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4.11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品中哪些属于塑料制品?(多选)A. 铅笔B. 饭盒C. 尺子D. 水杯答案:B、C、D2. 火柴搓火时出现的碰撞现象是指()。
A. 火柴头搓热了,发生化学反应B. 火柴头和擦火棒之间相互擦,摩擦产生的热量使火柴头着火C. 火柴头和擦火棒之间的摩擦使发生化学反应,向外放出大量热量燃烧答案:B3. 我们生活中垃圾的分类是为了()。
A. 方便回收利用B. 可以养猪C. 让土地得到修复答案:A4. 植物采取什么方式吸收养分?A. 叶子吸收B. 根吸收C. 茎吸收D. 果实吸收答案:B5. 湿度是指空气中()。
A. 氧气的增多B. 氮气的减少C. 水蒸气的含量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六、图中给的装置要制作,以下是你的材料清单,请你给他们编号。
a)两个PET塑料瓶子b)一把剪刀c)一包透明胶带d)一支钢笔e)一份说明书f)一个小灯泡g)一片电池答案:1. a2. b3. c4. d5. e6. f7. g七、请简答以下问题(共20分)1. 土地污染的种类有哪几种?2. 垃圾的分类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 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三种。
2. 垃圾的分类是为了方便回收利用。
可以减少垃圾占用的土地,也可以节省资源,同时防止污染环境。
2019-2020 年度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I )卷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一天中气温的最低值出此刻()。
A.子夜 12 时B.日出前后C.清晨 2 时2 .矿物表面的颜色与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摩擦后留下的条痕的颜色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察看矿物时,()更靠谱。
A.矿物表面的颜色B.条痕的颜色3 .在观察风向时常常会碰到风旗一会几往东飘,一会儿往西飘的状况,这时要正确判断风向需要怎么做呢?()A.准时察看30 秒 , 看风旗最后飄向哪个方向再判断B.准时察看30 秒 , 看风旗主要飘向哪个方向再判断C.准时察看 30 秒 , 看风旗一开始飘向哪个方向再判断4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指生物拥有()的特征。
A变B C..发异育.遗传5 .香烟中含有大批的()物质。
A.有利B.有害C.加强体质6 . 18世纪初,科学家()以前做过“光的混淆”的实验研究。
A.爱因斯坦B.爱迪生C.牛顿D.哥白尼7 .把土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闻到一股焦味,这是由于土壤中有()。
A.粘土B.腐殖质C.空气8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A.遗传B.变异C.遗传和变异。
二、填空题9 .我们的故土——萧山,地势平展, 起伏很小,像这样的地形叫做________ 。
10 .丈量体重时,衣物越________,丈量结果越________。
11 .儿女老是与父亲母亲保持着某些相像的特点,这类现象叫____________。
12 .心脏总在有节律地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缩短时,把血液_________________ ;舒张时让血液从_________________流回 ____________。
13 .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______、 ______、 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 A2. B3. C4. B5. A二、多选题1. AB2. AC3. BD4. CD5. AB三、判断题1. 对2. 错3. 对4. 错5. 错四、填空题1. 蜡烛2. 光3. 透明4. 放大镜5. 防止五、简答题1. 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可以看到周围的事物。
我们应该保护好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太阳或强光,否则会损伤眼睛。
2. 透明是指光线可以穿过物体,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内部。
不透明是指光线不能穿过物体,我们看不到事物的内部。
3. 一个好的光源应该有以下特点:- 亮度足够高,可以照亮我们的周围环境。
- 光线稳定,不会闪烁。
- 色温适中,不会给人眩目的感觉。
- 寿命较长,不需要频繁更换。
4. 放大镜可以放大事物,使其看起来更大。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光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放大所观察的物体。
5. 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同时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
六、填写表格七、实验题1. 实验材料:瓶子、水、蜡烛、胶水。
- 步骤:1. 将瓶子装满水。
2. 点燃蜡烛,并将蜡烛倒置放在瓶口。
3. 使用胶水将瓶口与蜡烛连接起来。
- 结果:火苗熄灭。
2.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不透明玻璃。
- 步骤:1. 将透明玻璃和不透明玻璃放在同一个位置。
2. 观察两种玻璃的区别。
- 结果:透明玻璃可以透过光线,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内部;不透明玻璃不能透过光线,我们看不到事物的内部。
以上为第一单元测试卷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____班级:____………线…………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将一枚崭新的铁钉放置于( )中,铁钉容易生锈。
A .装有自来水的饮料瓶 B .密封干燥的塑料袋 C .密闭的食用油瓶 2.用烧杯罩住燃烧着的蜡烛,蜡烛的火焰慢慢变小直到最后熄灭。
这是因为( )。
A .烧杯内的热气扑灭了火焰 B .蜡烛燃烧的条件全部不具备 C .烧杯内的氧气烧完了 3.下面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危险品标志,表示易燃品的标志是( )。
A . B . C . 4.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会变成( )色。
A .绿 B .红 C .白 5.下列产生新物质变化的是( )。
A .燃烧的蜡烛变短 B .水结冰 C .白糖加热变色 6.取一只干燥的烧杯,把它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会出现( )。
A .二氧化碳 B .水雾 C .黑烟 7.通过精确测量知道,空气体积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8.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A .水 B .空气 C .细菌 二、填空题9.空气中的________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______或_______变色。
11.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会出现发光、_______、颜色改变或形成_______等现象。
12.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一类物质的变化虽没产生新物质,但物质的________发生改变。
13.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用喷壶往纸上喷_______,纸会显现出蓝色字迹。
14.铁在________的环境中不容易生锈。
15.铁生锈后变成另一种物质叫________。
16.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_______组成的。
三、判断题 17.物质的变化都是缓慢的,不易察觉。
( ) 18.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 ) 19.铁锈能被磁铁吸引,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自行车生锈B.白糖加热变色C.雪融化成水D.蜡烛燃烧2.在隔水加热的叶片上滴碘酒,可以检测叶片内是否含有()。
A.叶绿体B.蛋白质C.维生素D.淀粉3.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的表述,错误的是(A.家里使用的液化气属于危险化学品。
B.核废料属于易放射性物品,只对人体有害。
C.危险化学物品要正确使用和妥善存放。
D.我们要尽量远离危险化学品。
4.小红的奶奶为了防止她家的铁桶生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涂一层防锈漆。
B.尽量不接触水。
C.在铁桶表层刷点儿植物油。
D.浸泡在水里。
5.铁生锈后,发生的变化不包括()A.导电性变差B.颜色改变C.无法被磁铁吸住D.质地变得更加坚硬6.下面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两两混合后,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水和醋B.小苏打和醋C.水和盐D,沙和绿豆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危险化学物品的是()。
A.爆炸品B.易燃品C.废旧电池D.剧毒品E.放射性物品8.在通过加热白糖来探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白糖发生了下面一系列变化:①产生大量的气泡;②蒸发皿里残留少量黑色物质;③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的糖;④变成焦黑色,冒出浓烟;⑤变成淡黄色,发出淡淡的香味。
按现象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③®®©②B.②③C.①®②®⑤二、填空题9.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成()色,遇到碱性物质变成()色,遇到()物质不变色。
10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 )、( )、颜色变化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的变化,并没有形成 新物质。
11 .空气体积中,( )约占21%,( )约占78%,其他气体约占1%12 .我们身边的物质总在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新物质生成;有些变化有新物质 生成。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卷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0分)1、把铁与_______和_______隔绝能有效防止铁制品生锈。
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等新物质。
3、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可以将植物分成_______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对这______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这种分类方法叫作_______分类法。
4、植物的叶片中有许多_________,它们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它能将根吸收的_______和由叶片进入的_______制造成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并释放氧气,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二、判断题(10分)(1)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的养分来自土壤。
()(3)在暗室里,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蜡烛熔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5)铁在干燥的环境中不易生锈。
()(6)铁制品生锈会带来潜在危险。
()(7)二氧化碳气体能让木材燃烧更旺。
()(8)蜡烛和蜡油是同一种物质。
()(9)动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捕食、行走都需要能量。
()(10)用大烧杯罩住的蜡烛要比用小烧杯罩住的蜡烛更快熄灭。
()三、选择题(10分)1.放置在( )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A.干燥的沙漠里B.潮湿的热带海边C.干燥的高原上2.将一根铁钉一半浸人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
A.在空气中的一半B.在水中的一半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
4.向白色纸花喷洒紫甘蓝汁,花瓣变红,叶片变绿,叶片上可能涂有()A. 盐水B. 白醋C. 小苏打溶液5.我们经常看到养鱼爱好者,在鱼缸中中放些水草,目的是()A. 增加二氧化碳含量B. 增加氧气含量C. 增强美化效果6.用黑纸片将一片叶从两面贴上并夹紧,使叶的局部被黑纸片遮挡,几天后撤掉黑纸会发现()A. 叶片变黄白色B. 叶片夜色没变C. 叶片变黑7.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一、选择题1.水的沸腾是由于: A. 火热 B. 冷热 C. 加热 D. 变冷2.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 A. 太阳光的颜色是蓝色 B. 太阳光的颜色是红色 C. 太阳光的颜色是黄色 D. 太阳光的颜色是彩色3.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 土地移动 B. 路面裂缝 C. 房屋倒塌 D. 所有选项都是4.下列现象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矿泉水 B. 石膏 C. 食盐 D. 过滤纸5.下列不属于生活中的推,倒,摩擦的现象是: A. 滑冰 B. 摩擦着火 C. 摩擦使物体减速 D. 铅笔削尖二、填空题1.雨天时,将带电的塑料袋贴在墙上,能吸引细小的纸屑飞到塑料袋上,这是由于________作用产生的。
2.将铁板放在旁边烤火,烤火熄灭则铁板发生的是________现象。
3.焰火在天空中燃烧时,会散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燃烧产生的________不同。
4.垃圾场混合的废品中,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分类。
5.运动员将手中的石块放在地上用力推,石块产生了________摩擦力。
三、简答题1.解释电磁铁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2.通过实验,说明空气对火焰的影响。
3.请分别举例说明混合物和纯净物。
4.简述露点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杯子上面有水珠?5.介绍一个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推,倒,摩擦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第二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一、选择题1.用篮球上方的湿手挥几下,球上的水会: A. 完全消失 B. 部分消失 C. 不会消失 D. 球上无水2.在冬天里,为什么长时间开着的水龙头会结冰? A. 气温降低 B. 水温降低 C. 水压降低 D. 上述选项都是3.冰块熔化后为水,这是由于: A. 冰变重了 B. 水变深了 C. 温度升高 D. 内聚力增加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固体形态的是: A. 冰淇淋 B. 纸张 C. 蓝天 D. 铅封5.将汽水放在冷冻室中冻结,其变化过程是: A. 气→液→固 B. 液→固→气 C. 固→液→气 D. 气→固→液二、填空题1.融化和凝固是物质从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或从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的变化。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2、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4、(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5、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6、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7、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8、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9、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北回归线)。
10、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11、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12、“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13、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4、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5、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3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经过2个月零9天,终于看到了大陆。
16、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17、看地图,一是要知道(比例尺),二是要判定(方向)三是要了解(图例)二、问答题(共20分)1、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2、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女生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男生。
2019-2020年度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一天中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
A.午夜12时B.日出前后C.凌晨2时2 . 矿物外表的颜色与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摩擦后留下的条痕的颜色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观察矿物时,()更可靠。
A.矿物外表的颜色B.条痕的颜色3 . 在观测风向时经常会遇到风旗一会几往东飘,一会儿往西飘的情况,这时要准确判断风向需要怎么做呢?()A.定时观察30秒,看风旗最后飄向哪个方向再判断B.定时观察30秒,看风旗主要飘向哪个方向再判断C.定时观察30秒,看风旗一开始飘向哪个方向再判断4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指生物具有()的特性。
A.变异B.发育C.遗传5 .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物质。
A.有益B.有害C.增强体质6 . 18世纪初,科学家()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A.爱因斯坦B.爱迪生C.牛顿D.哥白尼7 . 把土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闻到一股焦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
A.黏土B.腐殖质C.空气8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A.遗传B.变异C.遗传和变异。
二、填空题9 . 我们的故乡——萧山,地势平坦,起伏很小,像这样的地形叫做 ________。
10 . 测量体重时,衣物越________,测量结果越________。
11 . 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
12 . 心脏总在有节律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收缩时,把血液_________________;舒张时让血液从_________________流回____________。
13 . 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第一单元: 物体变化1. 下列哪个不是物体变化的标志?A. 颜色改变B. 形状改变C. 体积改变D. 温度改变2. 将蜡烛放入冰箱中,蜡烛变硬是因为:A. 温度降低B. 冷却速度慢C. 湿度增加D. 压力增加3. 下列哪个物体无法被溶解?A. 沙子B. 糖C. 盐D. 木头第二单元: 声音和光1. 哪个不是声音的特征?A. 颜色B. 能传播C. 能听到D. 能反射2. 光是一种:A. 声音B. 电能C. 热能D. 电磁波3. 阻止光传播的物体是:A. 金属B. 玻璃C. 水D. 不透明物体第三单元: 空气和水1. 下列哪个不是水的特点?A. 无味B. 无色C. 无气味D. 无重量2. 植物能供给我们什么?A. 空气B. 食物C. 水D. 温度3. 人类每天应该喝多少水?A. 1升B. 2升C. 3升D. 4升第四单元: 日月和地球1. 日食发生时,是因为:A. 地球遮住了太阳B. 月亮遮住了太阳C. 太阳遮住了地球D. 地球和太阳对齐2.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自转?A.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B. 地球自身旋转C. 月球绕地球运动D. 人类绕地球旋转3. 下列哪个不属于星座?A. 座B. 狗座C. 双子座D. 射手座第五单元: 动物和植物的互相依赖1. 下列哪个不属于植物向动物提供的?A. 食物B. 水C. 氧气D. 能量2. 下列哪个不属于植物的特点?A. 可以移动B. 可以光合作用C. 具有根、茎、叶D. 可以繁殖3. 动物根据其所吃的食物分为几种类型?A. 1种B. 2种C. 3种D. 4种第六单元: 物体与力1.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不会受到力的作用?A. 物体静止不动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加速直线运动D. 物体做圆周运动2.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A. 运动越快B. 运动越慢C. 加速度越大D. 加速度越小3. 下列哪种物体可以被磁力吸引?A. 木头B. 玻璃C. 铁D. 塑料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的相关题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当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时,往往会出现______、______、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
2.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______或_______变色。
3.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成___________色,遇碱性物质变成
___________色,遇中性物质___________。
4.空气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 )。
5.在空气体积中,_____含量约占21%,_____含量约占78%,这两种气体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
6.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发光、( )、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生成了( ),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 )的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7.空气中的________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性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成( )色,遇到碱性物质变成( )色,遇到中性物质不变色。
9.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 )、( )、颜色变化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 )的变化,并没有形成新物质。
10.紫甘蓝汁是一种( )指示剂,遇( )物质变成红色,遇( )物质变成绿色,遇中性物质( )。
11.( )分布在深海沉淀物或陆地的永久动土,外观像冰,遇火可燃烧。
12.铁生锈,是铁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接触的原因。
二、选择题
13.通过精确测量知道,空气体积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
14.铁生锈后,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A.导电性变差B.颜色改变C.无法被磁铁吸住D.质地变得更加坚硬
15.将一枚崭新的铁钉放置于()中,铁钉容易生锈。
A.装有自来水的饮料瓶B.密封干燥的塑料袋C.密闭的食用油瓶16.下列哪种方法对铁钉起不到防锈的作用()。
A.在表面刷点油B.刷防锈漆C.埋在地下D.用油纸包好17.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推测这种气体可能()。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
18.蜡烛燃烧时,烧杯内壁有大片的熏黑,这个黑色物质是()。
A.水蒸气B.炭黑C.二氧化碳
19.下列物体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煤气的燃烧。
B.雪融化成水
C.白醋使紫甘蓝汁变红D.自行车生锈
20.支持蜡烛燃烧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
三、判断题
21.熔化的蜡油是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物质。
( )
22.给铁钉表面擦点油可以防止生锈。
( )
23.蜡烛燃烧变短了,是有新的物质产生。
( )
24.铁在水中容易生锈,在空气中不会生锈。
( )
25.铁锈能被磁铁吸引,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 )
四、连线题
26.水结冰颜色变化
火柴燃烧产生气体
在米饭上滴碘酒形态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光发热
五、简答题
27.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什么色?遇碱性物质变什么色?
28.说一说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29.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30.生活中有不少物品是用铁制成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哪些?(请最少写出2种方法)
参考答案:1.发光发热产生气体
2.酸碱
3.红绿不变色
4.气体
5.氧气氮气氧气
6.发热新物质形状
7.二氧化碳
8.红绿
9.发光发热状态
10.酸碱酸性碱性不变色11.可燃冰
12.水空气
13.A
14.D
15.A
16.C
17.B
18.B
19.B
20.A
21.×
22.√
23.√
24.×
25.×
26.
27.红;绿
28.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
29.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30.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