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乳腺癌科普讲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大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举办了这场乳腺癌科普讲座。
以下是对乳腺癌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的介绍。
一、乳腺癌简介乳腺癌是一种起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特点是乳腺组织中的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和病变。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
而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如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
二、乳腺癌的症状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一些症状会逐渐出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房异常出血、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乳房变形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如果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
三、乳腺癌的检查方法早期发现乳腺癌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定期进行乳腺癌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乳腺癌检查方法有:乳房自检、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以及乳腺核磁共振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观察乳腺组织的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
四、乳腺癌的预防方法除了定期检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乳腺癌的预防。
以下是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1.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适度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2. 遵循医生建议:对于有家族乳腺癌史的人群,应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咨询,了解自己的乳腺癌风险。
3. 避免暴露于激素类药物:长期接触激素类药物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如果需要使用这类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使用。
4. 哺乳和生育:哺乳对于乳腺癌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生育可以减少女性长期接触雌激素的时间,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五、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对于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及早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目前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因此及早就医十分重要。
六、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乳腺癌的诊断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患者以及家人都需要面对和适应这一现实。
《乳腺癌知识讲座》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健康与卫生》第四章第三节“预防疾病”,具体内容包括乳腺癌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难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乳腺癌患者的采访视频,引起学生对乳腺癌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乳腺癌的定义: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2)发病原因:讲解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如遗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
(3)临床表现:讲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如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
(4)诊断方法:介绍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如乳腺超声、钼靶X线、细针穿刺活检等。
(5)治疗方法:讲解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案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填写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预防乳腺癌。
六、板书设计乳腺癌1. 定义: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2. 发病原因:遗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
3. 临床表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
4. 诊断方法:乳腺超声、钼靶X线、细针穿刺活检等。
5. 治疗方法: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2. 作业题目:请简述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答案:乳腺超声、钼靶X线、细针穿刺活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乳腺癌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邀请乳腺癌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乳腺癌的防治知识。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尤其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多见于20~50岁的女性。
因此了解乳腺增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与危害,以及如何进行及时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乳腺增生病:一组数字:2008年—2010年:(三年)可疑乳腺癌病人:42人确诊病人:29人其中炎性症状:8人,确诊:5人,非哺乳期乳腺炎:3人肿块最小:1ⅹ1㎝,肿块最大:9ⅹ9㎝副乳癌变:1人术后乳腺囊性增生:2人年龄:最大77岁,最小20岁一.乳腺增生病的症状乳房疼痛+肿块1.乳房疼痛:胀痛或刺痛,多为两侧,左侧尤甚,可及腋下、肩背。
情郁左甚,劳累右甚。
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情郁加重,情畅减轻。
2.乳房肿块:多发于双侧,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
肿块形状有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
肿块质地软、硬或韧,经前大而硬,经后小而软。
3.溢液:少数可见。
4.月经失调: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色暗兼有血块。
二.乳腺增生病的病因1.首要身分(1)精神身分情志不畅: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婆媳关系生意竞争研究紧张工作压力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郁脾虚,血瘀痰凝,蕴于乳房,结聚成块而形成乳腺增生病。
乳房属胃,脾胃互为表里,肝气行于左。
2.诱发身分劳顿:上肢劳力过度。
饮食:恣食生冷、辛辣之品。
衣着:佩戴过紧的胸罩。
其他:不生育,不哺乳,性生活反面谐。
三.乳腺增抱病的搜检(三只手)1.自我检查(第一只手)工夫:(三个一)每月一次。
经后一周(绝经前妇女)。
每个月的第一天(绝经后妇女)。
方法:一看二摸三挤看——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乳房的任何改变。
(1)外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异常突起;-------(2)皮肤:有无橘皮样和酒窝状改变;(3):是否内陷、回缩或抬高。
面临镜子手叉腰,凹凸酒窝及大小。
摸——(1)站立:用一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另一手搜检乳房,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上,顺次顺时柔柔地触摸及腋下,左右交替搜检。
3.19粉红丝带乳腺健康讲座主持稿开场词现场的各位姐妹,大家上午好!我是东莞玛丽亚妇产医院的王艳艳院长,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粉红丝带乳腺健康知识讲座!作为女人,我想没有一个人会不在意自己的乳房。
挺拔而丰满的乳房是我们女人独有的,它不仅仅是我们美丽的象征,也是我们哺育、滋养后代的源泉。
但是,就像任何一样珍贵的事物都需要好好保护一样,我们女人的乳房也需要大家精心的呵护,否则,一旦被疾病袭击,那就不仅仅是美丽不再的问题了,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这里我给大家公布一组数据: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而且发病的年龄越来越早,已经成为了妇女发病率第一和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
如果大家平时有关注娱乐新闻的话,应该会发现,现在因为患乳腺癌而仙逝的女明星也不在少数,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2007年因为乳腺癌而离开人世,刘欢的得意弟子、中国好声音的热门歌手姚贝娜,去年1月份乳腺癌复发,去世的时候才只有34岁。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恐怖?其实,乳腺癌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大家有做好预防措施,及早地发现、治疗,一般不会危及到生命。
那到底应该如何去预防乳腺疾病呢?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的高学忠主任,给大家带来乳腺疾病预防的权威知识,掌声有请!高学忠主任讲课非常感谢高主任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我都听得非常入神,因为我也很爱惜自己的乳房。
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想要请教高主任呢?可以举手示意。
好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和高主任的互动就到这里,目前高主任也有在我们玛丽亚的乳腺科坐诊,如果大家还想进一步了解的,都可以来玛丽亚找高主任。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高主任的精彩讲课!刚才高主任给我们讲了乳腺癌的预防,那大家肯定还想知道,万一我要是得了乳腺方面的疾病,我应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要请出一位曾经患过乳腺癌、现在已经成功切除肿瘤的女性,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的经历。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为了提高女性对乳腺健康的关注度,普及乳腺健康知识,我国各地纷纷举办了乳腺系列健康讲座。
我有幸参加了这样一场讲座,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我对乳腺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二、讲座内容回顾1. 乳腺疾病的种类及成因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乳腺疾病的种类,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
同时,还分析了乳腺疾病的成因,如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
2. 乳腺疾病的预防措施针对乳腺疾病的预防,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2)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尤其是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4)合理使用化妆品,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产品。
3.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如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等。
同时,还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疾病,介绍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4. 乳腺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专家指出,乳腺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三、心得体会1. 提高乳腺健康意识通过参加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乳腺健康的重要性。
乳腺疾病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我们要提高乳腺健康意识,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2. 学习乳腺健康知识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乳腺疾病的种类、成因、预防措施、诊断与治疗等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了解乳腺健康、预防乳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关爱自己和家人的乳腺健康。
3. 重视乳腺检查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讲座,我了解到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等检查方法。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乳房自我保健知识健康教育讲座方案乳房自我保健知识健康教育讲座方案一、健康背景: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方式越发西方化、精神压力日益加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一跃而位居女性肿瘤的前两位,甚至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则成为了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
基于这个现状,我中心妇保人员决定在生殖健康知识宣教的基础上,再对辖区内各社区育龄妇女中,重点开展乳房自我保健知识健康教育讲座。
二、讲座内容:1、自我检测:你的乳房“增生”了吗?2、乳房的自我保健3、乳腺自查怎么做三、预期目的:让所有育龄妇女拥有健康美丽的乳房;让该阶段妇女能正确认识常见乳腺疾病;并能掌握正确的乳腺自查方法,及时发现乳腺疾病;从而提高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四、时间及地点安排:8月16日——荷花社区;9月16日——风井社区五、人员安排:妇保组负责与居委会协调、组织预约人员;健康教育科负责收集、整理、打印讲座资料及发放宣传资料。
横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08-08篇二:2012年乳腺癌健康教育讲座2012年5月健康教育讲座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相当高,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治疗乳腺癌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治疗的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加术后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由于创面大,又伴有形体改变,对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身心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因此,做好乳腺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手术本身和术后愈合甚至恢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1 入院健康指导入院时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及角色改变不适应,担心治疗效果和费用等,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要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分管医生、护士的姓名、职称、专业水平及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科内先进设备以及科室特点,让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尤其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多见于20~50岁的女性。
因此了解乳腺增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与危害,以及如何进行及时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乳腺增生病:
一组数字:
2008年—2010年:(三年)
可疑乳腺癌病人:42人
确诊病人:29人
其中炎性症状:8人,确诊:5人,非哺乳期乳腺炎:3人
肿块最小:1ⅹ1㎝,肿块最大:9ⅹ9 ㎝
副乳癌变:1人
术后乳腺囊性增生:2人
年龄:最大77岁,最小20岁
一.乳腺增生病的症状
乳房疼痛+肿块
1.乳房疼痛:胀痛或刺痛,多为两侧,左侧尤甚,可及腋下、肩背。
情郁左甚,劳累右甚。
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情郁加重,情畅减轻。
2.乳房肿块:多发于双侧,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
肿块形状有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
肿块质地软、硬或韧,经前大而硬,经后小而软。
3.乳头溢液:少数可见。
4.月经失调: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色暗兼有血块。
二.乳腺增生病的病因
1.主要因素
(1)精神因素
情志不畅: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婆媳关系生意竞争学习紧张工作压力
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郁脾虚,血瘀痰凝,蕴于乳房,结聚成块而形成乳腺增生病。
乳房属胃,脾胃互为表里,肝气行于左。
2.诱发因素
劳累:上肢劳力过度。
饮食:恣食生冷、辛辣之品。
衣着:佩戴过紧的胸罩。
其他:不生育,不哺乳,性生活不和谐。
三.乳腺增生病的检查(三只手)
1.自我检查(第一只手)
时间:(三个一)
每月一次。
经后一周(绝经前妇女)。
每月的第一天(绝经后妇女)。
方法:一看二摸三挤
看——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乳房的任何改变。
(1)外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异常突起;
(2)皮肤:有无橘皮样和酒窝状改变;
(3)乳头:乳头是否内陷、回缩或抬高。
面对镜子手叉腰,凹凸酒窝及大小。
摸——
(1)站立:用一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另一手检查乳房,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上,依次顺时轻柔地触摸及腋下,左右交替检查。
一手抱头一手查,顺时旋转至腋下。
(2)平躺:平躺下来,右肩下放一个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同“站立”的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仰面平躺肩下枕,一手弯曲至头下。
挤——用手指轻挤乳头,观察有无液体自乳头溢出。
如果有乳头溢液,看是否流出血性液体或褐色、暗红色、淡黄色液体。
手指轻轻挤乳头,观察有无液体出。
特别提示:如果出现经常性乳房疼痛,有肿块、有异常分泌物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专业检查。
2.专业检查
(1)医生的手(第二只手)
(2)科技检查(第三只手)
乳腺B超: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但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
钼靶检查:检查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
对乳腺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损伤,对35岁以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时不应常规应用。
乳腺专用磁共振:更精准。
可发现0. 3cm左右的病变,能检查出用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同时能判断良恶性,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
灭癌于最初始阶段。
价值1880元。
3.具体方法
(1)35岁以下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检查。
(2)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钼靶X线检查。
(3)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5岁、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5岁或未生育、产后未哺乳、有较长时间的乳腺增生者等,建议在定期行乳腺X线检查的同时,可选择乳腺专用磁共振进行定期检查。
青春期女性就不太适合钼靶检查,因为这种检查对腺体有害,会影响发育。
(4)乳房较大而且乳腺腺体丰富致密的年轻女性,首选乳腺专用磁共振进行乳房定期检查。
四.乳腺增生病的治疗
乳腺增生病治疗五步曲
1.药物治疗:规范治疗
2.调节情绪: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不以情绪为准则,以行动为准则。
平心静气转注意,适度宣泄宽容人。
(1)平心静气:低声慢语挺胸
(2)转移注意:离开舌绕三圈
(3)适度宣泄:知己倾诉
(4)陶冶性情:宽容理解
(5)认知改变:A-B-C理论。
(6)知足常乐:
3.衣食住行:
(1)衣:舒适不是美观,保护不是限制。
乳罩的作用:支托,减少震动,保证血液循环,防止乳房下垂。
乳罩的选戴:内衣舒适圈要免,质的棉软睡时展。
(2)食:饮食清淡忌海鲜,少吃辛辣油炸甜,多吃果蔬黑黄豆,核桃蘑菇木耳安。
(3)住:生活规律不耗竭,两性生活要和谐。
(4)行:上肢活动:上肢活动要舒展,如伸懒腰宜缓慢。
百草萌芽,风摆柳丝。
蓖梳梳理:以乳头为中心。
4.善后调理:巩固为要。
5.春季复诊:春季生发,病亦复发。
规范治疗须切记,一年两次春为要,药物情绪同时调,饮食梳理配合好。
五.乳腺增生病的复发
季节:春主生发,百草发芽,百病复发。
情绪:情绪波动,左侧痛甚。
劳累:过度劳累,右侧痛甚。
饮食:过食生冷、辛辣。
六.乳腺增生病的预防
1.保持情绪稳定。
2.少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鸭、牛肉。
少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
4.佩戴全棉乳罩。
5.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七.乳腺癌的预防
1.保持心情愉快:怒伤肝,肝气郁滞,百病生矣。
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
因此,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畅,则病难近身。
2.远离人造纤维:内衣尽量选用天然的,纯棉材质的内衣。
3.定期乳腺检查:乳腺癌早期肿块较小,不容易扪到。
4.保持正常体重:减少高脂肪、高热量尤其是油炸食品的摄入。
5.避免饮酒抽烟:尤其是二手烟。
6.坚持母乳喂养:从未哺乳易致乳房积乳,不通则痛。
八.乳腺增生病的误区
误区1:肿块不痛不痒,不挡吃不挡喝,不用管。
误区2:再生一个孩子或绝经后自然就好了。
误区3:治疗后乳房不痛就是病好了,不用再治了。
误区4:乳腺增生病只有女性才得,男性不会得这种病。
误区5:把治愈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药物。
误区6:乳腺增生病一定会变为乳腺癌。
误区7:乳房偏小就不会得乳腺增生病。
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女性朋友们,关注你们的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