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指导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
- 格式:pdf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42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
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2、导入新课。
师问: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二、探究新知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
(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
(东方)(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
(西方)(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提问: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方向?(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
站在操场中央,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
(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背对背而战)(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也是背对背而战)(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那两个是相对的。
(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
(1)提问: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什么方向。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习题参考答案第1讲位置与方向考点题库一1. (1)西东;(2)北南;(3)东西2. (1)北南西东;(2)指南针方向;(3)南北东;(4)北南;(5)北3. (1)西 400 南 200;(2)东 600 南 200;(3)4. 从左到右四个房间分别住着小平、小杰、红红、丽丽或红红、丽丽、小平、小杰。
5. (1)(2)图略;(3)东 4 北 1 北 1 东 4考点题库二1. (1)西南;(2)东;(3)东北西南;(4)东南南2.红红上学路线:先从家向西南走到新华书店,再向西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百货大楼,再向西北走到法院,再向西走到公安局,最后向西南走到学校。
红红放学路线:先从学校向东北走到公安局,再向东走到法院,再向东南走到百货大楼,再向南走到医院,再向东走到新华书店,最后向东北走到家。
3. (1)× (2)× (3)√4. (1)南北东西;(2)西北;(3)东南西南;(4)东北西北家庭作业:一、1. 东北 2. 西北 3. 东 4. 东北西南二、1.东北 4 东南 4 南 1 东 22.可能从广场上车,也可能从卫星路上车。
第2讲 口算除法与笔算除法(一)考点题库一1. 20 3000 600 30 30 602. 812÷9≈90(千米)3. 480÷6=80(元)4. 300÷3=100(束) 360÷4=90(束) 720÷9=80(束)80<90<100 最多能配成80束。
5. 127+223=350(棵) 350÷5=70(棵)6. (1)40 6;(2)8 30;(3)12 20(答案不唯一) 考点题库二1. 23 18 182. (1)两;(2)个 十;(3)16 4003. (1)不对 (2)不对改正: 改正: 4. 65÷5=135. 50+13=63(元) 63÷3=21(元) 家庭作业:一、(1)90 90;(2)80 72 72 8 80;(3)5 4 3 4 5 6 二、30 12 12第3讲 笔算除法(二)2 9 2 5 8 4 1 8 1 8 0 2 1 4 8 4 8 4 4 0考点题库一1. 72 161 (3)2. ③ ② ①3. 34 31 118 108 33 1084. 456÷4=114(棵)5. 5+1=6 灰兔:126÷6=21(只) 白兔:21×5=105(只)6. 考点题库二 1. 201 205 104 2. 不对 不对 改正: 改正: 3. (1)525÷5=105(个);(2)256÷8=32(个);(3)105-32=73(个)4. (212+192)÷4=101(人)家庭作业:一、(1)三 百;(2)3 4;(3)12 116;(4)4;(5)6 257二、(1)╳;(2)╳;(3)╳;(4)╳;(5)√第4讲 笔算除法(三)考点题库一1. 150 130……6 1402. (1)2;(2)三 145 1;(3)563;(4)5 0 3 7 96 5 4 8 0 4 5 3 0 3 0 0 3 0 1 3 9 0 3 9 3 3 043 191 26 0 1 2 9 2 13. 482÷4=120(束)……2(枝)4. 420÷6=70(米/分) 480÷8=60(米/分) 70>60,小明走得快。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相关书籍一、《三年级数学习题集》《三年级数学习题集》是一本专门为三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习题集。
该书内容包括了三年级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小数等。
每个知识点都有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
同时,该书还附有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方法,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使用《三年级数学习题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年级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三年级数学教材》《三年级数学教材》是三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该书的内容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学大纲编写,包括了三年级数学的各个章节,如数的认识、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分数与小数等。
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详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教学实例和练习题。
通过使用《三年级数学教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课本的学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三年级数学知识。
三、《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是一本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书。
该书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数学思维题,涵盖了三年级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并且增加了一些拓展题和思维题,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每个题目都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和解答,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使用《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锻炼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三年级数学练习册》《三年级数学练习册》是一本专门为三年级学生编写的练习册。
该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三年级数学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巩固。
练习册中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涵盖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小数等多个知识点。
每个题目都有对应的答案和解析,方便学生自我检测和纠正错误。
通过使用《三年级数学练习册》,学生可以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三年级数学故事绘本》《三年级数学故事绘本》是一本通过故事和绘画的方式向三年级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书籍。
适合三年级孩子看的数学书籍前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数学书籍是非常有益的。
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数学书籍应该寓教于乐,具有趣味性,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
本文将向你推荐几本适合三年级孩子阅读的数学书籍。
1.《小学生数学趣味题》《小学生数学趣味题》是一本针对三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习题集。
该书以趣味丰富的题目形式,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孩子的实际运用能力。
书中的题目包含加减法、乘除法、几何、逻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解题过程中培养智力和逻辑思维,并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技巧。
2.《三年级数学游戏乐园》《三年级数学游戏乐园》是一本专为三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游戏书籍。
该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学游戏,如填数字、连线运算、迷宫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解题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每个游戏都配有详细的解题方法和答案,方便孩子自学和自检。
3.《小学三年级数学常见问题解》《小学三年级数学常见问题解》是一本针对三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问题解答书籍。
书中列举了常见的数学问题,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方法和答案。
这本书旨在帮助孩子理解和解决数学中的难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解题能力。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本书,孩子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应对数学问题的能力。
4.《数学小偏方》《数学小偏方》是一本针对小学生编写的数学技巧指导书籍。
该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图表和解题方法,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书中的案例和小技巧不仅能帮助孩子在解题时更加快速准确,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抽象能力。
这本书对于帮助孩子建立数学基础和解题方法非常有益。
5.《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是一本旨在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书籍。
该书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如找规律、推理、判断等,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用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用书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数学》是我国小学学生数学课程的一套规范性教材。
本教材是按照普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数学传统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年级下册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与认识数字的特殊性质”、“加减法的计算”、“长度、重量和容积的比较”、“简单的二维几何”、“时间的认识和计算”、“数据和图表的处理”的多个知识点。
本教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通过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材特点1.强调理解和应用本教材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感性认识,逐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并能熟练运用。
同时,加强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贴近学生实际本教材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授数学知识,注重知识内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使数学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3.多元发展本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合作精神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数学学科上获得知识,更能在生活中活用数学。
三、教学建议1.落实启发式教学依照《人教版小学数学》的理念,教师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现“理解-应用-延伸”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贯彻“体验性学习”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多地开展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强化差异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育。
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进行不同的当堂教育,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和任务目标。
四、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语言简明、通俗易懂,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内容丰富饱满。
教材贯彻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注重启发式、探究式、体验性教学,并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数学学习指南: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学习指南目录目录1. 单元一:数到10002. 单元二:加法运算3. 单元三:减法运算4. 单元四:位置与方向5. 单元五:乘法认识6. 单元六:除法认识7. 单元七:时间和日历8. 单元八:长度和重量9. 单元九:图形认识10. 单元十:数据收集和分析单元一:数到1000- 1.1 数到100- 1.2 数到1000单元二:加法运算- 2.1 加法的意义- 2.2 用算竖式进行加法运算- 2.3 进位减少的情况- 2.4 转换计算顺序的加法- 2.5 带有括号的加法- 2.6 复杂的加法运算单元三:减法运算- 3.1 减法的意义- 3.2 用算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3.3 退位减少的情况- 3.4 拆分减法- 3.5 借位的减法- 3.6 复杂的减法运算单元四:位置与方向- 4.1 方位和方向的认识- 4.2 位置的描述- 4.3 寻找位置上的变化单元五:乘法认识- 5.1 用启发法解决问题- 5.2 熟练掌握乘法表- 5.3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单元六:除法认识- 6.1 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6.2 用竖式进行除法运算- 6.3 用乘法与除法互解一些基础问题单元七:时间和日历- 7.1 认识时间的知识- 7.2 日历的使用单元八:长度和重量- 8.1 认识长度和重量的知识- 8.2 使用标准单位测量长度和重量单元九:图形认识- 9.1 认识平面内的图形- 9.2 认识部分图形的特征单元十:数据收集和分析- 10.1 数据的表达- 10.2 数据的分析- 10.3 使用表格和图表展示数据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的学习指南目录。
希望这份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顺利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析《位置与方向》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位置”学习的第二阶段。
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并学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课程实施中,应注重结合具体情境,创设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注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标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在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一)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知识一年级学习的“上、下、左、右、前、后”几个基本方位,以及语文课本中学习的儿歌“东西南北”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重要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方向知识和经验展开教学。
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先通过描述物体的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变化,产生学习新知的需求,再通过儿歌的回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儿歌引导学生推出:前面──东,后面──西,左面──北,右面──南。
在学习平面图中方向时,又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起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既有利于学生对四个方向的记忆,又帮助学生找到了辨认方向的方法。
(二)创设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积累活动经验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做基础,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方位知识,积累活动经验。
郑祥旦编著先学后教网 家长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数学(配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郑祥旦编著更多资料请访问先学后教网1目 录第一单元 测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1)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2)第5课时 吨的认识(1)第6课时 吨的认识(2)第7课时 生活中的数学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8课时 两位数加法第9课时 三位数加法第10课时 练习课(1)第11课时 练习课(2)第12课时 三位数减法第13课时 练习课第14课时 加减法的验算第15课时 练习课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 四边形第17课时 四边形第18课时 平行四边形第19课时 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第20课时 长方形的周长第21课时 估计第22课时 练习课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23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第24课时 余数和除数2第25课时 练习课第26课时 解决问题第27课时 练习课第五单元 时、分、秒第28课时 秒的认识 时间的换算第29课时 时间的计算第30课时 填一填 说一说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31课时 口算乘法第32课时 乘法估算第33课时 练习课第34课时 不进位乘法第35课时 进位笔算乘法(1)第36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2)第37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3)第38课时 练习课第39课时 0的乘法第40课时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第41课时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42课时 练习课第43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44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第45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第46课时 练习课第47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48课时 练习课第八单元 可能性第49课时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可能性第50课时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1)3第51课时 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2)第52课时 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3)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第53课时 列举可能性第54课时 排列第55课时 组合第56课时 掷一搠第十单元 总复习第57课时 万以内的加、减法第58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59课时 四边形 时、分、秒 千米和吨第60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1第一单元 测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学习内容课本第2~3页例1,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郑祥旦编著先学后教网 家长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数学(配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郑祥旦编著更多资料请访问先学后教网1目 录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 辨认东南西北第2课时 地图上的方向第3课时 四个方向的线路图第4课时 辨认八个方向第5课时 八个方向的线路图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6课时 口算除法第7课时 除法估算第8课时 练习课第9课时 两位数除一位数笔算除法第10课时 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除法第11课时 练习课第12课时 除法的验算第13课时 练习课第14课时 0的除法第15课时 被除数有0的除法第16课时 商有0的除法第17课时 练习课第18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 统计第19课时 横向条形统计图第20课时 特别起始格统计图第21课时 平均数第22课时 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第四单元 年、月、日第23课时 年、月、日第24课时 平年、闰年2第25课时 24时计时法第26课时 时间计算第27课时 制作年历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28课时 口算第29课时 练习课第30课时 估算第31课时 练习课第32课时 笔算(不进位)第33课时 笔算(进位)第34课时 练习课第35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六单元 面积第36课时 面积的含义第37课时 面积单位第38课时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第39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40课时 解决问题第41课时 练习课第42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公顷、平方千米第43课时 练习课第七单元 小数的认识第44课时 小数的含义和写法第45课时 小数的大小第46课时 练习课第47课时 小数的加、减法第48课时 练习课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第49课时 两步乘法解决问题第50课时 练习课3第51课时 两步除法解决问题第52课时 练习课第53课时 设计校园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第54课时 集合第55课时 等量代换第十单元 总复习第56课时 位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57课时 位置与方向 统计第58课时 年、月、日 面积第59课时 小数的认识第60课时 解决问题1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 辨认东南西北学习内容课本第2~3页例1,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学习目标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文讲解主题图,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孩子体验在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1,小明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让孩子在已有2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孩子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辅导精要打开课本的目录,让孩子读各单元的课题,根据课题猜想,这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哪些知识是前几学期所学的知识的发展,哪些知识是全新的知识,用一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验证自己的猜想。
过渡到第一单元。
主题图,家长与孩子交流:图上是什么地方?你认得其中哪些建筑物?你介绍介绍这些建筑物的位置,使我没看图也能想像得到。
让孩子想象自己就站在天安门广场内,并用已有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描述天安门广场内各建筑物(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关系。
也可让孩子找出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复习一下第一单元“位置”的课本内容,然后再介绍天安门广场建筑物的位置。
由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对性,孩子观察的方向不同,描述也会不同,抓住此矛盾,问孩子:有更好的介绍方法吗?并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介绍位置。
家长问: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方向?孩子可能说:早晨,太阳从东方3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过渡到例1。
例1,读:早晨,太阳在东方。
看图说话。
小明站在操场上,他说:“我面向东,背对着的方向是西。
”小精灵聪聪说:“小明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
并在小明的周围写出“东、南、西、北”。
让孩子从图上回到现实,站在家里的某一位置,说一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想像站在户外某处(要具体的),再说四个方向。
还可让孩子记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南西北,认清方向。
指出图上学校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让孩子结合他自己的学校说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使孩子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让孩子结合家里的房屋状况,用“东南西北”描述各个房间的位置。
还可让孩子结合主题图,介绍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的位置。
“做一做”。
看图说图意:4个同学背对着背站在一起,左边的同学指着东方,右边的同学指着西方,前面的同学指着南方,后面的同学指着北方。
东、西两个方向是相对的,南、北两个是方向相对的。
也可全家齐动员,如图上所站着,让孩子说方向,直观地认识四个方向,体会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4归纳小结:辨认方向时,要结合“前后左右”来辨认“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习题解析第1题,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
辅导时,可让孩子根据学习时所坐的位置,辨认书房里东、南、西、北方都有什么。
第2题,实际应用的题目。
让孩子先看图,把插图里的小朋友的话说完;再说一说,自己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孩子应用数学的意识。
5第2课时 地图上的方向学习内容课本第4页例2,第7页“你知道吗”。
学习目标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课文讲解例2,让孩子把例1校园的各建筑物画出示意图,4个同学各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最后使孩子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6“你知道吗?”,一方面扩展孩子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同时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辅导精要让孩子把例1学校的各建筑物写在卡片上,即大门、操场、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根据它们的位置摆出示意图,用几何图形(如长方形)表示把这些示意图画在本子里。
共有4种画法。
有的孩子可能将东边的建筑物画在纸的上部,有的孩子也可能将北边的建筑物画在纸的上部,……。
可让孩子一一画出。
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
再让标出方向。
有的孩子可能将每一个建筑物的所在方向都标明,有的孩子可能只标出一个方向。
对前者,可问他:四个方向一定要全部标明吗?让孩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理解:只标出一个方向,就可知道四个方向。
对后者,可让他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同样也要让他学会方向的相对性。
最后,告诉孩子: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引导孩子找出按地图所用的方式绘制示意图,并作必要的修改。
阅读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补白。
读一读,主题图中的示意图。
找出示意图中的建筑物。
还可让孩子把第6页第2题的床、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画出示意图。
“你知道吗?”读一读课文内容。
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有关指南针的知识,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
让孩子说一说,司南、指7南针所指示的“东、南、西、北”。
司南的勺柄指向南方;指南针的S 是南方。
在孩子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收集信息的能力,让孩子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拓展与提高1.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2.指出含有“东、南、西、北”等词语的省份,如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陕西省、江西省。
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这些省份。
让孩子利用方位词记住这些省名和它们的地理位置。
8第3课时 四个方向的线路图学习内容课本第5页例5,第6~7页练习一第3~4题。
学习目标会看四个方向的路线图,并能用方位词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文讲解例3,在某一街区“孩子问路”。
孩子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方位词描述行走的路线。
辅导精要看图说图意:在街上,一个同学有礼貌地向另一个同学问路,他说:“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另一个同学热情地回答:“先向东再向北。
”让孩子找出街图的四个方向,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图上给定了北方,它相对的是南方,右边是东方,左边是西方。
再让他画出去少年宫的路线。
读聪聪的问话:“如果他要去体育场,可以怎么走?”让孩子自己说一说。
如:先向东再向北,到下一路口再向西;或者先向北,到下一路口向东。
还可问:如果他要从少年宫去医院,可以怎么走?先向南,到第二个路口再向西,又向南。
或者,先向南到路口,向西,又向南。
还可问:如果他要从家(左上角的房子)去公园(右下角),可以怎么9走?先向南,再向东,到路口又向南。
或者,先向南,到第二个路口向东。
南方人不是很习惯用方位词描述行走的路线,要特别注意加强练习。
“做一做”,某一街区的示意图,在描述行走的路线时结合口算练习。
让孩子先对于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进行叙述,并体会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概念的相对性。
例如:书店在小兰家的西面,书店在邮局的东面;邮局在书店西面,邮局在小红家的东面等。
再让孩子独立完成练习。
先找出行走的路线,再口算行走的路程。
同时关注孩子的口算策略,如小兰上学的路程,可先算90+210=300(米),再算300+280=580(米),不一定按顺序进行计算,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灵活地解决问题的习惯。
结合练习归纳总结:到路口时,要先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决定怎么走。
还可让孩子在各个路口写出它的四个方向。
习题解析10第3题,让孩子先辨认方向,再用方位词描述行走的路线。
有多条路线可以行走,如小峰上学有4种走法。
还可比较各种走法的路程,让孩子体验到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第4题,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让孩子观察图,说一说这五座名山的地理位置,再填空。
还可让孩子找一找自己的所在地,说一说首都北京的位置,适时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1第4课时 辨认八个方向学习内容课本第8页例4,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学习目标认识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文讲解例4,在例1的基础上,让孩子在操场上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四个方向。
辅导精要让孩子打开课本第3页例1,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大门和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想一想,多功能厅在操场的什么方向?孩子可能先找到东方或者北方,再发现说东方或北方都不太准确,这时有的孩子可能说:我们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叫东北方向或北东方向吧。
家长要肯定他的想法,过渡到例4。
例4,读:“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东北角。
”给“东北”下划线。
让孩子“组词”:东南、西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