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部分税收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权利中作为国家征税依据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A.管理权力B.政治权力C.社会权力D.财产权力【答案】B【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2.下列说法中,规定具体征税范围、体现征税广度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A.税率B.纳税环节C.税目D.纳税对象【答案】C【解析】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3.我国现行税制中,下列属于中央税的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研改编]A.资源税B.车辆购置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答案】B【解析】我国的中央税具体包括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
A项,属于地方税;CD两项,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4.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四川大学2016、2015研]A.事权的划分B.财权的划分C.收入的划分D.税权的划分【答案】D【解析】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故其核心是税权的划分。
正确地确定税收管理体制,划分税收收入,对于恰当分配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和财力,调动各级政府管理税收的积极性,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等具有重要意义。
5.我国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及与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研]A.中央B.地方C.中央或地方D.中央和地方【答案】A【解析】税收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力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税收立法权。
6.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指出,税种的选择应考虑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这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A.财政收入原则B.国民经济原则C.社会正义原则D.税务行政原则【答案】B【解析】A项,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即税收的最基本的职能是筹集财政收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招生入学考试433《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目的《税务专业基础》是税务硕士专业学位入学初试考试的科目。
其考试目的在于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税收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税收基础理论、中国税制实务与税收管理制度的掌握与运用,注重考查考生应用税收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现实税收现象与解决税收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1.税收学原理2.中国税制实务3.中国税收征管制度三、考试基本要求本考试旨测试考生对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制实务、中国税收管理制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测试体现在三个层次,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税收理论与制度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税收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税收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3.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税收学原理考核的比例为30%,分值为45分;中国税制实务考核的比例为60%,分值为90分;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考核的比例为10%,分值为15分。
4.题型及分值(1)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2)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5分)(3)论述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五、参考书目1.刘颖,何辉,孟芳娥主编,《中国税制》(第三版,2018年7月印刷(2018年最新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曹静韬,郝如玉著,《税收理论研究》(2018年3月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六、需说明的问题考生还应关注税制改革动态、最新税收政策。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一、税收学原理1.税收的本质(熟悉记忆程度)2.税收原则(分析判断程度)3.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分析判断程度)4.税收效应(分析判断程度)5.税制结构分析与比较(综合运用程度)6.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熟悉记忆程度)7.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分析判断程度)8.国际税收(熟悉记忆程度)二、中国税制实务1.各税种基本政策规定(分析判断程度)2.重要税收政策解读(综合运用程度)3.税制改革(综合运用程度)三、中国税收征管制度1.税收征管制度(分析判断程度)2.纳税服务(分析判断程度)第三部分题型示例一、简答题:请说明税率的分类及在我国税制中的应用答题思路:1.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类;2.各类税率名词解释;3.我国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含产品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4.举例说明几个税种的税率应用。
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税务专业基础入学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硕士研究生《税务专业基础》科目的入学考试,考试参考书目为:《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税务专业基础》的考试目的在于全面、准确和有效考察考生对税收基本理论、税收法律和法规以及主要税收政策的掌握程度,并能体现考生对税收法理精神的理解和税法具体运用的延伸,由此来达到判断考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第一部分税收学原理
一、学习要求
通过本部分学习,了解税收学基本概念,掌握税收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熟悉国际税收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一)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1、我国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2、西方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二)税收的涵义
1、国家的公共权力与税收
2、税收的本质
3、税收的特征
(三)税收原则
1、税收的公平原则
2、税收的效率原则
3、税收的财政原则
(四)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
1、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
2、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税负转嫁与归宿
4、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
(五)税收效应
1、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1。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指南考试科目代码:433 考试科目名称:税务专业基础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税务专业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税收基本法律内容,了解和掌握税收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运用税收法律,进行基本税额计算和税收征管问题分析,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1.税法学导论。
了解税法学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税法的分类;熟悉税收的产生过程及职能作用;理解税收法律关系;掌握税法的含义、税收法律要素。
2.增值税法。
理解增值税的定义、类型及特点;了解增值税的演变;掌握增值税的基本法律规定、增值税的计算;掌握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了解增值税的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
3.消费税法。
理解消费税的概念、特点、类型及作用;了解消费税的演变及开征的现实意义;掌握消费税的基本法律规定、消费税的计算;掌握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了解消费税的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
4.企业所得税法。
理解企业所得税法的概念、类型及特点;了解企业所得税法的演变;掌握企业所得税法的优惠税率及适用范围;掌握企业所得税法的计算及征收管理;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的特殊税务处理。
5.个人所得税法。
理解个人所得税法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了解个人所得税法的演变及开征的现实意义;掌握个人所得税法的基本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法的计算;熟悉个人所得税法的征收管理。
6.资源类税法。
理解资源税法、土地使用税法、土地增值税法的概念及特点;了解资源类税法的演变;掌握资源类税法的基本法律规定、税额的计算;熟悉资源类税法的的优惠政策;了解资源类税法的纳税期限和申报要求。
7.财产税法。
理解房产税法、车船税法、契税法的概念及意义;了解财产税法的演变;掌握财产税法的基本法律规定、税额的计算;理解财产税法的优惠政策;理解财产税法的征收管理。
8.行为目的税法。
理解印花税法、车辆购置税法、城建税法、教育费附加的基本概念;了解各行为目的税法的演变;掌握各行为目的税法的基本法律规定、税额的计算;熟悉各行为目的税法的有关减免规定;了解各行为目的税法的征收管理。
辽宁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33科目名称:税务专业基础满分:150 分第1章税收导论1.1税收的特征1.1.1税收的形式特征1.1.2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的区别1.1.3税收的职能1.2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1.2.1税收制度的涵义1.2.2税制的基本要素1.2.3税制的其他要素1.3税收原则1.3.1税收原则的发展1.3.2我国现行税收原则1.4税收分类1.4.1税收的常用分类1.4.2税收的其他分类1.5我国税收管理体制1.5.1税收立法1.5.2税收执法权的划分1.5.3税务机构设置第2章增值税2.1增值税的原理及类型2.1.1增值额2.1.2增值税计算原理2.1.3购进扣税法2.1.4增值税的类型与范围2.1.5增值税的优点2.2增值税的要素2.2.1征税范围2.2.2纳税义务人2.2.3税率和征收率2.3应纳税额的计算2.3.1销项税额的计算2.3.2进项税额的计算2.3.3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3.4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2.3.5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2.4特定行为的增值税处理2.4.1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2.4.2混合销售行为2.4.3兼营非应税劳务2.5减免税优惠2.5.1农业2.5.2资源利用2.5.3医疗卫生2.5.4宣传文化2.5.5民政福利2.5.6高新技术产品2.5.7起征点2.6出口货物退(免)税2.6.1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2.6.2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2.7纳税申报预缴纳2.7.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7.2纳税期限2.7.3纳税地点第3章消费税3.1消费税概述3.1.1消费税的特点3.1.2消费税的立法精神3.2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3.2.1征税范围3.2.2纳税义务人3.3消费税的税目税率3.3.1消费税的税目3.3.2税率3.3.3若干征税项目的说明3.4应纳税额的计算3.4.1从价定率计算3.4.2从量定额计算3.4.3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算3.4.4消费税计税依据的其他规定3.5几种特定行为的处理3.5.1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3.5.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计算3.5.3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计算3.6进、出口中的消费税计算3.6.1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3.6.2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3.7纳税申报与缴纳3.7.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3.7.2纳税地点3.7.3纳税环节与纳税期限第4章关税4.1关税概述4.1.1关税的概念4.1.2关税的特点4.1.3关税的作用4.1.4关税的分类4.2关税制度4.2.1征税对象与纳税人4.2.2进出口税则4.2.3关税税率4.2.4减免税优惠4.3关税完税价格4.3.1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4.3.2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4.3.3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的完税价格4.3.4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4.4原产地规则4.4.1原产地标准4.4.2直运规则4.4.3原产地证书4.4.4我国海关的原产地规定4.5关税的计算与征收4.5.1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4.5.2关税的征收管理第5章个人所得税5.1个人所得税概述5.1.1所得税立法思想5.1.2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5.1.3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5.1.4个人所得税的作用5.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5.2.1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5.2.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范围5.2.3所得来源的确定5.3应税所得项目5.3.1工资、薪金所得5.3.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5.3.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5.3.4劳务报酬所得5.3.5稿酬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2.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5.3.7财产租赁与转让所得。
税务专业基础部分包括税收原理、中国税制实务和中国税收征管制度三部分。
第一部分:税收原理掌握税收的涵义、本质与特征;掌握税收原则;理解税收负担及税负转嫁的理论分析;理解税收效应的概念、分类和效应分析;掌握税制要素的基本内容、税制结构及其分类;了解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掌握国际税收的基本知识、包括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协定、国际避税反避税等内容。
一、税收的涵义1.税收的产生与发展2.税收的涵义与本质3.税收的特征二、税收原则1.税收的公平原则2.税收的效率原则3.税收的财政原则三、税收负担1.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2.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3.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四、税收效应1.税收效应的概念与分类2.税收的经济影响五、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1.税制要素2.税收分类六、税制结构1.税制结构的概念及其分类2. 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3. 商品税基本理论(1)商品税的特点与功能(2)增值税基本理论(3)消费税基本理论4. 所得税基本理论(1)所得税的特点与功能(2)企业所得税基本理论(3)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5.财产、行为税基本理论七、国际税收1.税收管辖权(1)税收管辖权的概念与分类(2)我国居民身份的判定(3)我国所得来源地的判定2.国际重复征税(1)国际重复征税的涵义(2)我国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及应用3.国际避税与反避税(1)国际避税的含义(2)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3)转让定价税务管理4.国际税收协定(1)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2)常设机构的判定第二部分中国税制实务了解现行中国税制的现状及其改革;掌握现行中国税制主要税种的基本规定及计算征缴方法;了解财产行为税各税种的基本规定及计算征缴方法。
一、商品税制度1.增值税制度2.消费税制度3.营业税制度4.关税制度二、所得税制度1.企业所得税制度2.个人所得税制度三、财产行为税制度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契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等第三部分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掌握税收征管的概念、目的和原则;掌握税收征管制度的内容,包括税务管理制度、税款征收制度、税务检查制度、税务行政处罚制度、税务争议处理制度等;了解税务代理的主要内容。
433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税收理论部分(指定教材:《税收学(第四版)》,黄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税收概念;税收本质;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2.税收作用机制税收内在稳定器;相机抉择;税收乘数;税收收入效应;税收替代效应。
3.税收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亚当斯密税收四原则。
4.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税负归宿;税收中性;税收负担的指标体系;拉弗曲线。
(二)中国税制实务(《中国税制(第四版)》,盖地主编,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税收优惠;税收分类方法及其类别。
2.商品劳务课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增值税基本理论、制度规定及计算;消费税基本理论、制度规定及计算;车辆购置税的制度规定及计算等。
3.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企业所得税基本理论、制度规定及计算,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制度规定及计算。
4.财产行为税及其他税种制度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规定财产行为税、资源税基本理论;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印花税、资源税等制度规定。
(三)税务管理实务(指定教材:《税务管理(第2版)》,王向东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税收法制管理税收法制体系;税收立法权限;税收立法程序;税收执法能力;税收执法监督。
2.纳税服务纳税服务的概念;纳税服务现状与问题;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税收宣传理论基础;税收宣传制度创新;税收文化;税收文化建设。
3.办税基本制度税务登记制度创新;纳税申报方式;发票管理环节;金税工程;税款征收保障制度。
4.税务违法矫正税源及其变动规律;纳税评估的含义;税务稽查的概念;税务稽查的工作规程;税务稽查的方法。
兰州财经大学2019年税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33)《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兰州财经大学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全国税务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税务专业基础》是全国税务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科目。
招生培养单位根据考生参加本科目的成绩和其他三门科目的成绩总分决定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力求反映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地测评考生税收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税收基础理论、中国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制度及国际税收理论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税务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税收基础理论、中国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制度及国际税收理论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对税收理论与制度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税收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税收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税收
1。
433 税务专业基础
一、考试性质
税收学是全国税务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税
收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税收基础理论、中国税制实务与税收管理制度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税务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制实务、中国税收管理制度等知
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对税收理论与制度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税收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税收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组成,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必
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结构
税收学原理考核的比例为40%,分值为60 分;
中国税制实务考核的比例为40%,分值为60 分;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考核的比例为20%,分值为30 分.
4、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20 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多项选择题10 题,每题2 分,共20 分;
判断题10 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计算题6 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综合分析题(案例分析题)2 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论述题2 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四、考试内容
(一)税收学原理
1、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国家、财政与税收的产生;我国税收的起源与发展;西方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2、税收的涵义
国家的公共权力与税收;税收与剩余产品价值;税收的本质;税收的特征.
3、税收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税收的财政原则。
4、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
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方式;税负转嫁
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5、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税收的微观效应;税收的宏观效应。
6、税制结构分析与比较
税制结构的概念;税制结构的分类及特点分析;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格局分析.
7、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一般原则;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的划分;税种的划分、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
8、国际税收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协定;居民身份确认规则;非居民各项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
避免双重征税的办法及外国税收抵免制度;国际逃避税及其防范措施.
(二)中国税制实务
1、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税收优惠;税收分类方法及其类别.
2、流转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增值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消费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营业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关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车辆购置税的制度规定等。
3、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企业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4、财产行为税制度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规定。
包括,财产行为税的性质、分类及其特点;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资源税; 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契税等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三)中国税收征管制度
1、税收征管概论
税收征管的概念、目的与原则,税收征管制度的特点等
2、税收征管制度,
税务管理制度,税款征收制度,税务稽查制度;税务行政处罚与税收刑法制度,税务争
议处理制度等。
3、纳税服务
纳税人权利保护;纳税服务机构设置,纳税服务的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