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13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学会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路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分配关系。
应用欧姆定律分析复杂电路问题。
三、教学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两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导线若干开关灯泡(可选,用于演示电路工作状态)数据记录表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复习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并引出其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吗?【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压按电阻比例分配的特点。
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R_总= R1 + R2 + ... + Rn。
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讲解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电流按电阻反比例分配的特点。
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1/R_总= 1/R1 + 1/R2 + ... + 1/Rn。
【实验探究】(20分钟)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组建串联电路:将电源、电流表、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不同)、开关和导线连接成串联电路。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R1和R2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
组建并联电路:将电源、电流表、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不同)、开关和导线连接成并联电路。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用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的总电压,并记录数据。
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问题,是欧姆定律的又一次具体应用。
教科书中所给的两道例题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清楚并归纳一些解答电学题的方法,充分挖掘例题所蕴含的串、并联电路中的物理规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2、通过变式练习和问题剖析,学会化繁为简的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了解,学习科学家献身精神,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并在计算和分析中进行运用。
难点:欧姆定律在计算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手段利用白板和大屏幕课件和实验。
五、板书设计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I=I1=I2 I=I1+I2 U=U1+U2 U=U1=U2R=R1+R2 1/R=1/R1+1/R2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新课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温故知新知识建构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有什么关系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从公式看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从连接方式上说明串联总电阻为什么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串联电阻越多总电阻将怎么变化并联电路支路越多,总电阻将如何变化?从公式看,电压之比与电阻之比的关系并联电路电流之比与电阻之比关系(1)如图2,电阻R1为10欧姆,电源两端电压为6伏。
开关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R2为50欧姆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2)当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R3为20欧姆时,通过R1的电流I2学生推理I=I1=I2U=U1+U2 I=U/RIR=IR1+IR2R=R1+R2I=I1+I2U=U1=U2 I=U/RU/R=U/R1+U/R21/R=1/R1+1/R2串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导体长度并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导体横截面积U1/U2=IR1/IR2=R1/R2I1/I2=U:R1/U:R2=R2/R1解(1)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可得U=IR1+IR2=I(R1+R2)即AVRRUI1.050106211=Ω+Ω=+=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归纳和总结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对于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变化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电流、电压、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变化规律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灯泡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串并联电路的图示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