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实验报告doc
- 格式:docx
- 大小:16.90 KB
- 文档页数:4
蓄电池实验报告doc蓄电池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2篇二:蓄电池测试报告蓄电池测试报告使用单位:凯翔电池型号:产品名称:制造厂商:测试单位:凯翔测试人员:测试日期:打印日期:测试站点:凯翔05 XX-11-10 XX-02-20电流曲线图:特性比较图:单体条形图:容量分析:篇三:实验报告01--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一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时间:XX年9月29日实验地点:A-08 107 指导教师:亢凤林一、实验目的1、认识铅酸免维护蓄电池2、高效放电计在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中的正确使用;3、认识和正确使用蓄电池充电机。
二、实验设备蓄电池、12V高率放电计;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观察6-QW-54蓄电池外观;记录:可以看到两个接线柱:红色的一个标有“+”,另一个黑色标有”—”两个都是螺栓接线柱,一个蓄电池技术状态观察窗口,从外边可以看到蓝色的圆点2、观察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记录:看到蓝色的圆环中间位黑色的圆点记录分析:说明技术状态良好存电充足3、12V高率放电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正负极方法步骤:把高效放电计两个接线端接在蓄电池的两极,要保证两个接线柱都与电极接触完好,通过观察高效放电计的只是灯判定蓄电池的正负极。
(2)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技术状态方法步骤:保持高效放电计的两个接线端接通蓄电池的两极,通过观察放电计上的电压表示数,观察时间最好不超过五秒。
测量数据:11.2V数据分析:11—12V技术状态良好,9-11V技术状态较好,小于9V技术状态不好。
通过本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11.2V说明技术状态较好4、观察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的外观记录:直观上看到一个电源总开关,上边是档位旋钮,电流表有2,4,6,8四个档位。
电压有最上边是电压表和电流表。
后边有一个外接电源插口,两个电源输出接口(鳄鱼夹)5、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使用正确充电步骤方法:1、检查充电机技术状态是否正常2、接线,无论是接电源端还是接输出端电源开关和档位都处于关闭状态。
220V 直流蓄电池充放电记录试验人员:试验负责人:审核:2013 年 09 月一、 1#蓄电池组装置型号TH230D10ZZ-3 额定电压交流 380V 输出电压直流 220V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2、微机直流系统接地检测仪铭牌::装置型号THJK001G-3S 额定电压直流 220V 出厂编号AJ9B90863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3、参数设置:、集中监控器参数设置: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控母过电压控母欠电压交流过电压交流欠电压电池过电压电池欠电压电池过电流定时均充时间180单节电池过电压单节电池欠电压电池容量300Ah 电池数量104 节浮充电压均充电压模块过电压模块欠电压限流级别 3 温度补偿系数℃母线对地电阻≧ Ω支路对地电阻≧ Ω、绝缘监测仪参数设置: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一段母线控制母线过压值系统配置40 条支路控制母线欠压值报警电压0 条环路电池过压值工作方式:主机(分机)电池欠压值母线段数:一段正母线接地电阻Ω合闸母线:无报警电阻负母线接地电阻Ω系统设置巡检速度: 1 支路接地电阻Ω巡检方式:平衡合母支路数 0母联信号:本机支路设置控母支路数 40瞬间接地:取消无环路设置二、 2#蓄电池组1、 2#充电柜铭牌:输出电压直流 220V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2、微机直流系统接地检测仪铭牌::装置型号THJK001G-3S 额定电压直流 220V 出厂编号AJ9B90865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3、参数设置:、集中监控器参数设置: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控母过电压控母欠电压交流过电压交流欠电压电池过电压电池欠电压电池过电流定时均充时间180单节电池过电压单节电池欠电压电池容量300Ah 电池数量104 节浮充电压均充电压模块过电压模块欠电压限流级别 3 温度补偿系数℃母线对地电阻≧ Ω支路对地电阻≧ Ω、绝缘监测仪参数设置: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一段母线控制母线过压值系统配置40 条支路报警电压控制母线欠压值0 条环路电池过压值工作方式:主机(分机)电池欠压值母线段数:一段正母线接地电阻Ω合闸母线:无报警电阻负母线接地电阻Ω系统设置巡检速度: 1 支路接地电阻Ω巡检方式:平衡合母支路数 0母联信号:本机支路设置控母支路数 40瞬间接地:取消无环路设置三、逆变器1#逆变器铭牌:装置型号出厂编号HCH8109-5KVA0545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交流220V 直流交流 220V220V2#逆变器铭牌:装置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HCH8109-5KVA0331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太原合创自动化有限公司交流220V 直流交流 220V220V四、系统配置:序号名称型号数量编号AJ9043621AAJ9043627AAJ9043626A1 1#智能充电模块TH230D10ZZ-3 7 AJ9044824AAJ9043624AAJ9043631AAJ9043377A2 1#集中监控器THJK001G-3S 1 AJ9B90863AJ9043636AAJ9043629AAJ9043623A3 2#智能充电模块TH230D10ZZ-3 7 AJ9043588AAJ9043628AAJ9043586AAJ9043637A4 2#集中监控器THJK001G-3S 1 AJ9B908655 逆变器HCH8109-5KVA 2 0545 0331五、检验项目:1、接线及外观检查:屏内接线电缆接线插件接地标识正确正确完好正确清楚2、绝缘及耐压试验:电压( V)序号名称测试部位1 Ⅰ段直流母线+对地-对地2 Ⅱ段直流母线+对地-对地序号名称测试部位绝缘电阻值( MΩ)+对地171 Ⅰ组蓄电池电缆-对地262 Ⅰ段直流母线+对地80-对地80+对地163 Ⅱ组蓄电池电缆-对地264 Ⅱ段直流母线+对地80-对地805 耐压试验1000V 工频耐压1min:通过3、双路交流输入控制单元功能检测:功能正常,符合制造厂说明书要求。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蓄电池的生产工艺、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参与生产过程,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单位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蓄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从事铅酸、镍氢及锂离子等动力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三、实习内容1. 蓄电池分类及特点实习期间,我了解到蓄电池主要分为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
其中,铅酸蓄电池因其成本低、性能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镍氢蓄电池具有环保、高效、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蓄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2. 蓄电池生产工艺(1)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首先,将铅锭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溶解,制备成电解液;然后,将正极板和负极板组装成电池组;最后,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放电、老化等工序,使电池达到稳定性能。
(2)镍氢蓄电池生产工艺:首先,将正极材料(如氢氧化镍)和负极材料(如氢氧化锂)分别制成粉末;然后,将粉末与粘合剂混合,制成电极片;最后,将电极片组装成电池组,进行充电、放电等工序。
(3)锂离子蓄电池生产工艺:首先,将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和负极材料(如石墨)分别制成粉末;然后,将粉末与粘合剂混合,制成电极片;最后,将电极片组装成电池组,进行充电、放电等工序。
3. 蓄电池检测与质量把控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会对蓄电池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测、性能检测、寿命检测等。
通过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蓄电池的生产工艺、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3. 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等方式,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蓄电池作为汽车电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汽车蓄电池的维护和保养能力,本实训课程针对汽车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进行了一系列的实操训练。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汽车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汽车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3.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对汽车蓄电池进行检测和故障排查;4. 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汽车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汽车蓄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壳体和电解液等组成。
正负极板由铅锑合金制成,分别涂有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隔板的作用是隔离正负极板,防止短路。
壳体用于盛装电解液和极板。
电解液是一种酸性溶液,由硫酸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 汽车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和保养(1)清洁蓄电池表面:用湿布擦拭蓄电池表面,去除灰尘和污垢。
如发现腐蚀,可用热水冲洗,然后用干布擦干。
(2)检查电解液液面:保持电解液液面距蓄电池盖底部距离在0.125英寸(1英寸=25.4毫米)以内。
如液面过低,应及时补充蒸馏水,避免使用普通自来水。
(3)检查接线柱和导线:检查接线柱和导线是否脏污或腐蚀,如有必要,可用刮片或钢丝刷清理。
(4)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定期用质量比为1:1的碳酸氢钠和水的溶液清洗蓄电池顶部,去除灰尘和腐蚀物。
(5)调整电解液浓度:根据地区和季节调整电解液浓度,如冬季电解液浓度应达到1.28克/毫升。
(6)定期检查电解液高度:对没有标志线的蓄电池,电解液加到高过极板10~15毫米;有两条红线的蓄电池,电解液不能超过上边红线。
3. 汽车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1)检查单节电池电压:定期测量单节电池的电压,若其中有一块电池的电压低于10.5V,应及时查找原因并维修。
(2)检查发电机工作是否正常:确保发电机工作正常,避免蓄电池亏电。
(3)检查蓄电池溶液:检查蓄电池溶液是否在合适的位置,如不够,应及时补充。
实验十三检查更换蓄电池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蓄电池的检查方法
2.学会正确拆装蓄电池
二、实验仪器设备
1.汽车一辆
2.常用修理工具1套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拆卸蓄电池
①确认各用电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②辨识蓄电池负极接线柱
③用扳手拧松正负极电缆,取下负极、正极电缆
④拧下蓄电池固定螺栓、压板,取下蓄电池
2.外观检查
①壳体是否有破裂、漏液
②表面及接线柱是否脏污
3.检查蓄电池性能
①用直流20V档位,红正、黑负,正常不低于12V
②用高率放电器正负极接蓄电池正负极,按下按钮(不得超过3秒),显示蓄电池电量储量。
电压表指针指示在绿格范围内,表示蓄电池电量充足,不需要充电。
若指针指向0位,表明蓄电池内部短路;若指针指向0位下方,表示蓄电池已不存电,蓄电池损坏。
检查蓄电池电眼显示颜色(绿色表示良好;黑色表示需充电;无色或黄色表示需更换。
)
4.安装蓄电池
检查蓄电池底座有无损坏;放入蓄电池拧紧压板固定螺栓;安装蓄电池缆线。
精选范文:大学生蓄电池生产实习报告(共6篇)一、实习目的实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一次接触工厂大规模生产的机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良好过渡,走向工作岗位的入门之课。
实习让我们了解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找到了工厂大规模生产和实验室小量操作的异同。
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学习到各工厂的许多技术细节,掌握了生产的基本工艺原理。
这次实习提高了自己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受益非浅,达到了实习的效果。
通过实习使我更多地接触社会,实践于社会,从而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础的专业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于1986年正式成立。
集团位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的“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浙江长兴。
天能动力为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主要从事铅酸、镍氢及锂离子等动力电池、电动车用电子电器、风能及太阳能储能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二、实习内容1、蓄电池分类按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主要蓄电池系列产品有:起动型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船舶等起动和照明。
固定型蓄电池:主要用于通讯、发电厂、计算机系统作为保护、自动控制的备用电源。
牵引型蓄电池:主要用于各种蓄电池车、叉车、铲车等动力电源。
铁路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车起动、照明之动力。
摩托车蓄电池:主要用于各种规格摩托车起动和照明。
煤矿用蓄电池:主要用于电力机车牵引动力电源。
储能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风力、水力发电电能储存。
按蓄电池极板结构分类:有形成式、涂膏式和管式蓄电池。
按蓄电池盖和结构分类:有开口式、排气式、防酸隔爆式和密封阀控式蓄电池。
按蓄电池维护方式分类:有普通式、少维护式、免维护式蓄电池。
2、铅蓄电池工作原理铅蓄电池由正极板群、负极板群、电解液和容器等组成。
充电后的正极板是棕褐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是灰色的绒状铅(pb),当两极板放置在浓度为27%~37%的硫酸(h2so4)水溶液中时,极板的铅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二价的铅正离子(pb2+)转移到电解液中,在负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
《测定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报告范例实验报告:测定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和原理实验装置包括一节蓄电池、一个定值电阻、一个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和一对导线。
实验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通过测量蓄电池在不同负载下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将蓄电池与定值电阻和变阻器连接。
2. 将电流表并联到电路中,用来测量电流。
3. 将电压表与蓄电池并联,用来测量电压。
4. 调节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一定值。
5. 分别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和电流,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以下是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负载下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动势可以通过测量当负载电阻为无穷大时的电压得到,即取数据表中负载电阻为无穷大时的电压值。
内阻可以通过计算电流与电压的比例得到,即取数据表中的电流值除以负载电阻得到。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电动势和内阻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负载电阻越小,电动势越小,内阻越大。
这表明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测定了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负载电阻越小,电动势越小,内阻越大。
这对于深入理解蓄电池的特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步骤,成功测定了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所使用的蓄电池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实验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偏差。
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资料无。
蓄电池试验报告三篇
篇一:蓄电池试验报告
(厂)局
变电站
设备名称
检验类别
检验时间
试验人员
编写
校核
审核
批准
说明:检验之前应根据检验项目及现场配置编制具体的试验报告。
1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2 外观及接线检查
3 蓄电池运行环境要求检查
4 蓄电池反措要求检查
5 极性检测及开路电压试验5.1 极性检测
5.2 开路电压试验
6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
7 浮充蓄电池组运行电压偏差值试验
8 蓄电池内阻测试
8.1 新安装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电阻测试
8.2 已投运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电阻测试及分析
9 检验中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10 检验结论
附:试验仪器仪表清单
篇二:DJM12150直流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检查报告编写:
校核:
一.直流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蓄电池组各充电数据正常,电池温升正常,设备运行正常。
试验结论:
该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合格。
(合格或不合格)
2:放电10h后每个电池端电压
篇三:110kV洪洋变直流蓄电池内阻测试
1.1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电阻测试
第23 页共23 页。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1. 对直流系统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验证其放电性能和容量;
2. 反馈蓄电池运行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为设备维护及检修提供依据。
二、试验内容
1. 充电试验:在标准条件下将蓄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
三、试验设备
1.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
2. 充电器;
3. 放电负载;
4. 电压表、电流表等相关检测仪器。
四、试验过程
1. 充电试验
在标准条件下,调整充电器输出电压和电流,将蓄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
待充电电流降至一定值后,关闭充电器并切断充电回路。
用电压表检查蓄电池电压,记录其数值。
五、试验结果
经试验,蓄电池组在标准条件下被充电至额定电压12V,充电时间为3小时,充电结束时电流为0.5A。
试验结果表明,蓄电池组充电性能良好。
2. 设备运行正常,无需维护。
七、检验人员
XXXXXXXXX
检验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蓄电池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2篇二:蓄电池测试报告蓄电池测试报告使用单位:凯翔电池型号:产品名称:制造厂商:测试单位:凯翔测试人员:测试日期:打印日期:测试站点:凯翔05 XX-11-10 XX-02-20电流曲线图:特性比较图:单体条形图:容量分析:篇三:实验报告01--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一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时间:XX年9月29日实验地点:A-08 107 指导教师:亢凤林一、实验目的1、认识铅酸免维护蓄电池2、高效放电计在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中的正确使用;3、认识和正确使用蓄电池充电机。
二、实验设备蓄电池、12V高率放电计;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观察6-QW-54蓄电池外观;记录:可以看到两个接线柱:红色的一个标有“+”,另一个黑色标有”—”两个都是螺栓接线柱,一个蓄电池技术状态观察窗口,从外边可以看到蓝色的圆点2、观察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记录:看到蓝色的圆环中间位黑色的圆点记录分析:说明技术状态良好存电充足3、12V高率放电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正负极方法步骤:把高效放电计两个接线端接在蓄电池的两极,要保证两个接线柱都与电极接触完好,通过观察高效放电计的只是灯判定蓄电池的正负极。
(2)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技术状态方法步骤:保持高效放电计的两个接线端接通蓄电池的两极,通过观察放电计上的电压表示数,观察时间最好不超过五秒。
测量数据:11.2V数据分析:11—12V技术状态良好,9-11V技术状态较好,小于9V技术状态不好。
通过本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11.2V 说明技术状态较好4、观察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的外观记录:直观上看到一个电源总开关,上边是档位旋钮,电流表有2,4,6,8四个档位。
电压有最上边是电压表和电流表。
后边有一个外接电源插口,两个电源输出接口(鳄鱼夹)5、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使用正确充电步骤方法:1、检查充电机技术状态是否正常2、接线,无论是接电源端还是接输出端电源开关和档位都处于关闭状态。
蓄电池振动压差试验报告引言:本次试验旨在研究蓄电池在振动条件下的压差变化情况。
蓄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存储装置,其性能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关键意义。
了解蓄电池在振动环境下的表现,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改进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蓄电池、振动台、压差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
2. 实验步骤:将蓄电池固定在振动台上,通过振动台产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同时使用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测蓄电池的压差变化。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在振动条件下,蓄电池的压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具体而言,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蓄电池的压差逐渐增大。
当振动频率达到一定值后,压差开始趋于稳定。
此外,振动幅度的增加也会导致蓄电池压差的增加,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讨论与分析:蓄电池在振动条件下的压差变化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振动会导致蓄电池内部的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接触不稳定,从而影响电荷传输的效率,进而导致压差的变化。
其次,振动还会引起电池内部的物理结构变化,如电极材料的位移或变形,进一步影响电流通道的畅通程度,从而导致压差的变化。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蓄电池在振动条件下的压差变化规律。
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蓄电池的工作机制,并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蓄电池在不同振动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提高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振动环境中,蓄电池的压差变化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深入研究了蓄电池在振动条件下的表现,并发现了一定的规律。
这一发现对于提高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以更好地服务于电子设备的发展。
蓄电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蓄电池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观察蓄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实验器材与材料1.被试蓄电池2.直流电流表3.直流电压表4.电阻器5.连接线6.电池夹7.实验笔记本8.实验记录表格实验原理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正负两极及其间的电解质组成。
在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的化学反应,正极产生电子,负极产生阳离子,电子和阳离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形成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实验步骤1.将蓄电池置于实验台上,确保其正负极没有连接任何外部电路。
2.使用电压表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3.连接蓄电池的正负极与直流电流表,并记录电流值。
4.添加一个适当大小的电阻器到电路中,调整电流的大小,并记录电压和电流值。
5.重复步骤4,使用不同大小的电阻器,观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6.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压-电流曲线图。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绘制的电压-电流曲线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开路电压:在没有任何外部阻抗时,蓄电池的正负极之间产生的电势差即为开路电压。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值。
2. 内电阻:蓄电池在实际运行中会有一定的内电阻。
随着外部电阻增加,电流减小,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也会随之下降。
通过观察电压-电流曲线图,我们可以估计蓄电池的内电阻大小。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对蓄电池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并观察了蓄电池在不同外部电阻下的性能变化。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得出了关于蓄电池内电阻的推测。
这个实验对于我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无。
110kV洪洋变直流蓄电池内阻测试序号项目技术参数1 蓄电池组别蓄电池组2 型号DJ-1503 单体标称电压(V) 2V4 单体浮充电压(V) 2.25V5 单体均充电压(V) 2.35V6 额定容量(Ah) 150Ah7 蓄电池安装数量(只)1038 蓄电池投运数量(只)1039 蓄电池制造厂家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10 出厂日期(年、月)2013.0211 投运日期(年、月)2013.021 蓄电池内阻测试1.1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电阻测试蓄电池编号初放电前放电后(全容量放电后)充电后(满容量条件下)蓄电池内阻(μΩ)连接条阻值(μΩ)蓄电池内阻(μΩ)连接条阻值(μΩ)蓄电池内阻(μΩ)与平均内阻偏差(%)连接条阻值(μΩ)1 628 174 679 194 643 0.14 982 625 181 683 182 632 1.28 843 632 193 685 189 656 0.14 834 635 176 685 179 643 1.60 985 628 158 683 174 634 2.12 956 625 176 673 197 643 0.14 987 632 187 684 192 643 1.28 848 626 174 679 194 632 0.14 839 635 181 683 182 656 2.90 9310 625 193 683 189 648 0.91 9511 623 186 679 194 642 0.02 7912 628 186 685 192 645 0.45 9413 628 174 679 194 643 0.14 9414 625 181 683 182 634 1.28 9615 632 193 673 189 643 0.14 8916 635 176 682 179 632 1.60 9817 628 158 683 174 656 2.12 10418 625 176 693 197 643 0.14 8919 632 187 684 192 634 1.28 8420 626 174 685 194 643 0.14 8321 635 181 684 182 624 2.90 9322 625 193 679 189 648 0.91 9523 623 186 684 194 642 0.02 7924 628 186 684 192 645 0.45 9425 625 192 679 182 639 0.49 9626 632 253 683 231 651 1.37 16527 626 186 673 189 648 0.91 10628 642 193 685 197 642 0.02 10629 628 186 684 187 645 0.45 10730 625 176 679 198 639 0.49 9831 626 186 684 194 648 0.91 8432 635 176 679 182 642 0.02 8333 646 174 682 174 645 0.45 9834 632 181 684 189 639 0.49 9535 625 192 685 192 651 1.37 11036 632 213 684 231 648 0.91 17437 626 186 679 182 632 1.60 11838 635 176 683 189 656 2.12 9739 625 158 673 179 639 0.49 10440 628 176 684 197 651 1.37 12341 625 158 679 198 648 0.91 8942 645 176 683 189 632 1.60 7643 646 174 683 179 651 1.37 9544 628 174 679 194 643 0.14 9445 625 181 683 182 634 1.28 9646 632 193 673 189 643 0.14 8947 635 176 682 179 632 1.60 9848 628 158 683 174 656 2.12 10449 625 176 693 197 643 0.14 8950 632 187 684 192 634 1.28 8451 626 174 685 194 643 0.14 8352 635 181 684 182 624 2.90 9353 625 193 679 189 648 0.91 9554 623 186 684 194 642 0.02 7955 628 186 684 192 645 0.45 9456 625 192 679 182 639 0.49 9657 632 253 683 231 651 1.37 16558 626 186 673 189 648 0.91 10659 635 176 683 189 656 2.12 9760 625 158 673 179 639 0.49 10461 628 176 684 197 651 1.37 12362 625 158 679 198 648 0.91 8963 645 176 683 189 632 1.60 7664 646 174 683 179 651 1.37 9565 628 174 679 194 643 0.14 9466 625 181 683 182 634 1.28 9667 632 193 673 189 643 0.14 8968 635 176 682 179 632 1.60 9869 628 158 683 174 656 2.12 10470 625 176 693 197 643 0.14 8971 632 187 684 192 634 1.28 8472 626 174 685 194 643 0.14 8373 628 187 684 192 634 1.28 8474 625 174 685 194 643 0.14 8375 632 181 684 182 624 2.90 9376 626 193 679 189 648 0.91 9577 626 186 684 194 642 0.02 7978 628 186 684 192 645 0.45 9479 625 192 679 182 639 0.49 9680 632 176 683 189 656 2.12 9781 625 158 673 179 639 0.49 10482 628 176 684 197 651 1.37 12383 625 158 679 198 648 0.91 8984 645 176 683 189 632 1.60 7685 646 174 683 179 651 1.37 9586 628 174 679 194 643 0.14 9487 625 181 683 182 634 1.28 9688 632 193 673 189 643 0.14 8989 635 176 682 179 632 1.60 9890 628 158 683 174 599 -2.12 10491 625 176 693 197 643 0.14 8992 632 187 684 192 634 1.28 8493 626 174 685 194 643 0.14 8394 626 174 685 192 632 1.60 10895 635 176 683 189 656 2.12 9796 625 158 673 179 639 0.49 10497 628 176 684 197 651 1.37 12398 625 158 679 198 648 0.91 8999 645 176 683 189 632 1.60 76 100 646 174 683 179 651 1.37 95 101 628 174 679 194 643 0.14 94 102 625 181 683 182 634 1.28 96 103 636 --- 686 --- 646 1.25 --- 测试时间2018.06.09 9:00 2018.06.09 19:00 2018.06.10 9:00测试仪器CELCORDER CELCORDER CELCORDER充电后(满容量条件下)蓄电池内阻蓄电池最高内阻(μΩ)672蓄电池平均内阻(μΩ)644蓄电池最低内阻(μΩ)599蓄电池内阻参考值(μΩ)600结论合格技术要求1)平均内阻宜按照整组80%蓄电池数量的内阻数据进行平均(除去内阻数据较高值);2)蓄电池的内阻应有较好的一致性,内阻偏差不超过10%,超过整组蓄电池数量6%不合格应进行整组更换;相同连接条的阻值要求基本一致。
蓄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2
篇二:蓄电池测试
报告
蓄电池测试报告
使用单位:凯翔电池型号:产品名称:制造厂商:测试单位:凯翔测试人员:测试日期:打印日期:测试站点:凯翔
05 XX-11-10 XX-02-20
电流曲线图:
特性比较图:
单体条形图:
容量分析:
篇三:实验报告01--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实验一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实验时间:XX年9月29日实验地点:A-08 107 指导教师:亢凤林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2、高效放电计在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中的正确使用;
3、认识和正确使用蓄电池充电机。
二、实验设备
蓄电池、12V高率放电计;
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观察6-QW-54蓄电池外观;
记录:可以看到两个接线柱:红色的一个标有“+”,另一个黑色标有”—”两个都是螺栓接线柱,一个蓄电池技术状态观察窗口,从外边可以看到蓝色的圆点
2、观察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
记录:看到蓝色的圆环中间位黑色的圆点
记录分析:说明技术状态良好存电充足
3、12V高率放电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正负极
方法步骤:把高效放电计两个接线端接在蓄电池的两极,要保证两个接线柱都与电极接触完好,通过观察高效放电计的只是灯判定蓄电池的正负极。
(2)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技术状态
方法步骤:保持高效放电计的两个接线端接通蓄电池的两极,通过观察放电计上的电压表示数,观察时间最好不超过五秒。
测量数据:11.2V
数据分析:11—12V技术状态良好,9-11V技术状态较好,小于9V技术状态不好。
通过本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11.2V
说明技术状态较好
4、观察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的外观
记录:直观上看到一个电源总开关,上边是档位旋钮,电流表有2,4,6,8四个档位。
电压有最上边是电压表和电流表。
后边有一个外接电源插口,两个电源输出接口(鳄鱼夹)
5、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使用
正确充电步骤方法:1、检查充电机技术状态是否正常
2、接线,无论是接电源端还是接输出端电源开关和档位都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蓄电池的技术状态选择稳压充电还是稳流充电,并选择适当的档位。
4、当充电机指示灯由红变绿时说明充电完毕,关闭充电机,拔下插头,断开接线与蓄电池的连接。
四、思考题
1、为什么高效放电计的电压读数可以反映蓄电池的电量?
2、使用过程中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不同。
所能放出的容量也不相同,放电电流越大,能够放出的电量越小,例如,电动自行车常用的电流为5A,使用标称10AH的蓄电池就是2 小时率放电,如果采用10 小时放电率,可达到12 AH。
所以,评价蓄电
池的容量不仅仅要看蓄电池的标称容量,还要看蓄电池的放电率。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往往标称为10AH,同一个蓄电池也可以标称为12AH,和14 AH。
再比如14AH的蓄电池也可以标为17AH。
还有一些蓄电池标为20AH,蓄电池容量标称值大了,但是其容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蓄电池内阻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在放电终止时阻抗最大,主要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产生不良导体硫酸铅以及电解液比重下降,故放电后由务必要马上充电,若任其持续放电,则硫酸铅形成安定的白色晶体后,即使充电,极板的活性物质亦无法恢复原状,从而将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