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波产生电路
- 格式:pdf
- 大小:314.94 KB
- 文档页数:5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中,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究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性能特点。
2. 实验原理2.1 锯齿波生成器锯齿波生成器是一种周期性信号产生装置,其输出信号呈现出类似锯齿形状的波形。
该装置由一个稳压源、一个比较器和一个积分器组成。
稳压源提供给比较器一个参考电压,比较器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一个方波脉冲。
积分器对方波脉冲进行积分处理,得到锯齿波输出。
2.2 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调整的装置。
它由一个锯齿波生成器和一个可变延迟线构成。
输入信号与延迟线上的锯齿波进行比较,触发电路将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同步移相,实现相位调整的功能。
3. 实验步骤3.1 搭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根据实验原理,搭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将锯齿波生成器的输出信号与可变延迟线上的锯齿波进行比较,并接入触发电路。
调节可变延迟线的长度,使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产生一定的相位差。
3.2 收集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可变延迟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每个长度对应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和宽度。
通过改变可变延迟线的长度,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的相位调整效果,并得到不同相位差下的电压幅值和宽度数据。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通过分析图表中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变化,可以得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中,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规律或函数关系。
4. 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可变延迟线长度(单位:cm)输出信号电压幅值(单位:V)输出信号宽度(单位:s)0 1.5 0.11 1.3 0.122 1.2 0.153 1.1 0.184 1.0 0.21………5.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规律:•随着可变延迟线长度的增加,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逐渐降低。
简述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锯齿波触发电路其调试步骤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桥式整流电路中的晶闸管的触发角,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实现对负载电压的调节。
锯齿波触发电路是控制晶闸管触发角的关键部分,它通过产生锯齿波信号来实现晶闸管的触发控制。
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中,锯齿波触发电路的功能是产生一个包含6个周期的锯齿波信号,每个周期包含两个上升沿和一个下降沿。
触发脉冲通过晶闸管触发电路发送给晶闸管,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
调试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步骤如下:1.检查连接:首先,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包括电源、负载和电感的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无误。
2.调节电源:将交流电源连接到桥式整流电路中,逐步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3.选择触发电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锯齿波触发电路,同时检查触发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4.调节触发角:根据系统需求,调节晶闸管触发角。
触发角决定了晶闸管的触发时间和导通时间,进而影响负载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测量电流和电压:使用示波器测量负载电流和电压,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调节触发角和电源电压,实现对负载电流和电压的控制。
6.调整电源频率:根据需要,调整电源频率。
一般情况下,电源频率应与负载频率匹配,以提高整流效率和负载稳定性。
7.调试保护功能: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并实现过电流、过温等保护功能。
8.性能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负载响应、效率、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9.优化调节: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调节,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控制效果。
10.验证可靠性:确保整个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长时间运行测试和负载变化测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特别是对电源和高压部分的注意和保护。
同时,也需要注意电路的散热问题,避免过热导致故障和损坏。
总之,调试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步骤主要包括检查连接、调节电源、选择触发电路、调节触发角、测量电流和电压、调整电源频率、调试保护功能、性能测试、优化调节和验证可靠性。
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
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用于产生相位差的电路。
它通常由锯齿波产生器和移相器组成。
锯齿波产生器是一个产生锯齿波形的电路,它通常由一个集成电路或者操作放大器和一些电阻、电容组成。
锯齿波的频率和振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移相器是用于改变锯齿波相位的电路。
它通常由一个电阻、电容和一个可变电阻组成。
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值,可以改变锯齿波的相位。
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锯齿波产生器产生一个锯齿波形信号。
然后,该信号经过移相器,移相器根据可变电阻的值改变锯齿波的相位。
最后,移相后的锯齿波信号可以用于触发其他电路或者进行其他需要相位差的操作。
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音频处理、信号调制、频率合成等领域。
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晶体管触发电路晶体管触发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产生特定的输出波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种以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晶体管触发电路。
晶体管触发电路是一种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波形的电路,它由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组成。
这种电路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波形,如方波、正弦波和锯齿波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以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晶体管触发电路。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同步电压。
同步电压是指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下产生的周期性电压信号。
在晶体管触发电路中,我们使用同步电压作为输入信号,通过电路的运算来产生锯齿波形的输出。
在这种触发电路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个电容来存储电荷,并通过晶体管来控制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当输入的同步电压为高电平时,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电容开始充电。
当输入的同步电压为低电平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电容开始放电。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的同步电压的高低电平来控制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从而产生锯齿波形的输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
当输入的同步电压为高电平时,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电容开始充电。
由于电容的充电时间常数与电阻和电容的数值相关,所以电容的充电过程会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延迟。
当输入的同步电压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电容开始放电。
由于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也与电阻和电容的数值相关,所以电容的放电过程也会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延迟。
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我们可以控制电容的充放电过程的时间延迟,从而产生不同频率的锯齿波形。
除了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的同步电压的频率来改变锯齿波形的频率。
在晶体管触发电路中,输入的同步电压的频率决定了晶体管的开关频率,进而影响了锯齿波形的频率。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的同步电压的频率来实现对锯齿波形频率的控制。
总结起来,以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晶体管触发电路可以通过调整电阻、电容的数值和输入同步电压的频率来产生特定频率的锯齿波形输出。
实验一、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锯齿波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各主要元件的作用并观察各主要点的波形。
2.掌握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和同步定相方法。
锯齿波触发如下图所示。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三、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四、实验方法1.按图实2-1接通各直流电源及同步电压,选定其中一块触发器(如1CF),检查RP1~RP3电位器当顺时针旋转时,相应的锯齿波斜率应上升,直流偏移电压U b的绝对值应增加,控制电压U c也应增加。
2.用双踪示波器检查各主要点波形1)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2)观察“1”、“2”点的电压三锯齿波排对图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3)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4)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5)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6) 调节U ct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7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U1U2U3U4U5U6幅值(V) 12.6 7.4 2.8 9.0 16.4 4.6宽度(ms) 20.11 20.60 20.20 19.98 20.01 20.061~7点对应的波形及“G,K”脉冲电压如下:五、注意事项1)参见本教材实验一的注意事项。
2)由于正弦波触发电路的特殊性,我们设计移相电路的调节范围较小,如需将α调节到逆变区,除了调节RP1外,还需调节RP2电位器。
3)由于脉冲“G”、“K”输出端有电容影响,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G”和“K”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或者也可用约100Ω左右阻值的电阻接到“G”、“K”两端,来模拟晶闸管门极与阴极的阻值),否则无法观察到正确的脉冲波形。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1. 电路组成用积分运算电路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
两个RC 环节实际电路将两个RC 环节合二而一ZU +↑↓u O 要取代u C ,必须改变输入端。
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化整为零(分块),分析功能(每块),统观整体,性能估算。
8.4.3 三角波发生电路u C75/101滞回比较器积分运算电路讨论: 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三个参数u OH 、 u OL , U T 。
12P1O1O1212P1N10R R u u u R R R R u u =⋅+⋅++==令,1O1Z O Z T 21O1Z O Z T2+--+R u U u U U R R u U u U U R =⇒=⋅=-=⇒=⋅=+当当2. 工作原理u p1滞回比较器特性76/10177/101 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初始态:合闸通电,通常C 上电压为0,输出电压u O =0。
设u O1↑→ u P1↑→ u O1↑↑,直至u O1 = U Z (第一暂态);第一暂态:积分电路反向积分,t ↑→ u O ↓,一旦u O 过- U T ,u O1从+ U Z 跃变为- U Z (第二暂态) 。
第二暂态: 积分电路正向积分,t ↑→ u O ↑, 一旦u O 过+ U T , u O1从 - U Z 跃变为+ U Z ,返回第一暂态。
重复上述过程,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即振荡。
电路状态翻转时,u P1=?u p13. 波形分析()()()1O O132O 211t u dt t u C R t u t t +⋅-=⎰()Z21T T Z 3T 21U R R U )U (TU C R U =-+⋅-⋅-=+ 又2314R C R R T =∴思考题:如何调整三角波的幅值和频率?振荡中间过程t 1 t 22T 78/10179/1018.4.4 锯齿波发生电路()23112R C R R R T 6+=21T T T +=()23122R C R R R T 7+=80/101思考题:1. R W的滑动端在最上端和最下端时的波形?2. R3短路时的波形?制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
·1设计目的·2设计任务·3锯齿波型发生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1锯齿波型发生电路的构成·3.2原理分析1关标准与规范、电路仿真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设计任务观测波形、读取参数3、锯齿波型发生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1、锯齿波型发生电路的构成电路设计采用矩形波转变成三角波的波形转换的方法得到三角波,在其中加一个占空比调节电路,利用三角波发生电路中积分电路反向积分速度远大于正向积分速度,或者正向积分速度远大于反向积分速度,则输出电压u0就成为锯齿波。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使积分电路两个方向的积分通路不同,并使两个通路的积分电流相差悬殊,就可得到锯齿波发生电路(通常Rw远大于R3)。
3.2、原理分析设二极管导通时的等效电路可忽略不计,电位器的滑动端移到最上端。
当uo1=+Uz时,D1导通,D2截止,输出电压表达式为uo=-1/R3*C[Uz(t1-t0)+uo(t0)]uo随时间线性下降。
当Uo1=-Uz时,D2导通,D1截止,输出电压表达式为45、锯齿波型发生电路的仿真及结果分析图5仿真电路图680%Rw图720%Rw6、收获、体会和建议通过这次的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我们要把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更好发展。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使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让我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自己,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课程设计,为我们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为学好通信工程其他的专业课做了铺垫,我很高兴能做这次课设,期待我的下一次课设能做得更好!参考文献[1]周常森.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技术.山东科技出版社[2]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3]蔡忠法.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4][5]。
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学院:专业:姓名:学号: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占空比调节的方法二(总体设计方案1.滞回比较器在单限比较器中,输入电压在阈值电压附近的任何微小变化,R都将引起输出电压的跃变,不管这种微小变化是来源于输入信号还是外部干扰。
因此,虽然单限比较器很灵敏,但是抗干扰能力差。
滞回比较器具有滞回特性,即具有惯性,因此也就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滞回比较器电路如图(a)所示,滞回比较器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a)电路 (b)电压传输特性从集成运放输出端的限幅电路可以看出,u=?U。
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电位u= u, Z0NI同相输入端电位根据“虚短”u=u,求出的u就是阈值电压,因此得出 NPI当u<-U,u<u,因而uo=+U,所以u=+U。
u>+U,uo=-U。
ITNPZPTITZ当u>+U,u>u,因而uo=-U,所以u=-U。
u<-U,uo=+U。
ITNPZPTITZ可见,uo从+U跃变为-U和uo从-U跃变为+U的阈值电压是不同的,电压传输特性如ZZZZ图(b)所示。
在我们所设计的锯齿波发生器中,滞回比较器由运放U1和电阻R1,R3,R4所组成。
通过由稳压管D1,D2和限流电阻R3构成的输出限幅电路,从而输出方波波形。
其中调节电阻R2可改变锯齿波的幅值和一定范围的频率。
调节滞回比较器的稳幅输出D1,D2值,可调整方波输出幅值,可改变积分时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锯齿波的频率。
2.积分电路1如图所示的积分运算电路中,由于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R’接地,u=u=0为NP “虚地”。
电路中电容C的电流等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输出电压与电容上电压的关系为 u=-u oc而电容上电压等于其电流的积分,故在求解t1到t2时间段的积分值时式中u(t)为积分起始时刻的输出电压,即积分运算的起始值,积分的终值是t 时刻的输2o1出电压。
能将矩形波变成锯齿波的电路
锯齿波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正弦波,这种波形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常常被利用用来实现各种电路设计的功能。
当人们想要从在电路设计中实现锯齿波时,就需要能够将矩形波变成锯齿波的电路了。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脉冲发生器,将矩形波输入脉冲发生器,调整参数后可以得出锯齿波,不仅可以将矩形波变成锯齿波,还可以改变锯齿波的频率和幅值。
其次,要调节滤波器,确定锯齿波的时钟周期和频率,不断调整滤波器来得到所需频率的波形。
最后,要准备一个专用的反馈电路,将脉冲的正弦波输入经反馈电路后就可以得到锯齿波。
这种反馈电路可以改变被反馈的相位,实现不同锯齿波形,不仅可以用矩形波形改变锯齿波,而且可以改变锯齿波的频率、波幅、相位,进而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电子电路设计,使电子电路更灵活和高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以上可以看出,将矩形波变成锯齿波的电路并非非常复杂,只需要准备一个脉冲发生器、滤波器和反馈电路即可轻松实现。
由于其应用普遍,不仅使用于矩形波变锯齿波,而且也可以用来实现多种复杂的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电路设计者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