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试卷2009-2010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答:程序在执行时所访问地址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相对地簇聚;这种簇聚包括指令和数 据两部分。
2、 答:当第一次访问一个块时,该块不在Cache 中,需从下一级存储器中调入Cache ,这就是强制性失效。
3、 答:当一条指令需要用到前面某条指令的结果,从而不能重叠执行时,就发生了数据相关。
4、 答: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定义: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二、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1)全相联映。
主存中的任一块可以被放置到Cache 中的任意一个位置。
(2分)(2)直接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只能被放置到Cache 中唯一的一个位置。
(2分)(3)组相联:主存中的每一块可以被放置到Cache 中唯一的一个组中的任何一个位置。
(2分)全相联映像的查找过程复杂,但失效率低,而直接映像的查找过程简单,但失效率高。
而组相联影响的优缺点介于全相联映像和直接映像之间。
(4分)2、答: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存储器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容量,速度,价格(每位价格)。
而这三个指标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解决方法就是采用多种存储器技术,构成存储层次。
(3分) 从主存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存储系统构成了两个层次:“Cache -主存”层次:弥补主存速度的不足;“主存-辅存”层次: 弥补主存容量的不足。
(3分)两个层次的比较如下:(4分)3、答:如果两条指令使用相同的名,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数据流,则称之为名相关。
(4分) 指令j 与指令i 之间名相关有以下两种:(1) 反相关(anti-dependence ):先读后写(2分)(2) 输出相关(output dependence ):写后写。
(2分)通过改变指令中操作数的名来消除名相关,这就是换名(renaming )技术。
(2分)4、答:增加块大小会增加失效开销增加块大小引起的双重作用:(1)减少强制性失效;(2)块大小增加后,块数目减少,增加冲突失效。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操作系统试卷)1.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A )。
A. 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B. 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D. 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2.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 D )。
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B.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C.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D.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假定它们之间的公用缓冲池中有n个缓冲区,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
它们的初值应分别是( C )。
A. 0,1,nB. 0,1,-nC. 1,0,nD. 1,0,-n4.从下面预防死锁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D )。
A. 由于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系统资源不足,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根据系统规模,配置足够的系统资源。
B. 由于产生死锁的另一基本原因是进程推进的顺序不当,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使进程的推进顺序合法。
C.因为只要系统不进入不安全状态,便不会产生死锁,故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D. 可以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或其中几个的方法,来预防发生死锁。
5.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A )调度算法。
A. 先来先服务B. 最短作业优先C.定时轮转法D.优先数法6.由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 B )。
A.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B. 提高主存的利用率C.满足用户需要D.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7.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B )。
A.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B. 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C. 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D. 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8.使用户所编写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这是由设备管理的( A )功能实现的。
2009-2010年计算机统考考研真题解析os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解析(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
23.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I 进程与进程 II 处理机与设备 III 处理机与通道 IV 设备与设备A.I、II 和 III B. I、II 和 IV C. I、III 和 IV D. II、III 和 IV24.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25.某计算机系统中有 8 台打印机,有 K 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 3 台打印机。
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 K 的最小值是A.2 B.3 C.4 D.526.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 C.数据保护 D.栈保护27.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 位,其中段号占8 位,则最大段长是A.28 字节 B.216 字节 C.224 字节 D.232 字节2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A.连续结构B.索引结构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D.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29.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 105 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 35,4 5,12,68,110,180,170,195,采用 SCAN 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A.110,170,180,195,68,45,35,12B.110,68,45,35,12,170,180,195C.110,170,180,195,12,35,45,68D.12,35,45,68,110,170,180,19530.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A.文件控制块 B.文件分配表 C.用户口令表 D.系统注册表31.设文件F1 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 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 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
操作系统期中试题答案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操作系统课程期中考试试题一、多项选择题(5‘x6=30',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答错不给分,少答按比例给分)1. 以下对于虚存调页(page replacement)策略,错误的是:CA. LRU不会发生Belady异常B. 最优策略不会发生Belady异常C. Belady异常就是随着页框(frame)个数增多,缺页率(page fault rate)必然增加D. 调页必须在内核态(kernel mode)下进行2. 当系统中的进程增多时,以下哪些(个)情况不可能出现(不考虑死锁):DA. CPU利用率增高B. CPU利用率降低C. 磁盘I/O增多D. 磁盘I/O减少3. 以下那些(个)操作会使得一个进程从运行(running)状态转换为就绪(ready)状态:A, B, DA. 在可占先(preemptive)系统中,高优先级进程被创建B. 分时系统中,时间片到C. 当前运行进程发生缺页中断D. 当前运行进程调用yield(),主动放弃使用CPU4. 对于死锁,以下哪些(个)描述是正确的:B, DA. 死锁避免(deadlock avoidance)中,不安全的状态必然发生死锁B. 死锁避免(deadlock avoidance)中,发生死锁必然处于不安全状态C. 资源分配图中有环(以资源类型和进程为节点),必然发生死锁D. 如果要求每个进程必须一次申请所有需要的资源,如果不能满足其要求,则不分配任何资源,那么死锁不可能发生5.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CA. 中断处理程序(interrupt handler)是进程的一部分,在进程的地址空间运行B. 中断处理程序(interrupt handler)必须运行在内核态C. 微内核体系结构下,进程间通讯(inter-processing communication)必须在微内核内D. 分时(time sharing)的目的是提高CPU和I/O的并行度6. 关于线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CA. 用户态线程(无核心态线程或LWP)阻塞,可能会阻塞线程B. 多处理器环境下,线程间同步不能使用关中断实现C. 线程控制块中包含CPU寄存器状态D. 在支持核心态线程的系统中,CPU调度的单位仍然是进程二、(10')请说明:1. 进程创建时(如在类UNIX操作系统中,连续执行fork()和exec()系统调用),操作系统所需要进行那些工作,它们的代价如何(大,中,小)。
南阳理工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试卷答案课程:操作系统(A)评卷人(签名):复核人(签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响应的操作系统应该是(B)。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2.在单一处理机上执行程序,多道程序的执行是在(B)进行的。
A.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内C. 某一固定时刻D. 某一固定时间间隔内3.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暂停执行。
当系统完成了所需的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D)。
A.从就绪态变为执行态 B.从执行态变为就绪态C.从执行态变为阻塞态 D.从阻塞态变为就绪态4.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5.下列各项步骤中,哪一个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步骤(B )。
A. 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PCBB. 由CPU调度程序为进程调度CPUC. 为进程分配内存等必要的资源D. 将PCB链入进程就绪队列6.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信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关系是进程间的(A)关系。
A.同步B. 互斥C.竞争D. 合作7.计算机系统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D)。
A.资源竞争 B.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C.系统中进程太多 D.A和B8.在下列特性中,哪一个不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D)。
A. 异步性B. 并发性C. 共享性D. 动态性9.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回收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加1的情况是( A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0.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1.下列哪个不是虚拟存储器的特征(B)A.虚拟性B.结构性C.多次性D.对换性12.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河南理工大学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试卷(A卷)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 %注意: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个小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组成。
A)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 主机和外部设备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 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2. 以下软件中,是系统软件A) Word B) UnixC) Excel D) Microsoft Office3.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 汇编语言 B) 自然语言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4. 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内存 D) 外存5. 下列四个不同进制的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A) 10001100B B) 150 C) (202)8 D) A0H6.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A) 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B) 实现软件硬件的转换C) 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D) 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7. Windows XP操作系统是。
A)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B) 多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C)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D)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8. 微机在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突然“死机”,重新启动后则计算机将全部消失。
A) ROM 和 RAM 中的信息 B) ROM中的信息C) 硬盘中的信息 D) RAM中的信息9. 在Windows XP中,要改变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应首先双击控制面板窗口中的。
A) “多媒体”图标B) “显示”图标C) “键盘”图标 D) “系统”图标10. 一个带有通配符的文件名F*.?可以代表的文件。
A) B) FABC.TXT C) FA.C D) FF.EXE11. Windows的文件夹组织是一种。
09-10学年第2学期操作系统(08级)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空1 分,共20分)1.操作系统是一组(C )。
A. 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2.CPU状态分为管态和目态,从目态转换到管态的唯一途径是(C )。
A. 运行进程修改程序状态字B. 中断屏蔽C. 系统调用D. 进程调度程序3.为了描述进程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了一个与进程相联系的(C )数据结构,根据它而感知进程的存在。
A.进程状态字B. 进程优先数C.进程控制块D. 进程起始地址4.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B )。
A. 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C. 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5.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分别表示了各进程间的(B )。
A. 调度关系与同步算法B.协调与竞争C.不同状态D. 动态性与独立性6.系统出现死锁的原因是(C )。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等待着,不释放已占有的资源D. 资源数大大少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7.进程P1使用资源情况:申请资源S1,申请资源S2,释放资源S1;进程P2使用资源情况:申请资源S2,申请资源S1,释放资源S2,系统并发执行进程P1,P2,系统将(B )。
A. 必定产生死锁B.可能产生死锁C.不会产生死锁D.以上说法都不对8.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就可以预防死锁。
若规定一个进程请求新资源之前首先释放已经占有的资源,则是破坏了( B )条件。
A. 互斥使用B. 部分分配C.不可剥夺D. 环路等待9.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段内位移的最大长度是()。
A. 224B.. 216C.. 28D.. 23210.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C)。
A. 动态分区法B.可重定位分区法C.请求分页技术D.对换技术11.碎片现象的存在使得(A)。
信息工程(系)院(2009--2010学年第2学期)《LINUX操作系统》期末考试复习题理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Linux的创始人是谁(D )A、TurbolinuxB、AT&T Bell LaboratryC、University of HelsinkiD、Linus Torvalds2.在Linux中,命令解释器是哪个( D )A、管道B、分级文件系统C、字符型处理器D、shell3.Linux安装程序提供了两个引导装载程序( C )A、GROUP和LLTOB、DIR和COIDC、GRUB和LILOD、以上都不是4.如果当前目录是/home/sea/china,那么“china”的父目录是哪个目录( A )A、/home/seaB、/home/C、/D、/sea5.在Linux中,要删除abc目录及其全部内容的命令为:( B )A、rm abcB、rm -r abcC、rmdir abcD、rmdir -r abc6.在Linux环境下,能实现域名解析的功能软件模块是:(C )A、apacheB、dhcpdC、BINDD、SQUID7.创建的辅助DNS服务器无法获得主DNS区域信息,哪种方法可以解决(D )A、重新启动主DNS服务器B、手动从主DNS服务器复制区域文件到辅助DNS服务器C、重新启动辅助DNS服务器D、在主DNS服务器中利用allow-transfer命令设置“允许区域复制”8.假定kernel支持vfat分区,下面哪一个操作是将/dev/hda1,一个Windows分区加载到/win目录(D )A、mount -t windows /win /dev/hda1B、mount -fs=msdos /dev/hda1 /winC、mount -s win /dev/hda1 /winD、mount –t vfat /dev/hda1 /win9.显示用户的主目录的命令是什么(A )A、echo $HOMEB、echo $USERDIRC、echo $ECHOD、echo $ENV10.系统中有用户user1和user2,同属于users组。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操作系统》考试试卷A(注: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项1分,共20分)1.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_____ 。
A、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多任务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和分时操作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操作系统D、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多用户系统2.在单CPU、多道程序环境下的各道程序在宏观上是并行,在微观上则是_____ 。
A、并行B、并发C、串行D、串发3.进程从执行状态到阻塞状态可能是由于_____ 。
A、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B、现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C、现运行进程执行了P操作D、现运行进程执行了V操作4.下述选项中体现原语特点的是_____ 。
A、并发性B、共享性C、结构性D、不可分割性5. 对信号量X执行P操作中,若 _____ 则进程进入等待状态。
A、X-1<0B、X-1<=0C、X-1>0D、X-1>=06.某通信方式通过共享存储区来实现,其属于 _____。
A、消息通信B、低级通信C、管道通信D、高级通信7.所有操作系统中都必须配置的调度是_____。
A、作业调度B、进程调度C、交换调度D、中级调度8.有序资源分配方法属于_____ 方法。
A、死锁预防B、死锁避免C、死锁检测D、死锁解除9.计算机系统中设置联想存储器的目的是 _____。
A、增加系统可控内存空间B、存放OS内核C、提高地址变换速度D、提高文件访问速度10.下述存储管理方法中,有外部碎片的是_____。
A、分页存储管理B、固定分区存储管理C、分段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11.会产生Belady异常现象的页面置换算法是_____。
A、最佳页面置换算法B、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C、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D、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12. 虚拟存储器的实现基础是程序执行的_____理论。
A、全局性B、动态性C、虚拟性D、局部性13.下述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_____。
广东商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_2009—2010__学年第__一__ 学期课程名称操作系统课程代码110114 课程负责人贺敏伟--------------------------------------------------------------------------------------------------------- --- ---------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 C B D D B 6—10 B B B D C11—15 C B B D C 16—20 D A B B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并发性异步行2、忙则等待让权等待3、消息通信管道通信4、死锁避免死锁解除5、逻辑(虚拟)物理(实际)6、逻辑地址(页号)物理地址(块号)7、分段共享分段保护(或动态增长)8、CPU(通道)I/O设备9、输入井输出井10、顺序结构索引结构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结合进程与程序的异同谈谈进程的特点。
解答:(答出3条合理的特征即可)。
(1)进程包含程序段和数据段,因此进程和程序是密切相关的,此外进程还包含一个PCB;(2)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动态的,而程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3)多个进程可并发执行,这也是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4)进程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5)进程与程序不一一对应。
同一程序的多次运行可产生多个进程,同一程序的一次运行也可产生多个进程。
2、什么是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试分析其优点。
解答:(1必须,2-4答出两点即可)(1)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算法,其优先权,即响应比的计算如下:响应比= (等待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要求服务时间。
相比而言,其优点如下:(2)若作业等待时间相同,则短作业优先权更高,从而有利于降低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
(3)若作业的要求服务时间相同,则优先权取决于作业到达的先后顺序,体现了公平原则。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 —2010 学年第学期)
考核科目操作系统课程类别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4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目的:考查学生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掌握;满分值:10分;答案:
1、B
2、D
3、C
4、B
5、D
6、B
7、B
8、B
9、B 10、A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目的:考查学生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掌握;满分值:15分;答案:
⑴分时操作系统⑵吞吐量大⑶用户⑷资源共享⑸相互合作⑹请求和保持
⑺suspend ⑻静止就绪⑼短作业⑽等待时间最长者⑾连续⑿离散⒀7 3 9 15 18 20
⒁按名存取⒂查找速度
评分标准:每空1分
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目的:考查学生对单用户单任务和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掌握;答案:
DOS是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通常这种操作系统没有进程调度,内存管理也比较简单,只划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是单道的程序运行环境。
Unix是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有进程管理,内存管理也比较复杂。
它们都具有设备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但功能也有差别。
1、目的:考查学生对死锁必要条件的掌握;答案:
互斥,请求和保持,不剥夺,环路等待。
不是相互独立的,前三个条件是必要条件,而环路等待实际上是在前三者基础上的一种可能的结果,是死锁的一种现象。
2、目的:考查学生对页表的掌握;答案:
会导致页表过长从而很难找到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存放页表,此外如果页表中的行不连续也会加大访问页表的查找时间。
可以用多级页表解决这个问题,将页表分页,离散地存储在不同区域,同时建立另一张页表映射原来页表的每一页。
优点是不需要大块的连续空间,但并没有减少页表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访存次数。
3、目的:考查学生对文件存放的掌握;答案:
如下表:
5
进程与程序是紧密相关而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1)每个进程实体中包含了程序段和数据段这两个部分,因此他们是紧密相关的。
但从结构上看,进程实体中除了程序段和数据段外,还必须包含一个数据结构,即进程控制块PCB。
2)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因此是动态的;动态性还表现在进程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进行、由撤销而消亡,即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而程序只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并可以永久的驻留在某种介质上,其本身不具有运动的含义,是静态的。
3)多个进程实体可同时存放在内存中并发执行,其实这正是引入进程的目的。
而程序的并发执行具有不可再现性,因此程序不能正确并发执行。
4)进程是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而程序不可能在多道环境下独立运行。
5)进程与程序不一一对应,同一个程序多次运行,将形成不同的进程;同一个程序的一次执行也可以产生多个进程;而一个进程也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6、目的:考查学生对命令接口的掌握;答案:
脱机命令接口是OS提供给批处理作业用户的作业控制语言。
批处理用户不能直接与自己的运行作业进行交互,只能向系统提供用作业控制语言编写的作业说明书,并委托系统按照作业说明书中的作业控制命令来对它们的作业进行控制和管理。
联机命令接口则不要求用户填写作业说明书,此时,系统将向用户提供一组键盘命令或其他操作方式的命令,用户可通过这些命令来交互的控制自己程序的运行并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
评分标准:每小题5分
四、计算题(共20分)
1、目的:考查学生对进程调度的掌握;满分值:8分;解题步骤及其评分标准:
(2 4 2)(2分)
A运行,B、C阻塞 4、4、2 (3分)
不会,A已得到全部资源,运行结束后释放资源可以使B、C正常结束(2分)2、目的:考查学生对文件目录的掌握;满分值:8分;解题步骤及其评分标准:
64-8=56B (2分)
分解之前:平均访问次数为(64×254/512+1)/2=165
分解之后:平均访问次数为(10×254/512+1)/2=3 (2分)
条件为:分解前平均读盘次数-分解后平均访问符号目录文件的读盘次数>1,即N/2-M/2>1,故M<N-2。
(3分)
3、目的:考查学生对分页存储管理的掌握;满分值:4分;解题步骤及其评分标准:设页号为P,页内位移为W,逻辑地址为A,页面大小为L,则:
P=int(A/L) W=A mod L
⑴1011有:P=int(1011/1024)=0 W=1011 mod 1024=1011
第0页在第2块,故物理地址:3059
⑵2148有:P=int(2148/1024)=2 W=2148 mod 1024=100
第2页在第1块,故物理地址:1124
⑶3000有:P=int(3000/1024)=2 W=3000 mod 1024=952
第2页在第1块,故物理地址:1976
⑷4000有:P=int(4000/1024)=3 W=4000 mod 1024=928
第3页在第6块,故物理地址:7072
评分标准:无步骤,每问1分
五、综合题(共25分)
1、目的:考查学生对同步问题的掌握;满分值:13分;答案:四个进程可如下描述:
Semaphore sb=1,sx=0,sy=0;
Item B;
Void R1( )
{ while(1)
{ 接收来自键盘的数;
x=接收的数;
wait(sb);
B:=x;
Signal(sx);
}
}
Void w1( )
{ while(1)
{ wait(sx);
k:=B;
signal(sb);
打印k中数;
}
}
Void R2( )
{ while(1)
{ 从磁盘上读一个数;
y:=读入的数;
wait(sb);
B:=y;
Signal(sy);
}
}
Void W2( )
{ while(1)
{ wait(sy);
j:=B;
wait(sb);
打印j中数;
}
}
main()
{ cobegin(
R1();
W1();
R2();
W2();
}
}
评分标准:信号量定义1分,各个进程3分
2、目的:考查学生对虚拟存储问题的掌握;满分值:12分;答案:
使用Clock算法时,只须为每页设置一个访问位。
在将内存中的所有页面都通过链接指针链成一个循环队列(4分)。
当某页被访问时,其访问位置1。
置换算法在选择一页淘汰时,只须检查其访问位,如果是0,就选择该页换出;若为1,则重新将它复0、暂不换出而给该页第二次驻留内存的机会(4分)。
再按照FIFO算法检查下一个页面。
当检查到队列中的最后—个页面时,若其访问值仍为1、则再返回到队首再去检查第一个页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