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一轮总复习10-4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74
必修一 第2章 第1、5节1.(2010届潍坊抽检)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细胞鲜重水含量最多,所以氧元素最多,其次是C 、H 、N 、P 、S 元素。
答案:B2.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 )A .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B .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磷C .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D .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解析:磷元素――→构成磷脂――→构成生物膜(含叶绿体内、外膜)――→影响光合作用。
答案:C3.(2009年德州五校联考)如下图为几种生物或生物器官的含水量比较,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麦粒和花生种子含水量低是因为它们所含亲水性物质较少B .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C .生物含水量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D .不同生物含水量不同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解析:花生种子中亲水性物质少,但大麦种子中却含有较多的亲水性物质如淀粉。
大麦种子含水量少的原因可能是晾晒失去了大量自由水的缘故。
答案:A4.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是:C —92.393%、O —3.518%、N —2.754%、H —1.214%、S —0.006%、Fe —0.115%,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B .用示踪原子标记某种元素,希望只被组合到蛋白质中而不被组合到核酸中,应选择35SC .假定一个细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适当提高温度会使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减小D .在一个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保持不变,无机物的含量变化比较大解析:所有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有C 、H 、O 、N ,但部分蛋白质中含有特殊元素,如S 、Fe 等,而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只有C 、H 、O 、N 、P ;适当提高温度,自由水的比例提高,细胞的生命活动会有所加强,但在一个细胞中各种成分的量都保持相对稳定。
单元质量检测(10)一、选择题1.某班的78名同学已编号1,2,3,…,78,为了解该班同学的作业情况,老师收取了学号能被5整除的15名同学的作业本,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法B.系统抽样法C.分层抽样法D.抽签法解析:系统抽样适用于个体较多但均衡的总体,学号能被5整除,即将学生均匀分成几部分,又是从某一部分抽出一学生,所以符合系统抽样的定义,又无明显层次差异,也不宜采取分层抽样,故采用系统抽样.答案:B2.某地区有300家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30家,中型商店有75家,小型商店有195家,为了掌握各商店的营业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中型商店数是( ) A.2 B.3C.5 D.13解析: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20300=115,则抽取的中型商店数为75×115=5.答案:C3.将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8个小组,如下表:则第6( ) A.0.14 B.14C.0.15 D.15解析:x=100-(9+14+14+13+12+13+10)=15,∴频率为15100=0.15.答案:C4.选择薪水高的职业是人之常情,假如张伟和李强两人大学毕业有甲、乙两个公司可供选择,现从甲、乙两个公司分别随机抽取了50名员工的月工资的资料,统计如下:的工作,则他俩分别选择的公司是( )A .甲、乙B .乙、甲C .都选择甲D .都选择乙解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甲公司的工资标准差远小于乙公司的工资标准差,这表示甲公司的工资比较稳定,张伟想找一份工资比较稳定的工作,会选择甲公司;而乙公司的工资最大值和极差远大于甲公司的工资最大值和极差,李强想找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会选择乙公司.答案:A5.为了解12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抽样距)k 为( )A .40B .30C .20D .12解析:k =120030=40.答案:A 6.下列四个命题①线性相关系数r 越大,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反之,线性相关性越小; ②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③用相关指数R 2来刻画回归效果,R 2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④随机误差e 是衡量预报精确度的一个量,它满足E (e )=0.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解析:由数理统计的有关概念,可以判断①错误,应该是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 越接近1,相关性越强,③错误,应该是R 2越趋近1,效果越好.答案:B7.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s ,将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所得到的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A.s 22 B .4s 2C .2s 2D .s 2解析:平均数也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则s ′2=1n[(2x 1-2x -)2+(2x 2-2x -)2+…+(2x n -2x -)2]=4·1n[(x 1-x -)2+(x 2-x -)2+…+(x n -x -)2]=4s 2.答案:B8.关于统计数据的分析,有以下几个结论: ①一组数不可能有两个众数;②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数后,方差没有变化;③调查剧院中观众观看感受时,从50排(每排人数相同)中任意抽取一排的人进行调查,属于分层抽样;④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是正数; ⑤如右图是随机抽取的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分布直方图,根据这个直方图,可以得到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是60辆.则这5种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解析:一组数中可以有两个众数,故①错;根据方差的计算法可知②正确;③属于简单随机抽样,错误;④错误,因为方差可以是零;⑤正确.故错误的说法有3个.答案:B9.(2008·山东高考)下图是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07》中的资料作成的1997年至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茎叶图.图中左边的数字从左到右分别表示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右边的数字表示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个位数字.从图中可以得到1997年至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平均数为( )21583 63247A.304.6C.302.6 D.301.6解析:由于数字的上下对称性,可以知道将个位数字都看成0时,平均数为300,又个位数字的平均数是(1+1+5+8+2+6+0+2+4+7)÷10=3.6,故平均数是303.6.答案:B10.(2009·安徽名校联考二)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取得了51金、21银、28铜的好成绩,稳居金牌榜榜首,由此许多人认为中国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也有许多人持反对意见,有网友为此进行了调查,在参加调查的2548名男性中有1560名持反对意见,2452名女性中有1200名持反对意见,在运用这些数据说明性别对判断“中国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是否有关系时,用什么方法最有说服力( ) A.平均数与方差B.回归直线方程C.独立性检验D.概率解析:由于参加调查的公民按性别被分成了两组,而且每一组又被分成了两种情况,认为有关与无关,符合2×2列联表的要求,故用独立性检验最有说服力.答案:C11.(2009·厦门适应性考试)为了了解高中生作文成绩与课外阅读量之间的关系,某研究机构随机选取了60名高中生,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 A.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B.有0.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C.有99.9%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D.有99.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解析:根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临界值表可以知道,有99.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答案:D12.(2009·上海高考)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的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 A.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B.乙地:总体均值为1,总体方差大于0C.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D.丁地: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解析: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当总体均值为2,方差为3时,必满足题意.答案:D二、填空题13.某学校共有师生24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60的样本,已知从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150,那么该学校的教师人数是________.解析:设学生的人数为x,则160×x=150,x=2250.2400则教师的人数为2400-2250=150.答案:15014.如下图是某样本数据的茎叶统计图,则该样本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94673 6答案:8415.为了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调查某地区家庭拥有彩电的情况,从该地区的10万户居民中,随机抽查了 96户,这96户拥有彩电的情况如下:________.解析:样本中农村没有彩电的比例为P =1414+42×100%=25%,集镇中没有彩电的比例为Q =44+36×100%=10%,则该地区没有彩电的总户数约为105×53+5×25%+105×33+5×10%=15625+3750=19375(户).答案:1937516.(2009·合肥三检)在2009年春节期间,某市物价部门,对本市五个商场销售的某商品一天的销售量及其价格进行调查,五个商场的售价x 元和销售量y 件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y 对商品的价格x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i =15x i y i =392,x -=10,y -=8,∑i =15(x i -x -)2=2.5,代入公式,得b ^=-3.2,所以,a ^=y --b ^x -=40,故回归直线方程为y ^=-3.2x +40.答案:y ^=-3.2x +40 三、解答题17.某重点中学高中各班级学生人数如下表所示:学校计划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请根据上述基本数据,设计一个容量为总体容量的120的抽样方案.解:由表中基本数据可知,高一学生总数为145人,高二学生总数为150人,高三学生总数为155人,第一步:确定高一、高二、高三的被抽个体数.由于总体容量与样本容量之比为20,所以样本中包含的各年级个体数应为145÷20≈7,150÷20≈8,155÷20≈8.第二步:将高一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7145,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7145×45≈2,7145×48≈2,7145×52≈3. 第三步:将高二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8150,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8150×46≈2,8150×54≈3,8150×50≈3.第四步:将高三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8155,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8155×48≈2,8155×55≈3,8155×52≈3.18.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这次竞赛中的成绩谁优谁次?并说明理由.解:(1)从众数看,甲为90分,乙为70分,甲组成绩较好;(2)从中位数看,两组中位数都为80分,但在80分(含80分)以上,甲组有33人,乙组有26人,甲组人数多于乙组人数,甲组成绩较好;(3)从方差看,s 2甲=172,s 2乙=256,甲组成绩波动较小,较稳定;(4)从得满分情况来看,甲组人数6人,乙组人数12人,成绩较好者应为乙组.19.为研究是否喜欢饮酒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在某地区随机抽取290人,得到如下列联表:利用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判断是否有超过95%的把握认为饮酒与性别有关系?解: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得K 2=101×20-2146×144×225×65≈11.953.∵K 2≈11.953>10.828.∴有99.9%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饮酒与性别有关”.20.某中学高一(2)班甲、乙两名同学自高中以来每场数学考试成绩情况如下: 甲的得分:95,81,75,91,86,89,71,65,76,88,94,110,107; 乙的得分:83,86,93,99,88,103,98,114,98,79,101.画出两人的数学成绩茎叶图.请根据茎叶图对两人的成绩进行比较. 解:作出茎叶图:98;甲同学的得分情况除一个特殊得分外,也大致对称,中位数是88.因此乙同学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甲同学好.21.(2009·佛山二检)“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以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科学认识.为此某网站2009年3月13日到3月20日持续一周的在线调查,共有200人参加调查,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如题中表格所示.(1)画出整理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2)睡眠时间小于8小时的概率是多少?(3)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算法流程图,求输出S的值,并说明S的统计意义.(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写成“←”或“:=”)(2)睡眠时间小于8小时的概率是P=0.04+0.26+0.30+0.28=0.88.(3)首先要理解直到型循环结构图的含义,输入m i,f i的值后,由赋值语句:S=S+m i·f i 可知,流程图进入一个求和状态.令a i=m i·f i(i=1,2,…,6),数列{a i}的前i项和为T i,即:T6=4.5×0.04+5.5×0.26+6.5×0.30+7.5×0.28+8.5×0.10+9.5×0.02=6.70,则输出S的值为6.70.S的统计意义即是指参加调查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从统计量的角度来看,即是睡眠时间的期望值.22.(2009·泉州质量检查)某兴趣小组欲研究昼夜温差大小与患感冒人数多少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到气象局与某医院抄录了1至6月份每月10日的昼夜温差情况与因患感冒而就诊的人数,得到如下资料:归方程,再用被选取的2组数据进行检验.(1)求选取的2组数据恰好是相邻两个月的概率;(2)若选取的是1月与6月的两组数据,请根据2至5月份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3)若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差均不超过2人,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试问该小组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否理想?(参考公式:b ^=∑i =1nx i -x-y i -y-∑i =1nx i -x-2,a ^=y --b ^x -.)解:(1)设抽到相邻两个月的数据为事件A ,因为从6组数据中选取2组数据共有C 26=15种情况,每种情况都是等可能出现的,其中,抽到相邻两个月的数据的情况有5种,所以P (A )=515=13.(2)由表中数据求得x -=11,y -=24, 由参考公式可得b ^=187,再由a ^=y --b ^x -求得a ^=-307,所以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187x -307.(3)当x =10时,y ^=1507,⎪⎪⎪⎪⎪⎪1507-22=47<2;同样,当x =6时,y ^=787,⎪⎪⎪⎪⎪⎪787-12=67<2.所以,该小组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
课时作业10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请根据简明性原则,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十大女杰今受表彰今天,人民大会堂鼓乐声声①响起②,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的女性③代表④,以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辉煌的事业成就,高尚的人生态度,在⑤为自己赢得了鲜花和掌声的同时⑥,也⑦深深地感染和⑧激励了来自⑨各行各业的妇女⑩姐妹。
(1)以上画横线的10项字词中,必须删去的三项是:②③⑩。
(2)绝对不能删去的两项是:①④。
解析:题中②“响起”和前面句式杂糅,③“女性”与“‘女杰’称号"重复,⑩“妇女”和“姐妹”重复;删掉“鼓乐声声”“代表"会造成成分残缺,其余删留均不影响句意。
2.下面是某校语文读书会向各班发出的《倡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极,人类最后到达的一个大陆,地球最南端的最后一块净土。
这里是极为酷寒的地界,更是每一颗心灵愿意抵达的诗与远方……从今天开始至6月1日,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第20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也将荣幸地在北京举行。
同学们,请趁着“绿色环保”的东风,去拜读关于南极的好书吧!《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南极“忍耐号”历险记》《库克船长日记》……一本本充满奇幻、精彩纷呈的奇书,将带领我们去真切地感受、了解南极,去领会库克船长“我打算不止于比前人走得更远,而是要尽人所能走到最远”的至理名言.(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极为和“奇书”中的“奇"。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荣幸和拜读。
解析:(1)“酷寒"指(天气)极冷,与“极为"语义重复,应删去“极为”;“奇幻”指奇异而虚幻,本身就含有“奇”的内容,故应删掉“奇书”中的“奇”字。
(2)“荣幸”指光荣而幸运,用于自谦,文段中用于修饰会议举行,使用不得体;“拜读"是敬辞,用于自己阅读别人的作品或书信,文段中是说让同学们去读书,使用不得体。
单元质量检测(五)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60分)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解析: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分裂期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分裂期末期;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间期DNA复制(染色体复制)加倍后;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分裂期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发生在分裂期前期;中心粒复制发生在间期。
答案:D2.(2009年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解析: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但可进行少量的蛋白质合成。
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通过增殖,产生新细胞,一部分新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即记忆细胞有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
凋亡细胞内促使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表达增强,相关酶活性也增强.答案:B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长C.细胞的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可能不相同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为止解析:细胞周期与代谢相关,代谢旺盛时细胞周期会缩短,温度适当提高会使代谢加快,缩短细胞周期。
答案:B4.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B.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标记法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D.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解析:成熟区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时期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e时期有1个DNA分子;洋葱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所以A、C、D错。
A级基础巩固题1.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流电,其相邻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T=0.1s t=NTB.T=0.05s t=(N-1)TC.T=0.02s t=(N-1)TD.T=0.05s t=NT答案:C解析: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T=0.02s,纸带上打出N个点,有(N-1)个时间间隔,所以t=(N-1)T.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答案:BC解析: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的运动时间.研究纸带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应用v=ΔxΔt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Δt取得比较小时,这个平均速度可粗略代表纸带经过其中点时的瞬时速度.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请你判断一下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的电压不稳C.电源的频率不稳D.振针压得过紧答案:D解析:正常情况下,振针应该恰好敲打在限位板上,这样在纸上才能留下点.当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过大时,振针可能打不到复写纸,这时会出现有时有点,有时无点.如果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过小,振针就会有较长的时间与复写纸接触,这样就会在纸带上留下一段一段的小线段,故应选D.4.下列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A.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B.关掉电源.C.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n-1)个,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D.把纸带装好.E.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F.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答案:EDABCF解析:进行实验前应先安装好打点计时器,实验开始时应先接通电源,等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拉动纸带;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关闭电源以保护计时器,因此正确顺序是EDABCF.5.下列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打点时间间隔均相同)()答案:A解析:根据公式v =x t知,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图中的纸带.6.在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答案:BC解析:在v -t 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平行于t 轴的一条直线;在x -t 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则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项B 、C 正确.7.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张打点清晰的纸带如下图所示,要求测出D 点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 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 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A.AH Δt 1=v D ,Δt 1=0.14s B.BE Δt 2=v D ,Δt 2=0.06s C.CE Δt 3=v D ,Δt 3=0.1s D.CE Δt 4=v D ,Δt 4=0.04s 答案:D解析:求D 点的瞬时速度,最准确的应是包含该点与该点相邻的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C 错在时间间隔上,CE 间的时间间隔应为0.04s.8.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图象分别是某个运动质点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试说明在两图象中的OA 、AB 、BC 、CD 、DE 各个阶段表示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解析:题图甲是位移图象,各段表示的运动情况如下:OA 段表示质点从原点出发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B 段表示质点静止在某一位置处;BC 段表示质点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回到了出发点;CD 段表示质点继续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负值;DE 段表示质点沿正方向做匀速运动,最终又回到了出发点.题图乙是速度图象,各段表示的运动情况如下:OA 段速度增大,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AB 段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表示质点仍向前运动,速度减小,是减速直线运动;CD段表示质点沿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负值表示速度的方向;DE段表示质点仍然沿负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减为零.形状相同的x-t图象和v-t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解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图象中纵坐标的物理意义,不能混淆.B级能力提升题9.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A.做往复运动B.速度时刻变化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答案:AB解析:由图象可知,0~2s物体沿正方向运动,2~4s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即物体做往复运动,A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还可看出物体的速度是时刻变化的,故B选项正确.10.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瞬间速度v B v C v D v E v F数值/(m·s-1)(2)以A点为计时起点,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下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变化的关系图线.解析:(1)用包括某点在内的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代表该点的瞬时速度.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所示瞬间速度v B v C v D v E v F数值/(m·s-1)0.4000.4790.5600.6400.721(2)以打A点的时刻为计时开始时刻,确定出各测量点对应的时刻,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得出图象.如下图所示1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根据图象求出:(1)0~2s 内、2~6s 内、6~8s 内物体各做什么运动?各段速度多大?(2)整个8s 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前6s 内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大?答案:(1)0~2s 内做匀速运动,v 1=2.5m/s ;2~6s 内物体静止;6~8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v 3=5m/s.(2)1.875m/s ;0.83m/s.12.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cm ,试分别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答案:0.10m/s 0.27m/s解析: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短程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计算,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1=d Δt 1=0.03m 0.29s=0.10m/s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2=d Δt 2=0.03m 0.11s=0.27m/s.C 级高考模拟题13.(2007·北京高考题改编)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的内容如下:a .安装好实验器材;b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中0、1、2、…、6点所示;c .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 1、x 2、x 3、…、x 6;d .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加速直线运动;e .分别计算出x 1、x 2、x 3、…、x 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x 1t 1、x 2t 2、x 3t 3、…、x 6t 6;f .以x t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x t 与对应时间t 的坐标点,画出x t-t 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Hz 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秒表E .天平F .重锤(2)将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则s 2=________cm ,s 5=__________cm.答案:(1)A C (2)(2.97~3.01)(13.19~13.21)解析:为了保证打点计时器的正常工作,必须选用合适的电源,处理纸带时一般需要毫米刻度尺;刻度尺读数时,由于精确度是0.1mm ,所以需要估计到下一位即0.01mm.。
绿色通道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历史答案1、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的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该书法家是[单选题] *A.王羲之B.欧阳询C.柳公权D.颜真卿(正确答案)2、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来源于中世纪的( ) [单选题]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波斯帝国D.查理曼帝国(正确答案)3、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
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
据此可知宋朝政治的特点()[单选题] *A.文官政治(正确答案)B.君主专制C.分化事权D.中央集权4、95.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12世纪中国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反映出宋代()[单选题] *A.绘画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市民文化成为文化主流C.传统生活受到了较大冲击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正确答案)5、7.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单选题] *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正确答案)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6、38.据史书记载,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色,皇帝的马车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为改变这种局面,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政策是()[单选题] *A.增加赋税B.休养生息(正确答案)C.严刑峻法D.加重徭役7、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
下列对其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单选题] *A.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集团(正确答案)B.武士团有时对抗地方政府,有时响应朝廷出征C.从12世纪晚期开始,幕府统治日本近700年之久D.武士道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8、62、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①戚继光抗倭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选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9、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单元质量检测(六)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60分)1.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合子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B.纯合子连续自交,其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C.纯合子杂交或自交,其后代一定都是纯合子D.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解析:纯合子杂交,子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DD与dd杂交,子代为Dd,属于杂合子。
答案:C2.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实验是( )A.豌豆的杂交实验B.豌豆的自交实验C.豌豆的测交实验D.豌豆的反交实验解析: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了假设性解释。
答案:C3.两豌豆亲本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9C.1/4 D.1/3解析:从题图可知,杂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
由此结果按遗传的基因规律反推,可知双亲中有一个基因型为双杂合子(黄色圆粒)而另一个为单显性杂合子(绿色圆粒),上述结果中双隐性个体(绿色皱粒)和单显性的黄色皱粒个体就是新类型,所占比例为1/8+1/8=1/4。
答案:C4.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孟德尔用测交,即F1杂合子与隐性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答案:C5.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若让②杂交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A.1/2 B.1/4 C.1/8 D.3/8解析:首先判断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且基因(设为B、b)位于X染色体上。
卒中绿色通道培训试题1、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是()小时。
O 45O 6O 12O 242、脑卒中急诊CT完成时间为( )。
O 10分钟O 15分钟O 25分钟O <25分钟3、急性脑卒中溶栓急诊停留时间为( )。
O 25分钟O 30分钟O < 30分钟O 1小时4、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灌注检查来选择适于机械取栓的时间为( )。
O <4.5小时O <6小时O 6-24小时O > 24小时5、未接受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无需要紧急降压处理的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在发病后24 h内将血压降低()O 5%O 10%O 15%O 20%6、我国推荐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 )。
O 140/90 mmHgO 180/90 mmHgO 180/105 mmHgO 180/100 mmHg7、对于未接受静脉榕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NIHSS 评分≤3分),在发病24 h内应尽早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维持( )O 3dO 7dO 21dO 3月8、发病后注意营养支持,急性期伴吞咽因难者,应在发病( )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O 3天O 7天O 10天O 1天9、脑卒中急诊救治体系包括( )。
A 建区域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B 医疗机构具备分级开展脑卒中适宜诊治技术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认证、考核和质量改进体系C 急救转运系统与医院建立有效联系及转运机制D医院建立院内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建立规范的远程卒中诊治系统10、急性脑卒中取栓前一般处理有( )。
A 呼吸与吸氧B 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C 体温控制D 血压控制E 血糖。