降低故障率。
2.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稳定性。
3.确保业务不受影响,实现无缝割接。
三、割接范围1.核心交换机:对公司核心网络进行升级,提高交换容量。
2.路由器:优化路由策略,提高路由效率。
3.安全设备: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外部攻击。
四、割接步骤1.前期准备:收集设备资料,制定割接方案,进行风险评估。
2.设备调试:对割接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割接实施:按照割接方案,逐步替换设备,实现无缝切换。
4.割接验收:验收割接结果,确保业务正常运行。
五、割接时间安排1.前期准备:某年1月1日至某年1月15日。
2.设备调试:某年1月16日至某年1月25日。
3.割接实施:某年1月26日至某年1月30日。
4.割接验收:某年1月31日至某年2月5日。
六、割接风险及应对措施1.设备故障:提前备足备品备件,确保割接过程中设备故障可以及时替换。
2.业务中断:制定详细的割接方案,确保业务在割接过程中不受影响。
3.网络攻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外部攻击。
七、割接团队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割接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技术人员:负责设备调试、割接实施和验收。
3.业务部门:负责业务保障和配合。
八、割接费用预算1.设备费用:设备购置、调试及验收费用。
2.人力资源费用:项目团队成员的工资、差旅费等。
3.其他费用:如场地租赁、网络租赁等。
九、割接效果评估1.设备性能:割接后设备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网络稳定性:割接后网络是否稳定,故障率是否降低。
3.业务影响:割接过程中业务是否受到影响,业务恢复是否顺利。
1.提前做好风险评估,确保割接过程中风险可控。
2.精细化制定割接方案,确保割接过程顺利进行。
业务割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业务割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环节。
业务割接是指企业将某一部分业务或资产从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业务的平稳过渡和持续运营。
二、目标和意义。
业务割接的目标是实现业务的顺利过渡,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业务割接,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业务割接也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调整和转型机会,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
在进行业务割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包括割接时间表、责任人分工、资源调配等内容。
割接计划需要充分考虑业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在割接过程中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业务运营。
2. 确保信息安全。
在业务割接过程中,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对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严格的保护和控制,避免信息泄露和数据丢失的风险。
同时,需要确保新旧业务系统的数据兼容性和迁移的完整性。
3. 做好员工沟通和培训。
业务割接会对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做好员工沟通工作,让员工了解割接的意义和影响,消除员工的顾虑和不安。
同时,还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使他们能够顺利适应新的业务环境。
4. 保障客户利益。
在业务割接过程中,客户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确保客户的权益不受到影响,对客户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解释,让客户了解割接对他们的影响,并采取措施保障客户的权益。
5. 监控和评估割接效果。
业务割接完成后,需要对割接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对割接后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割接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四、总结。
业务割接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只有做好业务割接工作,才能确保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通过本次业务割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机房搬迁网络割接方案根据公司安排,对现有机房进行升级改造,由原办公室西改为东侧,财务隔壁(东邻),主要实施升级内容:1、制作电缆沟隐藏布线;2、制作吊顶隐藏布线;3、暖气改造:移至隔断外侧(安全考虑);4、隔断重新设计:改为全封闭、推拉门、上开窗;5、空调改为外间安装,避免直吹机柜降温(产生水凝、水滴);6、380V供电、机柜48V直流供电改为外间供电;7、布置消防设施,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急灯,消除防火隐患;鉴于以上改造内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机房现有业务、设备分析一、联通业务1、宽带业务需迁移设备:宽带网络机柜、防火墙(路由)、光纤收发器模块架(5台:制浆、35KV、仓库、碱回收、联通公司上行光收发器)2、电话业务需迁移设备:电话路由机柜(含直流供电UPS电源模块)、UPS备用电池组、电话光纤分线箱二、电信业务1、宿舍楼宽带业务需迁移设备:宽带网络机柜、CISCO1841路由器、电信猫、华为3COM-3300核心交换、至宿舍楼干路光收发器2、公寓楼ADSL宽带业务需迁移设备:6路上行分光器架(4个单元、宿舍楼、县电信公司上行)三、公司内部业务1、公司内网局域网LAN业务需迁移设备:华为3952核心交换机、物流、加油站、食堂、东门卫、西门卫、中控磅房、质量管理化验楼、蒸煮车间、浆板车间光纤收发器、VLAN6交换机2、餐具车间宽带业务3、需迁移设备:餐具车间光纤收发器第二部分搬迁前数据备份第三部分搬迁流程图第四部分费用预算一、土建施工(工程部报价)1、电缆沟(水泥):2000元2、隔断(滑道门):4500元3、吊顶(天花板):1700元二、布线与熔接1、联通相关业务(含调试)割接与布线:免费2、电信相关业务(含调试)割接与布线:免费3、380V机房专用供电布线:公司电工负责完成4、内部局域网割接施工以及材料(尾纤、法兰、光纤、电缆、标签等):3000元三、其它费用:1、应急灯、照明灯安装:1000元2、空调移机业务:300元3、二氧化碳灭火器2台:500元四、费用合计:13000元第五部分施工周期与、网时间安排一、土建施工与搬迁(8天)1、隔断安装与制作:2天2、水泥电缆沟:3天3、吊顶:2天4、设备转移搬迁与割接:2天二、断网时间(1天)1、宽带:前6天施工不影响宽带与电话通讯业务,不需要中断,第7天开始断网割接,预计关键节点办公(机房、财务、磅房等)0.5天恢复网络通讯,其它节点后续完成。
机房割接方案引言机房割接是指将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从一个机房迁移到另一个机房的过程。
这种过程需要经过详细规划和周密的安排,以确保割接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机房割接方案,旨在帮助企业顺利进行机房割接。
一、需求分析在制定机房割接方案之前,需要对当前机房的情况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这包括机房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网络拓扑结构、存储设备和备份策略等。
还需要了解当前机房的稳定性和性能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二、制定割接计划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割接计划应包括割接的时间表、割接的步骤和顺序、割接期间所需的资源和人员、割接后的测试和验证等。
计划中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备份数据和设备在进行机房割接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数据备份。
这包括备份所有的业务数据、数据库、配置文件以及其他重要的信息。
此外,还需备份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和操作系统镜像。
备份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和设备的验证,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验证割接过程在进行机房割接时,需要进行详细的验证过程。
这包括验证网络连通性、业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安全策略的有效性等。
验证过程应按照计划中制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同时记录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监控和优化割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控和优化工作,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包括监控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性能、数据库的运行状态、业务系统的响应时间等。
根据监控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工作,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六、风险和问题处理在机房割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和问题。
这包括网络延迟、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
对于这些风险和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备份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以设置冗余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还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和故障处理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七、培训和文档更新在割接完成后,需要对新机房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设备操作、网络管理、安全策略等。
通信电力机房搬迁割接方案目录一、割接内容 (1)二、完成时间 (2)三、参加人员 (2)四、割接前准备 (2)五、割接步骤 (2)1、-48V电源系统割接 (2)2、UPS设备割接 (3)3、传输设备列头柜割接 (3)4、数据设备列头柜割接 (4)5、直流配电屏割接 (5)6、蓄电池割接 (6)六、安全防范措施 (7)一、割接内容1、-48V电源系统割接2、UPS设备割接3、传输设备列头柜割接4、设局设备列头柜割接5、直流配电屏割接6、蓄电池割接二、完成时间2023年12月29日星期五。
三、参加人员施工人员、安全员、监理、甲方维护人员。
四、割接前准备1、确认需割接的设备的电源线的路由并做好标签。
2、确认各设备供电方式。
3、制定各专业的应急方案,并设专人负责。
4、备齐割接工具,如绝缘扳手一套、钳型电流表一只、万用表一只、油压钳一把等。
5、备齐辅助材料,如绝缘布、螺丝、螺母、铜鼻子、胶带等。
五、割接步骤1、-48V电源系统割接2、UPS设备割接3、传输设备列头柜割接4、数据设备列头柜割接5、直流配电屏割接6、蓄电池割接六、安全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通信机房安全施工规范”强化安全意识。
2、割接时局方相关人员的到位,实施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及应对异常情况的发生。
3、严格按照既定的割接方案步骤实施。
4、使用专用绝缘工具,在割接前做绝缘处理防止短路的发生。
5、割接完毕清理现场及设备上临时的绝缘设施。
某中医医院网络割接方案需求分析网络割接动作,是为了调整网络结构、新增或者替换网络设备、更换线路、更改设备配置或者其他针对网络的变更需求。
网络割接是一个相对难度较高的过程。
所以在割接前需了解清楚整个网络结构。
项目需求一:1.原有两台核心S7505安装位置在主机房,做了IRF虚拟化。
现要求将其中一台搬迁到灾备机房。
2.同时新增2台S7503做IRF虚拟化用作汇聚层,一台安装在主机房,一台安装在灾备机房。
3.汇聚层和核心层之间采用2*2的聚合链路互联。
4.主机房的5台服务器搬迁2台到灾备机房。
5.原先5台服务器通过双绞线双链路(没有聚合,接口trunk)连接到核心S7506,现在要求采用万兆多模双链路连接到汇聚S7503交换机上。
6.其他楼层交换机通过聚合链路上行到核心交换机,将把其中一根链路用过已经敷设好的光纤链路回到灾备机房,接回到原先的核心交换机的相对应接口上。
割接前网络拓扑(核心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IRF虚拟化服务器集群割接后网络拓扑(核心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项目需求二1.服务器和存储之间通过FC光纤交换机连接,原所有存储及服务器都在主机房2.新增两台FC光纤交换机,一台安装在灾备机房,一台安装在主机房,同时把主机房旧的一台般到灾备机房。
每台服务器通过AB路径访问存储FC光纤交换机割接前拓扑(服务器与存储之间)FC光纤交换机割接后拓扑(服务器与存储之间)割接实施与应急预案割接总体原则割接要求平滑过渡,停机时间短,断网时间短,风险可控,分阶段和部分项按时间割接,不超过3天,方案实施简单,具备可操作性。
在新旧机房都有设备作为相互备份。
整体搬迁方案第一阶段:核心备框单链路网络迁移1.准备工具:网络配置脚本,二层盒式交换机(8个光口),千兆多模光模块,多模光纤跳线,标签,螺丝刀等;2.核心备框单链路网络迁移:核心交换机是2台H3C S7606-E相连,配置了IRF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成了一台交换机。
在把备份设备整体搬迁到新机房前,需把核心交换机备框下的单链路网络迁移到主框,使下行交换机设备遵循平滑过渡断网时间短的原则;3.应急预案:无需。
XXXXX Technology Co.,ltdXXXX信息中心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采购A分标建议文件项目实施建议文件v1.0拟稿人:XXXXX2015/8/7目录1项目背景 (3)1.1现网拓扑图 (3)1.2存储及业务部署现状 (3)2项目实施方案 (7)2.1项目部署核心目标。
(7)3项目实施方案 (7)3.1项目施工目标 (7)3.2实施网络拓扑结构 (8)3.3配置规划 (8)3.3.1设备列表 (8)3.3.2IP和新开局初始密码规划 (9)3.3.3存储规划 (10)3.4项目实施实施具体步骤 (11)3.4.1实施分工界面 (11)3.4.2核心设备虚拟化网关VIS6600开局配置说明 (12)4系统割接概述。
(16)4.1.1Vmware Vsphere平台系统割接描述 (16)4.1.2H3C业务平台割接迁移描述 (19)4.1.3其他传统方式挂载业务系统割接描述。
(19)1 项目背景为实现对重要数据的承载和业务保障,本次项目用户采购虚拟化网关VIS6600T对原有存储及现有存储进行接管并采购新一代华为Oceanstor 5800V3存储平台实现新平台构建,实现对业务提供更高更可靠的业务支撑硬件平台。
1.1 现网拓扑图1.2 存储及业务部署现状现网中使用IBM、HP和H3C服务器,上层部署H3C虚拟化平台和Vmware虚拟化平台和其他非虚拟化平台。
存储硬件平台为华为的S5600,交换机为一套两节点SNS2120。
业务部署情况如下表:S5600可用容量102T上层服务器及空间部署情况如下表根据统计,最终结果为用户已用容量为95T,未用容量为7T。
用户另有一套华为Oceanstro S5600TV1版本存储待用,该存储可用容量约20T。
2 项目实施方案2.1 项目部署核心目标。
1、2台VIS6600T安装、初始化配置完成集群化配置。
2、新购一台OceanStor 5800 V3安装、开局配置,按高性能层,性能层,容量层进行划LUN。
3、新购两台SNS2248(SNS2248_SW1和SNS2248_SW2)安装配置,划分zone用于后端VIS对接和前段服务器对接,通过TR模式与SNS2120设备进行对接。
4、华为S5600,华为S5600T,新购置5800 V3接入VIS6600T中,完成存储虚拟化挂载,实现统一平台管理。
5、现有S5600上虚拟化系统数据与系统进行新旧平台迁移,其中由用户协调H3C虚拟化平台维护商迁移到S5800 V3中,vmware平台数据由集成商XXX公司科技公司Vmware VCP认证工程师完成进行迁移进入新存储平台中,非虚拟化数据用户由用户协调对应的开发商完成。
3 项目实施方案3.1 项目施工目标1、2台VIS6600T安装、初始化配置。
2、OceanStor 5800 V3安装、配置。
3、两台SNS2248(SNS2248_SW1和SNS2248_SW2)安装配置。
并通过TR模式实现与SNS2120上设备的对接。
在需要的情况下,对现有SNS2120进行升级。
4、S5600T,5800 V3接入VIS6600T中5、现有S5600上数据迁移到S5600T。
6、迁移完毕后将S5600中可用业务重新划分业务LUN,接入VIS,完成统一资源池配置。
3.2 实施网络拓扑结构改造后示意图见下图3.3 配置规划3.3.1设备列表3.3.2IP和新开局初始密码规划3.3.3存储规划根据项目采购设备数据。
●OceanStor5800 V3设备按Raid2.0进行卷管理,相应的DiskDomain划分●OceanStor5800 V3设备StoragePool划分OceanStor5800 V3,其他设备设备LUN划分容量用户提供用户供用供3.4 项目实施实施具体步骤方案的实施步骤按照3.4.1实施分工界面3.4.2核心设备虚拟化网关VIS6600开局配置说明在完成所有的硬件设备的上架后,服务器与存储与VIS设备配置连接示意图如下图然后配制SNS2248设备对应zone,要确保每个启动器和目标器两两一个zone。
在zone配置中,会遵循如下原则完成。
∙主机Zone和存储阵列Zone必须相互隔离。
∙不同的业务系统要使用不同的Zone。
∙不同的存储阵列使用不同的Zone。
∙主机Zone和存储阵列Zone不能共用相同的FC端口。
在zone配置完成后,对VIS进行内部心跳配置。
配置过程如下通过CLI方式登录VIS6600T集群的一个节点。
登录CLI的用户与登录GUI的用户通用。
初始时,使用VIS6600T提供的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Admin@storage”的超级管理员用户登录。
使用chgheartmode命令设置集群心跳模式为内部心跳。
完成后开始做初始化配置。
在ISM客户端发现设备后,需要对VIS6600T进行初始配置,包括初始化配置(包括修改设备信息、设备时钟、用户密码和管理网口)和设置仲裁盘。
注意要划分三个仲裁盘映射给VIS6600。
在任意1台存储阵列的一个RAID中创建了3个大小为1GB的LUN,且3个LUN已被VIS6600T扫描到即可。
注意事项配置存储虚拟化,或是执行VIS6600T的增值配置(包括镜像配置、快照配置和复制配置)前,必须配置仲裁盘。
设置仲裁盘时,需要3个逻辑盘,仲裁盘一旦设置完成之后,建议不作更换。
如果要更换仲裁盘,请在更换前确认VIS6600T集群的所有节点在线且运行正常。
扫描逻辑盘在存储阵列将存储空间映射给VIS6600T后,可以执行扫描逻辑盘操作发现已经映射的存储空间。
在导航树上,展开存储设备下的“存储资源”节点。
选择“逻辑盘”节点。
在右侧信息展示区单击“扫描逻辑盘”。
系统弹出“警告”对话框。
请仔细阅读对话框中的内容,确认后勾选“我已阅读上述信息,了解执行此操作带来的后果。
”前的复选框。
单击“确定”。
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确定”。
初始化配置在导航树上,展开存储设备下的“配置助手”节点。
在右侧信息展示区的“初始配置”区域单击“初始化配置”。
系统弹出“初始化配置”对话框。
在“修改设备信息”界面设置设备基本信息。
在“设备名称”中输入存储设备新的名称。
只能包含半角的字母、半角的数字、“.”、“_”、“-”和简体中文字符,且“-”不能作为首字符。
长度为1~32个字符(1个中文字符占3个字符长度)。
在“地理位置”输入存储设备的地理位置。
只能包含半角的字母、半角的数字、“.”、“_”、“-”和简体中文字符,且“-”不能作为首字符。
长度为1~32个字符(1个中文字符占3个字符长度)。
单击“下一步”,在“修改设备时钟”界面设置设备的时间。
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设置设备时间。
选中“同步客户端时间”,同步当前客户端的时间和时区到设备。
选中“NTP自动同步”,自动同步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服务器的时间到设备。
在“服务器IP地址”文本框输入NTP服务器的IP地址。
服务器IP地址支持IPv4地址和IPv6地址。
在“同步周期(小时)”文本框中设置同步服务器时间到设备的周期。
取值范围为12~240的整数。
选中“手动修改”,手动修改设备的时间和时区。
在“设备时间”区域框中单击“修改”。
系统弹出“修改时间”对话框。
在“日期”区域框修改设备的显示日期。
在“时间”区域框修改设备的显示时间。
在“当前时区”下拉列表框选择设备所在的时区。
单击“确定”。
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请仔细阅读对话框中的内容,确认后单击“确定”。
系统弹出“信息”提示框,提示“操作成功。
”单击“确定”。
完成修改设备时间的操作。
选中“对设备当前时间不做修改”,不对设备时间做修改。
(可选)单击“下一步”,在“修改用户密码”界面修改超级管理员的密码。
说明:密码保证了存储系统的安全。
建议在进行初始化配置时修改密码。
选中“修改密码”前的复选框。
在“原密码”中输入登录设备的密码。
在“新密码”和“确认密码”中输入修改后的用户密码。
密码为6~16位的字符串。
(可选)单击“下一步”,在“管理网口设置”界面设置设备的管理网口信息。
说明:在“初始配置”章节,已完成管理网口的设置。
如果不需要重新设置管理网口IP地址,请跳过此步骤。
如果需要重新设置管理网口IP地址,每设置完一个节点的管理网口IP地址后,请单击“应用”保存设置。
单击“下一步”,在“选择仲裁方式”界面设置设备的仲裁方式。
取值包括“仲裁盘”和“仲裁服务器”。
单击“下一步”,在“配置仲裁策略”界面设置设备的仲裁策略。
在步骤7中选择“仲裁盘”时,在“可选逻辑盘”中选择逻辑盘。
设置仲裁盘时,需要3个逻辑盘。
在步骤7中选择“仲裁服务器”时,请执行以下操作:在“仲裁服务器IP”中输入仲裁服务器的IP地址。
在“可选端口”中设置控制器iSCSI端口的IP地址。
请为每个节点配置一个可用端口。
单击“下一步”,在“信息汇总”界面确认信息。
单击“完成”。
修改管理网口的信息后,请重新发现设备。
停止监控设备。
在导航树上,单击“所有设备”节点。
在右侧信息展示区勾选需要停止监控的设备。
单击“停止监控”。
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请仔细阅读对话框中的内容,确认后单击“确定”。
系统弹出“信息”提示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确定”。
重新发现设备。
在“用户名”文本框中输入登录设备的用户名。
在“密码”文本框中输入登录设备时与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在“认证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本设备”。
在“设备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VIS”。
单击“确定”。
发现的设备会以树节点形式显示在导航树中。
之后,配置按如下流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本次项目只需要完成虚拟化虚拟化配置即可。
具体的虚拟化配置不在本文件进行详细描述。
4 系统割接概述。
本项目割接主要涉及到三个类型系统,基于Vmware公司的虚拟化平台系统割接,H3C虚拟化平台系统割接,其他传统服务器挂载存储类业务系统割接。
下面对三个类型业务系统分别进行割接描述。
4.1.1Vmware Vsphere平台系统割接描述基于Vmware平台的割接核心是通过Vmware的克隆技术为主,以Vmware的Storage Vmotion为辅完成虚拟机服务器从旧存储到新存储之间的迁移。
整个迁移经过测算可以在15小时左右完成。
如果以StorageVmotion功能为主,也可以在不停机情况下完成,但后者会在迁移启动后如果链路断开会可能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发生,因此强烈建议以冷迁移方式完成整套vsphere业务系统迁移。
(1)、系统迁移原则整个系统迁移主要原则如下:业务迁移数据完整性,做到所有数据0丢失。
数据一致性为,确保迁移业务前后业务数据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