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
- 格式:docx
- 大小:23.68 KB
- 文档页数:6
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国文化概论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第一章2.1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2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优势3. 第二章3.1 中国古代典籍与经典著作介绍3.2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概述3.3 中国传统美术与建筑特点介绍4. 第三章4.1 中华民俗传统风情概述4.2 中华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介绍4.3 中华饮食文化及其特色欣赏5. 结论5.1 总结回顾主要内容和观点5.2 对于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意义的思考与展望5.3 对于进一步推广中华文化教育的建议和设想引言1.1 背景和意义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总决赛旨在展示和推广中国文化,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该比赛不仅对于参赛选手个人而言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也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培育了众多优秀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中国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独特的价值观而闻名于世。
通过参与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扩大了青年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结构概述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优势。
•第二章: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典籍与经典著作、古代文学艺术和传统美术与建筑的特点。
•第三章:概述中华民俗传统风情,介绍中华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以及中华饮食文化及其特色欣赏。
•结论:对本文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回顾,思考并展望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意义,提出进一步推广中华文化教育的建议和设想。
通过以上章节安排,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这一平台,向广大青年教师和读者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
决赛入围奖公示
“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共计收到来自全国192所高等院校528个有效参赛作品。
经评审活动组委会74名专家评审,来自全国136所高等院校274个作品入围决赛。
现将“决赛入围奖”名单公示如下(见附件),公示期为10天。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示的参评作品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邮寄或传真)向组委会具名提出(如实提供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者、或不符合参评条件者,取消其决赛资格。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16年9月18日
附件: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决赛入围奖”公示结果一、电类入围作品:102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二、机类入围作品:70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三、其他类入围作品:82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四、实验教学软件类入围作品:20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证书摘要:一、引言1.介绍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2.强调大赛证书的含金量及其对参赛者的意义二、大赛背景与目的1.我国对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视2.大赛的设立旨在推动数字创意教育的发展3.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三、大赛组织与参赛情况1.大赛组织结构2.参赛者范围与选拔方式3.比赛流程与评分标准四、证书的含金量与意义1.证明参赛者具备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2.对参赛者个人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3.对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贡献五、总结与展望1.大赛证书对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2.对未来大赛及数字创意教育发展的期待正文:在当今数字化、创意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了推动数字创意教育的发展,选拔和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字创意人才,我国举办了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
本文将围绕大赛证书的含金量及其对参赛者的意义进行介绍。
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旨在提升教师的数字创意教学技能,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大赛组织结构严密,选拔出了众多优秀的教师参赛。
比赛流程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科学合理,旨在选拔出真正具备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
获得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证书的参赛者,不仅证明了他们具备数字创意领域的专业技能,还展示了他们在教学方面的扎实功底。
这一证书对参赛者个人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他们在教育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同时,这些优秀教师的加入,也为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证书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对参赛者个人及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联络老师名单(第一批)序号姓名单位省份1王成军安徽理工大学安徽2陈霞安徽工业大学安徽3伊启中福建工程学院福建4周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5王文琪华侨大学福建6江帆广州大学广东7张渭武广东环保学院广东8张燕海南大学海南9刘赫燕山大学河北10王柏娜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11张鹏河北工业大学河北12郝爱云河北工程大学河北13李江飞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14韩彦勇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南15刘铁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16刘佳男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17董晓红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18姜金刚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19马卓识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20刘程岩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21郭菲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22权龙哲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23马文龙哈尔滨剑桥学院黑龙江24江雨泽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25刘帅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26魏盈盈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27贞颖颖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28刘勇黑龙江大学黑龙江29张耘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30苏清源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31姜骁楠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32王宇清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33李东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34李洪军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黑龙江35周英君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36赵杰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37王海亮佳木斯大学黑龙江38成宝芝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39杨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40谭树滨黑河学院黑龙江41潘胤卓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42赵建新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43赵宇阳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黑龙江44常志强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45杨军武汉大学湖北46沈颖惠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47孙琳琳吉林大学吉林48董娟长春师范大学吉林49陈光长春工程学院吉林50李文杰北华大学美术学院吉林51周永清南京农业大学江苏52李艳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53王志海南昌航空大学江西54刘传安江西工程学院江西55胡云新余学院江西56李德胜大连工业大学辽宁57支壮志沈阳药科大学辽宁58张崴大连理工大学辽宁59朱翠兰东北大学辽宁60王楠楠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61朱宝伟营口理工学院辽宁62赵显一渤海大学辽宁63林丹沈阳工业大学辽宁64茹鹏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辽宁65冯丽沈阳师范大学辽宁66苏向东沈阳理工大学辽宁67董炀沈阳建筑大学辽宁68孙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69李志辉辽宁科技大学辽宁70刘东琳辽宁工业大学辽宁71王亚非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72刘炯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73张晓敏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74刘广君北方民族大学宁夏75张晓军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76邵金龙宁夏大学宁夏77刘向萍银川能源学院宁夏78马晓艺青海大学青海79王日君山东建筑大学山东80唐国龙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81王亮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82任晓东同济大学上海83章志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84任淑霞天津工业大学天津85王志华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86万延见中国计量大学浙江87朱建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88魏勇重庆三峡学院重庆89张永慧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90王成济南大学山东。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函件就组织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的函尊敬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教处负责同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组建大赛组委会的全国大学生竞赛项目(教高司函[2005]211号),是教育部、财政部通过“质量工程”持续资助的全国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教高函[2007]30号、教高函[2009]7号、教高函[2010]13号),赛制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自2003年以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过五届。
大赛影响持续提升,规模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大学生从方案设计、到技术设计、再到工艺实现等机械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展示了大赛机制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平台作用。
扩展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空间,多项作品参加了由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组织的2009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和建国60周年成果展,极大地提高了参展作品学校和省市的知名度。
截止到第五届大赛,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由教育主管部门正式组建了赛区组委会。
在第五届大赛中,各赛区参加预赛的作品总数达到了3570多件,参与的高校达510所,参与校级选拔活动的学生达6万人。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4年)的主题为“幻·梦课堂”;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办单位: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金工研究会、北京中教仪科技有限公司;决赛承办学校:东北大学;决赛时间:2014年7月下旬。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函件我们致函贵厅有关领导,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的支持,由贵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持组建(或增补)贵赛区大赛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及时发布贵赛区组织预赛的通知,保持与本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工作步调一致。
2021年全国各类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名录综合类教教学竞赛1.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举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5-7月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举办单位:教育部社科司拟举办时间:2021年7-9月3.陕西高等学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举办单位: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5-10月4.陕西高校“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举办单位:陕西省教育厅拟举办时间:2021年5-7月5.第三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举办单位:卓越大学联盟拟举办时间:2021年6-10月6.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举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拟举办时间:2021年1-6月各学科教师教学竞赛1.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举办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拟举办时间:2021年4-6月2.全国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举办单位: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专业化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3-10月3.“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办拟举办时间:2021年4-10月4.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举办单位: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拟举办时间:2021年4-10月5.全国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举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5-10月6.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图学与机械基础教学协作联盟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6-8月7.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举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CCPA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7月8.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举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6-11月9.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举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拟举办时间:2021年5-11月10.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7月11.全国高校教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拟举办时间:2021年3-10月12.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教学与产业专家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高等教育学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7-12月13.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青年教师实验设备设计创客大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8月14.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实验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8月15.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要学会要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8月16.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5-8月17.全国高校钢琴大赛举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6-10月18.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5-8月19.全国高等学校结构力学及弹性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拟举办时间:2021年7-10月20.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拟举办时间:2021年5-12月21.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举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6-8月22.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5月23.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8月24.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举办单位: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5-7月25.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举办单位: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协作组拟举办时间:2021年7-9月26.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举办单位: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学科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8-12月27.全国医学影像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举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6月28.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举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拟举办时间:2021年4-6月29.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举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拟举办时间:2021年4-8月30.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举办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拟举办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3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举办单位:教育部社科司拟举办时间:2021年8-10月32.“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举办单位:教育部思政司拟举办时间:2021年4-6月3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举办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拟举办时间:2021年11-12月3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举办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拟举办时间:2021年11-12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参赛队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05.21
•【字号】渝教高[2014]26号
•【施行日期】2014.05.21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重庆赛区)获奖参赛队的通报
(渝教高〔2014〕26号)
各高等学校: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已圆满结束。
根据《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章程》有关规定,经重庆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从全市14所参赛学校的54个参赛队中,评出重庆赛区一等奖12个队、二等奖16个队、三等奖22个队、成功参赛奖4个队,获奖名单见附件。
希望各参赛学校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未参赛的学校创造条件,主动参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附件: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名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5月21日
附件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名单。
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名单一、赛事背景介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一项旨在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大型赛事。
每届比赛吸引了全国范围内众多高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产生了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决赛名单。
二、决赛名单公布本届比赛的决赛名单于近日公布,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优秀青年教师晋级决赛,他们将在决赛中进行现场教学演示,展示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才能和成果。
三、决赛名单下面是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的名单:1.张晨,北京大学,法学专业2.李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王红,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4.张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专业5.杨洋,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6.徐静,浙江大学,教育学专业7.王强,武汉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8.张丽,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9.李磊,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0.王芳,四川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1.…四、教学竞赛的意义与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参与竞赛,青年教师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才能和创新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此外,竞赛还为高校各学科领域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五、教学竞赛的组织与评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组织方通常由高校教务处或教学发展中心负责。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选拔一批在初赛和复赛中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进入决赛。
决赛通常采取现场教学演示的形式,由专家评委对教学演示进行评分,并根据综合得分确定获奖名单。
六、教学竞赛的奖励与推广教学竞赛的获奖者将获得丰厚的奖金和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们教学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他们继续提升教学水平的动力。
同时,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学案例和方法也将被推广应用,为全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展望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的名单已经公布,参赛选手们将在决赛中进行激烈的角逐。
37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同步动态测定木材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系统王 正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摘 要:为了同步动态测定木材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以悬臂板一阶弯曲和扭转模态为依据,通过粘贴在悬臂板上特定位置的两个不同方向应变片,以测量悬臂板木材试件振动时的应变信号幅值和频率。
研究结论表明,用0°~75°实验方案同步动态测定木材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是可行的,其正确性得到简单拉伸和静态方板扭转实验的验证。
关键词:木材;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应变片;同步动态测定作者简介:王正,工学博士,教授。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科技厅政策引导类项目“意杨LVS 结构胶合板关键工艺技术与设备攻关及产业化”(编号:SZ-LYG202016);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自制实验教学仪器项目(编号:nlzzyq201804)。
我国为木材工业大国,正向木材工业强国迈进。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户对木材及其制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木材资源的重点逐步从天然林向人工速生林转移[1],这为木材工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2]。
木材(质)的弹性常数是衡量木材(质)重要的力学性能参数,反映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
在对木材弹性常数测试中,采用动态振动法具有快速、简便、可靠性高等优点[3-5],已被证明是一种常用的成功方法,其测定结果与传统静态法测定结果间有较好的一致关系[1-6]。
工程上常用应变片测量构件受力、变形、应力和危险点主应力,它在构件强度和刚度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应变片不同于加速度计,其质量可以忽略,而加速度计是有质量的,对测量频率会造成系统附加质量影响,致使构件测量频率偏低。
因为应变法测试材料泊松比的应变片是必需的,而传统做法是用粘贴在板中央线上的十字应变花,即00和900应变片组合,这样粘贴的十字应变花只能测出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评审结果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第二阶段评审于2014年7月27日至7月3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举行。
大赛评委会通过审阅设计资料、观摩实物演示和进行作品答辩等程序,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经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复审,并汇总初评结果,共评出设计奖一等奖126项、二等奖229项。
大赛组委会还评出为赛区颁发的优秀组织奖12项,贡献奖4项和纪念奖1项。
现将决赛评审结果公布如下:
设计奖:(见下表,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一等奖(126项)
二等奖(229项)
优秀组织奖:
东北大学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吉林赛区、湖南赛区、福建赛区、辽宁赛区、浙江赛区、江苏赛区、湖北赛区、陕西赛区、四川赛区、北京赛区、慧鱼赛区
贡献奖:
北京中教仪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派克汉尼汾流体传动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非凡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决赛承办纪念奖
东北大学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4年7月30日。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通知(第一轮,2015年3月1日)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虽已居世界第四位,但其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很多重大的过程装备还依赖进口,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其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培养熟悉国情、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是新时期高校所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过程工业为研究和服务对象,培养能够从事化工、制药、炼油、轻化、能源、环保和食品等部门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经验与管理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为了鼓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我国过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前沿,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在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 年及2008 年倡议发起并主办了两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
2010年和2012年,第三届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分别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分会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由华东理工大学承办,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协办。
2014年“卓然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分会主办,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华东理工大学协办。
大赛得到新成立的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指导委员的具体指导,同时还得到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以及托普工业(江苏)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有限公司、中圣集团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赞助支持。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
推荐申请表
填表说明;
“作品功能和特色描述”填写要点:
“教学性”:
1.自由设计类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需求,贴近教学实际,应用于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等环节;满足本学科、本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对改进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自制实验设备有与之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教学仪器设备所示实验内容符合科学原理,能够体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企业命题类——“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设计与开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贴近教学实际,有与之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训项目和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定位一致,实践性环节合理,符合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需求。
各实训内容的比例关系合理,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培养专业能力与实验操作技能并重,有利于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深入理解,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 企业命题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设计与研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突出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和优势,完成现实中由于不可及、不可逆、高成本、高危险等因素所造成的无法开展或难以完成的实验。
实验教学目标明确,学科特点鲜明,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解决内容抽象或实施困难的实验问题。
“创新性”:
1.自由设计类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内容精彩,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体现新的教学实验方式、方法和内容;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有创新和发展;在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的融合方面有所创意,国内无同类设备或比同类设备更为先进、通用性更强。
2. 企业命题类——“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设计与开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实训平台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体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最新技术发展。
在实训平台与传统实验的整合方面有所创意,符合现代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国内无同类设备或比同类设备更加先进、通用性更强。
3. 企业命题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设计与研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紧密围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知识要点完成虚拟仿真实验,主题突出;针对性强,逻辑清晰;突出学科特点,内容相对完整,启发性强。
突显专业背景和虚拟仿真特点,界面整洁、清新、美观,画面表达信息完整,元素有内涵,实验功能有特色;操作方便,逻辑结构嵌套合理,整体效果凸显。
设计思路、实验内容及实现手法有创新,创新思路独特、切实体现虚实结合、有利于启发联想并适当延伸。
"
“实用性”:
1.自由设计类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易于操作、性能稳定;通用性好、安全可靠;价格合理、便于推广;满足认识性、启发性、综合性等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要求。
2. 企业命题类——“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设计与开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实训平台易于操作、便于开发、性能稳定,通用性好、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满足认识性、启发性、综合性等实验教学环节及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要求,可用于专业实训、毕业设计、项目研发、创新创业等活动,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
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企业命题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设计与研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数据链接、实验记录、过程回放、查找编辑、数据分析、自动图表、报告输出等功能完备,可操作性强;实验介绍、原理分析、过程展示、自由练习、课堂讨论、实验考核、效果评价等功能要素齐全。
能够实现中英文双语选项更好。
已经在本校实验教学中得到了成果应用;已经在校内外进行了开放共享。
实验机时足,网上点击使用率高,学生受益广,实践效果好。
“先进性”:
1.自由设计类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可直观地对某一理论或现象进行演示、验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加强互动及合作交流。
2. 企业命题类——“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设计与开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实训平台具备正确的设计理念、合理的设计原则、科学的设计程序,知识体系配置完善合理,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
培养方案逻辑结构合理,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以及合作交流。
3. 企业命题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设计与研发”赛项作品请参照以下标准:人机交互功能强,实验参数可调、虚拟环境可变,能够对不同的假设情况进行实验结果推演,验证不同猜想和假设。
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高度逼近,界面清晰、画面流畅、质感厚重、色彩逼真、音质醇厚。
实验空间、装置、过程、现象及效果等在视、听、触等方面能够产生身临其境效果。
软件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进行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