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312.70 KB
- 文档页数:10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1.泊位布局泊位布局是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正确合理的泊位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停放效率,并减少因泊位之间距离过小、通道不畅等问题导致的拥堵。
泊位布局要遵循以下原则:-活动性布局:确保泊位之间的通行道宽度足够,方便车辆进出和转弯。
-纵横错落:合理设置主次通道,避免单一通道造成的交通拥堵。
-合理划分车位大小:根据不同车辆尺寸需求,合理划分泊位大小。
2.安全出入口设计安全出入口设计是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车辆安全和流畅出入。
出入口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入口通道宽度要满足车辆进出的需求,同时留有一定余地,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过。
-出入口坡度要适中,不宜过陡,以免影响车辆通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出入口视线要良好,避免盲区,以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周围情况。
3.照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光源的依赖,节省能源。
-照明设备要合理布局,保证整个停车场车库能够均匀照明。
-使用高质量、节能的照明设备,以提高照明效果和降低能耗。
4.防火防烟设计防火防烟是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中的重要方面,确保车库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排烟、灭火,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合理设置排烟口和排烟通道,确保烟雾能够迅速排出车库,避免烟雾堆积。
-安装火警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及时报警和灭火。
5.节能环保设计-使用太阳能和LED灯等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和水处理系统,确保车库通风良好,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之,地下停车场车库的设计规范需要考虑泊位布局、安全出入口设计、照明设计、防火防烟设计和节能环保设计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地下停车场车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为城市交通管理贡献力量。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范地下停车库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停车库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准则。
地下停车库通常位于建筑物地下,既可以供住宅小区或商业综合体使用,也可以提供城市公共停车服务。
以下是一些地下停车库设计规范的重点:1. 车位标准:地下停车库的车位宽度应满足标准尺寸要求,一般为2.5米。
车位之间应有足够距离,方便驾驶员进出车位。
2. 车库通道:车库通道的宽度应满足消防车和紧急救援车辆的需求。
一般来说,车库通道的宽度为6米,以确保车辆可以方便地操控。
3. 通风与排烟系统:地下停车库应配备有效的通风和排烟系统,以避免空气污染和有害气体积聚。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相关建筑规范,确保车库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
4. 照明系统:地下停车库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提供明亮的照明环境,确保驾驶员的安全视野。
照明设施应具备防水性能,以应对潮湿的地下环境。
5. 消防设施:地下停车库应配备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栓等。
应设有合适数量和位置的消防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6. 层高和层板:地下停车库的层高应满足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要求,一般为2.8米至3.2米。
层板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以适应车辆和人员的重量。
7. 防水与防潮:地下停车库应采用防水和防潮措施,以防止地下水渗入并保持车库内干燥。
地下停车库设计时应考虑防水层和排水系统,并采用耐用的材料。
8. 安全设施:地下停车库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电话、监控摄像头、报警按钮等,以保障驾驶员和车辆的安全。
9. 指示标志与画线:地下停车库应设置清晰的指示标志和标线,以指导驾驶员停放车辆和行走路径。
标志和标线应醒目易懂,并定期维护更新。
总而言之,地下停车库设计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停车库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通过规范的设计,可以提供便利的停车环境,保障驾驶员和车辆的安全,并提升城市交通服务的质量。
地下停车场车库布局规范1. 车位布局:车位应合理布置,确保车辆进出方便,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
车位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隔,以便车辆停放和驶入驶出。
车位布局:车位应合理布置,确保车辆进出方便,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
车位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隔,以便车辆停放和驶入驶出。
2. 车道设计:车道应根据车辆流量和车库规模进行设计。
主要车道应足够宽阔,以便车辆顺利进入和离开停车场。
同时,需要设置辅助车道和转弯区域,方便车辆转弯和行驶。
车道设计:车道应根据车辆流量和车库规模进行设计。
主要车道应足够宽阔,以便车辆顺利进入和离开停车场。
同时,需要设置辅助车道和转弯区域,方便车辆转弯和行驶。
3. 入口和出口: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应设计合理,方便车辆进出。
入口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引,以引导车辆驶入和离开停车场。
入口和出口: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应设计合理,方便车辆进出。
入口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引,以引导车辆驶入和离开停车场。
4. 通风和照明:地下停车场车库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
通风系统可以确保车库内空气流通,减少车辆尾气的积聚。
照明系统应光线充足,以确保车辆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车位。
通风和照明:地下停车场车库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
通风系统可以确保车库内空气流通,减少车辆尾气的积聚。
照明系统应光线充足,以确保车辆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车位。
5. 安全设施:地下停车场车库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设备、监控摄像头和紧急求助设备。
这些设施有助于应对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保障停车场的安全。
安全设施:地下停车场车库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设备、监控摄像头和紧急求助设备。
这些设施有助于应对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保障停车场的安全。
6. 无障碍设施:地下停车场车库应设计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停车场。
包括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停车位等。
无障碍设施:地下停车场车库应设计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停车场。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地下车库设计规范1.车位尺寸:地下车库的每个停车位宜为5m×2.5m,以方便大部分车辆进入和停放,并且需要留出适当的通道宽度。
2.车位布局:车位之间的距离宜为2.5m,以便车辆进出方便;车位之间应有鲜明的标线,以避免车辆相互碰撞。
3.通道宽度:车辆进入和离开地下车库的通道宽度应不小于5m,以便车辆灵活转弯。
4.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应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以保持车库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减少尾气的积聚。
5.照明系统:地下车库应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停车位、通道等区域的良好可见性,提供明亮的停车环境。
6.防火设施:地下车库应配备适当的防火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灭火栓等,以及明确的疏散路线和标识,确保车主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
7.停车标识:地下车库的每个停车位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包括车位号码、停车位类型等,方便车主找到自己的停车位。
8.监控系统:地下车库应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停车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以防止车辆被盗或遭到破坏。
9.停车收费系统:地下车库应配备合适的停车收费系统,包括收费亭、自动缴费设备等,方便车主支付停车费用。
10.禁止存储物品:地下车库禁止存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确保车库的安全。
11.废水处理:地下车库的废水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12.防水处理:地下车库应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以防止地下水渗入,保证车库的干燥和使用寿命。
13.停车场标识和指示:地下车库应设有明显的停车场标识和指示牌,包括出入口标识、通道标识、车位标识等,以便车主快速找到入口和自己的停车位。
15.绿化环境:地下车库应进行适当的绿化,以改善车库的环境和氛围,提供舒适的停车环境。
总结起来,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包括车位尺寸、布局、通道宽度、通风系统、照明系统、防火设施、停车标识、监控系统、停车收费系统、禁止存储物品、废水处理、防水处理、停车场标识和指示、紧急求救装置以及绿化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
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比直线缓坡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1.功能规范地下车库的主要功能是停放车辆,因此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车位数量:车库应提供足够的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并考虑未来的扩建需求。
-车位尺寸:车位尺寸应能容纳不同尺寸的车辆,并考虑到驾驶员开门的空间。
-车辆通行:车库的通行道路宽度应满足车辆的需要,包括进出口的宽度和车位之间的间距。
-车库布局:车位布局应合理,便于车辆进出、通行和停放。
2.结构规范-承重能力:地下车库的结构应能够承受车辆和设备的重量负荷。
地下车库的地板必须能够承受车辆和停车设备的重量负荷。
-防水性能:地下车库应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以防止地下水进入车库。
-抗震性能:地下车库的结构应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以确保车库在地震发生时能保持稳定。
3.环境规范-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应配置合适的通风系统,以确保车库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
-照明系统:地下车库的照明系统应提供足够的照明光线,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和方便。
-排水系统:地下车库应配置合适的排水系统,以确保车库内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消防设施:地下车库应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确保车库内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处置。
4.安全规范-出入口安全: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应设置合适的道路标志和信号灯,以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隔离设施:地下车库应设置合适的隔离设施,以确保车库内外的安全可控。
-摄像监控系统:地下车库应配置摄像监控系统,以确保车库内的安全。
-应急疏散通道:地下车库应设置合适的应急疏散通道,以便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5.节能规范-采光设计:地下车库的采光设计应合理,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能源管理:地下车库应配置节能设备,如高效照明、热水系统、空调系统等。
-废水处理:地下车库的废水应经过适当的处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结: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涵盖了功能、结构、环境、安全和节能等方面的要求,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停车环境。
建筑物地下车库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地下车库作为现代建筑中常见的设施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停车空间。
然而,由于地下车库与建筑密切相关,其设计与规范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下车库的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地下车库规范要求1. 车位尺寸要求地下车库的车位尺寸要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要求,确保车辆能够方便停放和驶离。
一般而言,车位的宽度应不小于2.5米,长度应不小于5.5米,高度应不小于2.2米。
2. 出入口通道要求地下车库的出入口通道要宽敞,并且需要考虑车辆顺畅行驶的因素。
出入口的高度应不小于2.4米,宽度应不小于5米,以确保容纳大型车辆的方便通行。
3. 排水系统要求地下车库需要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和其他液体积聚。
排水系统应包括排水管道、排水井和排水泵等设施,以确保车库地面的干燥。
4. 通风与排气要求地下车库内部需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因车辆排放物而导致空气污染。
为此,车库应当设置通风系统和排气系统,确保新风的流通以及有害气体的排出,保持车库环境的清洁与健康。
5. 照明要求地下车库需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照明设施应能够覆盖整个车库,并提供明亮而舒适的光线。
6. 灭火设施要求地下车库应设置有效的灭火系统,以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
灭火设施应包括消防栓、灭火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确保车库及其周边区域的安全。
二、地下车库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地下车库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包括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应采用防滑地板、引导标志和智能停车系统等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空间利用原则地下车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利用效率。
应合理设计车位布局,提供较大的容车数量,并设置合理的通道和转弯半径,以提高停车效率。
3. 生态友好原则地下车库设计也应考虑生态友好性。
可以在车库内设置绿化装置,如绿植和通风设备,以改善空气质量和美化环境。
4. 可扩展性原则地下车库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
地下室车库设计规范一、结构设计规范1.承重结构:地下室车库需要经受汽车及楼板荷载的作用,承重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保证稳定和安全。
2.地基处理:针对地下室车库场地的地基情况,进行合理的地基处理和加固,以确保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二、通风与照明要求1.通风:地下室车库内应有合理的通风设备和通风口,以保证车库内空气流通和排除废气。
2.照明:地下室车库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安装良好的照明灯具,确保夜间停车安全。
三、出入口设计与标志1.出入口宽度:出入口的宽度应适合常见车型的通过,并预留一定的余地。
一般而言,标准车库出入口宽度建议为3米至4米。
2.出入口高度:出入口的高度应适应大型车辆的通过。
一般而言,标准车库出入口高度建议为2.5米至3米。
3.标志与指示:在地下室车库的出入口和相关区域设置合适的标志和指示牌,以指导车辆行驶和停放。
四、消防与安全设施1.消防通道:地下室车库应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消防设施的合理布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顺利疏散。
2.灭火设施:地下室车库应配备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以提供灭火和初期防火的能力。
3.安全设施:在地下室车库内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设备、紧急呼叫装置等,以确保安全和防范犯罪行为。
五、泄水与排污系统1.泄水系统:地下室车库应设置坡道和排水设备,以确保雨水和洁净污水畅通排放。
2.排污系统:配备合适的污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确保车库内的污水合法排放和环境保护。
六、停车位设计1.停车位大小:每个停车位的长度和宽度应适合常见车型的停放,一般而言,标准停车位长度建议为5米至5.5米,宽度建议为2.3米至2.6米。
2.通道宽度:停车位之间和车库通道的宽度应适合车辆的通过和转弯,一般而言,标准车库通道宽度建议为5.5米至6米。
3.停车位标线:每个停车位应有清晰可见的标线和标志,并且宜设有防止停车超界的保护设施。
综上所述,地下室车库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车库的结构安全、使用便利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地下室车库设计规范地下室车库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结构设计规范:(1) 地下室车库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地下室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2) 地下室车库的结构应采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保证车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地下室车库的结构应考虑车辆进出、停放区域和通道的布置,合理利用空间,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流畅通行。
2. 通风设计规范:(1) 地下室车库应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循环和排除废气,防止车库内部积聚有害气体。
(2) 地下室车库的通风系统应考虑风道的设置和通风口的布置,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废气的排出。
(3) 地下室车库的通风系统应选用静音、高效的设备,并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3. 照明设计规范:(1) 地下室车库的照明布置应满足国家照明设计规范,保证室内明亮、舒适,并减少照明设备的能耗。
(2) 地下室车库的灯具应选用节能、耐久的产品,采用LED照明等高效能源,提高照明效果。
(3) 地下室车库的照明系统应设置合理的开关和感应器,根据人流量和光线情况自动调节照明强度。
4. 消防安全规范:(1) 地下室车库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消防栓等,以防止火灾发生和扩散。
(2) 地下室车库的消火栓和喷淋系统应设置合理、均匀,满足消防水源和灭火要求,确保灭火效果。
(3) 地下室车库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和安全标识,确保车辆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
5. 管理维护规范:(1) 地下室车库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并记录维护情况。
(2) 地下室车库应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监督和维护,确保车库的安全和良好运行。
(3) 地下室车库应定期清洁和维修照明设备、通风设备和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地下室车库的设计规范涉及结构设计、通风设计、照明设计、消防安全和管理维护等方面,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确保地下室车库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行。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地下车库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以下是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建筑结构规范:地下车库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车辆和人员的负荷,并保证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不发生倒塌。
设计时应采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如抗震墙、梁柱布置等。
2. 通风与空气质量:地下车库应确保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以防止车辆尾气和废气滞留,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通风系统应进行合理设计和布置,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和适当数量的通风口,确保车库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给。
3. 照明设计规范:地下车库应具备足够的照明亮度,以确保行车安全和人员的舒适感。
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车库的空间布局和高度,采用合适的灯具和灯光布置,避免阴暗角落和视线盲区的出现。
4. 排水系统设计规范:地下车库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应对雨水和车辆进入车库时带入的水分。
设计时应合理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和排水设备,如雨水井、排水管道等,确保车库内不会积水。
5. 消防安全规范:地下车库应具备完善的消防安全设施,以应对火灾和人员疏散的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逃生通道的设置和布置、消防灭火装置的配置和布置、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等。
6. 停车位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停车位应合理设计和布置,以提高停车的效率和便利性。
停车位的大小和标线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车位之间应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车辆进出和驾驶员上下车。
7. 安全设施规范:地下车库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监控系统、安全通道、应急照明等,以提高车库的安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8. 环境保护规范:地下车库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噪音、振动和废气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设计时应采用隔声措施、减振措施和空气净化设备,确保车库的环境友好性。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地下车库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质量和效果。
设计人员在具体执行时,还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地下车库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范地下停车库设计规范地下停车库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工程,设计规范是确保地下停车库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要素。
以下是地下停车库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建筑设计:-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保证建筑强度和稳定性。
- 建筑结构应考虑地下停车库所需的荷载、地下水压和地震力等外部力的作用。
- 出入口设置要合理,便于车辆进出,避免交通堵塞。
- 施工材料要符合有关建筑材料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 排水设计:- 地下停车库的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不会造成积水。
- 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如设置排水井和地下泵站。
3. 通风设计:- 地下停车库应设置通风系统,保证车库内空气流通,防止积累的尾气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适应不同车流量和车辆尾气排放的情况。
4. 照明设计:- 地下停车库应设置适当的照明系统,确保车库内有足够的照明,方便车主进出。
- 照明系统要符合国家照明设计规范,能够节省能源并确保安全。
5. 消防设计:- 地下停车库应考虑消防设施的设置,如设置灭火器、消防栓和自动喷水系统等。
- 设计要考虑紧急疏散通道和逃生出口的合理设置,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6. 安全设施:- 地下停车库应设置安全设施,如车库出入口的道闸、监控摄像头等,确保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7. 车位规划:- 车位的大小和布局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能够容纳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车辆。
- 车位之间的间距和通道宽度要合理,方便车辆进出和停放。
8. 管理系统:- 地下停车库应设置相应的管理系统,如车位预约系统、计费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等,提高车库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总之,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规范是确保地下停车库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列举了几个关键方面的规范,设计人员在进行地下停车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规范要求,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停车位指标停车位的确定为停车场建筑面积进行估算提出一定依据,小型车每车位约30~40㎡。
以上指标均包括--停靠位和车道以及墙、柱等建筑构件面积。
实际工程统计表明,地下停车库平均每车位约37~47㎡,室外停车场平均每车位约27~37㎡。
【案例】恒大停车位尺寸要求中高端/中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400mm×5300mm。
高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700mm×5700mm(在人行出入口附近考虑5%数量的2700mm ×6000mm车位)。
▌二、防火设计1.防火分区大型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往往规模较大,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范围内,避免向外蔓延,需将地下车库按一定面积划分为防火分区。
《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为4000㎡。
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
2.安全疏散《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车库的安全疏散做了如下规定:(1)地下车库人员安全出口应和汽车疏散出口分开设置。
这是因为不论平时还是在火灾情况下,都应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2)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目的是能够吸效地进行双向疏散。
但若不加区别地多设出口,会增加车库的建筑面积及投资。
因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出口。
a.同一时间车库人数不超过25人。
b.IV类汽车库,即停车数不超过50辆的汽车库。
c.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划分为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地下车库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其与室内最远工作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m。
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
1 总则1.0.1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使汽车库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库建筑设计。
1.0.3 汽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符合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 汽车库建筑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1.0.5 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汽车库(Garage)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2.0.2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turn radius of car)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2.0.3地下汽车库(Underground garage)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0.4坡道式汽车库(Ramp garage)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
坡道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2.0.5敞开式汽车库(Open garage)汽车库内停车楼层每层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25%的汽车库。
2.0.6缓坡段(Transition slope)当坡道坡度大时,为了避免汽车在坡道两端擦地面设的缓和线段。
2.0.7弯道超高(Ramp turn supperelcvation)为了平衡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所设置的弯道横向坡度而形成的高差称弯道超高。
2.0.8机械式汽车库(Mechanical garage)使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或运送且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2.0.9机械停车设备(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parking automobile)机械式汽车库中运送和停放汽车设备的总称。
2.0.10运送器(Conveyer)机械停车设备中承托和运送汽车的部件的总称,它包括托架、托板、台车等。
地下室车库设计规范地下室车库是指建筑物地下的专门用于停放汽车的空间。
设计一个合适的地下室车库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安全、便利和舒适。
一、建筑布局和结构1. 地下室车库应设在室外停车场附近,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的入口,便于车辆进出。
2. 设计时需要考虑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和各个停车位的尺寸,确保车辆能够自由进出。
3. 车库的地板承重能力要足够大,能够承受停放车辆的重量,并预留一定的排水设施。
二、照明与通风1. 车库内应布置充足的照明设施,便于驾驶员看清周围环境。
2. 考虑到车辆尾气和燃气泄漏的风险,应设置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并安装一定数量的火警报警器。
三、消防设施1. 地下室车库内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水泵和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扑救。
2. 同时需要保证车库内的疏散通道畅通,设置必要的安全标识。
四、安全设施1. 车库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确保对停车区域进行监控和管理。
2. 车库入口和出口处应设置闸机或车辆牌照识别系统,限制非授权车辆的进入。
3. 车库内应设置紧急呼叫装置,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向管理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五、停车位设计和管理1. 每个停车位应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便于驾驶员进出车辆,同时要保留一定的通道宽度,方便其他车辆通过。
2. 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并确保其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3. 需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停车位,以满足车主的需求。
4. 应设置明显的车位标识和路线指示牌,方便车主停放车辆。
5. 应制定合理的停车管理制度,对车库内的停车秩序进行管理和维护。
六、其他设施1. 车库内应设有充电桩等便民设施,方便电动汽车用户进行充电。
2. 车库附近应设置足够数量的自行车停放区域,满足非机动车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地下室车库设计规范包括建筑布局和结构、照明与通风、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停车位设计和管理以及其他设施等方面。
只有在遵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地下室车库的安全、便利和舒适。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 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一、停车位指标
停车位的确定为停车场建筑面积进行估算提出一定依据,小型车每车位约30~40㎡。
以上指标均包括--停靠位和车道以及墙、柱等建筑构件面积。
实际工程统计表明,地下停车库平均每车位约37~47㎡,室外停车场平均每车位约27~37㎡。
【案例】恒大停车位尺寸要求
中高端/中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400mm×5300mm。
高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700mm×5700mm(在人行出入口附近考虑5%数量的2700mm ×6000mm车位)。
▌二、防火设计
1.防火分区
大型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往往规模较大,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范围内,避免向外蔓延,需将地下车库按一定面积划分为防火分区。
《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为4000㎡。
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
2.安全疏散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车库的安全疏散做了如下规定:
(1)地下车库人员安全出口应和汽车疏散出口分开设置。
这是因为不论平时还是在火灾情况下,都应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2)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目的是能够吸效地进行双向疏散。
但若不加区别地多设出口,会增加车库的建筑面积及投资。
因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出口。
a.同一时间车库人数不超过25人。
b.IV类汽车库,即停车数不超过50辆的汽车库。
c.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划分为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地下车库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其与室内最远工作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m。
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
单层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4)地下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
a.IV类汽车库,即停放车辆不超过50辆的地下车库可设置一个单车道出口。
b.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且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车库,仅需设一个双车道出口即可。
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而用地狭窄需要设置多层地下车库时,可按照本条规定,根据本层地下车库所担负的车辆疏散是否超过50或100辆,来确定汽车出口数。
例如3层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为60辆,地下二层为40辆,地下三层为30辆,当车道上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地下三层至地下二层因汽车疏散数小于50辆,可设一个单车道出口;地下二层至地下一层,因汽车疏散为40+30=70辆,大于50辆,小于100辆,可设一个双车道的出口;地下一层至室外,因汽车疏散数为60+40+30=130辆,大于100辆,应高两个汽车疏散出口。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
▌三、通道宽度
地下车库的通道宽度和车辆停放方式有关。
停放方式是指车辆在车位上停放后,车的纵向轴线与行车通道中心线所成的角度,一般有0度(即平行停车)、30度、45度、60度(即斜角停车)、90。
(即垂直停车)等。
平行停车方式车辆进、出车位更方便、安全,但每辆车因进出需要而占用的面积较大。
斜角停车时进、出车校方便,所需转弯半径较小,相应通道宽度面积较小,但进、出车只能沿一个固定方向,且停车位前后出现三角形面积,因而每辆车占用的面积较大。
垂直停车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停放较方便,在几个停车方式中所占面积最小,但转弯半径要求较大,行车通道较宽。
综合几种停车方式的利弊,在高层建筑大面积、多跨的地下车库中,应多采用垂直停车方式。
而平行停车与斜角停车,仅应用于柱距较窄的某些跨度内。
▌四、坡道设计
1.坡道类型
坡道的类型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直线形坡道和曲线形坡道。
在选择车库坡道类型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基地条件的复杂性,往往难于采用单一类型的坡道,常常出现折线形坡道或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等坡道。
2.坡道位置
坡道在地下车库中的位置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即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内;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外;坡道一部分在车库内,一部分在车库外。
三种情况各有优、缺点,实际
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3.坡道坡度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规定:直线坡道的允许最大纵坡为15%。
当设计中确有困难时可放宽至20%(小轿车最大爬坡能力为18度~24度,中型货车为22度~28度);若条件允许,则坡度为12%较为合适。
当坡道坡度大于10%时,在坡道上下方变坡位置应设置缓坡段。
这是因为,当车辆穿过底部变坡点时,由于惯性引起车辆前端或后端擦地;而坡道顶部若不设缓冲坡,驾驶员视测距离受限,穿越争坡的变化使加强员与乘客感不到适。
因此,坡道应逐步渡到较平的楼板面。
缓坡段的坡度为坡道坡度的1/2,直线坡道缓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道不应小于2.4m。
4.坡道宽度
汽车疏散坡道宽度:单车道应不小于4m,双车道不小于7m。
5.车库层高
车库的层高是车库净高及结构层高度之和,而车库净高为汽车总高加上0.5m的安全距离。
停放各种类型的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净高在车位处应大于小于2.2m,通道处大于等于
2.4m,加上结构高度及设备(消防喷淋管、电线、灯具、风管)高度。
因此停入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层高一般为4m,若停放中、大型客车,则层高相应增大。
【案例】恒大非机械地下车库净高要求
中高端/中端楼盘:车道净高2.2m,车位净高:2.0m(不含地面耐磨层、找坡高度、上空设备高度)。
高端楼盘:车道及车位大部分净高3.0m,局部车位尾部处净高2.5m(不含地面耐磨层、找坡高度、上空设备高度)。
▌五、柱网选择
地下车库柱网选择主要应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各种技术要求,兼顾结构合理,并考虑与上部建筑柱网的统一。
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停放车辆有关数据
柱网选择必须考虑地下车库内停放车辆类型,不同车型由于轮廊尺寸不同采用的柱网也不同,小型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为4.8x1.8x2.1。
此外,为了满足驾驶员开门进、出需要及防火枪救要求,汽车与汽车、墙、柱等净距也应符合规定。
2.经济合理性
在相同的车库面积中柱越多,减少的停车位越多,若两柱间由停2辆车改为停3辆车时,由于柱距加大,柱子减少,可以多停约5%的车,即每停20辆车可增加1辆车的面积。
故当车库规模较大时,应按每柱距间停放3辆车考虑。
3.与上部建筑柱网尺寸统一协调
高层建筑依功能或层数不同分为三类柱网,即塔楼柱网、裙房柱网、地下车库柱网。
塔楼柱网应在这三类柱网中占统帅地位,地下车库柱网应服从塔楼柱并与之统一;在允许的情况下,塔楼柱网选择也应考虑地下车库的需求,而裙房柱网则应与上述二者相协调统一;柱网布置应尽量规整,结构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
当塔楼柱距过小而难以与地下车库柱网协调时,由于塔楼面积一般只占地下车库面积的小部分,因此,地下车库与裙房在塔楼面积外的柱网则可另行布置,以满足地下车库停车要求。
但设计中应注意两组柱网交接处的结构联系,并保证地下车库与塔楼必要的交通联系。
4.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
柱网选择还应综合各种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满足因停车方式、进出车方式、单车道或双车道、转弯半径等不同时的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从下图可看出车位布置与柱网尺寸的关系。
当两柱之间停3辆小轿车时,柱网尺寸可定为8~8.5m,可以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结构的经济跨度值。
【案例】恒大地下车库规划其他要求
1.设置原则
(1)小区首期原则上不设置地下车库。
(2)原则上不设置机械停车库。
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
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
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